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系统定义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30264763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PPT 页数:125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测系统定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观测系统定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观测系统定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测系统定义ppt课件.ppt(1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本处理流程基本处理流程 2.原始资料分析原始资料分析 6.反褶积反褶积 7.共中心点道集共中心点道集 12.偏移成像偏移成像 8.速度分析速度分析 9.动校正动校正 4.叠前去噪叠前去噪 10.水平叠加水平叠加 1.预处理预处理 5.频谱分析与振幅补偿频谱分析与振幅补偿 11.叠后修饰叠后修饰 3.静校正静校正 1.预处理预处理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解编(SEGDIN,SEGYIN)定义观测系统(DBAGE/HLABEL/PLOTGE,SPSGRI PLTGRD,IDFGEB)地震道的编辑(DBAED/EDITOR/IMUTEDI) 解编解编 野外数据是以某种格式按多路方式记录的,这些数据

2、首先要解编。解编实际上是对一个大的矩阵进行变换,使变换后的矩阵的行能按地震道读数。模块:DBAIF+DBAIS+demult (时序解编)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1. 预预处处理理 定义观测系统定义观测系统 根据仪器班报定义几何库,建立起炮点和接受点的对应关系。定义观测系统的目的是将工区内所有涉及到的点:炮点、检波点、cmp点(面元)都用一个唯一的数字(站号)来标识,确定炮点和检波点的排列图形,覆盖次数。DBAGE:生成观测系统数据表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1. 预预处处理理 置标签(hlabel)实例:: JOB P:USER1,L:LINE1,T:HLABEL: DBAGE GRP1:VN

3、01,CMPX25,SX50, GRP2:T1-T200,TI0.5,X1,XI0.5, GRP3:S1-S100,T1,TI1,P1, GRP4:S1-S100,T3,TI1, GRP6:P1,R1-R48,G1,GI1: TAPEIN UNIT1,G1234,F1,HD2=(1-100): HLABEL GE01: TAPOUT UNIT1,G1235,FMT3: END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1. 预预处处理理 道编辑道编辑 用IMUTEDI交互杀掉坏炮、坏道、极性反转道等。 IMUTEDI-DBAED-EDITOR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1. 单炮显示单炮显示2. 信噪比估算信噪比估算

4、 3. 能量显示能量显示4. 频率分析和扫描频率分析和扫描5. 有效波调查有效波调查 6.干扰波调查干扰波调查7. 野外静校正调查野外静校正调查 2. 原始资料分析原始资料分析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 3. 静校正 静校正是研究由于地形起伏、地表低速静校正是研究由于地形起伏、地表低速带横向变化对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影响,并进带横向变化对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影响,并进行校正,使时距曲线满足用于动校正的双曲行校正,使时距曲线满足用于动校正的双曲线方程。线方程。 静校正区别于动校正的是静校正对整道静校正区别于动校正的是静校正对整道升降,波形不变;动校正是时间的函数,地升降,波形不变;动校正是时间的函数,地震

5、道波形变化。震道波形变化。 类别:类别:野外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野外静校正、折射波静校正、剩余静校正剩余静校正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 4. 叠前去噪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 GRISYS叠前去噪模块可以分别对面波、线性干扰、强能量干扰、随机噪音等干扰波进行压制。 对选取的单炮通过频谱分析,可以了解对选取的单炮通过频谱分析,可以了解有效波、干扰波频率分布范围,确定合适的有效波、干扰波频率分布范围,确定合适的滤波门,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波成分,滤除滤波门,最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波成分,滤除干扰波成分。干扰波成分。特别注意目的层频带范围。特别注意目的层频带范围。 由于球面扩散和吸收,引起地震波的振由于

6、球面扩散和吸收,引起地震波的振幅逐渐衰减,因此随着传播时间的增加,地幅逐渐衰减,因此随着传播时间的增加,地震波的能量越来说弱,振幅补偿主要是弥补震波的能量越来说弱,振幅补偿主要是弥补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振幅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振幅补偿的应用必须小心,因为它能破坏信号的补偿的应用必须小心,因为它能破坏信号的特性。特性。 5. 频谱分析与振幅补偿频谱分析与振幅补偿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 6. 反褶积反褶积 反褶积是通过压缩基本地震子波以提高地震资料的时间分辨率的过程。反褶积一般用于叠前。反褶积能产生有更高时间分辨率的剖面。常用的反褶积方法有:地表一致性反褶积、脉冲反褶

