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基础及主体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3146123 上传时间:2020-07-07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基础及主体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基础及主体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基础及主体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基础及主体施工方案.doc(1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工程基础及主体施工方案第一节 降水、排水一、基坑的降水、排水1、基坑的降水根据本工程初设提供的场地地质勘察简略报告,场地土层分布由上至下分别是杂填土、粉质粘土、中细砂层、砾砂、淤泥质粉质粘土。本工程的基础持力层粉质粘土层,本工程基础施工正值雨季,地下稳定水位大约在地下2.25m-2.5m,所以为使基坑处于干作业施工条件,必须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来达到目的。根据地勘报告及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集水坑名排降水二、集水明排计算书 1、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4)基坑降水

2、手册姚天强编著 2、水文地质资料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埋深 (m)厚度 (m)容重(kN/m3)内摩擦角 ()粘聚力 (kPa)渗透系数(m/d)平均粒径(mm)素填土01.517.210100.120粉质粘土13.818.415.625.60.0053.2 3、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基坑降水示意图 当基坑采用放坡开挖且基坑边界远离地面水源时: Q=k(2H-Sd)Sd/(ln(1+R/r0) k为渗透系数,取土层参数表中各层的平均值k=0.045; H为含水层厚度(m); Sd为基坑水位降深(m),Sd=D-dw+s=2.62.51=1.1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r0 = (A/

3、)1/2=(6302/3.14)1/2=44.788m R为基坑外降水影响距离(m); R = 2sw(kH)1/2=27.918(0.0458.65)1/2=9.835m sw=D+s-dw+roi=2.6+1-2.5+44.7880.15=7.918m 通过以上计算得基坑总涌Q=0.045(28.65-1.1)1.1/ln(1+9.835/44.788)=12.57m3。 2)水泵选择: 排水所用水泵总功率按下式计算: N = K1QH1/7512 K1为安全系数,取2; Q为基坑涌水量,Q=12.574m3; H1为包括扬水、吸水及各种阻力造成的水头损失在内的总高度(m),H1=4m;

4、1为水泵系数,取0.45; 2为动力机械系数,取0.8。 选用水泵的总功率N=212.5744/(750.450.8)=3.73kW。根据计算及基坑特点本工程采用6台100QJ-2-50/10功率0.75W小功率水泵进行降水,为了避免地面上跑冒滴漏水泵支管及管均使用PE热熔管基槽下部使用管径de5omm;上部主管道管径de100mm埋地0.5米引至市政雨水官网。名排集水坑位置及管道敷设详见基坑排水布置图。2、基坑的排水根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基础工程施工处于雨季,所以须采取必要的排水、防雨、防洪措施。基坑排水:土方开挖和开挖后,即在基坑周边(建筑物边线外)挖bh=200200的排水沟,将水引至

5、集水坑,集中抽水,以保持基坑干燥,便于施工。地面排水:现场四周和生产设施周围均挖排水沟,沟宽为250mm沟深为300mm,把雨水引向永久道路雨水井,防止场地四周雨水流入基坑。防雨、防洪措施详见后面第 章第一条雨季施工措施部分的内容。第二节 土方施工一、土方开挖1、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轴线位置放出土方开挖放坡边线。 土方的机械施工碰压测量桩,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

6、,并设置涂红白漆的钢筋 支架予以保护。(2)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 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 (3)基坑开挖时及时通知市容、交警、环卫等有关部门,以便相结合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在基坑开挖前应探明场地及相邻区域内已有的管线采取相应措施。 (4)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引至上方开挖区域,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移动,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4盏照明。挖土机操作范围内的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 1000W 。2、开挖顺序及方法(1)第一步为机械开挖:

7、本工程挖土方采用机械坑上作业基槽放坡系数为1:0.53,挖土机械为R305LC-9T型反铲挖土机,该机每小时挖土量为:约为200m3,最大挖掘有效范围10-11m,反铲深度6-7m。本工程总挖土方量(机械挖土部分)大约12000m3,这样挖土需60小时即可完成。本工程设置两台挖土机平行退后进行,机械挖土根据独立基础底标高,挖至距垫层标高100mm处后采用人工开挖机械开挖余下的200mm土方 。(2)土方开挖时,配8辆15t的自卸汽车运土,土方先根据计算,回填所需要的土方先放置于本工程的西南侧场地上以备回填用,其余的土方运出场外。土方开挖路线由V轴一端退挖至A轴一端。3、土方开挖安全要求和安全保

