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高一英语).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17968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高一英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高一英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高一英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高一英语).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摘要 根据新编高中英语实验教材的特点,并针对使用新编高中英语教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探讨了如何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求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实现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关键词 新课标 新教材 新教法 创造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为 NSEFC),是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本套教科书(NSEFC)正是为了顺应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与九年义务教育

2、阶段英语学习相衔接,并以实现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为目的而编写,力求“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括动,”“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进步。”自2003年修订版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使用以来,广大英语教师一直在努力寻

3、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编写的SEFC新教材。一、NSEFC教材的特点2003年新修订的SEFC教材(简称“NSEFC”)中的每个单元都以话题为中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编排了听、说、读、写等内容。该教材的每个单元都编有Goals、Warming-up、Listening、 Speaking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Language studyWord study and Grammar 、Integrating skills(reading and writing)、 Tips and Checkp

4、oint 十一个部分。教材如此编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教材的一大亮点。这些内容正是听、说、读、写教学的良好素材,教师若能把握教材特色,成功驾驭和运用好这套教材,对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教材以单元话题为中心,分为听说、阅读、词汇、语法、写作五种课型。该套教材除了淡化语法,重视听说,协调读写,提倡整体教学法和交际法,鼓励教师用英语授课,而且还淡化单元课型,加大听读量、词汇量和综合信息量,强化语言综合技能的整合。2教材结构合理,形式活泼,设计美观,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欣赏需要。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特点,所选的语言材料真实、地道、自然、密切联系学生的

5、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如:Friendship, Going places,Computer 等单元。3教材注重加强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及融合。本套教材选题丰富,包括了天文(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地理(Canada“The True North”)、体育 (The Olympic Games)、科技(Computers)、农业(Working the land)、文化(Cultural relics)、社会(Great Women)、音乐(Music)、文学(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和娱乐(Theme park

6、s)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4. 教材在采用话题、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任务型教学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 Contents 列出了每个单元的 Topics,Functional items,Structures,Reading,Writing,还具体列出条目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用书(Students Book)中的 Warming Up,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Learning Ti

7、p 和练习册(Workbook) 中的 Listening task,Speaking task,Project 等习题、任务和项目的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因此,教材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learner-centered instruction)的教育理念,也是对传统教育理论的一种挑战。5. 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练习册各个单元所设计的评价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反思。教师用书中还提供了补充建议,并设计了一些诊断行测试题,供教学时参考。 二、NSEFC教材

8、使用的困惑新编教材使用板块设计,每单元分为Warming-up, Listening, Speaking,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Language study 和Integrating skill等部分,还有Workbook中较大容量的练习题。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们普遍对课时的安排感到困惑,教师很难把握课时的分配。与旧教材相比,新编教材中的生词量、阅读量、话题信息量以及各种任务活动量提高的幅度较大,学生难以掌握。据了解,该套教材覆盖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24个话题,66个功能意念项目和3000多个单词积300余条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在旧教材的

9、基础上增加8个话题,23个功能意念项目和1500多个词汇。三、使用NSEFC教材的建议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因此,需要教师探索新的教法。 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和转变教学观念 面对新教材“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观、教学方法及教育理念都必须有所创新和转变,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人文主义教学观和科学的评价观,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造良好的、宽松的、有趣的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学习英语的能力,加

10、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同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基础差的学生要耐心地加以帮助,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要认识到教师的知识是有源之水,要充分利用媒体优势,收听收看英语节目,同时,要浏览英语网站以获取最新信息,与时代保持同步;积极寻找外援,保持与高校专家和兄弟学校之间的联系,加强往来,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2、 教师要大胆处理教材,创造性地重组教材本套教材板块多、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教师想把教材中所有板块的内容都处理完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包。教师应灵活地

11、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依据自己学生地实际水平,大胆删减、增补和重组教材。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删减、增补教材内容,以便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活动,落实最重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比如,在普通班授课可以简化listening, speaking, post-reading, talking, project和assessment等板块的教学步骤。另外,也可以舍弃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较远、专业性太强的内容,如:The silver screen(Book 1A Unit5)和 Festivals(Book 1B Unit 14)等单元的部分

12、内容。而对于重点班的学生,除了尽可能多的用教材中的材料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还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报刊、杂志)和听力材料(从网上搜索VOA、BBC、CCTV的新闻),学生不仅能高效地完成课上所学内容,还可以增强课外自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使各部分顺利衔接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改变。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但板块之间却未标明顺序,未分课次。这样安排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每个 lesson的束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进行重组。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以话题为中心,从学生熟

