舞蹈教学中东北秧歌艺术特征解析(共2526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9937993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蹈教学中东北秧歌艺术特征解析(共2526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舞蹈教学中东北秧歌艺术特征解析(共2526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舞蹈教学中东北秧歌艺术特征解析(共252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蹈教学中东北秧歌艺术特征解析(共2526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舞蹈教学中东北秧歌艺术特征解析(共2526字)摘要:东北秧歌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是舞蹈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内容,所以对于舞蹈教师而言,对于东北秧歌舞蹈的风格把握非常关键。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对东北秧歌舞蹈艺术特征进行深入探究,不仅展现了这种民间舞蹈浓厚的地域风情,同时也进一步的挖掘了东北秧歌宝贵的教学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在自身将来的舞蹈教学及学术研究中,对东北秧歌的风格和特征加以把握,进行全面的教学实践,展现我国民间舞蹈秧歌艺术的博大精深。关键词:东北秧歌;教学;舞蹈;风格特色一、东北秧歌舞蹈动潇洒的舞蹈风格东北秧歌的“稳、浪、俏、艮”是其最显著的风格特征,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要

2、着重把握这几个风格要点。所谓的稳就是在舞蹈步伐中身姿的稳重大方,所谓浪就是舞蹈动作的夸张性,所谓俏就是舞蹈姿态的俊俏,所谓艮就是舞蹈韵律内在的劲儿。因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对这几点的实践,就可以把握中东北秧歌动作的整体风格。在东北,舞蹈表演者生动的秧歌表演,主要体现在扭上面,所以在东北秧歌表演也被叫做扭秧歌,通过“稳、浪、俏、艮”形成了潇洒的舞蹈风格。东北秧歌非常注重手上的表演功夫,跟随着鲜明的音乐伴奏,进行不同的舞蹈动作的变化,使潇洒的舞姿更有韵味。此外,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主要集中在走、跳以及跑这几个步伐类型上,所形成的舞蹈动律各不相同,但总体呈现出了洒脱的舞蹈风格。比如,在走步的舞蹈动作

3、中,注重舞步的扎实和稳重,动作幅度适中,将东北民众生活中大方豪爽的步态风格巧妙的融合在多变的舞姿中,形成了洒脱、大方的舞姿风格。东北秧歌中走步的类型也是非常丰富的,有踢步、颤步、矮子步、顿步等等各种舞蹈步伐,共同构成了秧歌舞蹈洒脱的舞姿。另外,东北秧歌跳的步伐也很丰富,有跺步、吸腿跳步等舞蹈步伐,则比走步的舞蹈风格更为强烈,这类舞蹈动作往往营造出的热烈的舞蹈氛围。而跑的步伐,则更为欢腾、热闹,具有非常强的艺术感染力,配合着不断翻飞变化的手绢,在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和道具表演技巧的配合下,将东北秧歌潇洒的舞姿更加精彩纷呈的展现出来。二、东北秧歌舞蹈动作丰富的舞姿形态东北秧歌的舞姿形态独具特色,每一个

4、角色的舞姿也各具特色,所以在舞蹈教学中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对于秧歌舞姿形态的把握。比如,东北秧歌舞蹈中旦角的舞姿形态讲究的是柔美、轻盈,给观众以视觉上丰富的审美感受。所以,在东北的民间,有一句话对东北秧歌中的旦角的舞姿形容非常精准,概括总结为:“迎风胸,杨柳腰,轻抬慢落水上漂”,因而在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去揣摩这些风格要素,在自身的表演中加以实践。这句总结不仅形象的将东北秧歌舞蹈中旦角的舞姿形态形象的展现了出来,还加强了学生对角色姿态的联想力。东北秧歌的旦角在进行舞蹈表演时,肩膀要挺拔灵活展现出女性的柔美,腰要摇曳生姿呈现出女性的妖娆,脚步轻盈灵活赋予女性独特的姿态美,所以舞蹈教学要把握这些动态

5、的舞姿变化。旦角的舞姿形态充满了美妙,也充满了美感,犹如摇摆的柳枝,翩翩起舞。所以,要让旦角的舞姿扭的生动、俏丽,技巧是上身姿态端庄秀丽,下身动作要扎实稳定。再来看下丑角的舞姿形态,在丑角的秧歌舞蹈表演中,丑与美并不冲突,而是进行了丰富的碰撞,打造了与众不同的舞姿形态。所以,丑角看似夸张的舞蹈形态,却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而在生角的舞蹈表演中,舞姿虽然很开放,但是也要注重扮相的好看,呈现出开朗、活泼的个性。不仅要动作姿态好看,还要在扮相上美观大方。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学生也要对不同的角色舞姿塑造产生全面的认识,进行不同风格的舞蹈表演。总而言之,东北秧歌舞蹈的舞姿形态根据不同的角色分类,也呈现出了

6、不同的风格特征,这也正是形成东北舞蹈风格独具一格的原因之一。三、东北秧歌舞蹈动作鲜明的舞蹈韵律东北秧歌离不开“扭”,因而也呈现出了鲜明的舞蹈律动,这也是我们舞蹈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对于东北秧歌舞蹈教学而言,不仅要突出舞蹈动作扭的呈现出美感,而且舞蹈动作要做的夸张和大方。这样一来,在音乐节奏的引领下,秧歌舞蹈的韵律感就更加强烈,视觉感受更加丰富。东北秧歌对于舞蹈的节奏感和律动感要求特别高,所以在扭动中腰和胯的舞蹈动作非常有特色,并且表情也随着舞姿做出不同的变化,以配合舞蹈豪放的韵律特征。此外,东北秧歌的“浪”劲儿,也是由其动律风格所决定的,善于借助重心的移动来展现自身特有的韵律感,膝部具有弹性

7、的屈伸和肩部的画圆,展现了舞姿优美的弧度,使舞蹈透着特有的韵律美。此外,东北秧歌表现力也是非常丰富的,在舞蹈表演时进行很多的花样表演,往往是一边扭,一边演,舞蹈表演者在丰富的韵律中自得其乐,观众也随着舞蹈的变化而乐在其中。四、结语总而言之,东北秧歌作为舞蹈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内容,自身鲜明的艺术特征,赋予了这种民间舞蹈非常深刻的艺术魅力。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中,从舞蹈专业基础和舞蹈教学实践双方面入手,对东北民间舞蹈秧歌艺术特征进行深入探索,以全面提升对北方民间秧歌舞蹈风格特色和艺术特征的解读和把握,从而能够在舞蹈表演和舞蹈教学中充分的利用东北民间舞蹈资源,不断完善自身的秧歌舞蹈知识体系和实践运用。参考文献1马嘉启.吉林特色东北秧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7.2薛丞妍.东北秧歌的艺术风格及发展J.黄河之声,2019,04:21.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