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33637793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文言文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复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文言文复习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近3年中考文言文考点年中考文言文考点 分析归纳分析归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考文、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中考文 言文的言文的考试题型考试题型。2、找出文言文题型的、找出文言文题型的变化和发变化和发展趋势展趋势。总结文言文。总结文言文内容的特点内容的特点。3、针对文言文考点,明确文言、针对文言文考点,明确文言文的文的复习方法复习方法。(2016年)年)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D )(3分分)A去去逾四十里之虚所逾四十里之虚所/我以日始出时我以日始出时去去人近人近 B贼贼易易之,对饮,酒醉之,对饮,酒醉/寒暑寒暑易易节,始一反焉节,始一

2、反焉 C虚吏虚吏白白州州/腰腰白白玉之环玉之环 D郎郎诚诚见完与恩见完与恩/今今诚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项燕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吏护还吏护还 之乡之乡”中的中的“之之”相同的一项相同的一项是是( C )(3分)分)A至至之之市,而忘操之市,而忘操之 B久久之之,目似瞑,目似瞑 C先帝称先帝称之之曰能曰能 D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垄上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分)(1)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与其卖掉他(这个小孩)两人平分,哪如我一个人独吞这与其卖掉他(这个小孩)两

3、人平分,哪如我一个人独吞这笔款(独占这个好处)呢?(注意笔款(独占这个好处)呢?(注意“分分” “专专”的理解。)的理解。) (2)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刺史颜证觉得区寄奇特不凡(认为区寄非同一般),想留刺史颜证觉得区寄奇特不凡(认为区寄非同一般),想留下他做个小差役,区寄不答应。(关键点:下他做个小差役,区寄不答应。(关键点:“奇奇”的活用,的活用,省略成分的翻译)省略成分的翻译) 11请概括区寄性格特征的三个方面请概括区寄性格特征的三个方面 (3分分)1)机智或聪慧。()机智或聪慧。(2)勇敢坚强或不畏强暴。()勇敢坚强或不畏强暴。(3)镇定沉着冷静

4、。(镇定沉着冷静。(4)不慕荣利。(每点)不慕荣利。(每点1分,答分,答出出3点得满分点得满分 )(3 3)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乡里那些搞抢劫绑架的人,斜着眼看他,没有哪乡里那些搞抢劫绑架的人,斜着眼看他,没有哪个敢经过他的家门。(注意个敢经过他的家门。(注意“行行”“”“侧目侧目”的翻的翻译,译,“行行”为做、干或从事,为做、干或从事,“侧目侧目”为斜着眼为斜着眼睛看)睛看)(2016年)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分)(的一项是(分)(D)A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克 彼竭

5、我盈故彼竭我盈故克克之之B未有其未有其比比 比比至陈,车六七百乘至陈,车六七百乘C太祖乃悟,太祖乃悟,卒卒用其人骑千余用其人骑千余 卒卒数万人数万人D久之不久之不去去 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怀乡,忧谗畏讥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6分)分)(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着拾起碎纸片带回家。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着拾起碎纸片带回家。(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 10、用斜线(、用斜线()为句子断句,限