13、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首先激发他们想用语言表达的欲望,然后给予学生表达思想所需的语言,最后逐步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能力的训练。本着语言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规律,我们根据每个单元的实际情况,突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达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目的。比如 Book1A中Unit3 Going Places,看到话题后,通读整个单元,包括练习册中的练习及补充材料,我们对此单元的整体设计由以下几步骤组成: 从Listening中的第一练习开始,通过机场的广播,既做针对性的听力练习,又导出 means of 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进

14、行Word Study,使学生对这部分词汇有一个系统掌握,同时又为完成下面的任务打下语言基础。 再由“假定你要出国,在机场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topic,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并利用所学语言及生活常识解决问题,最后写一个简单的 Tips。既达到练习语言的目的,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上面做了充分的热身训练(由听说构成)后,导入本课的Reading -Adventure Travel,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eco-travel这个新颖的话题。从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导入中的四幅图入手,通过对图中人物的行为描述,引出一个辩论题:Is tourism good or bad for a place

15、?通过讨论旅游对地方发展的利弊这个任务,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文话题的深入思考,也自然地过渡到eco-travel这个主题,使教学进入较高的层次。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围绕旅游这个中心,从大家熟悉的真实情景 -机场入手,过渡到城市旅游,再到探险旅游,最后讨论生态旅游,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化。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强化了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也使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更具整体性。再如Book1B中的13单元Healthy Eating这个单元的integrating skills和课文关系比较密切,所以我把它放在reading后面进行,而第16单元Scientists at Work的Int

16、egrating Skills则是和Speaking放在一起处理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来练习如何评价,如何表示赞成或反对。除了单元内容的整合,我们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日常生活的主题调整教学顺序,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在开学初教学Good friends(Book 1A Unit 1),Good manners (Book 1A Unit 6)和Body language (Book 1B Unit 21) ;在运动会期间教学Sports(Book 1A Unit 8);在旅游黄金周前后教学Going places (Book 1A Unit 3); Unforgettable exp

17、eriences(Book 1 A Unit 4)和Culture relics (Book 1A Unit 7);而在元旦和春节前夕则教学Healthy eating (Book 1B Unit 13)等。3、适时适量扩充信息,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应积极从各种渠道搜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1)对材料精心挑选,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如:Unit9 Technology单元涉及科技题材,学生难以理解,兴趣难以调动。我们没有直接从教材出发,而是先挑选几篇生动有趣、难度适宜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Years

18、of Ideas,介绍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并讲述雨伞、口香糖和冰激凌是如何产生的几段小故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的内容。2) 对材料有效利用,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充分利用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如学到Unit5 The Sliver Screen我们补充了学生感兴趣的关于奥斯卡金像奖的文章Hollywoods most desired objects-The Oscars。在此练习中训练学生寻找主题句和总结中心思想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所学内容不定期地节选一些网上及广播中的新闻,

19、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材料精心挑选,有效利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把单纯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Unit13 Healthy Eating 时,给学生留下一个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学习用英文书写最佳三餐搭配,并用文字和插图,以墙报的形式展出。在学习Unit15 The Necklace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演绎不同

20、版本、不同风格的项链,甚至排演其他剧目。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尽管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锻炼了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由于语言学习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师不再空洞地说教,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教学活动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课本所涵盖的内容,他们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英语学习已经超越了单纯语言学习的范围,单纯、机械的语言教学得到有效改善。 5、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思

21、维的发展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还可以加快课堂节奏,加大课堂密度。教师应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开发性、灵活性及创造性。如讲到 Book1B的Humor时,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利用著名幽默大师Charlie Chaplin 和Mr.Bean的声像作品,通过画面形象的表演使学生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了解课文的欲望。 总之,教师只有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才能采用启发式、创造性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22、能力;也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困惑在哪,我们才会勤于思考,勤于反思,勤于探究,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这样不仅促进教学改革,还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参考文献1. 廖晓青.2001.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 J.中小学外语教学,(11)2. 国家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纪德奎.2004.任务型教学的反思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4. 钟启泉.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由

23、此,教师需探索新的教法。 一、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使各部分顺利衔接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采用单元划分基础上,设置了若干板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却未标明顺序,未分课次。这样安排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每个lesson的束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进行取舍和补充。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话题涉及内容广泛新颖,贴近生活,除了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外,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课程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以话题为中心,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首先激发他们想用语言表达

24、的欲望,然后给予学生表达思想所需的语言,最后逐步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能力的训练。本着语言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规律,我们根据每个单元的实际情况,突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达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目的。以Book1A中Unit3 Going Places为例,看到话题后,通读整个单元,包括练习册中的练习及补充材料,我们对此单元的整体设计由以下几步骤组成: 从听力中的第一练习开始,通过机场的广播,既做针对性的听力练习,又导出means of 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进行词汇教学,使学生对这部分词汇有一个系统掌握,同时又为完成下面

