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教育史.docx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378702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明中国教育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简明中国教育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明中国教育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中国教育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_简明中国教育史西周的学校,大概可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中,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宫(泮宫)。西周文化教育特点:学在官府。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孔子的人性论主张是“性相近,习相远”。关于教育对象,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孔子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以“仁”和“礼”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也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最早、最完整的蒙学课本:急就篇。董仲舒流传至今的书只有春秋繁露。国子寺以及国子祭酒的设置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和设置专门的教育行政长官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

2、教育已经发展到了能独立与其他部门的时代。唐代的专门学校:律学、算学、书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唐代科举考试经常采用的方法: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北宋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元代中央官学在京师设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专门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朱熹认为,八岁至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十五岁以后是大学阶段,就是要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明其理”。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沿袭到元明时期,使用最普遍、流传最长远的蒙养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

3、文。1818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开设了第一所教会学校:马礼逊学堂。1844年英国东方女子教育协进会会员、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了第一所女校。洋务运动中遍设的洋务学堂有三类:方言学堂(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军事学堂以天津水师学堂为最早。“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广的学制。大同书论述了康有为的理想学制,其体系是:人本院、育婴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梁启超的著作:论科举论女学论幼学论师范梁启超的“三育”: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改革:发布教育改革令;颁布新的教育方针;制定新学制系统、改革旧课程。蔡元培的“五育”思想,也叫完全之人格教

4、育思想,包括:体育(军国民教育)、智育(实利主义者教育)、德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成均之学我国五帝时代(约公元前2700年)已有大学,名叫“成均”。“成均”的名称最初见于周礼礼记二书,董仲舒最早提出“成均”是五帝之大学的观点。汉代学者郑玄认为“均,调也,音师主调七音。”成均作为实施乐教之地,已不是生产劳动的场所,而是在生产之外进行的,具有一定独立形态的教育机构。这可以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由孔子提出的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他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

5、“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只要诚心求教,潜心问学,都热心教诲,不管他们过去的经历和表现,一视同仁。化性起伪由荀子提出,即任何人的道德观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积伪”的结果,也就是由“性”向“伪”转化的结果。荀子强调了教育的意义,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兼陈中衡“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有时也简称为“兼权”。这是对孔子“叩两端”思想的发展,含有辩证法的因素。但是荀子不知道揭示矛盾,解决矛盾。他权衡事物的标准不是客观实践,而是“道”或“礼义”,带有折中调和色彩,削弱了这种思想方

6、法的积极意义。吏师制度吏师制度的推行是以法家政治、教育主张为思想基础的,以在职官吏充当教师、以国家法令为中心教学内容的教育制度。在秦禁私学之后,吏师制度作为秦王朝的基本教育形式显得一枝独秀。秦朝时,因为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法家和儒家政见不一,发生了严重分歧和争论,李斯要求禁私学,以求得教育上的统一和对教育的控制,于是实行吏师制度这一基本教育形式。由近年来出土的云梦秦简可知,秦设有专门培养文书事务人员的场所,称为“学室”,“学室”中的学生称为“史子”,训练“史子”的是秦朝政府中管理文书、档案、书记的小官“史”。“史子”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明习法令。鸿都门学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正是党锢之争达到

7、最高峰的时候,一所新型中央官学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这就是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打破了儒学独尊的局面。书院书院是中国自北宋到清代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这一时期中,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地位,起过重大作用。“书院”名称启用于唐代,其性质有官办、私办两种。官方设立的有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等,但那时还不是聚徒讲学的教育组织,而是校刊、收藏经籍的场所。私人所建书院,如张九宗书院、李宽中秀才书院等,则是读书人自己治学的地方,虽然也有皇寮书院等少数书院有了一些讲学活动,但不甚普遍,规模很小,

8、未形成制度。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1962年创设于北京,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学生都是从满族亲贵中选取的十三四岁少年。自1866年增设算学馆后,同文馆转变为综合型学校。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张之洞张之洞,1837-1909年,直隶南皮人,字孝达,号香涛,又号香严。担任清朝的重要官职,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1907年任军机大臣,管理学部事务,总揽了全国教育大权。他的教育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顿封建传统教育;二是兴办洋务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1909年病卒,谥号“文襄”,其著作收录在张文襄公文集。劝学篇劝学篇是张之洞

