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32551266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试题(含详细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将塑料绳撕成丝带状,用毛巾分别摩擦塑料丝带和PVC管,然后将塑料丝带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带就会像

2、章鱼一样悬在空中,这就是神奇的静电“章鱼”实验。悬在空中的“章鱼”()A丝带间带异种电荷BPVC管带同种电荷C丝带张开是由于风的作用D丝带张开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不同2、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A物件一定带负电B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D涂料小液滴喷向物件是因为分子热运动3、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行驶的车后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乙图抽掉玻璃板后,下瓶内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丙图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丁图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后的情况,说明温度越高

3、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B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C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宜人D沙尘暴起,飞沙漫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举高水杯可以加快水分子的热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分子在运动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A箔片张开,验电器B不带电,再用带绝缘柄的金属导体棒连接A、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的箔片带正电,B的箔片带负电B连接的瞬间正电荷从A向B移动C金属杆中瞬间电流是自由电子移动形成的DB验

4、电器箔片张开,A验电器箔片张角变小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B物体中含有的分子是大量的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零摄氏度时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D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8、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D甲是固态9、如图所示,关于分子热运动理论,以下反映分子间有作用力的是()A 气体扩散B 金块中的金原子C 两个铅柱不分开D 四溢的花香10、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这一现象能说明()A分子数量巨大B分子间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C分子一直是静止的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现象;如图把两块表面平整且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2、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从一带正电的粒子旁边高速穿越,该粒子的运行轨迹是图中的,你推测该带电粒子所带电荷为 _(选填“正”或“负”)电荷,你猜想的依据是:_。3、如图所示是物理老师演示的“静电章鱼”的精彩实验,上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细塑料丝,下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PVC塑料管,张开的细塑料丝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悬在了空中。用_物理知识能解释“

6、悬空”现象。若PVC塑料管带上负电,则细塑料丝带上_电。4、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斥D,已知D带正电,则B带_电荷。5、如图所示,干燥的秋天,脱下毛衣后,用手臂靠近小泡沫块,泡沫块就会粘满手臂,这是因为干燥的手臂与毛衣_后带电,而带电体具有_的性质。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假如一湖面的面积是96km2, 现要在这湖面上铺上一层单个分子直径厚的薄油层,请估算下需多少体积的油?2、有一种粗测油分子直径的方法,叫“单分子油膜法”。现将一滴体积约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让其均匀散开,其扩散面积可达3m2,根据这些数据,估算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大?

7、(提示:由于油酸分子的化学性质,使得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3、阅读下面一段关于“热转印技术”的说明,然后完成问题. “热转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种印刷技术,其主要特点是转印图像色彩鲜艳,层次丰富,其效果可与印刷相媲美,与印刷不同之处在于热转印是在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所以,热转印产品经久耐用,图像不会脱落、龟裂和褪色.可以将任何图案、照片烤制在杯子、盘子、瓷砖等物体上面,只需要几分钟时间.(1)仔细分析“高温下使热转印油墨受热渗入物体表面后形成色彩亮丽的图像”这句话,你认为固态的油墨经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才能进入物体的表面并形成亮丽的图案?(2)要

8、制作一个带有自己喜爱的图片的茶杯,需要经过一些什么工序?想想看,也许你能成为这方面的工程师.4、分子可以看作是球形的,由于它小得肉眼都看不见,因此,在通常条件下要想知道分子的直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历史上,有人想到用“油膜法”粗略估测分子直径例如:将一张画有边长为1cm方格的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纸上放一只平底玻璃水槽,并向 其中注入能布满槽底的薄薄的一层水;再将一滴体积为40106cm3的油滴到水面上,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油膜,其轮廓如图所示请据此估算出油分子的直径提示:(1)油膜可近似认为是单个分子排列起来的,即油膜的厚度可以近似认为是油分子的直径;(2)油膜周边所占的格不完整,每两个不完整的

9、格计为一格5、将一滴体积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充分扩展后的最大面积为3m2 , 请你估计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BD用毛巾分别摩擦塑料丝带和PVC管,然后将塑料丝带放在PVC管上方,塑料丝带就会像章鱼一样悬在空中,由此可知,塑料丝带和PVC 管带同种电荷,丝带间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A、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丝带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A物体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也可以不带电,故A不符合题意;BC小液体之间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符合题意;C

