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乐器.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439109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乐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乐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乐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乐器.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乐器中国古典传统乐器简介一、乐器的定义广义“乐器”:人类制造的任何发声物都可称为乐器。 包括塔上的悬铃、铎( du),商贩叫卖时摇的拨浪鼓,打更报时用的柝( tu ),狩猎用的牛角号,军阵中用的铜角等,常被称为信号乐器。此外,玩具、餐具、器皿等,如抖空竹、响陀螺、鸽哨、缶、瓯、碟、盆等。狭义“乐器”:能够发出乐音,进行音乐艺术表演,并能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具。二、乐器的分类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民族惯用的分类法,也称传统分类法;二是以声学物理归纳手段作为分类依据的现代分类法,也称逻辑分类法。传统分类方法:中国的“八音”分类法(主要依据不同的材质来分类):金、石、丝、竹、匏( po )、土

2、、革、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金类: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另外还有磬、錞于、勾鑃,基本上都是钟的变形。 编钟石类: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异。磬架用铜铸成,呈单面双层结构,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造型奇特,制作精美而牢固。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一组为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

3、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它们是按不同的律(调)组合的。编磬丝类:各种弦乐器,因为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做的。有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 kng hu )等。 竹类:竹制吹奏乐器,笛、箫、箎( ch )、排箫、管子等。 匏类:主要是笙,匏是葫芦类的植物果实。 土类:就是陶制乐器,埙( xn )、陶笛、陶鼓等。 革类:主要是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木类:已经很少见了,有各种木鼓、敔(yu)、柷( ch )。敔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制呈伏虎状,虎背上有锯齿形薄木板,用一端劈成数根茎的竹筒,逆刮其锯齿发音,作乐曲的终结。用于历代宫廷雅乐。柷是古代打击乐器,形如方形木箱,上宽下窄,用椎(木棒)撞

4、其内壁发声,表示乐曲即将起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目前,我国民族乐队的乐器按演奏方法及音响效果划分为四大类: 1. 吹管乐器:笛子、箫、笙、唢呐、管子等; 2. 拉弦乐器:板胡、二胡、高胡、中胡等; 3. 弹拔乐器:扬琴、柳琴、琵琶、阮、三弦、筝等; 4. 打击乐器:鼓、板、钹、云锣、大锣等。一古琴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年历史。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

5、音悠远。古琴是中华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传范围是中华文化圈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而欧洲、美洲也有琴人组织的琴社。古琴作为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是华夏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东周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五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隋唐时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家庭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