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2.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4267394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政治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2.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 7 课时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考内 容考情解读 ) 一、遵义中考内容要求目标内容要求知识目标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力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美德对我们产生的深刻影响;感悟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

2、自豪感;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增强对其认同感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二、考情解读20112016 年遵义市中考命题规律考点年份题号分值题型设题材料灿烂的中华文化201211 4 简答题直接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201326 11 探究与实践题结合十八大建设文化强国考查中华文化和网络规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0116 2 选择题结合清明篇大型电视文艺演出考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01311 2 选择题结合芦山地震考查民族精神20154 2

3、 选择题依据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考查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20156 2 选择题结合遵义会议80 周年纪念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2 动,考查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201615(1) 2 探究与实践题让学生推荐2 本以爱国为主题的书籍三、 2017 年遵义中考命题预测本课时是遵义中考的重要内容。预测2017 年遵义中考对本课时的考查会结合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影响。结合抗战精神考查弘扬民

4、族精神的重要性及青少年怎样做等。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分值在2 分左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3 , 课时知识网络 )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和之中中华文化的特点:、对今天的中国、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中华传

5、统美德具有、历久弥新的品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我传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生命力;创造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爱好和平;弘扬;建设者, 中考考点精讲 ) 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来源、内容及特点各是什么?(P6667) (1) 来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

6、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 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2013 遵义中考第26 题第(3) 问考过 (3)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P68)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3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影响怎样?(P68) (1) 地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7、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4 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 影响: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中华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原因有哪些?( 综合 ) (1)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 中华文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感。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

8、有哪些?品质如何?(P69) (1) 内容: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例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2014 遵义中考第8 题考过 (2) 品质: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结合时代和实践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的光荣使命。

9、开放性问题1请你就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1) 利用图书、广播、影视等手段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宣传和深入挖掘。(2) 运用先进人物事迹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2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 国家:制定并完善保护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开发文化旅游业;大力宣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坚持文化创新。(2) 学校: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参加扫墓活动;举办古诗词朗诵会;组织学生欣赏介绍传统文化的影片。(3) 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材料要求,不断为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3

10、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和传播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古诗词、中华饮食、中国功夫、京剧、书法、戏曲、绘画、民歌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含义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7071) (1) 含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2) 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013 遵义中考第3 题考过 ) 2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具体体现有哪些?(P72)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

11、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5 (3 ) 改革开放新时期: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劳模精神等。(4) 改革开放赋予民族精神的新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自由民主意识、法治意

12、识、公平公正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大大增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这些精神素质既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2015 遵义中考第6 题考过 ) 3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什么?(P7172) (1) 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2)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7073) (1)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

13、组成部分,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2013 遵义中考第11 题考过 ) (3)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2015遵义中考第6 题考过 )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5请你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 培养爱国情操,增强爱国情感。(2)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 团结同学、勤奋学习、自强不息。 (4) 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6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什么?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民族精神是

14、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请你列举蕴含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古语。(1)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2)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遵义六年中考真题体验) 一、单项选择题1( 2015 遵义中考第4 题 2 分)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当代青少年肩负的历史使命是 ( B ) A成为负责任的公民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C维护国家的尊严和荣誉D维护国家安全2( 2015 遵义中考第6 题 2 分)2015 年 1 月在遵义举行了

15、纪念遵义会议80 周年的活动,我市各地掀起了弘扬长征精神的热潮。长征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今天,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 ( C ) 弘扬以长征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时更具现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6 代气息和时代风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生命力A B C D 3( 2013 遵义中考第11 题 2 分)2013 年 4 月

16、20 日上午 8 时 2 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 级强烈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从容救灾,信心坚定。这种坚定的信心源于( A ) A中国人民不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中国救灾步入发达国家先进行列C世 界各友好国家的支持与援助D先进的科学技术【解析】本题结合芦山地震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巨大的灾难而不倒就在于: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芦山地震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依然信心坚定就是来源于中华民族不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故选 A。4( 2011

17、 遵义中考第6 题 2 分) 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央电视台,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以“缅怀先烈文化清明”为宗旨,以歌曲、朗诵形式进行的清明篇大型电视文艺演出,于2011 年 3 月 25 日上午在遵义会议会址广场举行。举办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C ) A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B推进我市“一建双创”活动的开展C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D有效地改善和丰富百姓的物质生活【解析】本题以清明篇大型电视文艺演出考查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途径。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包含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清明篇大型电视文艺演出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

18、重要途径,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在题中没有体现,排除。二、探究与实践题5( 2013 遵义中考第26 题 11 分)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某班准备开展一次“我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1) 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要求:观点正确,符合题意) 答: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 网络文化丰富且诱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给自己制定两条上网准则。答:在聊天室里,要用文明语言,不辱骂他人;不浏览、不制造、不传播不良信息和不良内容

19、;不泄露国家秘密,不制造、不传播电脑病毒;等等。(3) 谈谈中华文化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答: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6( 2012 遵义中考第11 题 4 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 7 , 遵义中考随堂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1(

