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乐器.docx

上传人:1564****060 文档编号:95199566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乐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传统乐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乐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乐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乐器绚烂悠久古音乐古人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吕氏春秋”。 依据 20 世纪考古觉察,中国音乐的历史远远不是三千年、五千年,而是八、九千年或者更为遥远,八、九千年以来,中国音乐同中国文化一样,从未连续, 这在世界古老文明中是很少见的。1. 上古音乐:伟哉华夏乐 亘古一脉通 击石百兽舞 箫韶奏九成2. 中古音乐:乐府采诗颂 相和大曲兴 鼓吹起代北 清商吴楚声隋唐时期:声情更相融 乐奏十部伎 舞旋丝路风船行十里一曲犹未终 唐人多壮举 乐舞呈颠峰3. 近古代音乐:伶工失恩宠 乐自民间兴 填词协乐律 说唱调诸官 歌舞演鼓事 杂剧得富强可以说“明清理遗产,音乐集大成,长河源流远,传统得继承。 ”

2、传统乐器和器乐金声谐玉振, 钟鼓调管弦。鼓器分八类,乐奏有源源。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器乐艺术格外兴旺的国家。乐器依据各自使用的物质材料分为八种类别:即金,石,土,革,丝,木, 匏,竹,称为八音。乐器分为四类:吹,拉,弹,唱。依器成组和 传播在民间 合奏用仪式 独奏娱雅间器乐仪式的表演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奏,一是独奏。在中国传统生活中, 器乐合奏大多数都用于民间习俗和仰仪式活动中。独奏在封建时代多半是文人以古琴,琵琶,箫等自娱,或在民俗场合中由唢呐,管子,笛演奏者作即兴演出,与合奏相比,形式,品种都要少一些。1. 器乐合奏传统的民间器乐合奏,依其不同的组合,可以分六类:锣鼓乐,唢呐锣鼓乐,鼓

3、吹乐,丝竹锣鼓乐,丝竹乐, 弦索乐。A. 锣鼓乐:锣鼓势磅礴 喧闹且酣畅 十番 十样锦 风响八面这种和乐但存,乐队以单一色的打击乐器组成,少数状况下, 可以加一两种有音高的乐器,如十面云锣等。B .吹打乐:吹打地域广 唢呐笙笛管 鼓为群音长 坐行节奏缓在这种合奏音乐中,虽然有明确的主奏乐器,但打击乐照旧 有很重要的地位。C . 鼓吹乐:鼓吹荐朝会 僧道有古传 和笙伴筚篥音 bi li 大曲套十三一种以吹奏乐器为主,少量打击乐助奏的民间合奏。他的 分布比任何民间乐种都更加广泛。D .丝竹乐:丝竹生 水乡 清雅尚柔婉 幽深得古韵 华美制篇 E. 弦索乐:弦索品种少 中洲遗微澜 潮州 筝曲谱 胡笳声

4、长远仅用丝弦乐器演奏的音乐。其品种颇少,流传也不广。只有弦索雅乐,中洲古乐和潮州筝谱三类。弦索雅乐是指 19世纪初荣斋收录的“弦索备考”。2 .器乐独奏在传统器乐的演奏活动中,独奏形式很少见。只介绍古琴,琵琶,筝,笛,二胡等乐器。A .琴:古琴文人乐 历经三千年 曲目烟波浩 人文海蕴涵古琴,在中国音乐中,常常为了强调某些乐器,乐种才有很长的 历史,都习惯加一个“古”字,如古筝,古乐等。其实,最古老的乐器,都以一个单字称呼。如琴,笙,埙,瑟,箫,笛等。 关于这件乐器的历史,曾有很多传奇和文献记载,太长,不说 了。但神农削桐为琴,舜做五弦之琴还是请朋友自己查看。B. 琵琶:琵琶马上鼓 隋唐成大观

