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地区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4319492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地区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XXX地区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地区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地区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地区突发环保事件应急预案目 录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1.4工作原则 1.5预案体系 2区域概况 3组织指挥体系 3.1指挥部组成 3.2指挥部工作组及职责 3.3现场指挥机构 3.4专家组 4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 4.1监测和风险分析 4.2预警 4.2.1预警分级 4.2.2预警信息发布 4.2.3预警行动 4.2.4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 4.3信息报告与通报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5.2响应措施 5.2.1现场污染处置 5.2.2转移安置人员 5.2.3医学救援 5.2.4应急监测 5.2.5市场监管和调控 5.2.6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5.2.7

2、维护社会稳定 5.3响应终止 6后期工作 6.1损害评估 6.2事件调查 6.3善后处置 6.4总结评估 7应急保障 7.1队伍保障 7.2物资与资金保障 7.3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 7.4技术保障 7.5其他保障 7.6 宣传、培训与演练 7.6.1 宣传教育 7.6.2 培训计划 7.6.3 演练计划 8预案管理与更新 8.1预案管理与更新 8.2 奖励与责任追究 8.2.1 奖励 8.2.2 责任追究 8.3预案解释 8.4 预案实施日期 1总则1.1编制目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科学有序高效应对

3、突发环境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定本预案。

4、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XX境内发生的或发生在XX行政区域外但可能对XX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需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等。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所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的应对工作按照其他相关应急预案规定执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XX

5、市XX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执行。1.4工作原则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协调联动,快速反应、科学应对,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启动相关预案,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响应。以人为本,积极预防。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事前预防,完善体系建设,强化环境隐患排查和预报预警工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组织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县政府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响应级别,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工作。属地为主,协调联动。XX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突发环境

6、事件的应对工作,政府职能部门相互配合、联动应对。市生态环境局发挥指导督促作用,相邻行政区域政府及有关部门相互支援。快速反应,科学应对。充分发挥各部门人才、技术、设备物资优势,加强应急演练,积极强化生态环境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环境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科学有效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资源共享、保障有力。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做好维护和更新。各成员单位共享应急物资信息库,保障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及时、高效的发挥支援作用。1.5预案体系按照事件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见附件1。2区域概况XX,隶属于XX省XX市,位于XX

7、省XX部,XXXX交界处。位于东经XXXXXXXXXXXXXX,北纬XXXXXXXXXXXX之间。XX总面积为XX平方千米,XX辖XX乡XX镇: XX个行政村,总人口XX万人。XX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季同季,无霜期长,干寒同期。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少雪。全年的主导风向为南风,其次是北风,出现东风、西风的机会较少。XX主要交通干线为XX铁路;XX高铁、XX高速、XX高速;XX国道、XX省道、XX省道。XX市级河流干渠为XX;县级河渠为XX。XX境内地下水流向与地势倾斜基本一致,为由南向北。县域境内

8、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承压水。在垂直方向上分4个含水组。含水组底板埋深4070m,含水层厚1030m,以细中沙为主。卫河全淡区和万堤镇一带浅层淡水水区有粗沙。富水性510吨/小时米。含水组底板埋深220280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3040m,以细沙为主,有少量中沙,富水性510吨/小时米,主要集中在XX镇、金滩镇一带。含水组底板埋深400420m,为承压水,以细中沙为主,个别见有粗沙,该含水组为碱性淡水,富水性812吨/小时米。含水组底板埋深500690m,为承压水,含水层厚2030m,以细中沙为主,富水性2.255吨/小时米。XX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地下水执行

9、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地表水体漳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魏大馆渠规划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小引河、超级支渠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土壤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按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确定园区内工业用地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功能区标准;园区内商业金融、市政及公共设施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功能区标准;园区内交通主干道及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类功能区标准;XXXX经济开发区(XX工业园区)以及XX城西工业园区居住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功能区标准。XX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内居住区及区外村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功能区标准。供水:XX市XX南水

10、北调第二水厂向XX城区供水,XX水厂作为备用水源;21个供水站向乡镇农村供水;排水:XX现有2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为XX污水处理厂和XX城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XX城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位于XX城西工业园区纬二路以北、水渠以东,厂址中心地理坐标:XXXXXXN,XXXXXXE。污水处理厂建有二期项目。收水范围XX城西工业园区XX公顷范围内企业工业废水和职工生活废水;二期收水范围为XX城西工业园区XX公顷范围内企业工业废水、职工生活废水和周边城镇生活污水。工程设计污水日处理量为0.2万m3/d, 供热:由XXXX有限公司为县城区内居民冬季采暖使用;供电:由XX供电公司供电;供气:由XX燃气有限公司