8、证措施 (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机械多,配合工作多,制定安全措施,组织职工贯彻落实,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2)挖土机的把杆旋转区域严禁站立其它人员施工。 (3)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事故。 (4)当挖土司机视线不清时应配置专职指挥。(5)运土车辆出大门时,应有专人检查车轮是否带泥,并及时清理和做好大门的保洁工作。(6)每天检查车辆挡板和挡土设施是否完好,并及时进行修复。 (7)下雨期间进行挖土时,车辆行走的施工道路,宜设草包及防止污染物品,防止车辆污及场外道路环境。二、土方回填2、施工方法 (1) 采用分层回填夯实,人工、机械配合进行回填土从场地最低

9、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 30CM,采用振动打夯机夯实夯实遍数不少于3-4遍。(2)采用自卸式汽车运输土料。回填土较少部分采用人工填土,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回填土。(3)回填土施工的注意事项:回填土考虑天气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暂停回填土或采取防水覆第三节 垫层施工施工流程:修整基坑放线混凝土垫层模板安装浇筑垫层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施工时,将轴线和标高冲放到基坑内,再依据垫层边线与轴线的相关尺寸支设垫层边线模板,模板支撑采取在钢模板的背面用14钢筋打入土层的方法稳定模板,安模时应拉通线校正模板。模板支设完后,用水准仪测控垫层面标高,标高控制

10、采取在基坑内用短钢筋头打水平控制桩的方法。砼采用商品砼,泵送到位,基坑边泵到不到位的采用溜槽到位,砼先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再用铁皮子拍压抹平。第一节 独立柱基础一、独立柱基础施工 施工流程: 基础放线基础钢钢筋、柱插筋筋绑扎基础下阶模板安装下阶混凝土浇筑上阶混凝土浇筑拍坡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养护。1、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小钢模或木模,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位置。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

11、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2、砼采用商混泵送到位,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问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h,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先浇一层510cm厚混凝土固定钢筋。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模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3、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人的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上层振捣棒插人下层35cm。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4、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刮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浇筑混

12、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螺栓、预留孔洞和管有无走动情况,一经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 5、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d,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6、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破坏。第二节 电梯井壁、柱、梁、顶板施工一、模板工程1、柱模板本工程框架柱主要断面尺寸有:600600mm;700600

13、mm;800800mm。(1)支模程序: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抹水泥砂浆支承面支模搭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模箍全面检查校正柱模群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2)支模方法:柱模采用15多层胶合板清水模板,柱断面为800800mm时,柱模用M14的对拉螺栓拉结,沿柱高每650mm设一道具体做法计算书如下: 1)800800柱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柱名称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800新

14、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mm)5100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800 二、荷载组合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4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11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21混凝土浇筑速度V(m/h)2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5.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5.1min29.868,122.429.868kN/m2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2)2 新浇混凝土

15、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5.1min29.87,122.4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4.74面板弹性模量E(N/mm2)8925

16、柱长边小梁根数5柱短边小梁根数5柱箍间距l1(mm)650模板设计平面图 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6529.8723.59kN/m 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6521.147kN/m Mmax-0.107q1l2-0.121q2l2-0.10723.590.22-0.1211.1470.22-0.107kNm Mmax/W0.107106/(1/6650152)4.37N/mm2f14.74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6529.8719.41

17、6kN/m 0.632ql4/(100EI)0.63219.4162004/(1008925(1/12650153)0.12mml/400200/4000.5mm 满足要求! 四、小梁验算小梁类型矩形木楞小梁截面类型(mm)609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364.5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81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3.5小梁弹性模量E(N/mm2)9000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5最低处柱箍离楼面距离(mm)200 1、强度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238.0567.611 kN/m 小梁弯矩图(kNm) Mmax0.466kNm Mmax/W0.466

18、106/811035.755N/mm2f13.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小梁剪力图(kNm) Vmax2.86kN max=3Vmax/(2bh0)=32.861000/(26090)0.795N/mm2=1.3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正0.229.875.974 kN/m 小梁变形图(mm) 0.653mm1.62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5.52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4.336 五、柱箍验算柱箍类型钢管柱箍合并根数1柱箍材质规格(mm)483柱箍截面惯性矩I(cm4)10.78柱箍截面抵抗