25、的任务打下语言基础。 由“假定你要出国,在机场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并利用所学语言及生活常识解决问题,最后写一个简单的Tips(小常识)。既达到练习语言的目的,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上面做了充分的热身训练(由听说构成)后,导入本文主课文部分Adventure Travel,并做书上相关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和知识点的讲解。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eco-travel这个新颖的话题。从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导入中的四幅图入手,通过对图中人物的行为描述,引出一个辩论题:Is tourism good or bad for a place?通过讨论旅游对地方发展的利弊这个任务,进

26、一步加强学生对本文话题的深入思考,也自然地过渡到eco-travel这个主题,使教学进入较高的层次。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围绕旅游这个中心,从大家熟悉的真实情景机场入手,过渡到城市旅游,再到探险旅游,最后讨论生态旅游,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化。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强化了他们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也使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更具整体性。 二、适时适量扩充信息,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应积极从各种渠道搜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1.对材料精心挑选,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如:Unit9 Technology

27、单元涉及科技题材,学生难以理解,兴趣难以调动。我们没有直接从教材出发,而是先挑选几篇生动有趣、难度适宜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Years of Ideas,介绍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并讲述雨伞、口香糖和冰激凌是如何产生的几段小故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的内容。 2.对材料有效利用,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Book1B第62页的Integrating reading时,我们感到文章思路新颖,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也很深刻,但课文内容比较枯燥。我们抛开教材,让学生直接讨论电影黑客帝国,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是否能够在未来控制世界,就像电影中所表现

28、的故事一样。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样就顺利地把问题深化,让学生思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这个话题,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补充阅读材料,使学生思考并理解事物的两面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充分利用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如学到Unit3 Going Places时,我们补充一篇阅读材料Public Transportation(公共交通),既拓展了词汇量,又训练了学生阅读中重要的一项猜词能力。Unit5 The Sliver Screen中补充了学生感兴趣的关于奥斯卡金像奖的文章Hollywoods most desire

29、d objectsThe Oscars。在此练习中训练学生寻找主题句和总结中心思想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所学内容不定期地节选一些网上及广播中的新闻,如有关中法文化节的内容,海啸的新闻,以及在世界艾滋病日时英文频道中有关艾滋病的简介和预防的知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材料精心挑选,有效利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把单纯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语言实

30、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Unit3 Going Places单元中,给学生留一个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在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外的导游图和广告信息手册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简单的城市导游手册。学生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向去过国外的人寻找帮助,然后汇总资料,筛选,利用计算机绘制成册,全班展示。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尽管水平高低不同,作品参差不齐,但他们锻炼了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再如,学习Unit16 Scientist at work时,让学生学习用

31、英文书写实验报告,配以文字和插图,以墙报的形式展出。在学习Unit15 The Necklace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演绎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项链,甚至排演其他剧目。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由于语言学习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师不再空洞地说教,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教学活动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课本所涵盖的内容,他们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英语学习已经超越了单纯语言学习的范围,单纯、机械的语言教学得到有效改善。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还

32、可以加快课堂节奏,加大课堂密度。教师应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开发性、灵活性及创造性。如讲到Book2A的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时,由于课文是一封以书信形式描述一千多年前维苏威火山爆发的故事,涉及真实的历史事件,文字描述又极为精致,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利用探索中一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声像作品,通过画面和讲解使学生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了解课文的欲望。又如,在讲到Unit9 Saving the earth时,我们以Michel Jackson的歌曲The Earth Song(大地之歌

33、)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我们这个地球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从而巧妙地深化了主题。虽然只花费5分钟,却创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有一些弱点,如,语法和词汇教学还比较单调、枯燥,应使语法和词汇“活动”起来;又如学生感性认识过多,热闹过后进行的理性思考太少,实际应用匮乏,印象不深刻等。教师应扬长避短,充分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新课标必修模块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 佛山市第三中学英语科 邓碧波 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倡导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灵活、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由

34、此,教师需探索新的教法。 一、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使各部分顺利衔接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所改变。在采用单元划分基础上,设置了若干板块,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听说读写训练,各部分之间教学目的明确,却未标明顺序,未分课次。这样安排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可以摆脱每个lesson的束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大胆进行取舍和补充。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话题涉及内容广泛新颖,贴近生活,除了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外,更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课程内容更丰富,结构更灵活,给予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机会。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以话题为中心,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首先激发他们想用语言表达

