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9906267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毕业论文.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我国的国情注定了我国的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公司上市起步比较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不断的出现问题,以至于对公司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经济的正常运转。本文在对财务管理含有和财务管理现状认真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上市企业财务管理方式的分析,分别用归纳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综合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研究,并从宏观,微观等方面提出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广东鸿图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进一步阐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并

2、找出对策并以此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并且提出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建议。最后得出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越来越迫切需要改变财务管理混乱这一现状,中国现代上市企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调整内部企业结构,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结论。关键词:上市公司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China,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public companies that have emer

3、ged dramatically . However, due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is bound to b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therefore the public companies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slow with incomplet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m have been emerging different kinds of problems, which ha

4、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mpany and even pose a threat to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the economy.According to th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about current financial and managerial situation management , also by analyzing the management methods from listed companies, which contains inductive ana

5、lysis,empirical analysis,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law on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in China, and propose the existent financial problems which has encountered in many public enterprises in the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Whats more, we take Guangdong Hongtu Co.,Ltd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 its financia

6、l management situation, also we combined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to further elaborat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ssues and to find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build up and improve a seri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In conclusion, especia

7、lly the public companies have been urgently needing to change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chaos situation, Chinese modern listed companies need to deepen economic reformation , accelerate institutional adjustment , adjust the internal corporate structure, strengthen accountants supervise awareness , it

8、 proves that has the reality significance of this conclusion.Key words:Listing Corpor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I目 录1.前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现状11.2.1国外研究现状11.2.2国内研究现状11.3研究目的及意义22.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2.1财务管理模式方面32.1.1宏观问题32.1.2微观问题32.2集权与分权方面53.广东鸿图公司财务管理案例研究63.1广东鸿图公司概况63.2广东鸿图公司

9、出现的问题73.3出现问题的原因83.3后果83.4解决方式84.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94.1财务信息方面94.2利润分配政策方面104.3绩效考核方面114.4筹资方面124.5现金管理方面124.6集权与分权方面13结论15参考文献16致谢171.前言1.1研究背景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内容之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股市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作为股市投资者投资对象载体的上市公司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也经历了一个数量和规模急剧膨胀的过程。然而,在各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不少上市公司面对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而不知所措,有些甚至被迫宣布破产,这与不重视发挥财务管

10、理的重要作用有直接的关系。目前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现金流通稳定性差,融资渠道单一,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使得企业面临着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双重考验。1.2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公司财务管理想研究较早,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已发展成熟。由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上市公司赖以生存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制度已十分完善,因而其处处体现出市场经济所特有的理念和精神,上市公司企业对资金运动过程自主管理实践的需要,是为这些企业高效率配置资金资源服务的,因而其依次贯穿于企业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运营管理和分配管理的各环节,以实现企

11、业价值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己任,目前国外的财务管理已越来越国际化,精确化,网络化。1.2.2国内研究现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经营了一个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我国财务管理理论是从前苏联引进并在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政治体制、法律体制和社会文化体制这样的环境中生根发芽,虽然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尤其是1992年以后也逐步调整,但难免受到起初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由于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最初源于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实践服务,这些企业自身的产权特点,因而其最初的使命仅是成本管理。目前许

12、多公司从实现利润变为分别实现税费,通过总结实现多少税来解决社会就业。出现这些情况同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最重要的原因是于财务管理不健全。首先,在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够发达,企业筹资手段不够丰富;其次由于企业不是法人资格的实体,而是作为政府的附属体,这种政府决定企业行为的管理办法,必然产生盲目性。由于政府决定企业行为,企业经营者既没有管理财产权,也就不用承担财产的责任。许多企业不顾市场取向,放松经济核算,也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我国目前财务管理的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之上的,对知识经济、企业商誉、各种无形资产等现代资产的管理尚未形成如对有形资产管理一样的

13、系统理论;我国的风险管理理论基本局限于财务风险的防范,而对于风险投资管理的论述不多;我国现行财务制度相对呆板,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不相容等。我国财务管理的现状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正在发展,但有差距”。1.3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我国的国情注定了我国的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公司上市起步比较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不断的出现问题,以至于对公司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威胁到经济的正常运转。尽管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于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普遍都是基于中小企业进行的, 但财务管理受经济管理体

14、制所决定。于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上市公司与中小企业也不尽相同。具体表现在: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往往重生产与销售,忽视财务管理。而上市公司每当遇到重大转行、产品更新换代、市场策略调整等情况时,财务管理能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性信息,财务管理是上市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受生产成本,组织规模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财务管理机构比较简单,会计核算能力比较薄弱,随意性较大。而上市公司不但要对内策划未来走向,还要对外披露财务信息,需要制定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合理的库存管理和交易结算,这就需要上市公司有合理的财务管理的方式和内部资金调控的能力;中小企业组织机构划分不明确,财务管理需要关注的是为了的生