9、的代表作品,发表于1898年3月,政治维新变法运动将进入高潮的时候。张之洞虽然同情变法,但是更惧怕变法会危害清廷统治,于是“劝学”,希望达到“规时势,综本末”以“教士化民”的目的。全书内容分为内篇与外篇两大部分,共24篇。光绪皇帝称赞它,是因为它维护皇权、维护三纲的良苦用心,维新派抨击它,是因为它正是针对日益高涨的变法运动,处心积虑的要扑灭这股新生革命的热潮。万木草堂1891年到1895年由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设立,是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形成变法理论,培养变法人才的重要阵地。康有为在这个学堂讲学四年,课程内容中西兼学,又分为内课、外课,既有中国经史、诸子之学,也有包括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内的西

10、学,是德、智、体、美兼而有之。庚款兴学1908年7月,美国通知清政府可以庚子赔款之半“还赠”中国。1909年,美国政府与清政府外交部商定,用退还的庚款作为派遣中国赴美留学生之用。1911年,在北京设立清华留学预备学校,陆续派遣学生赴美留学,这就是庚款兴学。美国庚款兴学的目的,并不是要发展中国的教育,而是培植效忠于美帝国主义的“中国领袖”,培养在华代理人,以便用“最圆满和最巧妙”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在知识与精神方面支配中国的形式。南洋公学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学校设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四院。后三院相互衔接、逐年递增,形成了我国学制的大、中、小三级雏形,培养内政、外交、理财等人

11、才,为我国近现代工业交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1921年改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分为上海、西安两部分,1959年独立为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爱国学社1902年11月成立,由从南洋公学退学学生组成,蔡元培为总理,实行学生自治。爱国学社与清朝政府官办学堂最大的区别是师生在校高谈革命,学生可以议论时政、演说集会。学堂无读经科,课程“重精神教育以自由独立为主”。教员都是全国有名的学者和爱国人士,课程有数学、国文、历史、地理、理科、英文、经济、政治、法理、体育等。为了扩大影响,爱国学社还办了一些刊物,如童子世界、学生世界,还接管了苏报。1903年,苏报案发生,爱国学社被迫解散。爱国女学中国教育会成立以后,

12、蔡元培、蒋观云等于1902年冬在上海创办爱国女学,他们认为革命是救治满清腐朽政治的良方,提倡革命精神不分男女。爱国女学与爱国学社一样,都是中国教育会领导下,培养革命的骨干的学校。学校重视革命精神的培养,课程有外语、理化、代数、几何、法国革命史等,尤其重视军事体育和有关军事活动技能的训练。爱国女学为辛亥革命培养了一批坚强的女战士。私学产生的意义:1. 私学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上学校从王公官府中解放出来。2. 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3. 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4. 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中国教育世上有重要贡献。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则:1

13、立志乐道2 自省自克3 身体力行4 改过迁善孟子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1. 持志养气2. 反求诸己3. 改过迁善4. 刻苦锻炼孟子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 自求自得2. 专心有恒3. 启发引导4. 循序渐进荀子的教学主张:1. 积微见著,积善成德2. 虚壹而静,专心有恒3. 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董仲舒为汉王朝设计的三大文教政策:1. 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2. 兴教化,正万民。3. “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统治思想。颜氏家训关于家庭教育的主张:1. 家庭奠基,父母有责2. 教儿婴孩,勿失良机3. 偏宠有害,严教是爱4. 注意环境的影响5. 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6. 重视儿童心理观察唐代

14、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1. 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2. 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3. 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北宋的三次兴学:1. 庆历兴学组织者:范仲淹内容:令州县立学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 改革大学2. 熙宁元丰兴学组织者:王安石内容: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整顿地方学校 颁布三经新义 设施专门学校 改革科举制度3. 崇宁兴学组织者:蔡京内容:扩大太学规模 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创立多种专门学校,除原有太学外增添培养皇室宗亲的宗学书院的组织、教学和学规:1. 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2. 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

15、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3. 书院讲学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4. 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5. 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间感情相当深厚清末教育腐败没落的表现:1. 科举制度的腐败2. 官学名存实亡,私学教育也空疏腐化3. 实行思想钳制,大兴文字狱太平天国文教改革措施:1. 实行普遍的平等教育2. 改革教育内容,编辑新教材3. 改革考试制度4. 文风与文字改革“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1. 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2. 设立京师大学堂3. 改革书院,筹办各级各类学校4. 派人出国游学5. 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

16、书籍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1.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2. 清末新学制的建立3. 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4. 教育宗旨的厘定5. 新教育制度的意义、实质和新学堂的兴办6. 书院、私塾的改革孔子的历史贡献:1. 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3.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5. 他总结了教育的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