5、声器咸流美 于今更灿烂C. 筝:施弦高且急 名取筝筝然 南北多流派 雅俗同一源筝的称呼来自这件乐器的音响效果,古人说:施弦高且急,筝筝然也”,快而目者,真奏之声。筝最早为竹制的五弦乐器,汉魏演化为十二弦,唐以后为十三弦。明清至今,先后由十五弦, 十六弦增加到二弦,二十五弦。代表曲目有“寒鸦戏水,昭君怨,黄鹂词,柳青娘,凤求凰”等。D .二胡:二弦马尾弓 阳刚阴柔兼 声名播中外 明月映二泉二胡是中国拉弦乐器的代表,与琴,筝,琵琶等乐器相比,历 史是最短的,但自明清以来,用途极广。到 20 世纪进展也最快,因此,它已经成为中国乐器艺术的代表之一。民间二胡多称为胡琴,南胡,胡胡等。二胡音域宽广, 音

6、质音色甜蜜,左右手技巧多样,阳刚阴柔兼而得之。E .笛:流水落梅花 均孔七调翻 北吹五梆子 南奏花六板笛子为竹制管伸,管身开有吹孔,膜孔,两个出气孔及六个按音 孔。一律用横吹姿势演奏。代表曲目:五梆子,喜相逢,放风 筝,挂红灯等。中国民族乐器古乐器一般都具有双重功能表现性和实 用性。即是说这些乐器既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又是劳动生产的 工具,或是生活用具。如在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有: “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文中所说用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而成鼓。而“拊石击石”则是先民们将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以伴奏扮装成百兽

7、的原始舞蹈。又在汉书 杨恽传:“酒后耳热,仰天拊缶, 而呼乌乌。”这一记载,描述了人们酒后兴趣大发,一面敲击盛酒用的器皿缶,一面仰天唱歌。古时的石磬可能导源于某种 片状石制工具。可以这样设想,先氏们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 渐觉察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于是制造 了磬。乐器的有用性不仅表现在某些乐器原来是生产工具或生活 用器,并且人们用它们来传递一些特定的生活息。如击鼓出征、 鸣金收阵、晨钟暮鼓、打更报时、鸣锣开道、击鼓升堂等。葫芦丝乐器的进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兴旺和提高有着亲热的关系。由石磬演化成金属的磬和消灭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是绝无可能,只有当人类把握了较高的冶炼技术才成。也只有

8、当养蚕业 和缫丝业的制造和进展,才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先秦时期的乐器,见于文献记载的有近 70 种。仅在诗经一书中提及的即有 29 种,打击乐器有鼓、钟、钲、磬、缶、铃等 21 种,吹奏乐器有箫、管、埙、笙等 6 种,弹弦乐器有琴、瑟等 2 种。由于乐器品种的增加,于是在周代时产生了依据制作乐器的不同材料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 匏、竹八类,称作“八音”分类法。自秦汉以来,又不断涌现出乐器。如秦时消灭了一种 型的弹弦乐器“百姓弦鼗而鼓之”。弦鼗是一种圆形音箱、 直柄的琵琶,后至汉代进展成四弦十二柱的“汉琵琶”,又称“阮咸”。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经受了漫长的

9、历史 阶段。中国成立后,对传承乐器的音质不纯、音律不统一、音量不平衡、转调不便利、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 标准不统一、在综合乐队中缺少中低音乐器等缺乏方面,进展了大 量的探究和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并涌现了很多成果。 二我国民族民间乐器的分类八音分类周代,我国已有依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进展分类的方法,分成金、石、丝、竹、匏、土、 革、木八类,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国 始终沿用“八音”分类法。金类: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 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 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敲击钟的正鼓部和侧鼓部可发两个频率音

10、,这两个音,一般为大小三度音程。 另外还有磬、錞于、勾鑃,根本上都是钟的变形。 唢呐石类: 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均上作倨句形,下作微弧形。大小厚薄各异。磬架用铜铸成,呈层构造, 横梁为圆管状。立柱和底座作怪兽状,龙头、鹤颈、鸟身、鳖足。造型惊奇,制作精巧而结实。磬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又分为两组,一组为六件,以四、五度关系排列;一组为十件,相邻两磬为二、三、四度关系。它们是按不同的律调组合的。丝类:各种弦乐器,由于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作的。有琴、 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竹类:竹制吹奏乐器,笛、箫、箎、排箫、管子等。匏类:匏时葫芦类的植物果实,用匏作的乐器主要是笙。 革

