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58675518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2年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高层建筑厚板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摘要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在施工技术方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选用支撑体系,并采纳大掺量粉煤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技术 ,有效地保证了厚板式转换层的施工质量 ,并对模板 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关键词 :高层建筑 ;厚板式 ;结构转换层 ;一次性浇筑 ;模板支 撑1 工程概况湖南某商住综合楼工程地下3 层,地上 30 层,建筑物总高度 102m, 建筑面积 65000m2;工程设有3 层裙房 ,裙房为框架结构 ,做商务办公和大型超市;在塔楼四层上设有厚板式结1 名师归纳总结 - - - -

2、 - - -第 1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构 转 换 层 , 其 上 部 为 剪 力 墙 结 构 ; 转 换 层 平 面 尺 寸 为38.80m×38.16m,建筑面积1480m, 厚度在边柱部位3.1m, 其它部位 2.2m, 核心筒部位为双层板 等级为 C40, 浇注量为 2850m3 ;2 施工方案分析图 1,混凝土强度经 计 算 转 换 层 施 工 时 在 边 柱 部 位 最 大 垂 直 荷 载88kN/m2,其它部位68kN/m2;为承担转换层的施工荷载,设计考虑将三层楼板加厚到250mm, 并将配筋加强 ,设计承载力 70kN/

3、m;边跨梁高 3.1m 的部位 ,考虑模板荷载较大,为了便于施工 ,在满意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建议设计将边跨梁设计成双层梁;只要保留二、三层模板的支撑体系 ,通过二层、三层楼板的连续支撑 ,将施工荷载分散传递到下面的竖向结构上 ,就 能 保 证 转 换 层 施 工 的 安 全 ; 因 此 采 用900mm×1400mm边梁先行浇筑 ,2.2m 厚板式转换层混凝土不留施工缝 ,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采纳大掺量粉煤灰 ,掺加聚丙烯纤维技术 ,降低水化热 ,掌握2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4、 混凝土的温度裂缝;3 转换层施工技术该工程结构转换层混凝土浇筑一次性完成 ,施工速度快 ,但模板支撑数量大;挑选模板支撑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保证转换层混凝土的结构质量,满意结构设计要求模板支撑体系稳固牢靠 ,确保高大模板施工的安全 :选材便利 ,降低工程成本;挑选定尺的 48×3.5mm 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 ,通过运算确定模板支撑体系立杆的间距、步高及剪刀撑的间距;立 杆 下 铺 垫 板 , 上 端 设 可 调 顶 托 , 主 楞 骨 为100mm×100mm 方木 ,密排 50mm 厚木方作次楞骨 ,选用 12mm 竹胶合板模板 ,胶合板模板上面铺设一层 0.6mm

5、3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厚的塑料薄膜 ,用以对混凝土底面的保温、保湿养护;支撑采用双立杆布置的方法 ,除满意荷载要求外 ,仍应考虑操作便利;纵 距 为 550mm, 双 立 杆 间 距 250mm, 间 隔 布 置 即La=550mm, 步高 h 为 850mm, 横距 b 为 400mm ;设置双向扫地杆 ,每 3600mm 设置双向剪刀撑 图 2 ;边梁部位转换层厚度 3.1m, 且较三层外挑 1080mm, 竖向支撑在三层楼板上布置 16# 槽钢 800 作挑梁;槽钢外挑1300mm, 内压 1

6、700mm, 遇墙时在墙上穿孔;在悬挑槽钢上通长布置 6 根10# 槽钢 ,立杆按设计要求布置在上面 ,支撑边梁底部 ,边梁 900mm高混凝土先行浇筑后与梁底支撑系统共同作用 ,支撑 2.2m 厚板式转换层的施工荷载;转换层在15.65m标高上 ,为了防止显现胀膜现象,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 ,侧模采纳了全钢大模板; 模板高度 3240mm,设锚固螺栓固定侧模,螺栓与支撑系统、竖向及水平混凝土结构连接固定 图 3;二、三道螺栓在有柱的部位焊接在柱的钢筋上 ,在无柱的部位 ,其次道螺栓焊接在梁上的预埋筋上 ,第三道螺栓焊接在 10 槽钢上;4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由于钢大模板散热较快,混凝土侧外表与环境的温差极易超过 25 ;为了满意温差要求,准时实行了拆除钢模板,掩盖、保湿、保温的措施;由于楼梯及预留孔洞的承载力比其它部位低 ,所以实行了槽钢和斜撑帮助加固的措施 图 4 ;调整三层楼梯板的设计 ,增大其承载力 ,脚手架支撑从一层开头加固 ,以确保该部位支撑的稳固;结构转换层钢筋用量大约1100t, 全部采纳HRB400型,钢筋密集 ,钢筋直径大;结构转换层纵横各设置 11 道暗梁 ,暗梁宽度 1000 2600mm, 梁上层钢筋双排 28mm, 下层筋双排 28mm ;板筋上下层采纳 25m

8、m 和 28mm 两种 ,双排双向;为抗击混凝土局部强度收缩应力,在板中上下排钢筋间设16200双向钢筋网 ,无暗梁区域上下排钢筋间设16400抗剪兼架立筋;板内布筋原就:横向筋放于外排,竖向筋放于内排,上部筋5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在跨中连接 ,下部筋在暗梁处连接;由于钢筋层数较多,为保证钢筋连接质量和便利施工,板中全部受力钢筋均采纳直螺纹连接;板主筋爱护层取 50mm,梁主筋爱护层取 30mm, 转换层厚板内的钢筋 ,不得在暗梁内截断 ,施工时不得留施工缝;排水管采纳 4 根 DN250 无缝钢管