35、的欲望,然后给予学生表达思想所需的语言,最后逐步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能力的训练。本着语言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规律,我们根据每个单元的实际情况,突破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取舍或调整,以达到完成不同教学任务的目的。以Book1A中Unit3 Going Places为例,看到话题后,通读整个单元,包括练习册中的练习及补充材料,我们对此单元的整体设计由以下几步骤组成: 从听力中的第一练习开始,通过机场的广播,既做针对性的听力练习,又导出means of 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进行词汇教学,使学生对这部分词汇有一个系统掌握,同时又为完成下面

36、的任务打下语言基础。 由“假定你要出国,在机场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思考,并利用所学语言及生活常识解决问题,最后写一个简单的Tips(小常识)。既达到练习语言的目的,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上面做了充分的热身训练(由听说构成)后,导入本文主课文部分Adventure Travel,并做书上相关练习,进行阅读训练和知识点的讲解。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eco-travel这个新颖的话题。从本单元的第一部分导入中的四幅图入手,通过对图中人物的行为描述,引出一个辩论题:Is tourism good or bad for a place?通过讨论旅游对地方发展的利弊这个任务,进

37、一步加强学生对本文话题的深入思考,也自然地过渡到eco-travel这个主题,使教学进入较高的层次。 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围绕旅游这个中心,从大家熟悉的真实情景机场入手,过渡到城市旅游,再到探险旅游,最后讨论生态旅游,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化。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强化了他们对本单元话题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也使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更具整体性。 二、适时适量扩充信息,拓展话题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应积极从各种渠道搜集真实有效的教学资料,以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触和学习英语。 1.对材料精心挑选,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如:Unit9 Technology

38、单元涉及科技题材,学生难以理解,兴趣难以调动。我们没有直接从教材出发,而是先挑选几篇生动有趣、难度适宜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Years of Ideas,介绍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并讲述雨伞、口香糖和冰激凌是如何产生的几段小故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教材的内容。 2.对材料有效利用,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进行Book1B第62页的Integrating reading时,我们感到文章思路新颖,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也很深刻,但课文内容比较枯燥。我们抛开教材,让学生直接讨论电影黑客帝国,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是否能够在未来控制世界,就像电影中所表现

39、的故事一样。学生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样就顺利地把问题深化,让学生思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问题这个话题,并在讨论的基础上补充阅读材料,使学生思考并理解事物的两面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利用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如学到Unit3 Going Places时,我们补充一篇阅读材料Public Transportation(公共交通),既拓展了词汇量,又训练了学生阅读中重要的一项猜词能力。Unit5 The Sliver Screen中补充了学生感兴趣的关于奥斯卡金像奖的文章Hollywoods most desir

40、ed objectsThe Oscars。在此练习中训练学生寻找主题句和总结中心思想的能力。同时,我们还根据所学内容不定期地节选一些网上及广播中的新闻,如有关中法文化节的内容,海啸的新闻,以及在世界艾滋病日时英文频道中有关艾滋病的简介和预防的知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材料精心挑选,有效利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合理渗透任务型教学,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把单纯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内涵更加丰富的实际应用,给学生创造实践与应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并感受成功,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语言

41、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Unit3 Going Places单元中,给学生留一个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在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外的导游图和广告信息手册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简单的城市导游手册。学生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有的向去过国外的人寻找帮助,然后汇总资料,筛选,利用计算机绘制成册,全班展示。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像力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尽管水平高低不同,作品参差不齐,但他们锻炼了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再如,学习Unit16 Scientist at work时,让学生学习

42、用英文书写实验报告,配以文字和插图,以墙报的形式展出。在学习Unit15 The Necklace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演绎不同版本、不同风格的项链,甚至排演其他剧目。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由于语言学习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师不再空洞地说教,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教学活动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课本所涵盖的内容,他们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英语学习已经超越了单纯语言学习的范围,单纯、机械的语言教学得到有效改善。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

43、还可以加快课堂节奏,加大课堂密度。教师应有效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开发性、灵活性及创造性。如讲到Book2A的Unit10 Frightening nature时,由于课文是一封以书信形式描述一千多年前维苏威火山爆发的故事,涉及真实的历史事件,文字描述又极为精致,学生较难理解。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利用探索中一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声像作品,通过画面和讲解使学生对文章涉及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他们想了解课文的欲望。又如,在讲到Unit9 Saving the earth时,我们以Michel Jackson的歌曲The Earth Song(大地之歌)作为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我们这个地球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从而巧妙地深化了主题。虽然只花费5分钟,却创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有一些弱点,如,语法和词汇教学还比较单调、枯燥,应使语法和词汇“活动”起来;又如学生感性认识过多,热闹过后进行的理性思考太少,实际应用匮乏,印象不深刻等。教师应扬长避短,充分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