10、不符合题意;D液滴不是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3、A【详解】A行驶的车后尘土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B抽出玻璃后,二氧化氮和空气之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两铅块紧密接触后,很难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4、D【详解】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说明盐分子进入到了菜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因为樟脑球的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故B不符合题意;C闻到花香味,是肉眼看不见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沙尘暴起,飞沙漫天,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5、C【详解】A举高水杯不能加快水分子的热运动,因为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B用手捏海绵,因为海绵里面有很多气孔,里面的空气跑出来,造成海绵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C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分子在运动,因为分子极其微小,肉眼无法观察到,故C正确;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受热后分子间距离变大,并不是分子变大,故D错误。故选C。6、D【详解】AB丝绸和玻璃棒摩擦,玻璃棒束缚电子的

12、本领弱,失去电子带正电;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玻璃棒由于缺少电子,会从验电器上夺得电子,使验电器A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导体棒连接A、B,连接的瞬间,B验电器中的自由电子移动到A,使B带正电,正电荷并没有发生移动,故AB错误;C金属杆中瞬间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故C错误;DB验电器箔片由于带同种电荷张开,由于A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和,使得A验电器箔片带电减少,张角变小,故D正确。故选D。7、C【详解】AB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含有的分子是大量的,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C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快,0时分子也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分子

13、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详解】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分子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分子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9、C【详解】A图中抽去玻璃板,会看到上方空气的颜色逐渐变为红棕色,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金块中的金原子说明金这种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两个铅柱不分开,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C符合题意;D四

14、溢的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D【详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红墨水会在水中做不停地无规则运动,可以发现水变红了,是分子在做扩散运动,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 扩散 引力【解析】【分析】【详解】12食物“窜味”是两种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两块表面平整且干净的铅块相互接触的部位分子间距小,分子引力大,所以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 正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

15、2某粒子从带正电的原子核旁边高速穿越,其运行路线如图,发生了排斥的现象,该粒子远离正电子,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据此现象,故可以猜想该粒子带正电。3、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负【解析】【详解】1上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细塑料丝,塑料丝带上了电荷,下方是与毛皮摩擦过的PVC塑料管,PVC塑料管也带上了电荷,此时悬空,说明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由于塑料丝和PVC塑料管带了同种电荷,PVC塑料管带上负电,则细塑料丝带上负电。4、负【解析】【详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带正电,因C排斥D,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说明C带正电;A吸引C,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说明A带负电,A 排斥B,由同种电荷相

16、互排斥,B带负电。5、 摩擦 吸引轻小物体【解析】【详解】12干燥的秋天,脱下毛衣时,毛衣与手臂摩擦,使手臂带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用手臂靠近小泡沫块,轻小物体(泡沫块)就会粘满手臂。三、计算题1、9.6103m3【解析】【分析】求油层的体积,除了面积还要知道油层的厚度,即分子的直径,因此用湖的面积乘以分子的直径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详解】油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湖面的面积是;根据得,需要油的体积为:2、3.310-7mm【解析】【分析】【详解】解:据题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等于油分子的直径,所以油分子的直径为 答:油分子的直径约为3.310-

17、7mm。3、 (1)固态的油墨在加热的过程中,升华为气体就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然后降低温度凝华成固态,就形成了色彩亮丽的图案了. (2)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解析】【详解】解答: (1)热转印技术又叫热升华技术,热转印技术是在高温下使固态的油墨受热升华,变成蒸气,这样容易渗入物体的表面,温度降低后会凝华成固体,即形成色彩亮丽的图象(2)升华是吸热过程,所以工艺过程中要对油墨加热,使油墨升华进入物体表面首先在纸上画好图案,然后按色彩的实际需要在图案上着色,再将有色彩的纸张图案紧贴在茶杯上相应的位置,再高温加热即可实现热转印了4、见解析【解析】【详解】5、3.331010m【解析】【分析】该操作是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步骤,油散开后,油膜的厚度为一个油分子的直径,知道一滴油的体积和充分扩展后的最大面积,利用 求解【详解】 ,油分子的直径: 答:油分子的直径为3.33101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