20、2016 重庆中考 ) 龙灯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铜梁龙灯起源于唐宋,盛于明清。 1923 年铜梁民间艺人创作了蠕龙,玩舞时犹如蛇行,慢时轻盈秀雅,快时跳跃飞腾。改革开放后,重庆市大力支持铜梁龙灯艺术创作,民间艺术家进行创新,推出“挂腰式、全龙绞柱”等表演形式,这些使铜梁龙灯表演更加富有生命力。下列理解有误的是( C ) A重庆市尊重、珍惜和保护铜梁的龙灯文化B铜梁龙灯艺术传承千年,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龙灯艺术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D龙灯艺术的发展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2( 2016 杭 州中考 )20 世纪60 年代起,屠呦呦团队从时后备急方(

21、东晋葛洪著 ) 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一事例,说明了中华文化( D ) 源远流长唯我独尊博大精深一脉相承AB C D 3( 2016 金华中考 )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年过八旬的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却累计捐款37 000 多元,被评为2015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从传统美德角度,他感动我们的是( D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B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D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4( 2016 资阳中考 )2015 年 12 月,国家新闻出版社广电总局确定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

22、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86 种,广电总局强调,要结合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和出版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图书深入校园、社区、农村、基层,形成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氛围,可见该阅读推广活动有利于( D )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优秀的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提升中学生文化素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 B C D 5( 2016 广安中考 ) 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下面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A )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

23、结统一、爱好和平A B C D 6( 2016 包头中考 )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围绕其核心,历久弥新,不断丰富发展,发扬光大。下列选项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A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 8 7( 2016 黔南中考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24、民族精神。下列体现这一民族精神中“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的名言警句的是( B ) “亲仁眷邻,国之宝也”“克勤与邦、克俭与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礼之用,和为贵”ABC D 8( 2016 资阳中考 ) 感动中国 2015 年度人物徐立平,28 年来冒着巨大危险为我国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经他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 毫米,大大低于最大精度误差0.5 毫米的要求,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2016 年 3 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徐立平身上体现这

25、种“工匠精神”(B )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使中华民族精神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A B C D 9( 2016 随州中考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 2015 年 9 月 3 日,我国举行了盛大阅兵仪式,众多新型武器装备首次亮相,很多外国领导人参加了阅兵观礼活动,这( B ) 表明我国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表明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有利于弘扬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A B C D 二、 ( 2016 绥化中考 ) 简答题10近年来,

26、长征延安颂井冈山恰同学少年等一批优秀电视剧,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方面,以独具的艺术特色,产生了激励斗志、凝聚人心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怎样的民族精神?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 中华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体现,请任举三例。答: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3) 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培养爱国情操,增强爱国情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团结同学、勤

27、奋学习、自强不息;青少年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9 三、 ( 2016 南宁中考 ) 分析说明题11阅读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五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让世界惊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吃一堑,长一智”展示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内涵。材料二近年来,央视不断推出中

28、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用流行方式传承百代甄选的中国智慧,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得到广泛的参与度和很高的收视率。材料三2015 年 10 月,第八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各个国家的中学生以“学会中国话,朋友遍天下”为主题,进行了汉语语言能力及各国文化知识的角逐,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汉语的热爱。(1) 简要概述中华文化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中华文化的魅力表现在: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等等。(2) 中华文化受到国内外朋友热捧的原因是什么?答: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力量

29、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中华文化对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答: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中的有益因子,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度。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30、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10 12( 2016 益阳中考 ) 材料一益阳是中国著名的水竹凉席之乡,益阳出产的水竹凉席,因具有消暑的奇特功能而名扬五洲、誉满四海。从砍竹、下料、破篾、拉丝、蒸煮到编织、锁边等,先后要经过20 多道工序,全是手工操作。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和汉墓等文物中都有花纹别致、加工细致、独具风格的精美竹席。水竹凉席是传统手工产品,非十年八载不能出成果。益阳水竹凉席制作技艺沈氏第九代传人55 岁的沈国安感慨地说:“做篾匠赚不到钱,可我是做这门手艺的,丢不下啊。”材料二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职业的敬仰和奋斗,

31、在孜孜以求和锲而不舍中呈现出劳动之美和价值所在。对于产业劳动者来说,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强盛少不了他们的汗水和奉献,他们身上所洋溢的昂扬斗志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民族精神,工匠精神让中国梦更精彩。(1) 匠人沈国安明知做篾匠赚不到钱,可他为什么还丢不下?答:水竹凉席制作技艺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想要继承和发扬;因为他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奉献提升了他的人生价值;因为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任答对两点即可) (2) 为什么说“工匠精神让中国梦更精彩”?答:工匠精神就是一种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能激发爱国热情,锻造积极有为的民族品格;能增强民族自尊心

32、、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进步( 实现中国梦 ) 的强大精神动力;能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 任答对三点即可) (3) 作为益阳市的小公民,请你说说如何让水竹凉席制作工艺世代相传。( 两点即可 ) 答:传承和发扬水竹凉席制作工艺;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宣传、推广家乡的水竹凉席制作工艺。 ( 任答对两点即可) (4) 请你为家乡的水竹凉席走向世界写一条广告。答:水竹凉席,清凉一夏。( 主题明确,符合广告用语即可)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