7、积、预测反褶积和统计子波反褶积。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 7. 7. 共中心点道集共中心点道集0 S M GS6 S5 S4 S3 S2 S1 M G1 G2 G3 G4 G5 G6中心点深度点地震数据采集在炮点接收点(s ,g)坐标内进行。所示射线与一个平的水平反射层有关,从炮点S到几个接收点G。地震数据处理是在中心点偏移距(y ,h)坐标内进行。所示射线是一个单一的CMP道集。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 GASORT GASORT模块根据用户选定的一个或两个道头字对输入地震模块根据用户选定的一个或两个道头字对输入地震道进行选择道进行选择和编排,以便生成处理所需要的相应道集数据和编排,以便生成

8、处理所需要的相应道集数据 参数说明参数说明:SORT,ONEn,TWOd,MGNx,MTNy,GTLTSORT 关键字关键字ONEn 编排组所依据的道头字编排组所依据的道头字 TWOd编排子组所依据的道头字编排子组所依据的道头字 MGNx编排前读入的可以同时处理的最大组数编排前读入的可以同时处理的最大组数 MTNy组中所包含的最大道数组中所包含的最大道数 GT/LT 递增递增/ /递减顺序编排递减顺序编排 CMP CMP道集分选道集分选: JOB P:XINJIANG,L:S90175: JOB P:XINJIANG,L:S90175: DISKIN DFN:GDEMUL75: DISKIN

9、DFN:GDEMUL75: HLABEL GE01: HLABEL GE01: GASORT SORT,GT,ONE4,TWO17,: GASORT SORT,GT,ONE4,TWO17, MGN200,MTN30 MGN200,MTN30: DSKOUT DFN:GASORT,FMT2: DSKOUT DFN:GASORT,FMT2: END: END 使用实例使用实例 8. 8. 速度分析速度分析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唯一参数是地震波在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唯一参数是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垂直时间,而从时间域转地下介质中传播的垂直时间,而从时间域转换到空间域,关键在速度参数

10、。一个比较小换到空间域,关键在速度参数。一个比较小的速度变化,能产生或消除时间剖面上较大的速度变化,能产生或消除时间剖面上较大的异常。因此,做好叠加速度分析是与叠加的异常。因此,做好叠加速度分析是与叠加和偏移并称的三个处理核心之一。速度分析和偏移并称的三个处理核心之一。速度分析的原则是取速度谱中能量较强的谱点,反射的原则是取速度谱中能量较强的谱点,反射波同相轴被校正为水平直线,以获取最理想波同相轴被校正为水平直线,以获取最理想的叠加速度函数。的叠加速度函数。 9. 动校正动校正由于共深度点的时距曲线是双曲线,各道由于共深度点的时距曲线是双曲线,各道间存在着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时差,间存在着由

11、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时差,必须要进行动校正,使之成为在共深度点必须要进行动校正,使之成为在共深度点上的自激自收时间,这时才能进行水平叠上的自激自收时间,这时才能进行水平叠加。加。 tt=t(0)AAxxt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FANMOV 用于消除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正常时差。用于消除由于炮检距不同而引起的正常时差。 参数说明参数说明:TVnn为速度数据库号。为速度数据库号。 MUm m m为切除数据表号。为切除数据表号。 FANMOV 动校正动校正: JOB P:XINJIANG,L:S90175: JOB P:XINJIANG,L:S90175: DBATV VN08,VTYPE:VR

12、MS,: DBATV VN08,VTYPE:VRMS, .: DBAPV VN08,SPSM6,TMSM1,INTYP0,: DBAPV VN08,SPSM6,TMSM1,INTYP0, TEND6000,TINTY0 TEND6000,TINTY0 : DISKIN DFN:GSORT75,HD4=(100-200,I40,: DISKIN DFN:GSORT75,HD4=(100-200,I40, GP4),STOP GP4),STOP: FANMOV TV08: FANMOV TV08: AMPEQU L500: AMPEQU L500: PLOTTR G5,HEAD,SCL100,ST

