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件黄河象说课课件(人教版语文第十册).ppt

上传人:长青 文档编号:3091954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课件黄河象说课课件(人教版语文第十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课件黄河象说课课件(人教版语文第十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课件黄河象说课课件(人教版语文第十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课件黄河象说课课件(人教版语文第十册).ppt(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执行教师:都江堰市北街小学肖文燕,设计理念,教学重难点,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媒体与资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评价,课题黄河象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十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第十册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课文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文章首先介绍了大象骨架的外观形态,接着叙述了科学家对大象化石来历的假想,最后交代了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条理清晰。第二:科学家对大象化石来历的假想除了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叙述以外,特别对环境作了细致的描写,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不仅可以使

2、我们思接千古,又能从中增长关于化石的知识。背景周全,推理严密这点不同于学生常见的写事文章对过程的记叙,需要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指导习作。,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设计理念:1:交互主体活动的课堂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交互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取向,注重学生的自我实践和探究,凸显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的互动,关注课堂中愉悦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建立最平等师生关系,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从而创生出一种情感撞击后心灵的开阔与敞亮。2:围绕“读书、感悟;讨论、交流”落实学生的主体

3、地位。引导学生通过积极自主的实践活动,真正拥有促进自己生动活泼发展的阅读过程。通过教师相机点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揣摩写作方法,获得思想启迪;认识科学假想,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老象是怎样落水”这个问题,进行科学假想,在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提高思维能力。,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人教版十册教材中的阅读重点训练项目“按一定的顺序写”。黄河象一文在五单元学习的基础上要继续帮助学生懂得“一定的顺序”对于读和写的重要性。但是“一定的顺序”并非

4、唯一的顺序,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进行调节。黄河象作为这一训练项目的第一课,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以课文为载体,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从中收到启发。同时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训练。联系下一篇课文琥珀在本课的教学中形象感知“科学假想”这一抽象的概念,再用理论指导实践,创编故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孩子们把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相结合,并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让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培养学生整

5、体感知课文的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事顺序,体会安排材料的方法。2、能抓住主要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简要复述课文。3、通过读书认识推想要有依据,并通过创编故事实践假想要有依据,提高学生的理解、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媒体与资源:选用:1、“农村远程教育”中的课件进行改编制作成适合自己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参考教学示例,选用习题精选。2、大象的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设计思想:1、通过多媒体,可增大课堂的知识容

6、量。2、通过多媒体,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朗读。3、通过多媒体,能及时把学生的发现和创造最快的总结出来,可及时反馈。,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一个研究员,面对课题你最想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黄河象化石是什么样的?黄河象化石是怎么形成的?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发现和发掘的?黄河象化石对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激趣质疑,明确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师生共同研究“化石”,谁能用最简短话说说你对化石的了解。,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这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具大象骨架,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骨骼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骨骼埋在地底下变

7、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种象曾经生活在黄河流域,所以叫它们黄河象。,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一:学习第一段1、了解骨架特点:教师范读。感知黄河象“高大、完整”的特点。勾画描写“高大、完整”的句子,标出重点词语。指名朗读,读出其特点。学生评价。师小结从朗读中,我还听出了它的尾椎骨不是真的。2、揣摩写作方法,进行语言训练生发言。师小结:从整体到部分用了“除了以外“甚至也”,“连也”来表现保存完整。用这样的句式围绕一个意思来说说一种事物的特点。如:美丽、调皮、聪明,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二:来到发掘现场,进行词义辨析1、导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用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找出近义词:想象、推想。联系上下文

8、或生活实际理解这两个词语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3、“你还能用“想”字组出哪些词语?”学生通过组词区分想象和幻想。认识“想象”和“推想”是有依据的。4、然后思考文中想象、推想的依据是什么?5再读课文,用上“因为所以”用自己的话说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三:回归整体,理清写作顺序。1、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2、结合板书说课文的写作顺序。3、如果你写本文,你还可以怎样安排材料。学生交流,体会写作有序,但并非唯一顺序。,以上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四:认识科学假想,进行

9、科学假想(一)研究落水瞬间,认识想象有事实依据。1、指名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老象失足落水的一瞬间。这一瞬间是怎样的?”迅速浏览课文2-6段,找到相关段落,勾画当时的情景。2、学生再读课文想象:这一瞬间是怎样的情景。并联系下文思考这些想象有依据吗?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想象有事实依据。4、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用“喝”和“陷”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概括。在评价时,教师点拨写作时要注意了细节描写,读书也要注意细节读得入情入境。,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二)整体学习第26自然段,了解科学假想。体会描写有目的,叙事有顺序。认识背景合理周全读环境描写的段落,概括“热”,“渴”。结合

10、板书,用上“因为所以”练习说话。认识环境描写是为下文打下伏笔。理清顺序,感知推理严密大象陷进淤泥后的变化学生自己用“埋”“变”进行概括。按板书“热渴喝陷埋变”的顺序,用最简洁话说说化石形成的过程,充分体会这一部分的描写叙事有顺序,而且考虑很周全,推理很严密。回归整体,认识科学假想回到研究化石这个话题,你发现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学生发言,用媒体出示:特定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要埋在地下。教师小结:环境背景周全合理,推理过程自然严密。这种科学合理的假想就叫科学假想。,2、教师再次启发:黄河象的尾椎是假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假想、推理的空间,它的尾巴哪里去了?引到学生再进行有创

11、意的想像。3、让我们和科学家一样,进行一次完整的科学假想,把自己富有有创意的想法,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独立构思,交流,评议。并反思自己。把刚才自编的故事和课文故事比一比,谁编得好,好在哪里。,(三)启发想象创编故事1、“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媒体出示大象生活习性的资料,学生进行有依据的假想。,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成年的公象一般单独活动,大象的寿命很长。它们的群体都有头领。它们都会每年进行长途迁徙。,大象在发情期脾气暴躁,很爱打架,甚至有时伤害饲养员。,课堂总结:1、在这次研究化石、学习课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存在什么疑惑?2、学生发言,教师最后指出:世间的事物之间都存

12、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让我们展开想象,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读书还要学会存疑,古人说(用媒体出示)“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还要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堂练习:选用选用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的习题精选内容略。,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板书设计19黄河象骨架特点假想来历发掘化石高大热渴喝陷埋变斜插沙土完整脚踩石头科学假想:背景周全推理严密有科学依据事实依据读书:入情入境读出见解学会存疑,课后反思:一堂课教师在设计时就要思考:为学生的成长留下什么:知识的获取,方法的习得和优化,习惯的养成,还是认识的提高。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以课堂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1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

13、语言实践活动。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课前我看过别的教案,一般在了解化石的外形特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之后,是要求学生写小动物或描写静物。我认为这不再是五年级的重点训练项目。我要求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用几个关联词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对学生而言有挑战性,也有可行性,因为教材就是很好的示范。认识科学假想,进行科学假想。学习语言,发现语言规律。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九义教材第十册:黄河象,2启迪思维,培养习惯在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分析理解的作者思路,用几个概括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想象是否有依据;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作者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想象;评价同学的假想是不是符合科学假想;反思自己想象的不足之处;对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经历分析、概括、综合、判断、推理、再创等思维过程,凭借着课文训练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思维能力才能算得到真正提高。,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