19、矩W(cm3)4.49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柱箍弹性模量E(N/mm2)206000模板设计立面图 1、柱箍强度验算 连续梁中间集中力取小P值;两边集中力为小梁荷载取半后,取P/2值。 长边柱箍: 取小梁计算中b=800/(5-1)=200mm=0.2m代入小梁计算中得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5.524kN P=Rmax=5.52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4.336kN P=Rmax=4.336kN 长边柱箍计算简图 长边柱箍弯矩图(kNm) 长边柱箍剪力图(kN) M10.779kNm,N116.439kN 短边柱箍: 取小梁计算中b=800/(5-1)=

20、200mm=0.2m代入小梁计算中得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5.524kN P=Rmax=5.52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4.336kN P=Rmax=4.336kN 短边柱箍计算简图 短边柱箍弯矩图(kNm) 短边柱箍剪力图(kN) M20.779kNm,N216.439kN M/Wn0.779106/(4.49103)173.562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柱箍挠度验算 长边柱箍计算简图 长边柱箍变形图(mm) 短边柱箍计算简图 短边柱箍变形图(mm) 10.356mml/4001.323mm 20.356mml/4001.323mm 满足要求! 六

21、、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型号T14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17.65扣件类型3形26型扣件容许荷载(kN)26 N16.4391=16.439kNNtb17.65kN 满足要求!N16.4391=16.439kN26kN2)600700柱模板计算书(600600柱侧面小梁与600700的短边相同其余设置与此柱相同)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柱名称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700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mm)4600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600 二、荷载组合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h)4外加剂

22、影响修正系数11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21混凝土浇筑速度V(m/h)2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m)4.6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4.6min29.868,110.429.868kN/m2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kN/m2)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4.6min29.87,110.429.87kN/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0.9max1.2G4k+1.4Q

23、3k,1.35G4k+1.40.7Q3k0.9max1.229.87+1.42,1.3529.87+1.40.720.9max38.644,42.2850.942.28538.056kN/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29.87 kN/m2 三、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竹胶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4.74面板弹性模量E(N/mm2)8925柱长边小梁根数5柱短边小梁根数4柱箍间距l1(mm)600模板设计平面图 1、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按三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0.91.35bG4k0.91.350.629.8721.775kN/m

24、活载线荷载q20.91.40.7bQ3k0.91.40.70.621.058kN/m Mmax-0.1q1l2-0.117q2l2-0.121.7750.22-0.1171.0580.22-0.092kNm Mmax/W0.092106/(1/6600152)4.091N/mm2f14.74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bS正0.629.8717.922kN/m 0.677ql4/(100EI)0.67717.9222004/(1008925(1/12600153)0.129mml/400200/4000.5mm 满足要求! 四、小梁验算小梁类型矩形木楞小梁截面类型(mm)

25、609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364.5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81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3.5小梁弹性模量E(N/mm2)9000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5最低处柱箍离楼面距离(mm)200 1、强度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承0.238.0567.611 kN/m 小梁弯矩图(kNm) Mmax0.249kNm Mmax/W0.249106/811033.07N/mm2f13.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小梁剪力图(kNm) Vmax2.444kN max=3Vmax/(2bh0)=32.4441000/(26090)0.679N/mm2=1

26、.3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bS正0.229.875.974 kN/m 小梁变形图(mm) 0.092mm1.5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4.7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3.744 五、柱箍验算柱箍类型钢管柱箍合并根数1柱箍材质规格(mm)483柱箍截面惯性矩I(cm4)10.78柱箍截面抵抗矩W(cm3)4.49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柱箍弹性模量E(N/mm2)206000模板设计立面图 1、柱箍强度验算 连续梁中间集中力取小P值;两边集中力为小梁荷载取半后,取P/2值。 长边柱箍: 取小梁计算中

27、b=700/(5-1)=175mm=0.175m代入小梁计算中得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4.77kN P=Rmax=4.7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3.744kN P=Rmax=3.744kN 长边柱箍计算简图 长边柱箍弯矩图(kNm) 长边柱箍剪力图(kN) M10.622kNm,N114.469kN 短边柱箍: 取小梁计算中b=600/(4-1)=200mm=0.2m代入小梁计算中得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4.77kN P=Rmax=4.7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3.744kN P=Rmax=3.744kN 短边柱箍计算简图 短边柱箍弯矩图(kNm)

28、短边柱箍剪力图(kN) M20.454kNm,N210.871kN M/Wn0.622106/(4.49103)138.479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柱箍挠度验算 长边柱箍计算简图 长边柱箍变形图(mm) 短边柱箍计算简图 短边柱箍变形图(mm) 10.235mml/4001.198mm 20.125mml/4001.073mm 满足要求! 六、对拉螺栓验算对拉螺栓型号T14轴向拉力设计值Ntb(kN)17.65扣件类型3形26型扣件容许荷载(kN)26 N14.4691=14.469kNNtb17.65kN 满足要求! N14.4691=14.469kN26kN 满足要

