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50252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第卷(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初学为文,一看题目便搔首踟蹰,不知如何落笔,即便 ,敷衍成篇,自己也觉得索然寡味。度过枯涩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对于什么都有意见,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旁征博引而轻重倒置, ,下笔不能自休。知道割爱才进入第三阶段,对不恰当的内容要 地加以削删,所谓“绚烂之极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A.披肝沥胆 纷纷扬扬 大刀阔斧B.搜索枯肠 洋洋洒洒 大刀阔斧C.披肝沥胆 洋洋洒洒 大张旗鼓D.搜索枯肠 纷纷扬扬

2、 大张旗鼓【答案】B.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搜索枯肠:比喻才思枯窘(含贬义)。因此第一空选搜索枯肠。纷纷扬扬:形容雪、花等多而杂乱地在空中飘舞;也形容消息、流言广为传布。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还形容才思充沛;写起文章来很顺畅。第二空提到“下笔”,因此选洋洋洒洒。大刀阔斧:意思是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也比喻公开。 因此第三空选大刀阔斧。2.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3分)A.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

3、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B.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C.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D.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答案】D(A、B、C三个选项均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而D选项不符合比喻修辞的定义。因此选D。)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契诃夫要我们笑,要我们笑着走上生活的

4、道路,但是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 , , 。 , , 。我们便免不了要受到它的支配生活决不是开玩笑的如果是像机械的话但也不是像机械那样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支配生活了它是无比严肃的A. B. C.D.【答案】B(根据第一空的前一句“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可以推断,第一空的内容与前文含义相反,因而第一空应该选择,能够紧接在之后的句子为。根据第二空后面的句号可以推断第三空有转折,所以第三空应该为。根据前面三空应为,可以推断出答案为B。)4.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3分)甲、迁客逐臣 乙、游子思妇 丙、戍卒征夫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解识行人

5、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A.甲: 乙: 丙: B.甲: 乙: 丙:C.甲: 乙: 丙: D.甲: 乙: 丙:【答案】A(出自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属于甲、迁客逐臣;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族征夫;选自宋代何应龙的行人,属于游子思归;选自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从诗中“岭南”便可得知作者被贬谪,属于甲;选自无名氏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从诗中“无消息”可以判断出该诗为思妇诗,属于乙; 选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卒征夫。)5.春华中学举行“全校师生读书月”徽标征集活动,下列是各徽

6、标及推荐理由,其中最切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3分) A.以学生作为画面主体,展现当代青年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B.画面洗练风趣,猫头鹰专心读书的神态启迪学生读书要专注,给学生方法的指导。C.众人开卷阅读的画面,既突出了读书的主题,又强调了此次活动“全体性”特点。D.人形的树表达了读书助人成长的寓意,地球图案传达了读书人要行万里路的理念。【答案】C(根据题目,活动以“全校师生读书月”为主题,所以徽标和征集语中应以“师生” 为主体,以“读书”为主要活动。不能只强调一方,因此排除A和B选项,“地球与行万里路”与主题无关,因此排除D选项。因此C选项最适合。)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

7、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许子良传宋濂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尤长于科目之学。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嘉定丙子,以诗赋魁江东漕司,试礼部不利。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余矣。【译】许子良,字肖说,是浙江东阳人。天资卓越,幼年读书,一看就能了解要义。等到壮年,精通经史,精于文章辞令,尤其擅长科举考试科目的学问。考生们欣然跟从他,短时间内,就能领悟写文章的关键。嘉定九年(1216年),凭诗赋居江东漕司第一,参加礼部考试未能取胜。嘉熙二年(1238年),才考中进士,时年已经五十多了。调余姚簿,未上。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前

8、此赢羡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谏之止。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子良为稽逃亡,考隐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译】调任余姚主簿,未去任职。因为宰相乔行简的推荐,镇守监察江西酒库。此前的赢余大都归于自己,子良分文不取而(全都)上交公家,官员们彼此相看十分惊叹。淮东转运司授官主管帐司。沿江有大约三十里芦场,老百姓赖以为生,守边的官吏商量采取清野措施,想要将芦苇全都砍掉,子良规劝后这件事作罢。迁任晋陵知县,户籍簿册杂乱,国家征收的赋税大多散失。各部门

