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docx

上传人:33****8 文档编号:31922317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猜想、讲述红帽子的多种用途。 2、乐意帮助朋友,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红色的鸟窝、故事。 2、蜂、蝴蝶、鼹鼠、猫、兔、山雀头饰、红帽子 活动实施: 1、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如果你有一件心爱的玩具,大家都喜欢,想借来玩一玩,你会怎么办? 2、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有一个叫丹丹的小朋友她有一顶漂亮的红帽子,但别人向她借的时候,她会怎么不能做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 (1)倾听故事。 教师:哪些动物向丹丹借了红帽子? 他们用红帽子来干什么? (2)边看

2、课件,边欣赏故事。 教师:蜜蜂和蝴蝶用红帽子干什么? 鼹鼠用红帽子干什么? 猫用红帽子干什么? 兔子用红帽子干什么? 山雀用红帽子干什么? 丹丹将帽子借给别人,心情怎样?为什么? 3、表演故事。 (1)自愿结伴,分配角色,选择头饰。 (2)合作表演故事。 4、创编故事。 教师:还有谁会向丹丹借红帽子?他们用红帽子来干什么? (1)四人一组想一想、编一编,讲一讲。 (2)每组选一个代表将编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附故事:红色的鸟窝 丹丹去散步,蜜蜂和蝴蝶围着丹丹跳起了舞,她们有礼貌地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们开舞会吗?” 丹丹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们要记得还喔!” 蜜蜂和蝴蝶在红帽子里!“

3、嘤嘤嗡嗡”唱啊跳啊,大家都说:“多好的红帽子舞台呀!”它们把红帽子还给了丹丹,道了一声又一声“谢谢”。 丹丹去散步,鼹鼠爸爸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们去野营吗?”丹丹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要记得还喔!” 这天晚上,鼹鼠一家在红帽子帐篷里美美地睡了一觉。 第二天,鼹鼠爸爸把红帽子还给了丹丹,并送给她一块樱桃蛋糕。 丹丹去散步,猫先生问:“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当降落伞吗?”丹丹想了想,说:“好吧。不过,你要记得还喔!“ 猫先生爬上高高的树顶,“呼”地一跳,红帽子降落伞就飘飘忽忽落下来。他跳了一次一次,快乐极了! 后来,猫先生把红帽子还给了丹丹,并送给她两片漂亮的树叶。 丹丹去散步,兔子小姐

4、问:“今天的风真不错,能把你的红帽子借给我当风筝吗?”丹丹想了想,说:“好吧。不过我想跟你一起玩。” 于是,兔子小姐和丹丹在红帽子上系上一条长长的线,顶着风跑起来。 哎呀,红帽子风筝卡在树枝上了!丹丹爬到树上去拿红帽子,里面忽然探出一个毛茸茸的脑袋原来,是山雀妈妈呀!山雀妈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的宝宝快要出生了,我来不及造房子,先借你的帽子用一下好吗?不过,我一定会还给你的。” 丹丹说:“不用啦,送给你和你的宝宝吧!” 从此,森林里就有了一只红色的鸟窝。 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以边听边理解

5、、边体问探究的方式,理解老奶奶和老爷爷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感受与同伴互动学习的乐趣。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 1、配乐故事及舒缓的背景音乐磁带,录音带。 2、幼儿用书:鸟窝 活动过程: 一、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引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愿望 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鸟窝。 (边讲边书写出鸟窝两字,让幼儿自然识字。) 二、边理解边听,并提问边探究的方式,帮助幼儿逐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及人物爱鸟的情感。 教师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结合幼儿用书画面,教师继续讲述故事。 三、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人与自然的和

6、谐之美 教师:你们喜欢故事中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他们用爱心为鸟儿营造出一个美丽安宁的家园,同时也为人类营造出一个鸟语花香、有声有色的世界。善待鸟类,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四、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配乐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幼儿欣赏。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言活动鸟窝,活动目标是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情节,感受老奶奶和老爷爷对小鸟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活动采用边听边理解,边提问探究的方式,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对小鸟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故事鸟窝,它以巧妙的构思,温暖、关爱的基调深深吸引着幼儿。于是我借助图片及幼儿用书设计了此次活动。我遵从简单、真实、自然、有

7、效的教学原则,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分析幼儿学什么,怎么学。 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3 教学目标: 1、尝试创编故事会走路的鸟窝,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看看想想说说中,萌发爱护小鸟的情感。 教学重点: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会走路的鸟窝、鸟窝PPT 教学课时:30分钟 教育理论依据: 一)选材的依据: 1、源于园本特色。结合4月的爱鸟周活动,教师通过故事、绘画宣传等形式让孩子们对鸟的生活习性及一些益鸟的特殊本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实践中孩子们对其话题很感兴趣。故事会走路的鸟窝就讲述了一只小鹿小心照顾鸟宝宝的感人故事,对孩子们进行爱鸟护鸟的环保

