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288337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牵引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牵引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牵引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牵引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牵引术临床技能操作指南Traction一、目的复位固定,纠正畸形,缓解疼痛,促进愈合,方便护理。二、适应证1骨折急救时应用可临时稳定骨折端,减轻疼痛,防止休克发生,避免加重损伤。2骨折脱位的治疗时牵引可实现复位,畸形矫正,维持对位。3对于关节畸形或挛缩牵引达到纠正关节挛缩的目的。4术前牵引可纠正骨折短缩畸形或软组织挛缩,便于术中复位,术后牵引可悬吊患肢减轻肿胀。5腰腿痛颈肩痛牵引可缓解疼痛。三、禁忌证1绝对禁忌:局部皮肤缺损感染;软组织感染,骨髓炎。2相对禁忌:张力水疱形成,严重骨质疏松;骨缺损或关节漂浮,牵引可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加重者。四、操作前准备注意:术前注意沟通,有创操作签署知情同意书。

2、1器材准备:长宽适合的胶布条,牵引床,牵引架,牵引弓,固定肢体的皮肤牵引套;骨针,牵引绳,不同重量的牵引砣,床尾调高或垫高器材,局麻药,电钻,皮肤消毒剂,无菌手套等。2患者准备:牵引部位皮肤清洗,剃毛发。3术者准备:手部清洗,确定牵引方式,如采用骨牵引需确定牵引针进针部位及进针方向做标记。五、操作步骤(一)皮牵引1骨隆起部位加衬垫保护粘贴胶布或直接安装不同大小规格的皮牵引套,在受牵引的皮肤部位可涂抹安息香酸酊,帮助胶布黏着,绷带包扎加固。注意:采用胶布粘贴进行皮牵引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水泡,应加强护理;开始时牵引重量稍轻,以使患者适应,1 天后可调整至适当重量。2越过肢体最远端安装撑木防止牵引带压

3、迫肢体。3牵引绳与撑木连接,将肢体抬高或置于牵引加上。4牵引绳一端穿过牵引床或架上的滑轮,调整肢体高度使牵引绳与肢体力线一致。5牵引绳另一端在距地面适当高度连接牵引砣。6确定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 5kg,使用胶布者 l 至 2 小时后待粘贴牢固加重量牵引,可维持 3 至 4 周。7检查牵引部位的皮肤,避免包扎过紧,皮肤褶皱及骨突部位压迫。(二)骨牵引要点:熟悉常用骨牵引穿刺点和进针方向:股骨髁上牵引:由内向外防止股血管损伤;胫骨结节牵引:由外向内,防止损伤腓总神经;跟骨牵引:由内向外防止损伤胫后血管神经;尺骨鹰嘴牵引:由内向外防止损伤尺神经。1皮肤消毒包括对侧出针部位,铺无菌单,进针点局麻药分

4、层麻醉到骨膜,助手将穿针部位皮肤向上拉紧。2皮肤戳口,插入骨牵引针到骨膜,垂直骨干纵轴,与邻近关节面平行,用骨锤敲击或骨钻穿过骨质,对侧出针部位软组织及皮肤注射局麻药,皮肤戳口或牵引针直接穿出。3调整牵引针两侧长度对称,连接牵引弓,牵引针两端用抗生素药瓶或特制尾冒保护,调整进出针部位的皮肤保持平整,酒精纱布覆盖,定期滴加酒精防止感染。4牵引绳一端与牵引弓连接,另一端通过牵引床或牵引架的滑轮,在距地面适当高度连接牵引砣,调整肢体高度使牵引绳与肢体力线一致,调整适度抬高床尾,利用体重对抗牵引。5选择牵引重量为体重的 1/12-1/7,应根据不同部位、年龄、体重等进行调整。六、并发症1皮牵引可因包扎

5、过紧出现皮肤压疮,严重者坏死,骨突部位保护不足造成皮肤压疮,表浅神经麻痹,如腓总神经。定期检查牵引带的松紧度,远端肢体血液循环状况。注意:牵引时应每日观察,并及时复查 X 线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2骨牵引安装时可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如股内侧血管神经束,胫后血管神经束,腓总神经等,预防为主,熟悉牵引局部解剖结构,选择合适进针点及方向。3骨牵引针道的软组织感染,骨髓炎,加强针道护理,定期 75%酒精消毒针道周围皮肤,发生感染者可静脉应用抗生素,针道周围及时清洗换药。4长期制动可发生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等,可加强护理,鼓励肢体做等长肌肉收缩活动,必要时可注射或口服预防血栓形成药物。七、

6、相关知识牵引的作用原理是力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牵引力量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初始重量可较大,畸形矫正或复位后可改用维持重量,牵引方向根据治疗目的决定,骨折牵引一般与近端轴线一致,对抗牵引的反作用力可由身体重量提供,也可以提供牵引装置作用于牵引肢体的两端实现,跨关节牵引会造成关节韧带的过度拉长而损伤,应注意牵引重量不宜过大或时间过长,牵引种类很多,除了上述常用的皮牵引和骨牵引,临床工作中还会遇到多种牵引,如外固定架牵引,指甲牵引等。维持有效牵引要注意调整牵引重量,牵引方向及牵引体位,滑动牵引要注意调整床尾高度,避免身体滑动造成牵引失效,牵引重量开始宜大,一段时间后根据影像结果决定减轻重量,保持合适的维持重量。牵引方向特别是四肢骨折的牵引,应与骨折近端的纵轴一致,牵引体位既要舒适,又要兼顾治疗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