9、催缴拖欠的赋税像雷鸣电闪一般急迫,差吏几乎都逃窜藏匿了,前任县令因政绩不佳而离职。子良为此核算逃亡的人家,查核隐瞒遗漏的户口,催收租税确定徭役,条例清晰。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余。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豪右惭愤,阴图中子良,无隙可乘而止。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译】不久主管安溪酒库,改任宣教郎、任都昌知县。府库空无一物,子良减缩多余的支出,两年之内,赋税就有所节余。豪门大族捏造假名来逃避田租赋税,没有人敢过问此事。子良列出那些主使者的姓名公布在集

10、市上,再有人仿效就同样处理。豪门大族羞愧愤恨,想暗中图谋造谣中伤子良,没有空子可钻才停止。不久,有旨意让他查看积压未予审决的案件八十余件,子良为此查阅案卷,一一判决。即使有连年不能裁决的案件,一下子是非对错都清楚了。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弊蠹相仍,负上供钱三百余万。子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得者亦谢去。居半载,郡计裕如。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情既得,即决遣之,吏袖手旁睨具文书而已。同僚与吏无所容其私,皆忌之。【译】又转任朝散郎,改任台州知州。弊病祸害连续不断,拖欠上缴的钱三百多万。子良如在都昌时一般节约支出,凡是按照惯例他应该享有的都谢绝。过了半年,郡内的经济丰足有余。子良审案,

11、靠着桌子与原告、被告双方以你我相称亲切交谈,来审查事情的真相。实情了解之后,就审判发落他们,小吏袖手旁观写判决公文罢了。同僚与小吏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私心,都忌恨他。吏白每岁以钱折米二万斛,子良又不许。而禁卒有不便者,于是嗾其殴狱吏以撼之,且相与出危言。子良知堕其计,即委印出关去。事上,降两官。贾似道开阃荆湖,辟主管机宜文字,且为辨其非辜,叙朝散郎。事有难处,他人不能置笔者,经子良议定,人无异辞。【译】小吏禀告每年用钱折合两万斛米,子良又不允许。而恰有不称心的禁军士兵,州吏们就挑唆他们殴打狱吏来震慑子良,并且一起拿话威胁他。子良知道落入他们的圈套,就丢下官印出关去了。事情上报,降了两级。贾似道在

12、荆湖开置府署,征召他主管机宜文字,并且为他辨明无罪,评议等级次第为朝散郎。事有难以决断的地方,其他人不能落笔的,经过与子良商议确定,人们便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景定庚申三月,卒于沔川,年七十五。【译】景定元年(1260年)三月,许子良在沔川辞世,时年七十五岁。(选自宋濂全集,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诗赋魁江东漕司 魁:居首位B.前此赢羡率自入 羡:多余的C.子良为稽逃亡 稽:核查D.且为辨其非辜 辜:辜负【答案】D(罪)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子良天资聪颖,精通经史,富有才华。他教授学生亦很得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

13、里就能领悟到做文章的关键。B.都昌豪门大族捏造假名来逃避租税,以前无人敢过问,而许子良上任以后去整治他们,将主使者的姓名公布于众并上报朝廷。C.在台州时,许子良的同僚和下属因无法营私,都很忌恨他,然后设计陷害子良,子良只好弃官印逃离。D.撰写文书时他人感到不好下笔的地方,一经与许子良商定,其他人也就没有异议了,充分显示了许子良的才能与威望。【答案】B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4分)各部门催缴拖欠的赋税像雷鸣电闪一般急迫,差吏几乎都逃窜藏匿了,前任县令因政绩不佳而离职。(4分。每小句1分,语句通顺1分)【细则】第一句1分,重点