11、和XX天然气有限公司提供;垃圾填埋场:居民生活垃圾由XX垃圾处理开发有限公司处理。通过对整个XX的调研可知,该区涉及的环境风险源类型主要有:环境风险企业;加油站及加气站;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单位;环境风险物质运输的道路;行政区域内天然气长输管道。3组织指挥体系XX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当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时,成立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3.1指挥部组成XX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是处置本县突发环境事件组织指挥机构。指挥部指挥长由县长担任,统一领导、组织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副指挥长由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县长担任,负责协助指挥长领导、组织和指

12、挥应急处置工作。XX突发环境事件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生态环境分局,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和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联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要求,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有关协调联络和工作信息报告;负责日常环境应急管理有关工作。县有关部门为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并组成相应工作组。3.2指挥部工作组及职责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县政府办、应急管理局、县委宣传部、县组织部、县生态环境分局、县气象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卫健局、县交运局、县医保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消防大队、县交警大队、县武装部、县供电公司、县医

13、院、县中医院、广播电视台、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及XX镇、经济开发区组成等部门和单位组成。具体组成和职责分工如下:(1)污染处置组由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政府办、县公安局、县交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以及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参加。主要职责:收集汇总相关数据,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地点及影响范围,组织进行技术研判,开展事态分析;迅速组织切断污染源,分析污染途径,确定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程序;组织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已经造成的污染;明确不同情况下的现场处置人员须采取的个人防护措施;组织建立现场警戒区和交通管制区域,确定重点防护区域,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方式

14、和途径,疏散受威胁人员转移至安全紧急避险场所;协调军队、武警等有关力量参与应急处置。(2)应急监测组由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气象局、县卫健局等参加。主要职责: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种类、性质及事发地气象、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等,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及监测方法;确定污染物扩散范围,明确监测布点和频次,做好大气、水体、土壤等应急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3)医学救援组由县卫健局牵头,县医保局、县消防大队、县医院、县中医院等参加。主要职责:组织开展伤病员医疗救治、应急心理援助;指导和协助开展受污染人员的去污洗消工作;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禁止受污染食品和

15、饮用水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集体中毒等。(4)应急保障组由县发改局牵头,县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供电公司以及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参加。主要职责:指导做好事件影响区域有关人员的紧急转移和临时安置工作;组织做好环境应急救援物资及临时安置重要物资的紧急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工作;及时组织调运重要生活必需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市场供应;协调开展应急测绘,及时获取突发事件的地点、影响范围和周边地理、地形情况。(5)新闻宣传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广旅局县、广播电视台、县电信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移动公司、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公安局

16、、县交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应急管理局以及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参加。主要职责:组织开展事件进展、应急工作情况等权威信息发布,加强新闻宣传报道;收集分析区域内外舆情和社会公众动态,加强媒体、电信和互联网管理,正确引导舆论;通过多种方式,通俗、权威、全面、前瞻地做好相关知识普及;及时澄清不实信息,回应社会关切。(6)社会稳定组由县公安局牵头,县应急管理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警大队、县司法局、县武装部以及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参加。主要职责:加强受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哄抢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治安管

17、控;做好受影响人员与涉事单位、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工作,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打击囤积居奇行为。工作组设置、组成和职责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组成及工作组职责见附件2。3.3现场指挥机构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成立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参与现场处置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要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现场指挥部的确定要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及现场实际原则进行确定。3.4专家组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设立突发环境事件专家组,由X

18、X市环境应急专家库中的专家组成,参与、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为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4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4.1监测和风险分析县生态环境分局及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日常环境监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对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信息加强收集、分析和研判。应急管理、交通、公安、住建、农业农村、卫健、气象、消防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应及时将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通报同级生态环境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定期排查环境安全隐患,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健全风险防控措施。当出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情况时,要立即报告县政府和县生态环境分局。4.2预警

19、4.2.1预警分级对可以预警的突发环境事件,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预警级别的具体划分标准,按照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相关标准执行。4.2.2预警信息发布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等部门研判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及时向县政府提出预警信息发布建议,同时通报同级相关部门和单位。县应急指挥部其授权的有关部门,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微博当面告知等渠道或方式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并通报可能影响到的其他周边地区。可能影响到县政府、管委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向社会发布

20、预警信息。县生态环境分局要将监测到的或上级环保部门通报的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有关信息,及时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县政府、管委会。4.2.3预警行动预警信息发布后,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视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分析研判。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及时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研判,预估可能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2)防范处置。迅速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控制事件苗头。在涉险区域设置注意事项提示或事件危害警告标志,利用各种渠道增加宣传频次,告知公众避险或减轻危害的常识、需采取的必要的健康防护措施。(3)应急准备。提前疏散、转移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

