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pdf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3289083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层建筑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层建筑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李溯 付星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功能建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板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现代预应力技术作为建筑业的一项新技术,非常适合于板式转换层等特殊结构,如跨度、荷载、挠度控制和抗冲切等。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的特点,探讨了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关键词】高层建筑;板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一般的高层建筑的上下部结构的使用功能有很大的区别,其中上部经常作为公寓或综合写字楼,而下部建筑则被广泛的用于商业用途。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上下部的结构类型的选择也有所不同。而转换层的应用就是为了使结构之间载荷有更好的传递连接。随着现代高层建筑向

2、多功能、多用逢的发展,高层建筑上、下部结构之间存在着柱阿、轴线变错甚至结构型式的不同,介于上、下部结构之问的转换层可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1、板式转换层的应用因上下部结构设计不同的特点,因此结构的载荷也有很大的区别。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是必不可少的传递上下部结构载荷的介质,其在高层建筑的发展中种类也有很多,根据转换层形式结构的不同,其施工技术也有所区别。高层建筑结构非常复杂,而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主要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其内部结构中钢筋交错排列,而转换层在进行上下部结构载荷的传递过程中会受到非常大的竖向载荷,因此其截面及尺寸都需要设计的非常大,而这些原因都造成了混凝土在浇筑施工中的复杂性,因

3、此在施工技术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高层建筑正向多功能、综合用途发展. 通常上部楼层布置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为办公用房,下部楼层作为商店、餐馆、文化娱乐设施等,有的顶层还设有旋转餐厅或直升飞机停机坪。不同用途的楼层. 不同大小的开间 . 需要不同的结构形式。为满足建筑功能的需求. 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转换层的结构形式不同,其施工方法也并有特点。转换层的结构形式主要有粱式、桁架式、空腹折槊式、箱式和板式。目前粱式转换层用得较为广泛。2、工程概况以某商住项目为实例,该工程处于市中心地带,地下结构为四层,地上的裙楼结构为 2 层,塔楼结构为 30 层,具体总建筑面积为98000m2 。

4、转换层设置在裙楼的顶部,具体距地面高度为10m ,厚度为 3m ,面积为 2740m2 ,形状呈 v 字型,转换层的构成为57 根 C60混凝土柱,塔楼结构为现浇框架剪力墙。项目的具体参数为:距离地面10m处进行板式结构转换层的设置,该板式结构转换层面积为 2740m2 ,厚度为 3m 。3、施工技术要点3.1 体系及临边、洞口支撑设计支撑门型脚手架需要设计在转换层下。精准地计算完荷载之后,确定好门型架搭设的尺寸,然后再进行门型脚手架承载力的复核工作。复核三四层连续支撑的荷载能够传递到最底层的承载能力。临边、洞口支撑设计。施工防护和转换层底部支撑工作需要同时进行,同时需要注意转换层底部的电梯间

5、、楼板洞口以及电梯井的设计。3.2 支模膺架的排列方式为双体连环,列距200mm ,将膺架设计成为610mm 1219mm 的体系,其地库的支撑采用可调节钢支顶进行。水平拉接以及剪刀撑,使用钢管作为水平拉接和剪刀撑。剪刀撑高度约为10m ,设置在膺架外立面;另外第一层和夹层膺架内部需要进行剪刀撑的设置,角度约为4560;拉接钢管设置的过程中,注意相邻的水平间距为3660mm 4000mm ,垂直间距约4000mm ,并且,拉接钢管应该紧固地和混凝土柱进行连接。底模:次龙骨:50mm 100mm方木,间距 135mm ;主龙骨: 1 支 1025110.42kg/m 槽钢加 1 支50mm 10

6、0mm 方木,跨度 610mm ,最大间距 1219mm 。侧模:侧模的高度为3m ,需要一次性安装到位。电梯井以及楼板洞口:转换层夹层有很多有梁无板的中空位以及机电预留洞口。洞口宽度如果小于2m ,需要进行槽钢的铺设,数量为两个,尺寸为 1025110.42kg/m,铺设的间距为1219mm ;洞口宽度如果大于两米的,需要进行工字钢的铺设,工字钢的尺寸为25425473kg/m,铺设間距为 1219mm ;楼梯间:楼梯的作用是贯通首层地面与塔楼顶部,地处于夹层结构内部,楼梯的支撑与模板需要保留到转换层底部膺架能够拆除。3.3 模板设计模板设计分为底模设计以及侧模设计。底模设计:底模厚度为18

7、mm ,材质为木胶合板,主龙骨跨度为610mm ,间距最大为 1219mm 。次龙骨材质为方木,精准地计算并且确定底模承载力、主龙骨尺寸以及次龙骨间距。侧模设计:侧模厚度为 18mm ,材质为木胶合板,精准的计算并确定对拉螺栓尺寸及间距、竖楞间距以及横楞间距。3.4 钢筋制作、绑扎钢筋的工序包括制作和绑扎:钢筋加工:因为场地相对狭窄,钢筋的制作需要在场地外进行加工,然后再运回场地进行安装。钢筋支架及垫块:钢筋重量较大,钢筋支架需要采用T40钢筋。钢筋垫块需应用一定体积的混凝土。钢筋连接:钢筋的连接方式选择搭连。3.5 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为使转换板的整板的承载性能不因混凝土分两次浇筑

8、而下降,必须在两浇筑层结合面采取特殊处理措施,来保证两层混凝土板协同工作。通过预埋木盒子来实现。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捣实混凝土。混凝土测温。测温点布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沿浇灌高度,应布置在底部、中部和表面,垂直测点间距为500mm ,水平测点间距为 5m 。根据在转换厚板不同深度各相关部位埋设的测温点,所显示的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混凝土的养护水温。结语:城市建筑的多元化在当前土地资源有限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多元化也就意味着每一座建筑结构内,不同楼层的使用功能是不同的。转换能够实现不同楼层功能的转换。本文对建筑结构中超大板式结构转换层的相关技术给出了详细的分析讨论,旨在为日后相似功能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 张晓妍 . 试析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6):245. 2 周晓勇 . 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J. 工业, 2015,(60).49 - 全文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