14、落在“逋”上,拖欠;如翻译为“欠的赋税”更好。第二句1分,句意通顺即得分。第三句2分,“不良”,1分:可翻译为“考核、表现、政绩等不佳、不好”,具体什么不良要补出。 “去”,1分:离职、去职。译为逃跑不得分。“去”如理解为许子良离职,不得这1分。(2)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4分)即使有连年不能裁决的案件,一下子是非对错都清楚了。(4分。每小句2分)【细则】第一句2分,“虽”,1分:即使。 “引决”,1分:判决、裁决,对象必须是案件,译为人的不得分。第二句2分,“一旦”,1分:一下子,一天之内,不译不得分; “白”,1分:清楚、真相大白。9.文中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许子良克已奉公的品质?请

15、简要概括。(4分)【答案】管理江西酒库时多余的钱全部上交;在台州任上,凡是按照惯例他应该享有的都谢绝。(4分。每点2分,每点中地点与事件各1分)【细则】题目要求“概括”,照搬原文不得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011题。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三)黄庭坚 关寒塞雪欲嗣音,燕雁拂天河鲤沉。百书不如一见面,几日归来两慰心。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 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注】嗣音:传递信息。世说新语记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10.诗中前两联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答案】对塞上从军的叔父的牵挂;音书

16、难寄的感叹;对叔父早日归来的期盼。(每点2分,共6分)【细则】第一点:对叔父,1分;牵挂、担忧、思念,1分。第二点:音书难寄、音信不通,1分;感叹、感伤、悲愁、无奈,1分。第三点:见面、早日归来,1分;期盼、期待、渴望,1分。11.后两联多用虚笔,请作简要分析。(5分)【答案】叔父挟弓带刀,戍守边疆,凝望路上往来行人;家中亲人深夜还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叔侄俩回家之时,当年亲手种的江头柳树已十寻了(3分)。这些都是想象的虚笔,强化了对叔父的思念之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2分)。(共5分)【细则】想象的内容:叔父的行为1分,家人的行为1分,柳树十寻(围)1分。想象的作用:情感1分,思念叔父(思念家人不

17、得分); 拓展意境、丰富内容等,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6)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8)世事洞明皆学问, 。(曹雪芹红楼梦)【答案】(1) 任重而道远(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艰难苦恨繁霜鬓(4) 君子

18、不齿 (5)金块珠砾 (6)箫鼓追随春社近 (7)寻常巷陌 (8)人情练达即文章 (8分。每空1分)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16题。 作别三峡纤夫韩永强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个名叫AK的外国人,在一本英文版长江三峡的画册里,为古老的长江三峡留下了极为精彩的画面和动人心魄的文字。书中最叩击我心弦的,是关于峡江纤夫的描述。“悬崖峭壁间开凿出了一条蜿蜒的小路,那是供纤夫拉纤时通过的栈道,狭窄的地方仅供一人通过,远望就如绝壁间的一段凹槽。纤夫们就光着脚行进在尖利的岩石上。夏天他们顶着炎热的骄阳,冬天他们必须跃入刺骨的冰水中游到岸上。当行走在高高的栈道上的时候,一旦有人不慎打滑

19、跌入悬崖,另一个人就必须迅速补位,从而不让船下滑这就是纤夫的生活。”读着这些情景交融的文字,我的眼前就呈现出一条条结实的竹缆,竹缆一头连着在险滩上挣扎的柏木船,一头连着悬崖峭壁上的纤夫。那条紧绷绷的竹缆绳上,悬挂着我祖辈的灵魂。每一个纤夫都有自己或妻子或老母亲或恋人细心缝制的“扯扯儿”(即拉纤的搭肩)。这些“扯扯儿”,长六尺宽半尺,一律用上好的“白官布”制作,对折成三尺长,另一头则固定着一个一寸见方的厚竹板。拉滩的时候,纤夫把竹板向纤缆上一别,把宽的一头斜挎到肩头,就开始艰难的跋涉了。搭在肩上的白官布上不能有任何装饰,否则拉纤时哪怕一个细小的线头或者折痕,都会让纤夫的肩膀磨破流血。而别在纤缆上