13、P10,HDA4,: PLOTTR G5,HEAD,SCL100,STP10,HDA4, HDB20,GAP2=HD4 HDB20,GAP2=HD4 实例实例 动校正后道集 10. 水平叠加把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信号,经过动、静校正后叠加起来,叫做水平叠加。水平叠加能提高S/N,改善记录质量,压制干扰波。经过水平叠加后输出终叠剖面。 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 影响叠加效果因素影响叠加效果因素常用迭加常用迭加 GASTAK PASTAKGASTAK PASTAK: JOB P:MT, L:SY6, T:HIFIST: JOB P:MT, L:SY6, T:HIFIST: DBAF

14、L VN21,SI1,L300,BP(10,15,80,110): DBAFL VN21,SI1,L300,BP(10,15,80,110): DBATV VN42,VTYPE:VRMS,: DBATV VN42,VTYPE:VRMS,: DBAMU VN42,HD4,(1-80)=M71X40,M178X310,M143X310,tap50: DBAMU VN42,HD4,(1-80)=M71X40,M178X310,M143X310,tap50: DBAPV VN42,SPSM1,TMSM1,INTYP0,VREP1900,TEND1000: DBAPV VN42,SPSM1,TMSM1,

15、INTYP0,VREP1900,TEND1000: SORTIN SORT(4,17),DFN:GHIF_AU2,LTR1000,NTY4: SORTIN SORT(4,17),DFN:GHIF_AU2,LTR1000,NTY4: FANMOV TV42,MU01: FANMOV TV42,MU01: PASTAK LW100: PASTAK LW100: FILTER FL21: FILTER FL21: AMPEQU L200: AMPEQU L200: PLOTTR SCL200,STP10,G5,LR,HEAD,: PLOTTR SCL200,STP10,G5,LR,HEAD,: EN

16、D: END 目前的处理中,叠后修饰成为不目前的处理中,叠后修饰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步。通过叠后修饰,能大可或缺的一步。通过叠后修饰,能大幅度地提高剖面的质量。幅度地提高剖面的质量。Grisys的叠后的叠后修饰功能较强,主要有以下模块:修饰功能较强,主要有以下模块: RNATTE 随机噪音衰减随机噪音衰减 POLFIT 多项式拟合多项式拟合 RAPFIL 径向预测滤波径向预测滤波 11. 叠后修饰叠后修饰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返回流程 12. 偏移成像OA B C D C D 在水平叠加剖面上,总是把界面上反射点的位置显示在地面共中心点下方的铅垂线上,当地层水平时,二者位置相符;当地层倾斜时,显

17、示的反射点位置沿地层下倾方向偏离了反射点的真实位置,为了恢复地层的真实位置形态,就必须进行偏移归位。另外水平叠加剖面还存在绕射波没有收敛,干涉带没有分解、回转波没有归位等问题,这些也要通过偏移来解决。 处理基本流程处理基本流程三 维 地 震 数 据 处 理1 3D Basic Concepts (3D 基本概念)2 Processing Sequence (处理流程)3 Particular Technical (特色技术)4 Processing technical based on mountain area data(山地资料处理技术 2D or 3D)5 Processing tech

18、nical for high resolution data(高分辩率处理技术 2D or 3D) 一、一、3D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1Grisys Function Modules (GRISYS 模块分类)() (输入输出模块)() reprocessing (予处理模块)() About field statics (有关野外静校正的模块)() mplitude Processing (振幅处理模块)() econvolution (反褶积模块)() Velocity analysis (速度分析模块)() Residual statics (剩余静校)() Denoise modules

19、(各种去噪模块)() bout imaging modules (有关成象模块,叠加和偏移)() bout quality control (有关质量控制模块)() About interactive modules(有关交互模块)一一. (三维基本概念三维基本概念)l* 3D (三维):Cross_spreads 十字形排列lfull 3D observasion (全三维观测)l RL1 O O O Ol RL2 O O O Ol RL3 O O O Ol RL4 O O O Ol RL5 O O O Ol RL6 O O O Ol RL7 O O O Ol SL1 SL3 SL5 SL7

20、l . shot station interval = receiver station intervall . shot line interval = receiver line intervall . maximun inline offset = maximum crossline offsetl . center-spread acquisition for shots and receiversl . shot arrays required as much as receiver arrays.二三维处理流程二三维处理流程l野外设计要考虑空间连续性。(对信噪比,分辩率,成象都有好

