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语文离骚教学实录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3350030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语文离骚教学实录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一语文离骚教学实录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语文离骚教学实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语文离骚教学实录 .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离骚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屈原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 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和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教学要点: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屈子行吟图,引出作者。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湖北秭归

2、人)。二、自主合作探究(一)关于作者及离骚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3、。“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 。 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 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二)、整体感知(1)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提示:

4、 “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3)质疑释疑疏通重要词语(学生提问)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 o)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同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田灵均” (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形容词作名词,美德)特殊句

5、式“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 “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4)主旨把握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 节选部分, 诗人自述身世、 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

6、理想的爱国情感。第二课时(三)研读探究(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让学生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

7、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屈原外貌和风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2) 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

8、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可抒难抒之情。请找出相关诗句, 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 “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美人”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

9、国忧民的良苦用心。诗人用他丰富的想象,以“江离”“ 辟芷” “ 秋兰” “ 宿莽”作比,使人不仅感受到花香,更是以深远的意境表达自己高洁的品德及形象。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明确 还使用对比手法。 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 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

10、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4)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

11、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以比喻最为突出。如文中用 “美人” 喻指楚怀王, 用“众芳” 喻指群贤, 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对偶句式的运用及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

12、,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 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 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三 、研究性学习(课后作业)(1)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

13、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2)学习这篇文章,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观点: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3)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传颂。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文章。(请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附 1、楚辞名句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14、索。(屈原离骚)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5.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6.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7.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涉江)8.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9.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10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15、,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1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2.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楚辞卜居 )14.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15.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司命)附 2、渔父 -屈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糠而啜其醨 ?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

16、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注: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则很明显是劝人积极进取的,“水清”是喻治世,而“濯我缨” ,缨指代帽子,古代男子的帽子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濯我缨”当然就是比喻做官了。“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 ) ”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 (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