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64968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2版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指的是()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B.开始了文学革命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开始成为一场政治运动【解析】选C。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先进的知识分子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补偿训练】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有()A.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B.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C.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D.导致文学革命的发生【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

2、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故A正确。2.(2020滁州高二检测)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1919年5月份发表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该文章的发表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极大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B.深刻地批判了旧道德和旧文学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宣传民主革命理论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选D。A不符合“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的条件限制,B、C说法不符合史实,均排除;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3.李大钊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

3、命。”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解析】选B。李大钊认识到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并大力宣扬之,这说明他已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逐步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A、C符合李大钊个人经历,但解释不了原因;1917年,中国共产党还未诞生,排除D。4. (2020玉溪高二检测) 胡适说:“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地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地进化的。”这一思想实质上反映了胡适()A.提倡民主与科学B.多解决实际问题C.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D.反对马克思主义【

4、解析】选D。胡适这一观点反映了他认为社会改造应该循序渐进,反对进行全盘解决和暴力革命,即反对马克思主义。5.(2020成都高二检测)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认为,苏俄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的社会制度“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其意在说明()A.中国文化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主义符合近代中国国情C.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心理因素D.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解析】选C。材料“合于我人所信仰之天国大同主义”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国人大同思想有契合之处,故C正确;马克思主义思想是西方思想,故A错误;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符合中国国民心理,不是国情,故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十月革命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影

5、响,故D错误。【补偿训练】1920 年出版的劳动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此时在中国处于()A.开始传入阶段B.正式传播阶段C.争鸣论战阶段D.广泛传播阶段【解析】选D。1919 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劳动界是 1920 年出版的刊物,所以,马克思主义应处于广泛传播阶段, D 符合题意。6.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并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B.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C.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D.李大

6、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解析】选C。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说明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故选C。【深化点拨】五四运动后,中国知识界众多先进分子开始重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开始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深入到革命实际斗争中去。7.(2020九江高二检测)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的国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失败B.工农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1920年”“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主张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十月革命后

7、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选C。【补偿训练】近现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学习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解析】选A。中国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先是维新变法运动中的学习英日的君主立宪制,然后是辛亥革命中的学习美法的民主共和制度,最后走的是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A正确,B、C、D时间顺序错误。二、非选择题(22分)8.(2020赣州高二检测)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我们环顾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那么,我

8、们就不敢因此而低估在反抗双元革命(“双元革命”指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引者注)中诞生的、具有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这一思想体系在1848年已做了首次的经典性阐述。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材料二一个新近崛起的北方邻邦苏维埃俄国,以其迥异于西方的崭新形象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处于价值危机和现代化范式困惑中的“五四”知识分子所特具的吸引力,是不难想象的。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首次阐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著名文献。它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背景。

9、写出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或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一篇文章。(1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中“具有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在1848年已做了首次的经典性阐述”得出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一个新近崛起的北方邻邦苏维埃俄国”得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等。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篇即可。答案:(1)文献:共产党宣言。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背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知识分子处于价值危机和现代化范式困惑中。文章:庶民的胜利或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或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篇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