21、处) KLSYS/绿山l室内处理要采用多道统计性。(对信噪比,分辩率,保真等有好处)1.(东部流程)l 一般处理要求:l (信噪比,分辩率,保真度,特征好,成象等)l 流程设计:l 解编l 观测系统定义 QCl 置道头 QCl 静校正l 道编辑l 叠前去噪 QCl 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 QCl 子波整形处理 QCl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QCl 第一次速度分析l 第一次剩余静校正 QCl 第二次速度分析 l 第二次剩余静校正 QCl DMO 速度分析 QCl DMO 叠加 QCl 3D 随机噪音衰减 QCl 道内插l 3D 一步法偏移 QCl 偏后处理二三维处理流程二三维处理流程l2. (西部流程)

22、l 解编l 观测系统定义 QCl 置道头 QCl 野外静校正l 初至波静校正l 道编辑l 叠前去噪 QCl 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 QCl 子波整形处理 QCl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QCl 第一次速度分析l 第一次剩余静校正 QCl 第二次速度分析 l 第二次剩余静校正 QCl 3D 随机噪音衰减 QCl 道内插l 3D 一步法偏移 QCl 偏后处理二三维处理流程二三维处理流程三三 特色技术特色技术1野外静校正和初至波拾取(IFASTAT,HIFIST) Field statics and first break pick2. 叠前强能干扰压制。(HNOIBP,PVNOEL,ELINOI,SFPRN

23、E) Suppress high engine noise before stack3叠前线性干扰压制。(ATTGRO,DEGROR,DIPFIL,LINOEL,RELNOI) suppress linear noise before stack4叠前随机噪声压制。(RNA3DD,RNATTE,RNAB3D, RNAB2D) suppress random noise before stack5高分辩率处理技术。(BLUEFI,TSDCON,ZPDCON,FILTBR high resolution precess teknicals6成象技术(DMO,FSMG3D,HIPNMO。) imag

24、ing teknicals 四。山地资料处理新思路(2D or 3D)1。山地资料处理的难度2。常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3。山地资料处理新思路1. 山地资料处理的难度l西部勘探多为复杂的山地,由于地形起伏大,表层变化剧烈,存在严重静校正问题。l水沟,坎,缝等所形成的噪音严重,原始资料信噪比很低。l地下构造复杂,常规成象难度大。lSO : 静校正,信噪比,成像是山地资料 处理的难关。2。常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l常规处理中,每一步处理方法都有其假设条件,我们只能尽可能去满足它。l东部资料在处理过程中容易一些,而西部山区难度比较大。l设法找出目前常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解决思路2.

25、1 面波压制中存在的问题l室内处理时,强大的面波在迭加中起很坏的作用. 在反褶积中,它使自相关函数变坏,影响反褶积效果.l采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来压制面波是不合理的办法,它同时压制了有效信号.l简单的高通滤波往往不能彻底压制面波,也损失了低频的有效信号2.2 野外静校正问题l静校正是能否处理好信噪比低的资料的关键.静校正问题不能解决,信噪比不能很好提高.l目前简单采用野外提供的静校正量,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原因是野外计算校正量方法单一或地表情况不很了解所造成的.2.3 剩余静校正问题l我们知道,只有信噪比大于2时,做自动静校正才有效果,一般情况下,信噪比小于二分之一时,作自动静校正失败.l

26、做自动剩余静校正失败的原因是模型道建不起来,无法求得准确的静校正量.2.4 振幅均衡中存在的问题l我们很多人热衷于一开始就做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表面上看它很有效果,其实是不太合理.l山前褶皱区地震资料如果先作振幅均衡,则将导致成像失败l原因是弯曲界面的能量本来是差别悬殊的,不该把它均衡掉.2.5 反褶积中存在的问题l由于地表复杂,激发岩性多变,激发造成的子波波形胖瘦不一致.l反褶积前规则噪音去除不干净.l反褶积方法选择不当.l反褶积之后波形不一致,使静校正失败,速度求不准.2.6 大排列问题l野外使用大排列是好事,但关键是如何使用它.l大排列在平缓构造区可以使深层资料变好.但往往在此区资料中,

