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20976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复习 (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溶液【学习目标】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2.掌握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2、里,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溶质而言,对其它溶质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要点诠释】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与联系: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与稀溶液区别涵义不同溶液是否饱和取决于溶质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里,是否达到最大溶解限度溶液的浓与稀取决于溶质在一定量溶液里含量的多与少温度影响受温度影响,须指明温度一般不受温度影响联系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与稀没有必然的联系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反之亦然3对同一种溶质,在一定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要点二、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乳浊液和乳化现象1.溶解时的热现象:浓硫酸、氢氧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等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等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如:把植物油和水混合振荡后得到的浑浊的液体,就是乳浊液。该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分层。3.乳化现象:是指加入乳化剂后,乳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不再分层而能稳定存在,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能随水流走。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就是这个道理。【要点诠释】汽油和洗洁精都能洗去油污但原理不同,汽油洗油污是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而洗洁精洗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不能形成溶液。要点

4、三、溶解度、溶解度曲线1.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溶解度意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影响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强等表示方法定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定量: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解度表联系溶解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要点诠释】1.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

5、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2.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点四、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2.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要点诠释】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溶解度(S)溶质的质量分数(W%)概念一定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表示意义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任一溶液的浓度大小条件一定温度温度不一定相同状态饱和溶液饱和或

6、不饱和溶液单位g无单位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克)100%要点五、溶液的稀释、浓缩1.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2)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 g,则A ga%Bgb%(其中BAm水)2.关于溶液浓缩(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1)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Ag

7、a%Bg(A gBg)b%。(2)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Aga%(Ag一Bg)b。(3)与浓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溶液的溶质质量之和。若设原溶液质量为 A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Aga%B g b%(AgBg)c。【要点诠释】1.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一定要抓住: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然后根据所给信息列方程求解。2.

8、关于溶液浓缩(无溶质析出)的计算,要根据浓缩的具体类型来具体分析找出等量关系来解决。【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及溶解度曲线1.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在常温下,先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如图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装甲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答案】A【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常温下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

9、质量分数比甲大。降温时,乙的溶解度增大,未溶的乙,继续溶解,因此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甲的溶解度减小,甲中固体增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A正确。【总结升华】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即可确定甲乙饱和溶液放入冰水中的变化情况。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下列有关t2时的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C所含的溶剂最多B三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C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Dt2时A和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C【解析】t1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中,C中溶剂的质量最少,升温至t2时C中溶

10、剂质量仍最少;升温至t2时只有C是饱和溶液;t1时溶质质量分数AC,升温至t2时A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减小,但是从图像可知t2时,溶质质量分数仍然AC。所以正确答案为C。【总结升华】解本题首先要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出几种物质在t1、t2时溶解度的大小,及温度升高时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举一反三:【变式】右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2时,A、B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 t2时,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物质的溶解度D. t2时,等质量的A、B两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的质量相同【答案】B类型

11、二、考查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及乳化现象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硫酸中水是溶剂B物质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就能形成溶液C无色的液体都是溶液D乳化现象就是油脂溶于乳化剂【答案】A【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般溶液如果没特殊指明,溶剂都是水。A选项中稀硫酸是溶液,其中水是溶剂;B选项中如果物质投入水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不能形成溶液;C项中无色液体比如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D选项乳化现象实质是油脂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形成很小的液滴,并不是油脂溶于乳化剂。【总结升华】掌握溶液的特征、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乳化现象即可解答本题。举一反三:【变式】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

12、改变。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温度无明显变化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食盐【答案】D类型三、考查溶液的配制、稀释、溶质质量分数及有关计算4.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是“氮、磷、钾”,“无土栽培”是一项利用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新技术。下表是某实验小组的两种营养液的配方。配方I配方KClO2 gKN03 1.2 gKH2P040.4 gCa(N03)2 1.2 gMgS040.4 g(NH4)3P040.3 gCaS041.0 gMgS04O.2 gFeCl30.1 g备注:各用2 ml水配制,不用硬水配制(1)配方I营养液中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2)配方中P元素的质

13、量分数为_。【答案】(1)5% (2)1.2% 【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配方I配制的营养液的总质量是4g(其中水是2g),溶质氯化钾的质量是0.2g,则可求出配方I营养液中氯化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配方中含(NH4)3P040.3 g,可以算出其中P元素的质量是0.06g,溶液质量是5g,则P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总结升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5.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1)亚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2)现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亚氯酸钠消毒液1500 kg,需要亚氯酸钠_kg。【答案】(1)2335.5

14、32 (2)240【解析】亚氯酸钠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3:35.5:162;需要亚氯酸钠的质量为1500kg16%=240kg。【总结升华】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6.实验室提供了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1)当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盘,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_。(2)上述仪器中,两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_(填序号,后同)小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_。【答案】(1)右 加速固体溶解 (2)

15、【解析】(1)使用天平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速度.(2)二人都不需要酒精灯;小华用固体配制溶液,需要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而用液体配制只需量筒即可。【总结升华】熟悉溶液配制的步骤、操作方法,是解题关键。配制好的溶液装瓶后,在标签上应写明名称、化学式、溶质质量分数等信息。举一反三:【变式1】70时,100g饱和NH4Cl溶液中含有NH4Cl 37.5g。则该温度时NH4Cl的溶解度为_g,若将此溶液稀释到25%,需加水_g。【答案】60 50【变式2】用氯化钠配制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溶解;称取氯化钠;过滤;量取水;计算;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答案】B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