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始人的创造——玉器精品课件.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3419590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原始人的创造——玉器精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最新原始人的创造——玉器精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原始人的创造——玉器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原始人的创造——玉器精品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始人的创造原始人的创造玉器玉器原始人的创造玉器翡翠琢玉为器,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到商代已趋成熟。玉器是玉工具发展而来,用作礼器、仪仗用具、生活用具和装饰陈设。玉铲玉刀玉璜(礼器)云形杯(生活用具)装饰陈设古玉的种类玉圭 :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 周天子为便于统治,命令诸侯定期朝觐,以便禀承周王室的旨意。为表示他们身份等级的高低,周王子赐给每人一件玉器,在朝觐时持于手中,作为他们身份地位的象征。比如,通过不同尺寸的圭,显示了上至天子、下到侯位的不同等级;同时不同尺寸的圭加以不同的名称(如镇圭、桓圭、信圭、躬圭)等,也显示了周室安邦理国的信念。不同名称的

2、圭是赋予持有不同权力的依据,如:珍圭召守臣回朝,派出传达这个使命的人必须手持珍圭作为凭证;遇自然灾害,周天子派去抚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也为珍圭;谷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职能;琬圭持有者行使嘉奖的职能;琰圭持有者行使处罚的职能。 玉笏:上朝时所执的玉制手板。镇圭:古代举行朝仪时天子所执的玉制礼器。 命圭: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谷圭:古代礼玉之一种。古代诸侯,用以讲和或聘女的玉制礼器。圭壁:古代帝王、诸侯朝聘或祭祀时所执的玉器。玉壁:古玉器名。一种有孔的圆形板状玉器,也有不是正圆形而呈 扁圆形的。瑗 :古玉器名。大孔的壁 。玉琥:古代玉器.一种雕成虎形的玉器,称“琥”。 玉琥玉珩:古玉器名。玉

3、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 角,用于璧环之上。 玉环:古玉器名。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珩(hng)玉佩:玉作的佩饰。 玉佩环玦 :古玉器名。两种佩玉,圆形的玉环和环形而有缺口的玉块。 玉带钩:古玉器名。又名“犀比”。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明,用以 钩连腰带。玉带钩玉钩:玉制的钩,有带钩、帘钩、帐钩。玉剑饰:指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常见有剑首、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 末玉饰四种。玉剑饰玉珌:刀鞘上装饰。玉琫:古玉器名。刀剑鞘口处的玉饰叫“琫”(bng),琫对面的小方 玉叫“珌”(b)。玉衣:古玉器名。玉制的葬服,又称“玉匣”、“玉柙”。把玉石琢成各 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

4、等级不同采用金镂后银镂、 铜镂连缀而成。玉衣玉豚:古玉器名。古代死人手握的豚形玉器。在东汉、魏晋南北朝墓 中,常有玉豚出土,造型和文饰较简单。用其随葬,主要是巫 术的原因。 玉琢含玉:古玉器名。“含”亦作“晗”,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放 在死者口中玉玉蝉:古玉器名。古代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因多刻为蝉形,故名“玉 蝉”。玉含作蝉形,似是借蝉的生理习性赋予死者特定的意义, 意即人死后,不食和饮露,脱胎于浊秽污垢之外,不沾污泥浊 水,这是战国以来死者含玉蝉的用意。玉蝉玉蝉玉塞:古玉器名。已知在汉代有九窍塞,即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孔窍 的九件玉器。这九件玉器在河北满城两座汉墓中都有出土。九窍

5、 玉塞为耳塞(2件)、眼塞(2件)、鼻塞(2件)、口塞、肛门 塞和生殖器塞(各1件)。 玉塞玉节:玉作的符节,古代用作重要的信物。玉盘:玉琢成的盘。玉珠:用玉琢成的珠。玉藻:古代王冠垂挂的玉饰。玉鱼:刻玉为鱼,是一种珍玩和佩饰。玉鱼玉玺:皇帝的玉印。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自秦以后,以玉 为玺,为皇帝所专用。因而又以指喻皇位。玉玺玉玺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的玉饰的腰带,以之分别官阶之高低。玉带作品欣赏玉龙通高26厘米,墨绿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梭形,

6、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龙体正中有一个小穿孔,以穿绳悬挂,若穿绳悬起,龙的首尾正好呈向下的水平状态,可见孔的位置经过了精密选择。整个龙体恰如一条即将出水的巨龙,正翻腾而起,气势雄浑。 玉龙(红山文化)高6.7厘米 ,孔径11.5厘米11.7厘米。玉料青绿色,局部有较重白色沁斑。体方柱形,两端各有一环形口,中心有一圆孔。玉琮外周四角皆浅浮雕神人纹,并用两道横弦纹相隔。上组四个神人纹,均用浅浮雕琢圆眼,眼外有兔耳形眼廓及不规则的回纹,锦地线条粗细不一;下组四个神人纹,圆环状双眼,三角形眼角,凸鼻,鼻上有粗

7、细不规则的回纹。 玉琮(良渚文化)回纹表现的是一个头戴羽冠的神人手里拿着一个短鼻长爪的怪兽的眼睛。独特的纹饰不仅给人神秘的美感,更为我们研究当时文化和宗教提供了重要依据。 玉琮上的图案(展开)挂饰整体为一条大龙。全器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一根玉锁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有谷纹、云纹、斜线纹。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其特色之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例:第二节玉璧上的云纹,是采用压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龙,这种形制是到战国晚期才广为采用的;第十一节雕成三条蟠龙相连的玉佩状,龙身为“S”形,是春秋后期在中原开始流

8、行的玉佩造型,十六节玉饰却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一条大龙身上;第十二及十三节的玉饰,分别由双首相向和双首相背的蟠龙构成,每条龙身上各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的两端,分别刻有立凤和凤鸟衔蛇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方楚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在漆器等绘画品中屡有发现。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云形杯尺寸:高5.8厘米 通耳宽19.9厘米 口径12.5至10.5厘米馆藏:故宫博物院藏玉料青绿色。器为一立雕器皿,形作朵云形,亦于腹外壁饰浮雕朵云纹,以镂雕朵云之尾巧作柄。 云纹自古皆有,但如此式那样以朵云为饰者,则始自唐代。此器以朵云作杯,不仅为首见,且迄今所知仅此一件,堪陈绝品。清中晚期青白玉玉马 这件玉马身长厘米,高厘米。马背上的这块褐色是加工时留下来的玉料的皮子;马的造型为团身翻蹄,头部蜷缩于胸下,马嘴与右后蹄连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