11、类:主要是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中国传统乐器 秦汉隋唐中国传统乐器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960 年140 年: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进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 展。古琴则消灭了众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传入扬琴。吹奏类乐器元代消灭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消灭云锣,这段时期宫廷 音乐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一,共有二十五根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 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而今“幽兰汉乐”将传奇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琴瑟合鸣,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 深的芳香里。中国传统乐器 箜篌中国传统乐器

12、 方响古代打击乐器,由十六块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 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消灭于北周。隋唐时用于燕乐, 后也用于宫廷雅乐,自宋代后渐少中国传统乐器 八音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 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类。佛学常见词汇佛所持特有的八种声音,即极好音,柔 软音,和适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误音,深远音,不歇音。其次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 管子、双管和喉管等。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 巴乌等。典

13、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 埙、唢呐、箫。、侗笛(侗族) 、竹筒哨(汉族) 、排箫(汉族) 、多(克木人) 、篪(汉族) 、埙(汉族) 、贝(藏族) 、展尖(苗族)、姊妹箫(苗族) 、冬冬奎(土家族) 、荜达(黎族) 、(口利) 咧(黎族) 、唢呐(汉族) 、管(汉族) 、双管(汉族)中国传统乐器 弹拨乐器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弹奏乐器音色光明、动听。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 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 抹、扣、划、拂、分、摭

14、、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 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 技巧的进展。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 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 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 一般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 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动。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 号也不尽全都。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

15、、三弦、月琴、弹布尔。中国传统乐器 打击乐器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亮的民族风格。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 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 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中国传统乐器 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美丽,有极丰富的 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 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 中胡、高胡。中国传统

16、乐器 吹管合奏指由吹管乐为主兼有少量打击乐器的合奏音乐,普遍流行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中。中国传统乐器 丝弦合奏指由几件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合奏的音乐,又称弦索乐。丝弦乐合奏以美丽、抒情、质朴、文 雅见长,适于室内演奏,风格细腻。乐曲多数为短小的抒情乐 曲,也有局部较长的套曲。中国传统乐器 丝竹合奏指由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合奏的音乐,主要盛行于南方。在丝竹乐中一般不用唢呐和管,也不用 大锣、大鼓之类音响猛烈的打击乐,具有乐队规模较小,音乐 情趣轻愉快泼,演奏风格精巧细腻,音乐性格美丽、严峻、雅 致的特点。主要乐种有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音、云南 丽江的白沙细乐等。1、江南丝竹: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一

17、带。其乐队编制一般为 7人,少则 25 人,以笛或箫和二胡为主奏乐器,其他常用乐器有小三弦、琵琶、扬琴、笙、鼓板、木鱼、 碰铃等。乐器组合敏捷多变,演奏时每种乐器只有一件,演奏 者可依据该乐器性能作即兴发挥,在同一曲调根底上奏出不同 曲调。各乐器在协作中,常实行“你进我出,我进你出;你繁我简,我繁你简;你高我低,我高你低;你正我反,我正你反; 你长我短,我长你短;你停我拖,我停你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花音八法的方法。中国传统乐器 丝竹锣鼓合奏又称吹打乐,是民间节日风俗性活动以及婚丧喜庆中常见的器乐形式。以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丝弦乐器为辅;以构造中有独立完整的锣鼓段落为

18、 特征。中国传统乐器 民族合奏吹管乐组:笛、箫、笙、唢呐、管等。弹拨乐组:柳琴、琵琶、中阮、大阮、扬琴、筝、三弦等。 拉弦乐组: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等。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鼓、钹、碰铃、木鱼、云锣等。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共分九段一尾声,属多段体构造,也是自由变奏体。 在各段结尾用了统一的终止型乐句。各段小标题及表现内容是:1、江楼钟鼓:全曲的引子,琵琶奏出的由慢渐快、由弱渐强的音型,仿照黄昏江边钟楼鼓声;接着消灭箫歌声全曲 主题的核心,紧接着又是一阵同音反复的箫鼓声。主题如歌 的旋律,舒适美丽;承受同音承递,下行模进和材料展衍等手 法进展而成。2、月上

