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 .doc

上传人:长青 文档编号:3251668 上传时间:2020-07-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 .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姓名:XXXX时间:202X年XX月XX日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1 总则 1.1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指导和规范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3事件分级根据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

2、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划分为4级。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达不到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人(含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人(含15人)以上。(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人(含3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5人(含25人)以上。b.在其所辖的8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3)在24小时内,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

3、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500人(含5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35人(含35人)以上。b.在其所辖的16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c.在其所辖的4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4)在24小时内,全国发生以下情况:a.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00人(含10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b.30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c.8个及以上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d.2个及以上省级行政区划

4、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60-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0-14人。(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50-2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5-24人。b.在其所辖的4个及以上(或全部)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3)在24小时内,1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0-49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2

5、5-34人。b.在其所辖的8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c.在其所辖的2个及以上的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4)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30-5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6-9人。(2)在24小时内,1个地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发生以下情况:a.在其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60-149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死亡10-14人。b.在其所辖的2个及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发生级及以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

6、件。(3)地区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级:(1)在24小时内,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范围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人数10-29人,或死亡3-5人。(2)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1.4工作原则1.4.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大力开展防控一氧化碳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预防控制工作。对可能引发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4.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卫生部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本预案。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防控和

7、应急处理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分级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重点依靠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1.4.3加强协调信息共享各级人民政府指挥协调相关部门,及时通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共同研究分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及时、有效地开展监测、报告。对可能发生的中毒事件协调气象、卫生、城建、公安、环保等部门组织实施预警提示,对已经发生的中毒事件协调联动,积极处置。1.4.4反应及时处置有效加

8、强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做好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的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应急能力,迅速、及时、有效地应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1.5适用范围本预案主要适用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应急工作。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由天然气、液化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可以致使人体缺氧窒息的气体所造成的中毒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工作。2 监测、报告和预警 2.1监测与报告各级气象部门负责开展天气气候变化情况监测,在出现特定的天气气候条件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卫生部门通报,提醒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各级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和要求,组织公安、卫生、气象等相关部门开展非职业性

9、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主动监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部门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情况及其隐患,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2.1.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2.1.1.1责任报告单位2.1.1.2.1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责任报告单位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1.2.2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责任报告单位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为责任报告主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2.1.1.2

10、责任报告人2.1.1.2.1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责任报告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监测报告机构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2.1.1.2.2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责任报告人卫生行政部门人员(可授权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人员报告)。2.1.2报告时限和程序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监测报告机构人员、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发现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当在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信息的核实、汇总和分析工作,当发现非职业性一

11、氧化碳中毒情况已经构成事件可能,应当在小时内尽快向所在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医疗救治,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到报告后小时内尽快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省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报告后的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2.1.3报告内

12、容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事件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措施。经调查确认的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包括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2.1.4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网络直报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可直接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县级以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收到报告信息后,应逐级及时审核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并汇总统计、分析,按照有关规定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审核事件报告信息的准确性。2.1.5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报告系统示意图2.2预警当地气象部门会同卫生部门,综合卫生、气象和环境等相关的监测信息,结合当地地理和建筑结构特点,按照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规律,分析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出预警建议,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发布预警提示。第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