21、命状态,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并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对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加强环境监管。(4)舆论引导。及时准备发布事态最新情况,公布咨询电话,组织专家解读。加强相关舆情监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4.2.4预警级别调整和解除县政府或其授权的有关部门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当判断不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危险已经消除时,宣布解除预警,适时终止相关措施。4.3信息报告与通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并立即向县生态环境分局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通报可

22、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因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及时通报县生态环境分局。县生态环境分局通过互联网信息监测、环境污染举报热线等多种渠道,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收集,及时掌握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县生态环境分局接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或监测到相关信息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按照国家、省、市规定的时限、程序和要求向市生态环境局和县政府报告,并通报其他有关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已经或可能涉及相邻行政区域的,县政府或县生态环境分局应及时通报相邻行政区域同级政府或生态环境部门。县政府及其县生态环境分局应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必要时可越级上

23、报。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接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要第一时间对事件情况进行核实,初判突发环境事件级别。初步研判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县生态环境分局要向市生态环境局报告,同时向市政府报告,逐级上报。要严格按照事件应急响应级别报送信息,严防迟报、瞒报、漏报、误报等情况发生。发生下列一时无法判明等级的突发环境事件,县生态环境分局应当按照重大(II级)或者特别重大(I级)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程序上报:(一)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影响的;(二)涉及居民聚居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和敏感人群的;(三)涉及重金属或者类金属污染的;(四)有可能产生跨省或者跨国影响的;(五)因环境污染引发群

24、体性事件,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六)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突发环境事件。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将应急响应设定为级、级、级、级四个等级。初判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启动级应急响应,由县政府负责应对工作;初判发生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启动级应急响应,在积极应对的同时报请市政府开展应对工作;初判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分别启动级、级应急响应,报请省政府开展应对工作。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易造成重大影响的地区或重要时段时,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事件损失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5.2响应措施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县政府和有

25、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以下措施。5.2.1现场污染处置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要立即采取关闭、停产、封堵、围挡、喷淋、转移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扩散。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消防废水、废液等的收集、清理和安全处置工作。当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不明时,由县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对污染来源开展调查,查明涉事单位,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污染范围,切断污染源。县政府组织制定综合治污方案,采用监测和模拟等手段追踪污染气体扩散途径和范围;采取拦截、导流、疏浚、防渗漏等形式防止水体污染扩大;采取隔离、吸附、打捞、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消毒、去污洗消、临时收贮、微生物消解、调水稀释、转移

26、异地处置、临时改造污染处置工艺或临时建设污染处置工程等方法处置污染物。必要时,要求其他排污单位停产、限产、限排,减轻环境污染负荷。5.2.2转移安置人员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影响及事发地气象、地理环境、人员密集度等,建立现场警戒区、交通管制区域和重点防护区域,确定受威胁人员疏散的方式和途径,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转移受威胁人员和可能受影响地区居民,确保生命安全。妥善做好转移人员安置工作,确保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和必要医疗条件。5.2.3医学救援迅速组织当地医疗资源和力量,对伤病员进行诊断治疗,根据需要及时、安全地将重症伤病员转运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强救治。指导和协助开展受污染人员的去污洗

27、消工作,提出保护公众健康的措施建议。视情增派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调配急需医药物资,支持事发地医学救援工作。做好受影响人员的心理救助。5.2.4应急监测加强大气、水体、土壤等应急监测工作,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种类、性质及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状况等,明确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和监测方法,确定监测的布点和频次,调配应急监测设备、车辆,及时准确监测,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5.2.5市场监管和调控密切关注受事件影响地区市场供应情况及公众反应,加强对重要生活必需品等商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禁止或限制受污染食品和饮用水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食用,防范因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集体中毒等。5.2.6信息

28、发布和舆论引导通过政府授权发布、发新闻通稿、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组织专家解读等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地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和应对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澄清不实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事件原因、污染程度、影响范围、应对措施、需要公众配合采取的措施、公众防范常识和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等。5.2.7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受影响地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哄抢救灾物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点、救灾物资存放点等重点地区治安管控;做好受影响人员与涉事单位、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

29、服务工作,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5.3响应终止当事件条件已经排除、污染物质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所造成的危害基本消除时,由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或县政府终止应急响应。6后期工作6.1损害评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后,要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重建的依据。6.2事件调查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根据有关规定,由县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可会同纪检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事件调查,查明事件原因和性质,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和处理建议。6.3善后处置县政府要及时组织制定补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和环境恢复等善后工作方案并

