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模式分析.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549826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光互补模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光互补模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光互补模式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光互补模式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农光互补模式分析【精品文档】第 7 页农光互补近年来,随着对新能源的不断重视和扶持,我国光伏发电技术突飞猛进,成为全球年装机量最大的国家。但同时,我国可利用从事光伏电站建设的荒地、荒山、荒滩以及屋顶等资源越来越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光伏产业面临转型升级,与其他产业互相协调发展成为一条重要出路。另一方面,农业也在不断寻求自我突破。光伏农业这个新产业开创性地将光伏发电与农业开发及节约资源相结合,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养殖的光伏+农业的新模式,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能有效解决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征占大量土地的瓶颈问题,达到农业种植

2、收益和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由于光伏和农业在土地使用上的共性和互补,在转型发展的难题上,“农业光伏”的科学、合理组合模式被看作是条出路,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追捧。一、 光伏农业一体化的特点1、有效利用农业大棚屋面,无需占用新的土地资源,属于高效设施农业项目;2、大棚可使用25年,使用寿命比传统大棚长,无需每年更换薄膜,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3、太阳能组件和超白钢化玻璃提高大棚的整体保温效果;4、棚内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5、棚内使用太阳能LED补光灯,延长作物受光时间,缩短生长周期;6、温湿度智能调节,打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舒适环境,提高农产

3、品产量;7、使用国际先进的喷灌/滴灌技术,电气化操作使用简便,省事省力省心;8、绿色、环保符合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方向。二、光伏农业的推广模式光伏农业依据农业生产的品类不同主要分为四种模式:1、冬暖式反季节光伏农业大棚冬暖式反季节光伏农业大棚主要种植反季节瓜果类蔬菜菜,要求冬季保温效果好,这种大棚棚体与传统蔬菜大棚一样,后墙采用土墙便于保温,棚顶使用钢结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和透光玻璃代替常用的塑料薄膜。2、弱光型光伏农业大棚弱光型光伏农业大棚主要种植菌类等弱光作物,对光照要求低,保温效果要求高。这种大棚棚体棚顶使用钢结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代替常用的塑料薄膜。3、光伏养殖农业大棚光伏养殖农

4、业大棚主要是进行畜牧养殖,是一种钢结构连栋温室模式。该模式光伏大棚能够最大限度的用土地资源,棚顶全覆盖太阳能组件,棚下进行畜牧养殖。4、渔光互补农业大棚渔光互补农业大棚主要进行渔业养殖,在原有鱼塘、湖泊水面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通过提高支架,既不影响水面搞渔业养殖作业、又能保证发电效果,是一种新型太阳能利用模式。三、相关的政策目前,光伏农业在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基于光伏农业在帮助地方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就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扶持政策。1、用地政策规定: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

5、通知明确要求农地农用,强化租赁农地的用途管制,采取坚决措施严禁耕地“非农化”,禁止擅自改变农业用途、严重破坏或污染租凭农地等违法违规行为;关于加强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见对工商资本租赁土地期限做了规定,应视项目实施情况合理确定,可以采取分期租赁的办法,但一律不得超过二轮承包剩余时间;对租赁面积,由各地综合考虑人均耕地状况、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等因素确定。首次租赁面积一律不得超过本级规定的规模上限;确有良好经营业绩的,经批准可进一步扩大租赁规模。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对企业租赁农地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审核上可适当放宽条件。2

6、、光伏发电站收购电价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对光伏电站发电实行上网电价制,按不同光照资源地区,上网电价划分为0.8元/千瓦时、0.88元/千瓦时和0.98元/千瓦时。3、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标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电量补贴,补贴标准为0.42元/千瓦时,自发自用以外的上网电量由电网公司按当地燃煤脱硫标杆上网电价收购。通过上述分析,虽然我国光伏农业在用地政策、电价收购标准、项目补贴标准做了相关规定,但整体来看,涉及面较窄,仍处于一个无序的发展状态中。基于光伏农业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国家大力重视其政策扶持的现状,未来光伏农业有望

7、成为一片“蓝海”。四、光伏农业面临的问题1、技术不成熟。技术是最重要的基础。技术不成熟是光伏农业受到质疑主要原因之一,导致光伏与农业争光,农业减产,光伏在农业中的运用受到限制、受到质疑。所以要对光伏农业进行更多的实践与实验,用实时验证光伏农业的兼容性,用需求推动标准的建立。2、商业模还在探索。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农业部分建成后决策管理和市场的压力大,同时还要与光伏结合发展,合作、发展、运营、销售的商业模式,需要摸索验证。3、项目具有唯一性。农业项目布置方案根据每个地区的气候、土壤、灌溉等,种植条件不尽相同,方案需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每个项目都具有唯一性的特点。4、光伏农业投资及收益比例的主

8、辅关系。投资者要清楚认识到光伏农业项目的农业投资有可能比光伏项目大,同时收益也要求比光伏的收益绝对值要高。所以要正确认光伏农业的基础是农业。5、土地问题。光伏农业的重中之重是土地,是农业顾虑的根本,需要解决好土地问题,不侵占土地。五、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合作模式目前市场上已经建成或在建的农业光伏电站主要是采用以下几种合作模式:1、“政府指导,企业引领,多方合作”方式在政府的引导下,光伏企业与农业企业合作发展农业光伏。各自在专业领域发挥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项目节约土地,不改变土地属性,又可以将空间立体利用,产生清洁电力,扩大供电可再生能源比例,带来双向效益。但由于农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

9、的特点。因此农业投资项目一旦遇到经营不善,出现亏损,农业项目还能否继续下去,一旦农业项目撤出,土地的性质也将发生改变,使得光伏电站的土地性质不合法;同时两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也会出现利益分配等问题,不利于公司管理。2、企业自建农业光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自建光伏与农业项目,而企业项目开发人员大多偏向于光伏方向,真正既懂光伏又懂农业的人才数目几乎为零,这个问题为后期项目建设运营、投资收益问题埋下隐患。3、依托大型农场发展光伏与一些有条件的大型农场合作,租赁其大棚建设光伏电站,这也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业为主,光伏为辅的方针政策。这样公司只负责电站的维护,从而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但公司的话语权相对较小。光伏农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发展模型也需进行不断的摸索。因此在项目的可研阶段,要结合所处地区的区域优势,寻找自己的项目与当地产业特色的契合点,重点是要把种植业、养殖业、绿色循环、观光旅游等与当地特色进行产业融合,走出一条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