20、的一端则可做些文章,纫得越密实,就越牢固安全。船到滩头,领纤的一路如风一般旋去,纤夫们没有一个敢怠慢,都会一边以极快的速度奔跑,一边迅捷地把扯扯儿另一端别到纤缆上。只要扯扯儿别到纤缆上,纤夫的腰就马上绷成了一张弯弓,而纤缆就如弦上的箭。险滩喧哗着咆哮着猛烈撞击柏木船的船头,激起高高的水浪。纤夫们在陡峭的山崖上毫无选择地把手指抠进岩缝中,赤裸的脚板则要尽量寻找悬崖上的缝隙。苍凉无情的崖石上,只有汗珠碎成了八瓣,只有纤夫从胸腔中挤压而出的“嘿咗”声如闷雷滚过长江三峡中,自古“西陵滩如竹节稠”。纤夫们战胜了一个险滩,而下一个、下下一个以及每一个险滩,都是夺命的关口。所以,长江三峡的两岸边,总有望郎的

21、妇人化作奇峰异石苦守崖顶。在漫长的岁月中,她们把山崖上的竹叶都撕成了丝丝缕缕的心事,把自己的血肉之躯都望成了冰凉的望夫石!于是,七百里峡江中,总有“望郎滩,望郎滩,我望郎君早回还”的呼唤。但真正的纤夫从不恐惧。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回家,回家,回家同妻儿团聚。在这个目标的导引下,纤夫们有时会十分快活。在拉纤时含泪而唱的“拉纤小调”,他们在顺风顺水时唱得有滋有味三尺白布四两麻啦,做个扯扯儿把滩拉啊!大坪大蹚各顾各啊,石旮浪里脚蹬脚啊!一声号子一声汗啊,幺二连三都使力啊!一声号子一声胆啊,一声号子过险滩啊!喊声号子加把力啊,船过滩头把家还啊AK先生作为一名外国人,毕竟只是三峡的匆匆过客。假

22、如他进一步走进纤夫中去,他会在对长江三峡纤夫的同情悲悯中增添更深的敬意,写出更为深情的文字,让世人更清楚地知道在中国,在长江三峡,有一群人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当年的长江三峡是外国人看中国最好的“看本”,今天的长江三峡,更是世人看中国的必到之地。可惜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们,已经看不到长江三峡中记录的栈道、纤夫和柏木船了。但是,新的长江三峡提供给人们的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和豪气。在巍然矗立的三峡大坝之上,昔日“滩滩都是鬼见愁”的一百多道险滩杳如黄鹤,今日三峡只有碧波荡漾的浩瀚!桀骜不驯了千万年的长江三峡,在如水月光的映照下,同我一起在梦幻中迤逦而行,去作别永远的三峡纤夫。我要告诉巫峡的神女和遍布三峡

23、两岸望郎的山峰,她们的悲剧会永远谢幕,他们的子子孙孙因为有了新三峡的滋润,会永远幸福而甜蜜。(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3月1日,有删节)1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三峡纤夫的形象特点。(4分)【答案】勇敢无畏;乐观坚韧;团结协作;生活艰辛;思亲顾家。(4分。每点1分,答对4点给4分)【细则】“乐观坚韧”可以分成两点赋分,每一点1分,答到任意四点皆可得4分。14.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答案】运用夸张和比喻(2分),视听结合(1分),描绘了纤夫们辛苦拉纤的细节(1分),表达了作者对纤夫苦难命运的同情(2分)。(共6分。)【细则】手法方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放首位,答中任意两点得2分;

24、第二点只要写出了描绘了纤夫们拉纤生活的艰辛与困难就可以得分。(意思对即可)15.文中引用“拉纤小调”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再现了拉纤的场景;使纤夫们的形象更丰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感染力。(4分。每点1分)【细则】补充结构方面:与上文纤夫形象的相关描写照应,为下文议论抒情做铺垫;“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答成“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可;六点答到任意四点皆可得4分。16.文章标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答案】对今日难见三峡纤夫的惋惜;对人与自然抗争的悲壮历史的感喟;对三峡巨变和时代进步的欣慰;对创造生命奇迹的三峡纤夫的敬意。(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六、阅读