30、组织实施。保险机构要及时开展相关理赔工作。6.4总结评估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完成后,对事件发生原因、响应速度、处置工作及各职能部门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7应急保障7.1队伍保障县生态环境分局、消防大队、交警中队及其他有关方面应急救援队伍等力量,要积极参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急处置和救援、调查处理等工作。发挥环境应急专家组作用,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制定、污染损害评估和调查处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县生态环境分局等有关部门要开展突发环境事件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强化环境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加强环境应急专家队伍管理,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快速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7

31、.2物资与资金保障发改、应急管理、公安、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做好环境应急救援物资紧急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工作,保障支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和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需要。乡镇政府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鼓励支持社会化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应急物资、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给。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对当地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的动态管理。财政部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范、预警建设、物资准备、应急演练、应急培训、现场处置、系统平台建设等资金保障。生态环境部门要强化应急监测装备体系建设,尤其是基层生态环境部门要认真分析、总结本行政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原因、类型以及污染因子种类,有

32、针对性地购置应急监测设备、防护设备、应急通信设备等建设,重点加强便携式应急监测仪器配备,快速确定污染范围和浓度分布,第一时间提供数据支持,并做好对本地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的动态管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经费首先由事件责任单位承担。县财政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先期资金保障。7.3通信、交通与运输保障县政府及其通信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确保应急期间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需要。交通部门要健全公路、铁路、航空、紧急运输保障体系,保障应急响应所需人员、物资、装备、器材等的运输。公安部门要加强应急交通管理,保障运送伤病员、应急救援人员、物资、装备、器材车辆的优先通行。

33、7.4技术保障支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和监测先进技术、装备的研发。依托环境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实现信息综合集成、分析处理、污染损害评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7.5其他保障(1)医疗保障: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加强与医疗救治单位协调对接,签定互救协议,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机制,保证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减少人员伤亡。(2)治安保障:积极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及时疏散、撤离无关人员,加强事件现场周边的治安管理,维护社会治安,配合做好事件现场警戒,防止无关人员进入。(3)联动保障:加强部门日常的沟通与协作,配合地方党委、政府,积极做好相邻区域、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工作。(4)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34、: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制定人员和财产的避难方案,选定临时或紧急避难场所,储备必要的生活和医疗等物资。协助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人员和财产的疏散、避难工作。(5)应急值守:严格执行应急值班制度和值班纪律,确保双人双岗24小时在岗值班,保持联络畅通。值班室要张贴应急响应流程、信息报告内容和程序等制度内容。应急预案、值班记录、应急工作有关规定及操作手册等放在值班室办公桌显要位置。办公电话、打印机、传真机、床铺、被褥等设施设备配齐配全,保证值守工作正常开展。7.6 宣传、培训与演练7.6.1 宣传教育县人民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本区域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增加公众预防区域突发环境

35、事件的有关常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鼓励公众广泛参与和积极报告XX突发环境事件。7.6.2 培训计划XX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的日常培训和管理,邀请有关方面专家,每年开展现场调查、应急处置、应急救援、监测分析、紧急救护、隐患排查、化学防护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应急队伍和人员整体素质。7.6.3 演练计划XX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不同类型的实战应急演练。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确保通讯畅通,确保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通过演练培训,提高XX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能力,落实岗位职责,增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熟悉应急

36、工作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识别资源需求,提高防范和处置技能,增强实战能力。演习完毕后对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处置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污染预防效果、应急队伍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估,必要时可结合评估结果,对应急预案做出修改和完善。8预案管理与更新8.1预案管理与更新预案实施后,县生态环境分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适时组织评估与修订。在修订中,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作为重点,明确应急组织指挥机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处置措施、应急保障及调动程序等内容,并将本地区的地理特点、气象条件、流域分布、企业分布、风险源和危险源信息、雨污管网、保护目标、应急队

37、伍、保障物资等基本情况纳入预案附件,保障应急响应时的有效调度。随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时,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8.2 奖励与责任追究8.2.1 奖励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班组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根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给予奖励:(1)出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2)举报、防止或挽救突发环境事件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3)对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38、(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8.2.2 责任追究按照有关法律和规定,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玩忽职守、消极懈怠、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追责,触犯法律的由检察机关追究其责任。(1)未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2)迟报、漏报造成损失或重大影响和谎报、瞒报突发环境事件的;(3)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4)盗窃、贪污、挪用环境应急工作资金、装备和物资的;(5)阻碍环境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6)散布谣言或不确切新闻,扰乱社会秩序的;(7)其他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8.3预案解释本预案由县生态环境分局负责解释。8.4 预案实施日期本预案经XX人民政府批准后发布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