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074740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玻璃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B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验电器上C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且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且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2、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炒菜时香飘满屋B长期堆煤的墙内变黑C河水变浑浊D水中加糖,整杯水变甜3、如图,用布先后摩擦塑料丝和水管,塑料丝间因静电排斥,又被水管排斥“托起”,则()A水管一定带正电B水管与塑料丝带异种电荷C塑料丝M与N带异种电荷水管D若塑料丝得到电子,水管也得到电子4、由图中信息得到结论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 B异种电荷相斥C检验物体带什么电 D橡胶棒是导体5、如图所示的甲、乙表示氧原子及其组成

3、粒子的结构图。各粒子和氧原子分别用a到e符号表示,则()Aa表示氧原子Bb表示原子核Cc表示电子Dd可能带负电荷6、飞机在高空飞行过程中会带上电荷,科学家设计时会在轮胎中加少许钢丝,是为了使飞机在着陆时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保证乘客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创造了电荷B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C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否带上电荷,可以用验电器检验D若在轮胎中加入塑料来替换钢丝,也能将机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7、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摩擦后的梳子能吸引细水流B细线悬挂的两个泡沫小球互相吸引,则两小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4、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上负电,在这过程中橡胶棒失去了电子D验电器是利用异种电荷互相排斥8、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D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了电子9、有两个都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当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指针张开;再用一个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B验电器的金属指针也张开了,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正电荷从玻璃棒向验

5、电器转移,使验电器A带正电C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持续电流方向从验电器A到验电器B10、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橡胶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B验电器的金属箔是绝缘体C毛皮摩擦橡胶棒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而张开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是分子_导致的;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粘到一起,需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表明分子间_。2、气球与羊毛衫相互摩擦

6、后会吸引头发,这说明摩擦使气球_,如果将两个带同种电荷的气球靠近时,会出现相互_的现象。如图是电扇中的一个自动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滚动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作用,由此判断,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_。3、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就有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物质是由_组成的,同时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停息地做_,且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和_。4、石墨烯是一种新型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片状结构材料,它的原子由_和核外电子构成;校园内的大显示屏是LED的,LED灯管的主材料是属于_体(填“导”、“绝缘”或“半导”),大屏幕上吸附很多灰尘是因为_。5、丝绸摩

7、擦过的玻璃棒因为_电子而带正电。在干燥的冬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松。这是因为头发带_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热转印技术”的说明,然后完成问题. “热转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种印刷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相媲美,与印刷不同之处在于热转印是在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所以,热转印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可以将任何图案、照片烤制在杯子、盘子、瓷砖等物体上面,只需要几分钟时间.(1)仔细分析“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

8、图像”这句话,你认为固态的油墨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才能进入物体的表面并形成亮丽的图案?(2)要制作一个带有自己喜爱的图片的茶杯,需要经过一些什么工序?想想看,也许你能成为这方面的工程师.2、有一种粗测油分子直径的方法,叫“单分子油膜法”。现将一滴体积约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让其均匀散开,其扩散面积可达3m2,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大?(提示:由于油酸分子的化学性质,使得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3、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4、在研究分子模型时

9、,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100cm刻度线;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 D分子是运动的(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量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10、实验序号 水柱长度L1/cm 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cm 液柱减小的长度L/cm 酒精质量的含量/% 1 76.2 98.1 1.920 2 96.8 3.2 40 3 44.0 96.4 3.6 4 35.0 97.4 60 5 16.7 98.4 1.6 80第2次实验水面对刻度如图所示,读出水面的刻度_cm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_cm(酒精密度0.8g/cm3)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如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L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的增大而_5、分子可以看作是球

11、形的,由于它小得肉眼都看不见,因此,在通常条件下要想知道分子的直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历史上,有人想到用“油膜法”粗略估测分子直径例如:将一张画有边长为1cm方格的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纸上放一只平底玻璃水槽,并向 其中注入能布满槽底的薄薄的一层水;再将一滴体积为40106cm3的油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膜,其轮廓如图所示请据此估算出油分子的直径提示:(1)油膜可近似认为是单个分子排列起来的,即油膜的厚度可以近似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2)油膜周边所占的格不完整,每两个不完整的格计为一格-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B玻璃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丝绸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强,丝绸和

12、玻璃棒摩擦,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将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由于能够自由移动的是电子(负电荷),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来,故AB错误;CD金属箔片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两金属箔片失去电子带正电,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故C正确,D错误。故选C。2、C【详解】A炒菜时香飘满屋,属于扩散现象,是香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B堆煤的墙角因时间久而变黑都是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河水变浑浊,是泥沙等微小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C符合题意;D水中加糖,糖分子扩散到水中,使整杯水变甜,

