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663573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16大众传媒的变迁一、选择题1梁启超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主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梁启超认为“报馆之责任”在于()传播信息开启民智引导舆论控制政府A BC D解析:材料中梁启超用形象且生动的排比句罗列出报馆应起到的作用是传播信息、开启民智、引导舆论等,正确。报馆只是新闻部门,不可能控制政府,故不选。答案:A2从1902年到1911年,清政府至少办有106种官报,如政治官报商务官报等,民初中华书局编辑有中华教育界中华实业界中华学生界中华妇女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小说界等八大报刊。材料体现了()A报刊发展具有时代特征B报刊促

2、进国人思想解放C报刊进步促进革命成功D报刊体现社会阶层诉求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末,清政府开办了大量官设报刊;民国初年中华书局旗下杂志迅速发展。据此可推出报刊发展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故A项正确。清政府设立报刊的目的是加强舆论控制,不会促进国人思想解放,排除B项。中华书局旗下报刊迅速发展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报刊体现社会阶层诉求,排除D项。答案:A3“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隅自固,讵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亦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这体

3、现近代报刊的作用是()A控制政府 B制造舆论C推广科技 D刊登广告解析:材料体现了近代报刊制造舆论的作用,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故选B项。答案:B41896年8月14日的申报载有一则广告:“8月14日广告又云:徐园七夕仍设文虎候教园内陈设古玩、异果、奇花,兼叙清曲,是夜准放奇巧焰火,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说明当时中国()A电影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B西洋影戏与中国传统戏法相互融合C广告成为报刊的主要收入来源D电影作为传统娱乐的补充而存在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仍设文虎候教”“陈设古玩、异果、奇花,兼叙清曲”,即开设系列传统娱乐项目;“准放奇巧焰火,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体现出在传统娱乐项目基础上出

4、现了电影。据此判断选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电影受到民众的普遍欢迎”,排除A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相互融合”,排除B项;C项材料信息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表述客观,符合材料主旨与题意。答案:D5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A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C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D电影已成为

5、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解析:作者认为电影艺术能够让国人领略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学习欧美各国的文化,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故A项正确。答案:A6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A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B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标志着地方电视台的纷纷建立D体现了电视技术的迅速提高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答案:A7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对“第四媒介”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是()A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B节约了人们的时间C信任度和安全感低 D是一柄双刃剑解析:第一幅图片体现了互联网的购物功能,

6、其节约了人们的时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幅图片体现了互联网存在着信任度和安全感低的问题。综合两幅图片可知,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次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

7、民之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梁启超时报发刊词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及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

8、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亦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之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可以直接得出特点。第(2)题,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第(3)题,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国人自办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传递国内外信息;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6大众传媒的变迁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6大众传媒的变迁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006061105.doc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006061105.doc
  •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优化总结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优化总结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2021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