27、大排列不如小排列成像好.l由于双曲线问题,排列越大越不能叠加成像.l速度谱不宜求准.2.7 切除中的问题l不切掉折射初至波会造成假的产状.l切多了会损失有效反射波.埋藏浅的陡倾角反射波常常出现在折射初至波区域里,一不小心就会把有用的东西切掉.l仔细选择动校正拉伸畸变的切除2.8 去噪中存在的问题l去噪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l不去噪或去噪过头都不行.l目前人们往往在低信噪比地区,使用强的去噪方法,但造成蚯蚓状,断面模糊,造成假构造.2.9 偏移成像中的问题l目前采用叠加速度百分比去做偏移,是个不科学的方法.l中国的山地成像问题比世界上的其他地区难度大.l原因是天气干旱,潜水面深,低速带变化大,

28、激发条件差,静校正困难,速度难以建立.3. 山地资料处理新思路l由于山地资料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即静校正复杂,干扰严重,信噪比低,成像困难.我们必须针对其特殊性,开发出一套针对此地区问题的处理流程与相应方法,以便使该地区的资料处理质量得到提高,从而能达到更好地用于解释的目的.3.1 做好静校正l静校正是低信噪比资料处理的敲门砖,没有它进不了门.l静校正问题不但使反射扭曲,不成双曲线,而且使线性干扰,规则干扰不好去掉.l山地资料没有稳定的折射层,静校正只能利用相对时差统计求取.l需要在野外多作些工作,可采用地质雷达,陆地声呐等方法测量地表数据,提供较为准确的表层参数.l野外静校正之后,通常作室内初

29、至波拾取或类似的其他方法,其效果更好.3.2 去面波l当面波占据不到半张记录时,最好用内切滤波去面波,这样即可去掉面波又不损失有效信号.l当面波频率明显低于有效反射频率时,则可使用时变高通滤波.l当面波占据整张记录,而且在频率域无法与有效波分开,可干脆用动平衡,把所有振幅压成一样大,在利用其他方法去掉.3.3 改进速度谱l当静校正问题解决之后,速度不准确,往往毛病出在信噪比低的问题上。l首先进行叠前去噪,提高信噪比。l高密度速度谱+ 实时速度扫描。3.4 振幅均衡l对于有效波来说,真正需要均衡的是炮与炮之间,其次是检波点与检波点之间。l压制干扰不能依靠振幅均衡。l压制干扰与振幅均衡分开考虑。l

30、应该使用两步法与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加以解决。3.5 子波波形一致性处理l波形胖瘦不一致,能量不一致,会使静校正失败,速度谱失败,叠加波形失真。l波形不一致的毛病大都出在野外,爆炸不完全,激发岩性多变。l解决的出路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l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的实质是子波调整,没有子波压缩的作用。3.6 大排列资料处理l近年来排列往往大到4-6公里,陡构造上倾方向发炮的质量常常比下倾方向差的多。l笼统地叠加效果不好,因为全排列求速度谱,可能得到不合理的叠加速度。l目前可采用分段做谱,分段叠加,选择拼接,才能有较好的结果。3.7 仔细做好切除l要多看原始单炮,仔细分析初至变化情况。l山上山下,单排列双排列,

31、仔细定义。l部分叠加试验,验证切除合理性。3.8做好去噪l对不同的干扰波要采用针对性的去噪方法。l目前GRISYS系统去噪方法很多,要合理加以利用。l希望做到“压而不死,活而不乱”l对于随机干扰,最彻底的办法是叠前四域去噪或拟三维RNA3.9 偏移成像l偏移速度是关键,叠前深度偏移之所以有效,很大程度上在于速度上下工夫。l从长远来说,山地资料构造的成像必然走叠前深度偏移的路。GRP2(GRP2(第二组参数第二组参数) ):定义站的:定义站的X X坐标值坐标值 GRP3( GRP3(第三组参数第三组参数) ):定义炮点站号和炮点与排列图形:定义炮点站号和炮点与排列图形 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 GR