8、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2、幼儿发展。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指南指出:大班孩子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对文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价值的分析: 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关注于生活、关注于身边发生的事。 有利于培养幼儿护鸟的情感。 促进幼儿乐于学习,大胆想象表达的愿望。 三)目标的内涵: 情感与态度:通过故事的编讲、课件的欣赏,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的情感,树立幼儿环保意识。 经验与认知:观察到鸟窝对小鸟生活的重要性,引发

9、幼儿关注鸟类。 语言与能力:能根据画面及教师的提问大胆想象猜测并回答表述,培养专注倾听、认真观察及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汉字“鸟窝:你知道小鸟喜欢在哪里做窝?(经验回忆) 2、出示汉字会走路的鸟窝: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幼儿猜想) 3、出示小鹿图片: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想想说说: 1、幼儿分组进行编讲故事会走路的鸟窝。 2、教师巡回指导:大胆想象。 3、幼儿分组讲述编讲的故事:声音响亮,人人参与,有想象。 过度:你们编的故事真有趣,那我们来听听鸟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听听看看: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提问: 1)现在你

10、知道为什么鸟窝会走路了吧? 2)你喜欢小鹿吗?为什么? 3、小结:原来小鹿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着小鸟。 (四)情感迁移: 1、这真是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爱护小鸟呢? 2、鼓励幼儿用废旧物为小鸟做窝。 教学评析: 此次活动是结合4月爱鸟周环保活动来设计与实施的,前期孩子对鸟的一些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友好关系及护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主题开展中孩子们对小鸟的家是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基于此,通过在课程资源中的搜索,老师找到了这次活动点会走路的鸟窝。 其实故事的本身对幼儿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故事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却很有意义,当然本着优化的原则,随即教师对此活动进行了调整与设计,考

11、虑到班中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即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难点为: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在活动中首先运用经验回忆,让幼儿重温对鸟窝的认识。幼儿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展开想象;其次在问题设疑中步步推进,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如: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鼓励激发幼儿不断地大胆地想象,正是有了这些想象的堆积,孩子们才会有丰富的故事情节。 难点的确立也是基于孩子们一次次的发展需要的,刚开始时孩子的编讲可能是个体的,这在活动中也有体现,慢慢地让孩子们手持图片有序的合作编,而今天的活动中试着让孩子们每一组就一个想法进行编讲,没有序号、没有图片,有的只是每

12、个孩子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然而最终要将她们汇编在一个故事中,这对她们来说协商、合理的排位、个体表达的组合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活动中也花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孩子尝试与练习,因此在难点的实施中我更多的运用了体验法;当幼儿合作编讲中教师适时的指导与推动也是比较有效的,如一组幼儿在编讲中以1位幼儿为主,其他的孩子几乎没话讲,这与合作编讲的目的是有距离的,于是老师进行了介入与引导,使其进行合理的分配。 鸟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4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鱼莫卡由快乐悲伤幸福的情感变化过程。(重点) 2、能大胆想象猜测,并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小鸟会想什么方法让小鱼莫卡快乐起来等情节。(难点) 3、结合日常生活经验,

13、感受人与人之间关爱、互助的快乐与温暖。 4、幼儿活动时遵守秩序的观念。 5、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1、小鱼莫卡三种不同情绪(快乐、悲伤、幸福)的图片、故事课件ppt。 2、生活中关爱他人的图片。 一、出示PPT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小客人,看看它是谁? 二、采用关键中断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1、出示PPT 提问: (1)莫卡是一条什么样的小鱼?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什么事让莫卡这么开心、幸福?(讲述故事第一段) 小结:和家人在一起是一件开心、幸福的事。 2、出示PPT 提问:看看莫卡怎么了?什么事让莫

14、卡这么伤心? 3、出示PPT讲述故事(一天他不吃、不喝、也不动) 提问: (1)莫卡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什么事让莫卡这么伤心、难过? (2)它不吃也不喝这样下去行不行啊?那它该怎么办呢? 小结:对,我们希望莫卡能勇敢、坚强起来,只有好好地生活,这样失去的亲人才能安慰。 4、出示PPT讲述故事(从小鸟看见了莫卡幸福的小鱼) 提问: (1)小鸟看到悲伤的莫卡是怎么做的? (2)小鸟会想什么办法让莫卡变成一条快乐的小鱼呢?(集体讨论) 5、出示PPT讲述故事(小鸟把河边的一棵树当作舞台我怎么住啊?)” 提问: (1)小鸟想了什么方法让莫卡开心? (2)小鱼儿莫卡能生活在鸟窝里吗? (3)可是小鸟想实

15、现它的愿望,该怎么办呀?(幼儿讨论) 6、出示PPT讲述故事(小鸟神秘的笑了笑温暖着它) 提问: (1)莫卡真的住进鸟窝里了吗? (2)住在水中的鸟窝里,莫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有了朋友的帮助和关心小鱼就会觉得幸福。 7、出示PPT 提问: (1)这时候小鱼是什么表情?谁带给它的幸福、温暖? (2)为什么小鸟离开了,莫卡心里仍感觉很幸福? 小结:因为莫卡始终感觉朋友在身边陪伴着它。 (3)小鸟这么关心帮助莫卡,如果你是莫卡,你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小结: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那些帮助我们的人。 三、借助课件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感受莫卡得到帮助后的温暖