25、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教育的新生陶行知世界是在动,人生是在动,教育怎能不动?并且是要动得不歇,一歇就灭!怎样动?向着哪儿动?我们要想寻得教育之动向,首先就要认识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之对立。一方面是生活教育向传统教育进攻;又一方面是传统教育向生活教育应战。在这空前的战场上徘徊、缓冲、时左时右的是改良教育。教育的动向就在这战场的前线上去找。传统教育者是为办教育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分离。改良教育提出“教育生活化”和“教育即生活”的口号。生活教育者承认“生活即教育”。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前进的生活就是前进的教育,倒退的生活就是倒退的教育。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

26、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磨擦。为教育而办教育,在组织方面便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学校与社会中间是造了一道高墙。改良者主张半开门,使“学校社会化”。他们把社会里的东西拣选几样,缩小一下搬进学校里去,“学校即社会”就成了一句时髦的格言。这样,一只小鸟笼是扩大而成为兆丰花园里的大鸟笼。但它总归是一只鸟笼,不是鸟世界。生活教育者主张把墙拆去,承认“社会即学校”。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就会自然而然去运用社会的力量,以应济社会

27、的需求。为学校而办学校,它的方法必是注重在教训。给教训的是先生,受教训的是学生。改良一下,便成为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做,有何用处? 于是“教学做合一”之理论乃应运而起。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训藏在书里,先生是教死书,学生是读死书。教死书、读书死便不许发问,这时期是没有问题。改良派嫌它呆板,便有讨论问题之提议。课堂里因为有了高谈阔论,觉得有些生气。但是坐而言不能起而行,有何益处?问题到了生活教育者的手里是必须解决了才放手。问题是在生活里发现,问题是在生活里研

28、究,问题是在生活里解决。没有问题是心力都不劳。心力都不劳,是必须接受现成知识方可。先在学校里把现成的知识装满了,才进到社会里去行动。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便是这种教育的写照。他说的“即知即行”和“知行合一”是代表进一步的思想。生活教育者根本推翻这个理论。我们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传授现成知识的结果是法古,黄金时代在已往。进一步是复兴的信念,可是要“复”则不能“兴”,要“兴”则不可“复”。比如地球运行是永远的前进,没有回头的可能。人只见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不知道它是跟着太阳以很大的速率向织女星

29、飞跑,今年地球所走的路绝不是它去年所走的路。我们只能向前开辟创造,没有什么可复。时代的车轮是在我们手里,黄金时代是在前面,是在未来。努力创造啊!【注】兆丰花园:近代上海著名的租界公园,现称中山公园。17.简要分析“学校即社会”和“社会即学校”两个主张的区别。(6分)【答案】前者是改良教育的主张,后者是生活教育的主张。前者学校与社会依然隔绝,后者破除了学校与社会的隔阂。前者选几样社会的东西搬进学校,后者运用社会的力量又适应社会的需求。(6分。每点2分)18.结合全段,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6分)【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2分),准确厘清了行动、知识、创造三者的关系(1分),形象阐明了生活

30、教育的根本理念:有行动,才有真知;有真知,才有创造(2分)。这一主张也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扬弃和发展(1分)。(共6分)【细则】手法2分;观点2分;阐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得1分;手法效果1分。19.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答案】首先,提出教育的动向问题(1分);接着,从主张、组织、方法三方面比较传统教育、改良教育、生活教育的异同(3分);然后,阐明生活教育的根本理念(1分);最后,号召读者既不要法古,也不要复兴,而要开辟创造(1分)。(共6分)【细则】能答到“从主张、组织、方法三方面”给1分,能答到“比较传统教育、改良教育、生活教育的区别”给2分;能答到“开辟创造”给1分。七、作文(70分)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江浙民谣: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秧要日头麻要雨,采茶姑娘盼阴天。高三语文试卷 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