32、P1( GRP1(第一组参数第一组参数) ):定义:定义X X、Y Y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和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和 CMPCMP面元在两轴方向上的长度等面元在两轴方向上的长度等 GRP4(GRP4(第四组参数第四组参数) ):定义各炮第:定义各炮第1 1道的接收点位置道的接收点位置GRP5(GRP5(第五组参数第五组参数) ):定义炮点的偏离距:定义炮点的偏离距GRP6(GRP6(第六组参数第六组参数) ):定义各种排列图形:定义各种排列图形: JOB P:XINJIANG,L:2D,T:HLABEL: DBAGE GRP1:VN01,SX50,CMPX25, GRP2:T1-T2000,TI0.5,

33、X0,XI0.5, GRP3:S1-S100,SI1,T122,TI2,P1, GRP4:S1-S100,SI1,T1,TI2, GRP6:P1,R1-R120,G1,GI1: DISKIN DFN:GSEGYIN1: HLABEL GE01: DSKOUT DFN:GHLABEL1,FMT4: END观测系统定义观测系统定义 DBAGE(1). 设计一个设计一个X轴坐标轴坐标,把野外施工范围确定把野外施工范围确定(2). 利用利用6组参数定义炮组参数定义炮、检波点在坐标系、检波点在坐标系 中的位置中的位置 第一组参数:定义第一组参数:定义X、Y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和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和CMP面元在

34、两轴方向上的长度等面元在两轴方向上的长度等 GRP1:VN01,LIST,DAY30,M,SX50,CMPX25, VNvv为生成的为生成的GE数据表号,缺省为数据表号,缺省为01 DAYd d为为GE数据表在数据库保留天数,缺省为数据表在数据库保留天数,缺省为30天天 LIST 打印输出选件打印输出选件 RELTRELT 若无此选件,则第若无此选件,则第4 4组参数定义的是各炮的组参数定义的是各炮的排排列图形上第列图形上第1道的接收点的实际站号道的接收点的实际站号, ,若提供此选件,若提供此选件,则第则第4 4组参数定义的是各炮的排组参数定义的是各炮的排列图形上第列图形上第1道接收点道接收点

35、的站号与本炮点的站号之差。的站号与本炮点的站号之差。 M M 表示单位为米表示单位为米 SXsx sx为为X轴单位长度轴单位长度 CMPXcx cx为为CMP距离距离GRP1:VN01,SX50,CMPX25,XT1T2T1000X1X2X1000T120S1CMPX 为道距的一半是 25m单位长度 X 是 50m CMP 距离是 25m偏移距是 100m第二组参数:定义站的第二组参数:定义站的X X坐标值坐标值 GRP2:T1-T1000,TI0.5,X1,XI0.5,GRP2:T1-T1000,TI0.5,X1,XI0.5, Tt1-Tt2 Tt1-Tt2 站号范围站号范围TIti ti为

36、站号增量为站号增量 Xx1 x1为为t1的的X坐标值坐标值 XIxi xi为组间为组间X坐标值增量坐标值增量 说明说明: : 由于要摆放由于要摆放CMPCMP位置位置, ,站号增量站号增量为为0.50.5Pp1Pp1 p1 p1为为s1s1炮的排列图形号炮的排列图形号 GRP2:T1-T1000,TI0.5,X1,XI0.5,XT1T2T1000X1X2X1000T120S1要摆放CMP位置站号增量为0.5 TI0.5,XI0.5站号范围从 1 1000 第三组参数:定义炮点站号和炮点与排列图第三组参数:定义炮点站号和炮点与排列图形的对应关系形的对应关系 GRP3:S1-S100,SI1,T1

37、22,TI2,P1,GRP3:S1-S100,SI1,T122,TI2,P1,S1-S2 S1-S2 炮号范围炮号范围SI SI 炮号增量炮号增量 Tt1 Tt1 为为s1s1炮的站号炮的站号 TItiTIti 为炮点搬动站号数为炮点搬动站号数Pp1Pp1 p1 p1为为s1s1炮的排列图形号炮的排列图形号 第四组参数:定义各炮第第四组参数:定义各炮第1 1道的接收点位置道的接收点位置 GRP4:S1-S100,SI1,T1,TI2,GRP4:S1-S100,SI1,T1,TI2, S1-S2 S1-S2 炮号范围炮号范围SI SI 炮号增量炮号增量Tt1 Tt1 为为s1s1炮的第一道站号炮