29、求!2、电梯井壁模板(1)支模程序:放线设置定位基准抹水泥砂浆支承面安放预埋件支墙外侧模安装支撑绑扎钢筋和垫块、安对拉扁铁支墙另一侧模板调整模板位置紧固对拉扁铁固定支撑检查校正连接相邻墙模板。(2)支模方法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模板拉结采用-350的对拉扁铁,间距为横向750mm,纵向600mm,外壁对拉扁铁中间焊-360100mm的钢板止水片。3、梁、板模板本工程主要梁断面尺寸为:300500;300650;300750;300850;400650主要柱距:10.2m、9m、 7.5m、 4.8m(1)支模程序:梁、板模板支模顺序为先支梁模,后支板模,梁、板模板支模程序分别如下:放线搭设支模架

30、支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安垫块支梁侧模固定梁模夹支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板支模程序:复校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支模龙骨安装模板安装柱、梁板节头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孔模板检查校正交付验收。2、支模方法梁、板模均采用15mm厚多层胶合板清水模板,当梁、板跨度4m时,支底模按设计要求起拱。具体支模方法及计算书如下:1)高大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不共用支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31、-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新浇混凝土梁名称BKL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650650模板支架高度H(m)12.6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4.5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53.4梁侧楼板厚度(mm)50 二、荷载设计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楼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1.1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Q1k(kN/m2)1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2风

32、荷载标准值k(kN/m2)基本风压0(kN/m2)0.55非自定义:0.072地基粗糙程度C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模板支架顶部距地面高度(m)7.15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0.65风荷载体型系数s0.2 三、模板体系设计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900梁底两侧立柱横向间距lb(mm)1000步距h(mm)1500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900、900混凝土梁距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500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1(mm)650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2(mm)650梁底增加立

33、柱根数2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392,608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200梁底支撑小梁根数4梁底支撑小梁间距217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0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梁底支撑主梁左侧悬挑长度a1(mm)0梁底支撑主梁右侧悬挑长度a2(mm)0 设计简图如下:平面图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面板弹性模量E(N/mm2)10000 取单位宽度b=1000m

34、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cQ2kb=0.9max1.2(0.1+(24+1.5)0.65)+1.42,1.35(0.1+(24+1.5)0.65)+1.40.72122.024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65120.2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

35、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65)116.67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20.260.2172+0.1171.7640.21720.105kNm Mmax/W0.105106/375002.795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max0.677q2L4/(100EI)=0.67716.675216.6674/(10010000281250)0.088mmL/250216.667/2500.867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

36、状态) R1=R4=0.4q1静L+0.45q1活L=0.420.260.217+0.451.7640.2171.928kN R2=R3=1.1q1静L+1.2q1活L=1.120.260.217+1.21.7640.2175.287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4=0.4q2L=0.416.6750.2171.445kN R2=R3=1.1q2L=1.116.6750.2173.974kN 五、小梁验算小梁类型方木小梁截面类型(mm)6080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8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4小梁弹性模量E(N/mm2

37、)9350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256小梁计算方式二等跨连续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928/11.928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b = Max5.287,5.287/1= 5.287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4/b=1.928/11.928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65/3 =0.053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0.91.350.5(0.65-0.05)=0.365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0.91.350

38、.5(0.65-0.05)=0.36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0.9Max1.2(0.5+(24+1.1)0.05)+1.42,1.35(0.5+(24+1.1)0.05)+1.40.72(0.65-0.65/2)/21=0.718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0.9Max1.2(0.5+(24+1.1)0.05)+1.42,1.35(0.5+(24+1.1)0.05)+1.40.72(0.65-0.65/2)/21=0.718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1.928+0.053+0.365+0.718=3.063kN/m 中间小梁

39、荷载q中= q1中+ q2=5.287+0.053=5.34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928+0.053+0.365+0.718=3.063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3.063,5.34,3.063=5.34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445/11.445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b = Max3.974,3.974/1= 3.974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4/b=1.445/11.445kN/m 小梁自重:q2

40、1(0.3-0.1)0.65/3 =0.043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0.65-0.05)=0.3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0.65-0.05)=0.3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05)(0.65-0.65/2)/21=0.285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05)(0.65-0.65/2)/21=0.285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1.445+0.043+0.3+0.285=2.074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3.974+0.043=4.018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445+0.043+0.3+0.285=2.074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