19、东山:主题在上四度音区上的自由模进。4、花影层叠:是上一段的变化,头尾根本一样,中间以假设干短句作同音承递的下行模进。5、水深云际:运用主题的种子音调加以开放,头尾根本同主题,中间是种子音调开放局部,颤音的运用有独到的艺术 效果。6、渔唱歌晚:此段变奏时,在上五度调是进展了的节奏音型,并以此为核心音调作连续下行模进,尾部主题变化出 现。7、洄澜拍岸:第一句是上一段的压缩,以均匀的节奏消灭,然后主题以伸展的节奏构成一连串同音承递的下行模进音 调。、桡鸣远濑: 前半部以具有动感的附点音符节奏型作模进,后半部是主题的压缩。9、欸乃归舟:全曲的。前半部主题音调配以较为固定的节奏型,音型向下模进,协作旋

20、律作递升与递降的交替进展; 渐快的速度、渐强的力度,造成桡声、浪花声、人声交织一片 的动态感,将音乐推向。后半部与上一段的后部一样,回到优 美如歌的主题。1、具有猛烈有用性的乐曲。多数和民间的民俗活动相联系,如庆祝年节、婚丧喜庆、迎神庙会、宗教活动等;有的则 来自戏曲场景或民间歌舞。这类乐曲往往以其单一而概括的情 绪来衬托、渲染某种气氛。如中花六板、夜浅薄、庆丰收等。2、以写实为主的乐曲。通过描绘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大事来抒发人的感受。如百鸟朝凤、赛龙夺锦、流水等。常见的构造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类:中国传统乐器 单曲牌体曲牌是民族器乐曲式中最小的构造单位,一首曲牌反复屡次 可构成一首乐曲,曲牌也

21、可以成为套曲中的一个组成局部。单 曲牌体就是由一首曲牌构成的乐曲构造。中国传统乐器 变奏体当一首乐曲由一首曲牌或曲调 的一再反复构成时,如每次反复都有变化,就形成变奏体。中国传统乐器 循环体一首乐曲中两首曲牌或曲调不断反复的循环消灭,或一首曲牌或曲调反复消灭两次以上, 其间插入的局部,都是循环体。中国传统乐器 联曲体很多曲牌或曲调、板式联缀而成的乐曲构造形式是联曲体。联曲体乐曲在速度上常承受“慢中快”或“散慢中快散”的原则来布局。中国传统乐器 综合体一首乐曲中,综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构造,或以某种构造原则为主,兼有另种构造的因素,称综 合体。在传统乐曲中常见的有“循环兼变奏体”以及“联曲兼变奏体

22、”等。中国传统乐器 标名性标题仅具曲名的作用,与曲意无直接关系。理解乐曲需从其曲调、节奏、调式、速度、力度等诸 音乐要素所构成的音乐形象来领悟。有的标题源自古代声乐曲、词牌曲、民歌、原戏曲剧目的曲名,如浪淘沙、万年欢、满庭芳、一枝花、关公过五关等。有的标题以乐曲首句的谱字来定名,如工尺上、四 合四等。有的以乐曲的调式来定名,如凡调、小工调;有的以乐曲的用途或演出形式来定名,如抬花轿、行街、划船锣鼓等。中国传统乐器 标意性标题此类标题是依据乐曲内容,由民间艺人、文人学士或音乐家拟定的,因此标题反映了拟名者 对乐曲内容的理解。标意性标题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它以 概括、凝练的文字提示乐曲内容、某种意境、某种心情气氛或 某个大事。赏识者可凭藉标题的提示,结合乐曲的音乐形象唤 起联想来理解乐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