16、与幸福。 这就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住在“鸟窝”里的小鱼。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四、结合幼儿日常生活,引发幼儿情感共鸣。 播放关爱他人的”图片(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图片),感受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因为帮助他人而让人感到温暖的事情。 小结:孩子们,正是因为身边有这么多有爱心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才会让我们感到温暖,才能让我们生活在这样感动、温馨的大家庭里。 附故事:住在鸟窝里的小鱼 清亮的小河是小鱼莫卡的家,每天莫卡会在妈妈的带领下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耍。有时做游戏,有时讲故事。莫卡感到幸福极了!它想:“如果每天、永远能够和妈妈、哥哥姐姐

17、们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啊!” 一天,小鱼儿们正和妈妈一起玩跳跃呢。突然一张大网撒了下来,网住了莫卡的妈妈和哥哥、姐姐们,只有莫卡从网里逃了出来,可是它却永远的失去了亲人。莫卡悲伤极了,他不吃、不喝、也不动。 小鸟看见了莫卡,关心地问:“小鱼儿,你怎么了?你不舒服吗?”莫卡不想回答,还是一动不动的。“难道小鱼儿”小鸟赶忙飞了过去,用尖尖的嘴啄了他一下,莫卡痛的叫了起来:“哎呀,你也想欺负我吗?” 小鸟笑着说:“小鱼儿朋友,你没事就好,我是很担心你啊!” 莫卡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小鸟决定留下来陪伴悲伤的莫卡。 小鸟想:“我要让莫卡快乐起来,做一条快乐、幸福的小鱼。” 小鸟把河边的一棵树当作舞台,每天唱

18、歌给莫卡听,跳舞给莫卡看。一天,小鸟对莫卡说:“小鱼儿我要建一座房子,让你也能住进温暖的鸟窝里。”莫卡笑了:“我住在水里,鸟窝建在树上,我怎么住啊?”小鸟神秘地笑笑,没有回答。不久啊,一只精巧的鸟窝挂在了大树上。小鸟问:“莫卡,你看到水里的鸟窝了吗?”嗬!亮晶晶的河面里真的也有一只精巧的鸟窝,和大树上的那只一模一样呢。 风轻轻地吹,太阳暖暖的照。河水一荡一荡,水里的“鸟窝”也一荡一荡的,小鱼儿莫卡好像睡在了温暖的摇篮里,好舒服啊! 秋风起了,小鸟只得离开莫卡到南方过冬去了。尽管冬天的小河越来越冷,可小鱼儿莫卡却总是觉得暖洋洋的,因为在它有身边总有一只“鸟窝”温暖着它。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

19、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追求教研的有效性,不是指某一次教研活动,而是体现在每一次的日常教研活动中。 一、日常教研问题来源于教师的实践 研究问题是教研的出发点,也是教研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和灵魂,真正有效的教研一定是针对问题来的。我们将来自第一线的问题,是教师真正存有疑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运用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教师改进教学有帮助,教师易于接受,有参与的积极性。二是由于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有较为直观的感受,教研能够开展更深入的探讨。让每一次教研活动教师都有所收获和提升,以此达到教研的目的。 二、在日常教研中让教师有备而来

20、 我们在每次教研活动开展的前一周会向教师公布教研预案,请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对预案中的“问题”进行预先思考,使教师有准备的参加教研活动。因为有了前期的实践与反思,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能积极的与同伴互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能对同伴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相关的经验。渐渐教师养成“先思考在研讨”的习惯,发言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发言水平不断提高,促使教研活动更有成效。 三、教研形式与教研内容匹配 多样化的教研形式有助于推动日常教研的有效性,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我们在探讨多样化的教研形式的同时,根据教研内容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教研形式,从而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例如:我们采取的“中心发言,群体互动”

21、的教研形式,中心发言即保教主任围绕主题进行预先准备,包括收集资料、梳理经验、准备主题发言等。群体互动即参加教研的教师围绕主题进行预先思考,在教研活动中于中心发言的保教主任互动,从而达成共识。 我们在四月中旬开展的健康领域活动的研讨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中心发言人首先针对指南中健康领域的目标与教师一起进行回顾,然后以一名教师在教学中的目标进行研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目标中存在的问题,以点带面,使全体教师明确了目标定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教学环节的实施与开展,各年龄段幼儿在健康领域的目标应如何定位。在活动目标上达成共识之后,将教师在开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困惑与教师逐一展开讨论,“不同年龄段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如何创新”是全体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帮助教师梳理已有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游戏本质和幼儿游戏特点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有了更多的想法与创新。 每一次的教研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教研活动的成效,我们也从中体会到,教研只有贴近教师的实践,致力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称为教师自己的研究。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