9、套管 ,排水管安装时遇钢筋时钢筋弯曲,不得截断钢筋; 暗梁钢筋安装搭设暂时脚手架钢管支架 ,先安装同一方向的暗梁 ,再安装另一方向的暗梁 ,防止钢筋纵横交叉 ,架空叠加超高; 因转换层钢筋单位面积重量大 ,特殊是暗梁部位 ,采纳现场特制的高强爱护层垫块 ,并增加垫块数量 ,以保证钢筋爱护层的厚度;转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为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设计要求采纳循环冷却水管降温 ,并加膨胀剂; 考虑转换层内钢筋密集 ,循环水管施工困难 件下 ,能较好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造价高; 膨胀剂在保湿养护条 ,但在转换层侧面和底部受养护条件限制 ,膨胀剂对此较难发挥作用;经论证 ,打算取消循环冷却水管

10、和掺加膨胀剂的方案 ,采纳大掺量粉煤灰降低水化热 ,并在混凝土中增加聚丙烯纤维掌握混凝土的早期收缩裂缝;6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经试验 ,选用强度等级42.5 一般硅酸盐水泥,其质量稳固 ,具有保水性好、泌水性小的特点,适用于泵送混凝土;为了减少水泥用量 ,降低水化热 ,掌握混凝土温度及收缩产生裂缝 ,用级粉煤灰取代 30 水泥 ,粉煤灰的超量系数为 1.35 ;碎石的粒径为 535mm; 河砂的细度模数 2.7 ;同时掺加 0.9kg/m3的 KDZ-II 型聚丙烯纤维 ,纤维密度 0.91g/cm

11、3, 线密度偏差率5%, 断裂强度 659MPa, 断裂延长率 模量 7171MPa ;16%, 伸长率 5% 时的初始协作比水胶比为 0.38, 砂率 41 ;选用 LX 一 1T 型外加剂延缓混凝土的凝聚时间 ,推迟水化热峰值时间 ,初凝时间 自然条件下薄膜掩盖 约为 20h 左右 ,终凝时间约为 40h ;出机坍落度为 205mm,1.5h后为 180mm 白天 25 31 ;混凝土协作比见表 1;标养试块按 60d 强度评定;转 换 层 厚 度 2.2m, 面 积 约 为 1480m2, 共 需 混 凝 土2850m3, 均采纳商品混凝土;现场配备混凝土输送泵 3 台,7 名师归纳总结

12、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混凝土供应才能60m ;采纳平面分层浇筑方案,有利于支撑系统的稳固 ,降低水化热;混凝土分 3 层整体连续浇筑,每层约 700mm ;大掺量粉煤灰纤维混凝土应属于高性能混凝土范畴 ,混凝土坍落度较大 ,采纳 50mm 插入式振捣棒 ,严格掌握层间搭接振捣 ,不过振漏振,振捣以混凝土外表不再显著下降,不显现气泡 ,外表泛浆为准,初凝前需进行二次振捣;梁、柱、墙相交的部位 ,由于钢筋较密应采纳 30mm 的振捣棒;大体积混凝土外表水泥浆较厚,浇筑后应进行处理;初凝前 12h, 先用长刮杆刮平 ;终

13、凝前 ,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 ,并用木抹子打磨压平 ,以闭合外表收缩裂缝;核心筒部位混凝土浇筑:核心筒部位是双层板 ,依据该部位的结构形式 ,分二次浇筑;转换层混凝土初凝后 ,外表即掩盖一层塑料薄膜和保温毯 ,实施保温、 保湿养护 ,并依据测温情形随时调整保温措施 ,使混凝土中心与外表、外表与环境的温差均不大于 25 ;混凝土内部温度低于峰值后,采纳浇水养护的措施;8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为能准时有效地明白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情形 ,转换层共设16 个测温单元 ,共 48 个温度传感器 ,用电子测温仪测量读

14、数 ,对混凝土温差实施跟踪和监测;混凝土浇筑 12h 后开头测温 ,依据混凝土升温的速率打算测温频次;浇筑后 35d 时间内,24h 测一次 ,其后 46h 测一次 ,并作好记录;实测结果说明板中心峰值温度62.5 ,在第 4d 显现 ,同时测得板底混凝土温度 58 ,板面混凝土温度 45 ;4 终止语本工程在转换层混凝土施工前后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了具体的检查 ,支撑体系稳固牢靠 ,变形均在答应范畴之内;混凝土施工时间为 9 月下旬 ,气温较高;通过采纳大掺量粉煤灰、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技术 ,有效地掌握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较冷却循环水管降温方案 ,造价明显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水化热较

15、大、温度较高 ,强度上升比拆模试块要快得多;而结构转换层占有周转材料较多 ,为9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了既节省周转材料的费用,又能保证混凝土的拆模强度;建议采纳回弹结构转换层侧模混凝土 ,并结合测温记录求得的混凝土等效龄期强度来判定混凝土到达的实际强度;参考文献 : 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202.S. 2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02.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 唐兴荣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与施工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 谢晓锋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型式的应用现状及问题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4. 5 建筑施工脚手架有用手册 社,2004.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0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