38、的第一道站号TItiTIti 为排列搬动站号数为排列搬动站号数GRP3:S1-S100,SI1,T122,TI2,P1,XT2T1000X1X2X1000T120S1T3炮号范围从1100,增量是 1S1炮的站号是122,炮点搬动站号数是2排列图形号为1T1R1R120T122GRP4:S1-S100,SI1,T1,TI2XT2T1000X1X2X1000T120S1T3S1炮第一道站号是 1 组间站号增量是 2T1R1R120 ( (此例中无)此例中无) 第五组参数:定义炮点的偏离距第五组参数:定义炮点的偏离距 GRP5:S1,Y100,S100,X100GRP5:S1,Y100,S100,

39、X100,Y-100 Y-100 第六组参数:定义各种排列图形第六组参数:定义各种排列图形 GRP6:P1,R1-R120,RI1,G1,GI1,GRP6:P1,R1-R120,RI1,G1,GI1, R121-R240,G124 R121-R240,G124Pp1 p1Pp1 p1为排列图形号为排列图形号 Rr1-Rr2 Rr1-Rr2 为道号范围为道号范围RIriRIri ri ri为道号增量为道号增量 Gg1Gg1 g1 g1为为r1r1道的排列站号道的排列站号( (相对相对) )GIgiGIgi gi gi为组间排列站号增量为组间排列站号增量 GRP6:P1,R1-R120,RI1,G

40、1,GI1(P1)XT2T1000X1X2X1000R120T1T3R1-R120 : 道号范围RI1:道号增量是 1G1: 第一道的排列站号是 1GI1: 组间排列站号增量是 1R1T120T122S1GRP6:P1,R1-R120,RI1,G120,GI-1(P2)XT2T1000X1X2X1000R120T1T3RI1 : 道号增量是 1G120: 第一道的排列站号是 120GI-1:组间排列站号增量是 -1 R1T120T122S1GRP6:P1,R1-R60,G1,GI1,R61-R120,G64,GI1 (P3)XT1000X1X1000R1T1T60RI1 :道号增量是 1G1:

41、第一道的排列站号是 1第60道的排列站号是 60第61道的排列站号是 64第120道的排列站号是 120R60T64T123S1R61R120T62非非SPSSPS格式定义格式定义IDFGEDB-IDFGEDB-交互定义交互定义 GE GE 库库IDFGEDB 交互定义交互定义GE库库 主界面主界面页面描述:页面描述:Line Message 测线信息参数: Line (or Swath) name填入测线名或测线束名。 2D 3D选择是二维或三维测线。 Maximum Receiver Stations In Receiver Line 定义三维测线时,沿测线方向的最大站号。 Shot an

42、d Receiver Interval 炮点和接收点间隔参数: Inline Station Interval接收点相邻桩号间距(米),SX=? Coordination System 提供大地坐标和相对坐标的关系(提供有一定斜率的两点坐标)。其他参数:Defined CMP Cell 定义的CMP面元: X X方向距离(米)。 Use 一定要点击此选项,起始站号为简易桩号,否则站号从1开始。 ReadDefine 按此按钮,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选择已定义好的参数文件(XXX.BBB), 并自动内容填入Main页面、Table页面和Spread页面参数。 SaveDefine 当观测系统参数,

43、班报参数和排列参数填好并检查无误后, 可按此按钮,保存参数文件(缺省文件名为:测线名.BBB) 排列图形号填写排列图形号填写在Table页面填写班报参数时,若表格列数据需要从文件中输入,在某表格单元单击鼠标右键显示弹出菜单,选择Fill from File 选项,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选择所需文件后,弹出FileColSelect对话框,选择文件中的内容,填写在所选单元开始的表格列中。TABLE 页面若不变观,只定义一个排列号即可,若变观需定义若干个排列号。定义排列号和定义GE库的第六组参数相似 QC显示SPREAD(排列图形)、QC 页面 Filename 文件名显示框。 Load 弹出文件选

44、择对话框,选择文件后,文件名显示在文 件名显示框中,文件内容显示在中间的显示框中。Row From To行选择开始和行选择结束。SelectRow 当用户用鼠标选择了某区域后,按此按钮, 自动填写行选择开始和行选择结束。Col from To 列选择开始和列选择结束。SelectCol 当用户用鼠标选择了某区域后,按此按钮, 自动填写列选择开始和列选择结束。Row Col 当用户按下鼠标后,显示鼠标所在行列。Font 设置文件内容显示区中字符格式。Apply 将选择的数据填写到选定的表格列中。Cancel退出对话框,不应用所选的数据。OK 将选择的数据填写到选定的表格列中,退出对话框。 To