13、是分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用布摩擦水管,塑料丝和水管之间相互排斥,说明塑料丝和水管带同种电荷,但不确定带哪种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B塑料丝和水管之间相互排斥,说明塑料丝和水管带同种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C塑料丝间因静电排斥,说明塑料丝M和N带同种电荷,故C不符合题意;D若塑料丝得到电子,水管和塑料丝带同种电荷,所以水管也得到电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4、A【详解】A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故A正确;B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错误;C验电器只能检测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验物体带何种电荷,故C错误;D说明金属

14、棒是导体,故D错误。故选A。5、C【详解】如图乙所示,b可以分成a、c,a又可以分成d、e,故b是原子,原子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故a表示原子核,c表示核外电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C【详解】A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会带上电荷,此过程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由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带上电荷的飞机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故B错误;C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所以可以用验电器检验飞机是否带上电荷,故C正确;D由于塑料是绝缘体,若在轮胎中加入塑料来替换钢丝,则不能将机

15、身所带电荷导入大地,故D错误。故选C。7、A【详解】A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摩擦后的梳子带了电,所以梳子能够吸引细水流,故A正确;B细绳悬挂的轻质泡沫塑料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是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故B错误;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会带上负电,在这过程中毛皮失电子带正电,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故C错误;D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A。8、D【详解】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D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D正确;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

16、的金属球时,负电荷从橡胶棒转移到验电器上,验电器也带上负电,故C错误。故选D。9、C【详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电子而带负电,故A错误;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上自由电子转移玻璃棒上,使验电器A带正电,故B错误;C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A转移,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C正确;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的瞬间,金属杆中有电流,且电流方向是从A到B,故D错误。故选C。10、D【详解】A橡胶棒经过毛皮摩擦后带的是负电,即因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A错误;B验电器的金

17、属箔是金属,容易导电,所以是导体。故B错误;C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是因为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此过程不会创造电荷。故C错误;D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而张开。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存在引力【解析】【详解】1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是因为山芋的香味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该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 带了电荷 排斥 开关【解析】【详解】1与羊毛衫摩擦过的气球靠近

18、头发,会看到气球吸引头发,这是因为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摩擦起电,从而吸引不带电的头发。2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将两个带同种电荷的气球靠近时,会相互排斥。3电路包括四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及导线,根据各部分的作用判断,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向一侧滚动使电路断开,控制电路,故这个保护装置在电扇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开关。3、 分子 无规则运动 引力 斥力【解析】【详解】1草叶上的一颗小露珠就有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分子很小,同时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34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 原子核 半导体 带电体具有吸引

19、轻小物体的性质【解析】【详解】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2按物质的导电性来分类,制作LED灯管的材料属于半导体。3显示大屏上总是吸附上一些灰尘,这是因为显示屏在工作时带有静电,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5、 失去 同【解析】【详解】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发生电子转移,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是因为头发由于摩擦而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三、计算题1、 (1)固态的油墨在加热的过程中,升华为气体就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然后降低温度凝华成固态,就形成了色彩亮丽的图案了. (2)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

20、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解析】【详解】解答: (1)热转印技术又叫热升华技术,热转印技术是在高温下使固态的油墨受热升华,变成蒸气,这样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凝华成固体,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2)升华是吸热过程,所以工艺过程中要对油墨加热,使油墨升华进入物体表面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2、3.310-7mm【解析】【分析】【详解】解:据题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等于油分子的直径,所以油分子的直径为 答:油

21、分子的直径约为3.310-7mm。3、3.31010m.【解析】【分析】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可计算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知道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直径【详解】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知道油膜的面积为S=3m2,则汽油分子的直径为:4、 C 55.0 50 2.6 先增大后减小【解析】【详解】 (1)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合以后,两种分子不发生化学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渗透,进入彼此的分子间

22、隔,所以总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故选C;(2)由图1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第2次实验水面水面的刻度55.0cm.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水柱的质量m水水V水水SL1,酒精柱的质量m酒精酒精V酒精酒精SL2,则酒精质量的含量:100% 100%100%,由表格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水柱长度L144.0cm,酒精柱的长度L2100cm44.0cm56.0cm,代入上式可解得:50%.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L100cm97.4cm2.6cm.将表中的数据(1.9,20)、(3.2,40)、(3.6,50)、(2.6,60)、(1.6,80)在图2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

23、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点睛(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体积小,组成物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2)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设细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根据密度公式分别表示出水柱和酒精柱的质量,利用100%求出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用100cm减去混合后液柱的长度即为液柱减小的长度L;将表中的数据分别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即可得出L-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的变化规律5、见解析【解析】【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