6、两处。)为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分) 刑以惩恶刑以惩恶/赏以酬功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古今通道也。11、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4分)分)(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甲: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坚持奏甲: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坚持奏荐人才;乙:赵普为大臣迁官请命荐人才;乙:赵普为大臣迁官请命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格?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著、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著、坚定或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坚定或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 (2017年)年)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7、点词语意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相同的一项是(3分)分)(D)A乃三乃三顾顾亮于草庐之中亮于草庐之中/顾顾野有麦场野有麦场 B乃建奇乃建奇策策/策策之不以其道之不以其道C身身使使孙权孙权/如如使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D江南江南悉悉平平/事无大小,事无大小,悉悉以咨之以咨之10用斜线(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子断句,只限两处。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分)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大破其军/乘胜克乘胜克捷。捷。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6分)分)(1)躬耕于野,不求闻达。()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8、3分)分)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亲自在田间耕种,不求出名显达。(“躬躬”、“闻达闻达”、介宾后置句式,每、介宾后置句式,每处处1分)分) (2)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益州既足,以亮为军师。(3分)分)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益州充实之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既既”“”“足足”“”“以以为为”每处每处1分。)分。) 12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从本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了哪些事情?(备做了哪些事情?(4分)分)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取胜,平定江南。西取益州,并治理成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9、每点功。(三点答出两点即可,每点2分。用文分。用文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段中相关语句回答也可。) 1、共、共 15 分,共分,共 4 题题 考法有:考法有: 、选择题(、选择题(3分)分)、断句(断句(2分)分)、翻、翻译(译(6分)分)、简答题(文言理解,、简答题(文言理解,3-4分)分)2、内容上的共性、内容上的共性 :人物传记类人物传记类3、来源、来源:课外为主课外为主 4、中考考点有哪些?及分值?、中考考点有哪些?及分值? 、实词解释(、实词解释(3分)分) 、虚词含义(、虚词含义(3分)分) 、翻译(、翻译(6分)分) 、内容理解(、内容理解(3-4分)分) 、句读(、句读(2分)

10、分)5、共有考点、共有考点: 、实词解释(、实词解释(3分)分) 、翻译(翻译(6分)分) 、内容理解(、内容理解(3-4分)分)总结归纳:总结归纳: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四步四步:第一步,快速浏览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标题 一般,标题能概括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第三步,结合注释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速读全文 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放过“拦路虎”。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第四步 ,“对症下药对症

11、下药”解答问题解答问题 考试题型有:考试题型有:(总原则)词语含义词语含义:由内而外由内而外翻译:翻译: 先直后意先直后意内容理解:内容理解:原文、摘录和组织原文、摘录和组织断句:断句: 读懂原文读懂原文实战实战演演练练:中考指南中考指南p43 第七篇第七篇晏子春秋晏子春秋)阅读下文和背景资料,完成第2327题。(1 3分)辨晏子春秋 柳宗元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高之,亟莫知其所以为书。或曰:晏子为之,而人接焉。或曰:晏子之后为之。皆非也。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且其旨多尚同、兼爱、非乐、非攻、节用、非厚葬久丧者,是皆出墨子。又非孔子,

12、好言鬼事,非儒、明鬼,又出墨子。又往往言墨子闻其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者。自刘向、歆、班彪、固父子,皆录之儒家中。甚矣,数子之不详也!盖非齐人不能具其事非墨子之徒,则其言不若是。后之录诸子书者,宜列之墨家。非晏子为墨也,为是书者,墨之道也。【背景材料】(景公)问于晏子曰:“古之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曰:“其行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甲兵,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矣。”(节选自晏子春秋)23“背景材料”中晏子“对曰”的内容印证了柳文所说的墨家“”和“”的思想。

13、(2分)24对柳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晏子春秋中的晏子,应该属于墨家学派的人。B晏子春秋的作者,应该是墨子门徒中的齐国人。C晏子春秋体现了墨家思想,应该把它列入墨家著作。D以后编纂诸子书籍的人,应把晏子春秋列入墨家。25柳文第段“高之,而莫知其所以为书”一句的意思是。(2分)26从句式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27柳文用来证明“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的论据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墨家好俭,晏子也因节俭传名,墨子的门徒用抬高晏子的方法来推行自己的学说;(2);(3)。23兼爱(1分)、非攻(1分)24A(2分)25(司马迁)推崇晏子春秋,但是不知道这本书的写作情况。(2分)26用倒装的句式来强调“甚矣”,语气肯定而强烈,突出了作者对刘向等“数子”观点(考证不周详,错得离谱)的批评和否定,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更信服作者的观点。(3分)27(2) (晏子春秋中)尚同、兼爱、非乐、节用、非儒等观点,都出自墨家学说; (3) (晏子春秋里)有不少地方写到墨子听到了晏子的言论以后加以称赞。(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