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面试真题解析(合集).docx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41916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面试真题解析(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面试真题解析(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面试真题解析(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面试真题解析(合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真题解析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小学语文母鸡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喜欢母鸡么?为什么喜欢或者为什么不喜欢?接下来,我们去看看本文的作者老舍他是喜欢还是讨厌母鸡呢? (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写喜欢的自然段是?找出关键词。(一向讨厌 13,不敢再讨厌 410。)(三)体会情感1.自由阅读 13 自然段,圈出重点语句,看看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趁其不备”“狠狠”,体

2、会母鸡欺软怕硬,暗箭伤人。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再次齐读,指导读出母鸡令人讨厌的感觉,也可让学生模仿母鸡的动作,去体会作者对母鸡的讨厌。过渡: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你找到秘密了吗?2.齐读第 410 段,边读边用笔画一画,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魅力与情怀?“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说话练习,让孩子们用书上的语言填空。(此处举出具体例子,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四)深化中心1.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

3、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这只母鸡如此爱自己的孩子,如此不辞辛劳地为孩子们无悔付出,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 9 自然段。2.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不是)正因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正因为母爱的伟大,所以老舍先生的情感才从“一向讨厌母鸡”变为“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作者对母鸡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欢、敬佩、赞赏)是呀,此时,作者对母鸡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了。(带着对母爱的崇敬再读第九自然段。)(五)课后作业课后对比阅读老舍的猫,下节课交流这两篇文章的异同点。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觉得“母鸡”说的

4、只是母鸡吗?【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全文围绕着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态度展开叙写,表面上是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实际上作者是在歌颂天底下所有神圣而伟大的母爱。2.简述一下教学流程。【教学实施类】【参考答案】这堂课主要有五个教学环节。首先是导入新课,联系学生对母鸡的认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主要解决生字词,梳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第三个环节是深入研读,体会作者情感,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圈点勾画,抓住关键词赏析语言,体会情感。第四个环节是深化中心,拓展延伸,引

5、导学生认识到母爱的伟大。最后我留了课后作业,对比阅读本文与猫的写法上异同。2017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面试邹忌讽齐王纳谏真题解析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初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二)初读课文1.一读:疏通文

6、意,了解大意。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教师补充相关文言知识。(1)“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窥”,必然是仔细的。“窥镜”,不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端相的意思。(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孰与”:与比,谁。“美”:漂亮,形容词。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3)“今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积为 116500 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 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地方”为古今异义

7、词。(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刺”:指责。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虽”:即使。“言”:说,批评,建议。“进”:进谏。“者”:相当于“的”。2.二读:理清思路。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提出问题)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分析问题)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解决问题)(三)研读课文1.文章开始由一件家庭琐事写起,这件家事是什么?邹忌向他的妻、妾

8、、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2.由于感情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语气所含的感情色彩。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亲昵)问妾:吾孰与徐公美?(严肃)问客:吾与徐公孰美?(平淡)3.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色彩有明显差异。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热情地赞扬)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谨,害怕)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应酬) 4.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态度如何?得出什么结论? 他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内容可知)。他思之的结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也”。5.

9、反复思考,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用了设喻手法。)6.讽谏结果如何?最后齐王纳谏。文中写到齐王纳谏决心之大,行“三赏”朝廷内外出现了“三变”,使得“四国朝齐”。(四)拓展延伸1.写法借鉴:通过对话表现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问三答。2.思想内容借鉴:文中的“纳谏除蔽”这种见解在当时有积极意义,虽然邹忌讽谏与齐王纳谏都是为巩固封建统治,但

10、在客观上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今天,我们也应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培养多谋善断能力。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为什么在劝谏齐王之前,写了妻、妾和客那一部分?【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也就是妻、妾和大臣那一部分。“伴君如伴虎”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变过的真理,如果开门见山地进谏,邹忌很可能不会达成自己进谏的目的反而招来灾祸。他是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

11、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最后用“王之蔽甚矣”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一针见血,使其猛醒,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2.请你结合战国策品析这篇文章的特色。【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文章生动地刻画了邹忌与徐公的比美,很有风趣地描写了邹忌与妻、妾、客不同的三问三答,揭示了一个人容易受蒙蔽的原因,找到了向齐威王进行讽谏的理由和依据,塑造了邹忌这个头脑冷静、善于分析事物的鲜明形象,也反映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战国策的文章,每每语言简炼,笔锋犀利,对人物的刻画鲜明而生动,还善于借用各种故事,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抽象的

12、道理,本文也具有这些写作特点。本文的艺术技巧,更突出的是在三百多字的短文中运用了六次排比,每次排比都是三层照应,每层照应又运用灵活多变的句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大大增强了读者的印象,如:叙述邹忌分析各人称赞他美的不同原因,一是妻的偏私,二是妾的畏惧,三是客人的有求于他。邹忌分析齐威王受蒙蔽的原因,一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二是“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三是“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登高真题解析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高中语文登高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学生诵读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导入语:人们往往喜欢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去

13、野外踏春,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样是登高,“诗圣”杜甫又是怎样的处境与心情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二)品读诗歌,初步了解1.教师范读,学生默读。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3.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默读,领

14、悟诗歌的大意。再次朗读,思考问题:可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明确:悲凉。(三)精读诗歌,赏析内容1.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2.颔联:无

15、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提问: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明确:落木萧萧: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提问: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

16、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 48 岁开始,一直到 58 岁去世为止,11 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4.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提问: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提问: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提问: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

17、,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四)拓展延伸朗诵比赛,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看哪一组读得更有感情。(五)布置作业赏读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杜甫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一首名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

18、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2.赏析颔联。【专业知识类】【参考答案】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