17、规律。6. 倡导尊师爱生,树立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典型形象。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思想:1. 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即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的掌握学生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了解学生,深入学生,细心观察,有的放矢,教育教学要符合学生实际;对学生既要有共同的要求,有要善于发现和注意培养学生的某些专长,适应个别差异性,使各尽其才。2. 启发诱导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对的,限制或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十分有害的。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

18、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但是孔子的启发式仍是比较原始简单的“原型启发”,用的主要是类比和比喻,不能做过高评价。3. 学思并重这项原则主要是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他认为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惘而不明,之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解释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4. 由博返约这项原则主要是解决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他认为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就会左右逢源;能够“一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要条件是

19、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所以“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2. 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孔子对待学生真诚无私,传授知识毫无保留。孔子提倡师生平等,“当仁不让于师”。3.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身作则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学生的表率。没有身教的言教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失掉教育的力量,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教师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讲得越多,效果越差,

20、以至于使得其反。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进步之处在于:1 否定了忠君、尊孔的封建主义教育宗旨,颁布了新的教育方针;2 缩短了年限,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3 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地位;4 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学;5 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6 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大学提出的大学教育纲领:三纲领:明德、亲民、至善教育的目的在于“明明德”,就是使人们先天的善性得到明复和发扬,是“性善论”的观点。善德既明就要做“新民”,并且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所谓“至善”是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21、”。这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两千年的传统教育基本上就是贯彻这条纲领。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根据大学教育的纲领,完成“修己治人”的教育目的的一套完整程序或步骤。格物、致知被视为“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实际上就是学习、领会儒家德艺方面的知识,并加以综合、融会贯通。诚意、正心是一种综合修养过程,着眼于个人道德的完善及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修身是中心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修身,只有完成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从修身自然引出的,是一个施教过程,即通过个人的修身来完善家族内部的关系,也是“成教于国”的基础。如果家家

22、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达到了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了,因此,治国不过是齐家的扩大和深化,而平天下又不过是治国的扩大,其基本精神是一贯的。学记的教学原则和方法:1. 教学相长2. 尊师重道3. 藏息相辅4. 豫、时、孙、摩豫,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以便禁于未发,消灭在萌芽状态。时,就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孙,就是顺序,也就是通常说的循序渐进。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们之间取长补短。5. 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善教者,使人继其志。”6. 长善

23、救失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制衡西方势力。魏源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但他有反对只着眼军火,民用工业、自然科学等也在其列。他这些主张不仅打破了当时学术界、教育界沉闷气氛,起了“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作用,而且概括了当时先进人士的思想特征,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领域”中学与西学之争“的起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张之洞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叫“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它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又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经史之学,这

24、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优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充中学的不足。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西学包括西史、西艺、西政。西历亦即西方各国历史;西政包括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艺包括算、绘、矿、医、声、光、化、电。从他提出的西政看,并不指西方政治,只不过是学习西方办新式学校,学些西方赋税管理和通商办法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张之洞亲手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得到了具体和全面的发挥,他的学习西学的主张,是为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而提倡的,不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癸卯学制中间的变化:从1905年开始在成人教育上推行补习教育。光绪三十

25、三年(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取得一定教育权利。女子小学分初、高两级,各修业四年,初小女子较男子少一年,且男女不的同校。宣统元年(1909年),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小学分五年制完全科及四年制、三年制的简易科。实行文理分科。宣统二年(1910年),小学一律改为四年。学部成立后还规定了各项留学章程,对留学资格、管理、奖励办法等都作了规定,逐步形成了一种留学制度。蔡元培对北大的改革:1. 打破“尊孔崇儒”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改变校风、学风。2. 重视调整教师队伍。 延名师,人拥有不同思想的名流学者,如有进步思想的李大钊、陈独秀等,也有

26、思想保守但有专长的刘师培、辜鸿铭等。 裁剪不学无术教员,多为外教。3. 改革学生封建观念,破除读书做官思想,树立探究科学知识和培养人才新风。 请热心教员,帮助学生组织各种学术研究会,自建社团,自办刊物。 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全面发展。4. 实行民主管理,教授治教。具体做法是: 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最高权力机构。 组织学科教授会,规划各学科教学工作。 下放校长权力,让真正懂得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5. 学制改革。 学为基本,术为枝干(学是理论,术是应用)。 撤销文理科界限,废门改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实行学分制。通过以上改革,北大面貌一新,学术研究风气大为增长,最终是北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摇篮,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