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五文言文翻译及句式相关知识储备.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822910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五文言文翻译及句式相关知识储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五文言文翻译及句式相关知识储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五文言文翻译及句式相关知识储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五文言文翻译及句式相关知识储备.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翻译及句式一常见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做状语现代汉语除时间、处所名词有时可直接做状语外,其他名词做状语时,后面要带上助词“地”,或者前面有介词,构成介宾短语。但在古汉语中,名词直接做状语的情况却很普遍,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可以表示动作、行为,对待人或事物的态度、方式,表示动作、行为的地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等。例如:朝(在早上)济而夕(到黄昏)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向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向西)封。(烛之武退秦师)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乎己。(劝学)上(在地上)食埃土,下(在地下)饮黄泉。(劝学)2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

2、宾语。该活用名词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动作的对象或变化的结果,就是那个表使动的名词。它实际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动兼动宾(或无宾),现在则简化为主动宾,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应恢复成兼语式。例如:徐孺下(使放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纵江东父兄怜而王(使为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3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该活用名词同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强调主语对宾语的主观感受或认识。翻译时可按这个格式:主以(或“把”)宾为(或“看成”或“当作”)表意动的名词。例如: 孔子师(以为师)郯子、苌弘、师襄、老

3、聃。(师说) 后人哀之而不鉴(以为鉴)之。(阿房宫赋)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把作为宾客)其父。(伤仲永)4做动词在文言文里,名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被用作动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名词用作动词后,原有的名词意义并没有消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适应的动词的意义而已。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子孙帝王(称帝称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道(取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二)动词的活用1做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例如: 且君尝为晋君赐(恩惠)矣。(烛之武退秦师) 追亡(逃跑的军队

4、)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2使动用法这时,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一般来说,凡是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多属使动用法。例如:烛之武退(使退却)秦师(烛之武退秦师)外连衡而斗(使相斗)诸侯。(过秦论)吞二周而亡(使灭亡)诸侯。(过秦论)却(使退却)匈奴七百余里。(过秦论)3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简单地说就是“为宾语动”。“为动”的“为”字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当“给,替”讲,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这种动词的为动用法,宾语大都是人;二是当“为了”讲,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这种动词的为动

5、用法,宾语大都是物。例如: 祭祀必祝(为祈祷)之。(触龙说赵太后) 后人哀(为而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4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就是“把(宾语)当作(该活用动词)”的意思。例如:乐(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且庸人尚羞(以为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形容词的活用1做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做定语。例如:共其乏困(乏困的东西)。(烛之武退秦师)以天下之美(美景)为尽在己。(秋水)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德才),陶朱、猗顿之

6、富(财富)。(过秦论)2做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或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例如:且夫天下非小弱(变小变弱)也。(过秦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保全)。(六国论)惜其用武而不终(用到底,坚持到底)也。(六国论)3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假舆马者,非利(使快)足也。(劝学)以弱(使弱,削弱)天下之民。(过秦论)4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表示当事者(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含有“意味性”,即“认为(宾语)怎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例如:而耻(以为耻)学于师。(

7、师说)成以其小,劣(认为低劣)之。(促织)(四)数词的活用1.做动词在句子中拥有谓语的语法地位。例如:六王毕,四海一(统一)。(阿房宫赋)2.做形容词有谓语的语法作用。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专一)也。(劝学)士也罔极,二三(不专一)其德。(氓)3.做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前,有修饰或限制的作用。例如:而或长烟一(全,都)空。(岳阳楼记)一(一旦)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4.意动用法用在名词之前,有“把(名词)看作”“认为(名词)”的意思。例如: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二常见特殊句式(一)判断句通常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

8、断,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可以分为三个系列:“者也”系列、“乃、为”系列和无标志系列。1.“者也”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乃、为”系列文言文判断句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有时在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构成另一个系列。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3.无标志系列文言文中,有些判断句是没有任何标志的。如:秦,虎狼之国。(屈原

9、列传)(二)被动句分为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大类。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常见表被动的词语有“于”“见”“见于”“为”“被”“为所”“为所”等。例如: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2.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这类句子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例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三)倒装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语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谓

10、语前置等几种。1.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四种情况:(1)否定句中用代词做宾语时,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2)疑问句中用疑问代词(何、安、谁、孰、胡、焉等)做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充当介词的宾语时,这个宾语一般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3)用“之”“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文言文中可把宾语移到动词前,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之”“是”作为提前的标志。有的文言句式为了表示强调,特意在宾语前加副词“唯”,组成“唯是”“唯之”的

11、形式。如: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4)用“之谓也”或“其之谓也”“其之谓乎”句式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形式,意思是“说的就是啊”。例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2.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之为“定语后置”。常见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形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形式。这种形式中的“者”,相当于

12、结构助词“的”。例如: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例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形式。例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形式。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3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动

13、词后做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放在谓语动词前做状语,所以翻译时,就让它做了状语,因此称它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结构“于”置于谓语动词后。例如: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2)介词结构“以”置于谓语动词后。例如: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4谓语前置 古今汉语里,谓语一般都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种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四)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的情况,其不同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略的,古汉语也可

14、以省略。1.主语和谓语的省略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承前省略主语)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曹刿论战)(谓语、主语的省略)2.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修饰语的省略)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资治通鉴)(中心词的省略)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赵括)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之),然

15、不谓(之)善。(资治通鉴)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5.分句的省略例如: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三常见固定句式(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奈何怎么办。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何如怎么样。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所所的是什么。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辞)奈何、若何、如何对怎么办,拿怎么样。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何故

16、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何也、何者、何则为什么呢。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荀子宥坐篇)(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何哉(也)怎么能呢。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何为为什么要呢,还要干什么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何之有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怎么能呢”等。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不亦乎不也是吗。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顾哉难道吗。顾不如蜀鄙

17、之僧哉?(为学)独耶(乎、哉)难道吗。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其欤难道吗,岂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三)表感叹的固定句式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直耳只不过罢了。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一何何等,多么。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亦哉也(是)啊。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四)表揣度的固定句式无乃乎恐怕吧

18、,只怕吧。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不吗。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其乎大概(恐怕)吧。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五)表选择的固定句式与其孰若与其不如。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其其也是还是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与妻书)(六)表被动的固定句式见于被。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为所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七)表假设的固定句式诚则如果那么(就)。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

19、符救赵)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向使假如,如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八)表转折的固定句式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虽然虽然如此,即使如此。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九)表因果的固定句式所以的原因,之所以,是因为。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以故因为的缘故。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