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修身-以德育人.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287937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德修身-以德育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德修身-以德育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德修身-以德育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德修身-以德育人.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以德修身,以德育人论陶行知的师德观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摘要: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身体力行、以身垂范的同时,对于师德建设也有许多精辟、深刻的论述,体现了他鲜明的师德观。我们应大力弘扬陶行知的师德观,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实现以德治教 ,以德修身 ,以德育人。关键词:陶行知 师德观一、 陶行知师德观的主要内涵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陶行知指出:“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 纯属服务的机会, 贡献的机会 。”“教师的服务精神, 系教育的命脉。”在他看来, 教师的职业精神不是来自金钱,金

2、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 。教师只有敬业爱教, 才能忠于职守;只有不计名利, 才能有所作为。敬业爱教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美德, 每个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总观陶行知的一生, 可以说正是时时处处寻找机会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一生。作为一个留学美国,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育家, 陶行知不贪图任何特殊待遇, 毅然投身到振兴祖国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来。他脱下西装革履, 穿上布衣草鞋,放弃高师校长、教育厅长职务等优厚待遇,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 提倡和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平民教育运动, 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在办学的日子里, 陶行知经常处在“人人呼我老夫子, 生活不

3、如老妈子” 的困苦境地。然而,他说:“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从洋博士到乡村教师,从繁华的都市到偏僻的山村, 陶行知不为高官厚禄所动, 不被艰难困苦吓倒,为了中国之“了不得”付出了毕生精力,用实际行动真正履行了自己“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2、 “爱满天下”的爱心精神在重庆管家巷2 8 号,陶先生在自己的住所门相上写了一条小横幅“ 爱满天下”。这句格言可以说是他毕生做人的基本精神。他有一颗伟大的爱心。这种爱心的奉献, 首先表现在热爱教育事业。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 其间遇到无数的困难挫折, 他都坚定教育的信念而不改初衷。对教师以及未来的教师一一师范

4、生,他也要求他们必须有一颗真挚的爱心,要以心投入教育。这种爱心表现为热爱教育对象, 即热爱人民,热爱穷苦农民、热爱学生。他为了让他们能受到教育, 学到知识, 亲自离开城市, 脱下西装革履, 穿上布衣草鞋, 睡地铺,住牛栏,和农民交朋友, 完全与农民结合在一起办教育。陶先生要求从事乡村教育的同志,要把他们整个的心献给我们三万万四千万的农民, 我们要向着农民“烧心香”。我们心里要充满了农民的甘苦。我们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的幸福。我们必须有一个农民甘舍化的心才配为农民服务,才配担负起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对孩子、对学生, 陶先生更是倾注着一片真挚的爱心。他爱“ 天下像蜜桃一样的小

5、孩。” 他特别爱那些穷苦的儿童, 爱那些失去父母爱护并受人摧残的儿童, 他为苦孩、难童想出许多办法, 尽力帮助他们,解放他们小小的心灵,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陶行知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也教育人们去追求真理,做“真人”。在主持育才学校工作时,他要求教师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实际上也是他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他所倡导的 “真人”主要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追求真理,讲真话,为真理而献身;第二,做来自于人民而又服务于人民的“人中人”,而不是做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或精神贵族;第三,做有理想、有责任心、有信仰心的人;第四,做立志改革,敢于

6、开辟、试验和创造的人;第五,做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健康卫生、劳动美育和谐发展的人。陶行知先生还强调“真人”的塑造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生活,也有赖于教师的培养。他从生活教育理论出发对真正的好教师提出了独特见解,认为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向民众学习、跟小孩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情操。师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同甘共苦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生活上,而且要贯彻到学校生活的所有方面,特别是教学上。真正的好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使学生乐意学,而且要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自律精神 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

7、可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 一个优秀的教师, 应该在思想品德、学识造诣、文化修养、生活作风、言谈举止、求知精神等各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只有这样, 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信服,他才能通过自己的言行,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陶先生正是以他光辉的师表形象长远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陶行知认为“要人敬必先自敬”。陶行知主张教师必须力求长进 , “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学的知识, 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 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正是集言教与身教于一身的人民

8、教育家。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二、陶行知的师德观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启示1、以人为本,树立服务意识以人为本是服务意识的核心理念,也是当代社会师德建设的新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就是提倡回归教育的本源,回归到人的教育。以人为本的师德,体现了关心、发展学生为本和教师要树立服务的理念,前者包含了新的全面的学生发展观,后者则体现了教育工作的宗旨是为学习者提供有效服务。那么,在具体工作中,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在他的教育理念中,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因此,在教

9、育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爱,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也才可能学着去爱别人; 其次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来说,师爱除了关心和爱护,还有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不压制他们的兴趣和个性。这其实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善于发现他们在学习、心理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能想方设法积极帮助解决,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在工作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以爱作为出发点,在充分理解、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活动本身的要求,也

10、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特别强调的师德新内涵,是教师自我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代表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方向。2、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专业成长时代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一个不与时俱进,没有不断更新的“源头活水”的教师,哪能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学生“一杯水”呢?一个没有精深的学识、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艺的教师,又怎能够居高临下、深入浅出呢?所以,教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1) 勤于学习。“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我们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就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充电”,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及时汲取新的知识,“研究新的学问”,促进知识的整合,

11、以求得新的进步,新的发展,新的提高。(2)善于反思。教师的反思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一环,反思的能力和水平终将决定一个人本质意义上的素质层次。教师要把学习理论和自身实践反思结合起来,把学习的理论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在“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中,使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教育智慧随之不断增长。(3) 勇于创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的劳动并非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全新的创造过程。要求教师一面总结经验,一面要改革创新。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3、民主管理民主精神是陶先生师德观中的重要组成部份。他主张“民主的教师” 要做到思想民主、教学民主、作风民主、管理民主。他认为

12、教师“ 要成为孩子中的一员”,“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他十分重视教师“要跟小孩子学习。” “唯独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的人,才能把自己造成民主的教师,也只有肯拜人民与小孩为老师的,那民主作风才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他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这里,我们还应该特别提到陶先生在民主管理方面的观点和做法一提倡学生自治。他说:“ 智育要往重自学”,“ 体育要注重自强”,“ 德育要注重自治”。“所以, 学生自治问题, 是自动主义贯彻德育的结果。” 4、具备改革的精神和善于创新的能力改革需要人才,人才出自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更应具有改革的精神和善于创

13、新的能力,站在改革的潮头,做改革的先锋。教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 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艺术, 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 而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陶行知先生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也反对学生“读死书, 死读书, 读书死”。他要求教师不要做“教书匠”,应该做“第一流的教育家”。他提出一要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不要只是乞灵古人”,二要“ 敢人未开化的边疆”,不怕难,怕苦,怕孤,怕死 ,“做个边疆的先锋”。若具有这两种要素之一的人,才算得上是第一流的人物。他号召要做有胆有识的第一流的教育家, 去开辟创造第一流的教育。 只有每个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勇于创新,善于改革,我们所需要的开拓型 、创造型人才才会成批地现出来。 就这个意义,改革、创新,也构成教师的必备品德之一。一个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具备以下的几种品质:一,不断革新观念;二,要有信心;三,要不畏艰难;四,认真求实、一丝不苟。改革就必须实事求是,而不是否定一切。 今天, 我们重温陶行知的师德观, 学习和继承陶行知的崇高师德,可以使我们从中获得榜样的力量。我们应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 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精品文档】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