45、Adjust the column with delimiter 列对齐功能:Delimiter 给出文件中的列分符。Adjust 自动调整,使所选择的区域以分隔符为界列对齐。UndoAdjust 恢复文件调整前的状态。观测系统卡显示页面炮点和接收间隔参数:炮点和接收间隔参数: Crossline Station Interval 接收线相邻桩号间距。 (从简易图看接收线单位是从22845-23325,桩号间距为1米)Crossline Shot Station Interval 炮点相邻桩号间距。 (Crossline 方向炮点间距=13-12=1 1*80=80米)Inline Stati

46、on Interval 收点相邻桩号间距。(SX=40) Shot Station Interval 炮线相邻桩号间距。(Inline 方向一个简易桩号为40米 。) 注:相邻桩号间距指桩号之间的距离,而不是炮点、炮线或接收点、接收线之间的距离。 实例实例炮点和接收点桩号关系参数:炮点和接收点桩号关系参数: 指炮点桩号系统是否和接收点桩号系统一致,若不一致,找出对应关系。沿测线方向:沿测线方向:Receiver Point Station 某个接收点桩号。63 Shot Line Station 对应的炮线桩号。 11。5若桩号系统一致,这两个参数应相同。若不一致,找出某个接收点桩号(的位置)

47、所对应的炮点桩号系统中炮线桩号。提供了该参数,才能将两个不同的桩号系统统一(X方向)。沿测线垂直方向:沿测线垂直方向: Shot Point Station 某个炮点桩号。63 Receiver Line Station 所对应的接收线桩号。23005若桩号系统一致,这两个参数应相同。若不一致,找出某个炮点桩号(的位置)所对应的接收点桩号系统中接收线的桩号。提供了该参数,才能将两个不同的桩号系统统一(Y方向)。实例实例实例实例: PLOTGE GE01,MULT1,ADD0,LR,ts0.25: PLOTGE GE01,MULT1,ADD0,LR,ts0.25绘制二维观测系统图绘制二维观测系统

48、图GEnGEn n n 为为GEGE数据表号数据表号LRLR或或RL RL 定义绘图方向定义绘图方向MULTm ADDaMULTm ADDa m m为检波点距离,为检波点距离,a a为为0 0站号站号 对应的桩号对应的桩号, ,桩号桩号=m=m站号站号+a+aTS tsTS ts表示图中相邻站间距离为表示图中相邻站间距离为tsts厘米厘米观测系统图观测系统图束线号、观测系统类型、束线号、观测系统类型、线数、炮线距、炮点距、线数、炮线距、炮点距、线距、道距、线距、道距、inlineinline、crosslinecrossline、面元、面元* * * * * * * * * * * * 1 2

49、 3 4 5 61 2 3 4 5 6* * * * * * * * * * * *距移偏距线炮距点炮线距GRP2(GRP2(第二组参数第二组参数) ):定义站的:定义站的X X坐标值坐标值 GRP3( GRP3(第三组参数第三组参数) ):定义炮点站号和炮点与排列图形:定义炮点站号和炮点与排列图形 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 GRP1( GRP1(第一组参数第一组参数) ):定义:定义X X、Y Y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和坐标轴的单位长度和 CMPCMP面元在两轴方向上的长度等面元在两轴方向上的长度等 GRP4(GRP4(第四组参数第四组参数) ):定义各炮第:定义各炮第1 1道的接收点位置道的接收点位

50、置GRP5(GRP5(第五组参数第五组参数) ):定义炮点的偏离距:定义炮点的偏离距GRP6(GRP6(第六组参数第六组参数) ):定义各种排列图形:定义各种排列图形lS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lR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lX 文件格式文件格式H00,H01,H400,H402,H403 每个文件必需的头块记录每个文件必需的头块记录域名域的定义列号格式最小值-最大值缺省值单位1记录标识1-1A1“R”或“S”无2线号(左对齐)2-174A4 无3点号(右对齐)18-252A4 无4点索引26-26I11-9|5点代码1)27-28A2见下无6静校正量29-3214-999-999空ms7点深度33-36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