15、存问题,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关注的是中长期的资金流动。财务管理是管理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与各部门的营运活动息息相关。加强资金管理,事前预测、控制与决策,将企业的财务资源-资金用活,能给上市公司创造最大的效益。因此,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2.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财务管理模式方面我们的市场经济目前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大部分上市公司都采取了制度化的财务管理模式。1所谓制度化管理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企业管理。但我们知道,我国大多的上市公司是由中小企业演变来的。部分上市公司在公司上市后仍沿用上市前的财务管理模式,导致出现未有效执行会

16、计准则、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等问题。2.1.1宏观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仍在探索,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仍不成熟 ,这种现实背景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过程既有西方已走过的道路 ,也有在现实国情、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下的个性选择。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企业的命运实际上由股东掌控 ,而股东追求价值的与企业的最终使命往往相左。再加上我国会计的制度不健全,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举步维艰。2.1.2微观问题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未对财务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上存在明显的弱点,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质量不高、分配政策制度不科

17、学,绩效考核的依据不足等问题。(1)财务信息方面: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要定时对财务信息进行披露,一些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之类不高,主要表现在: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真实。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的资金用途使用其所募集的资金,如果改变募集的资金用途,必须经股东大会批准。可是有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其剧绝对的控股地位,在不征求其它股东意见的基础上,随意改变募集资金的用途,而且不履行该事项的及时公告义务。披露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 部分上市公司为了配股、为了收购成功或者公司在其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多的不愿让公众知道的暗点,往往就进行各种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导致财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误导

18、投资者投资。非主动性的信息披露。不少上市公司把信息披露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种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该获得的权利,抱着能够少披露就尽量少披露的观念甚至出现不及时披露财务信息的情况。(2)利润分配政策方面:在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在利润分配上较少考虑资本结构问题,在利润分配政策的制定上没有长远规划,短期行为严重,并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为了企业长期稳定地发展,而往往注重积累,而不倾向于现金股利的分配方式,代之以配股或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而这无疑助长了证券市场上的投机气氛,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不仅如此,我国企业大力追求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对股价关心较少,制定的股利政策也往往无章

19、可循,股利分配的解决方案常常朝令夕改,并且在收益分配上有较大差距,极不符合国际惯例。(3)绩效考核方面:我国上市公司一般通过会计利润来进行分析了解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各部门的绩效,进而掌握整个上市集团的经营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部门可能为了获得良好的考核目的而粉饰财务报表,公司也可能会为了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或其他目的而对报表进行利润调节,这就导致了投资企业法定报表的利用价值不高;因而存在上市公司对实际经营情况掌握不够和对部门绩效考核依据不足的问题。(4)筹资方面:2筹资是通过一定渠道、采取适当方式筹措资金的财务活动,是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了解还比较匮乏,对资本市场的运转

20、、资本市场的理论缺乏研究,企业筹资手段不够丰富。筹资工作上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制约,上市公司过多的依赖股权融资。再加上筹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的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此外,许多上市公司的财务经理总将“资金紧张”挂在嘴边,并常常为筹资疲于奔命,认为企业的理财目标就是筹资,在筹资时较少考虑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以为只要筹到资金便是见到了效益。但事实上,很多企业的资金并不缺乏,缺乏的是营运资金以及保值增值的能力。一味追求取得增量资金而盘活存量资产,往往是其经营失败的祸根。(5)现金管理方面:“现金为王”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中心理念。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往往是决定企业存亡的关键所

21、在。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对现金管理的价值理解普遍不足,特别是一些新上市或本身经营活动现金流相对丰富的公司。这些上市公司在如何利用投资项目资金短期的间歇,提高公司获利能力方面,同时加强短期投资的安全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一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信用体系,缺乏有效的为客户信用调查和信用评估,更缺乏强有力的催收系列措施,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流动资金紧张,生产举步维艰。二是薄弱的存货控制体制,导致资金呆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盲目生产,生产出的产品没市场,库存积压,占用大量资金,轻者影响资本运营能力,重者完全中断资金链,形成资金呆滞

22、,周转失灵,直至停产。2.2集权与分权方面当上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规模与效益的冲突就变得日益明显,而此时是采用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这一问题就显得愈发重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是构建企业集团领导体制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也是科学处理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集权过度与分权过度,都不利于发挥集团优势。3集权与分权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两种倾向,它们反映了不同管理阶段的任务和职能要求,一个组织及其所处的特定时期,是集权多一点还是分权多一点,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不可一概而论。上市公司加强集团的科学管理,寻找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本集团实际情况的集权与分权的适度点极为重要。我国上市公司在

23、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时,容易走高度集权或彻底分权的两种极端形式,因此,如何把握上市公司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的度,是公司管理活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1)高度集权出现的问题:据了解,我国大多企业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表现为:下级听命与上级的领导,没有自己的决策权。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虽然可以整合财务资源优势,利于集中领导、统一指挥,但是却存在着不少弊端。一方面,在高度集权的组织中,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远离基层,基层发生的问题经过层层请示汇报后再作决策,不仅影响了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另一方面,过度集权的组织不利于调动下属积极性,更有可能使各个部门失去

24、自我适应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从而削弱组织整体的应变能力。(2)过度分权出现的问题:4我国部分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较为分散,其财务控制方法和手段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随着专门化管理职能的强化,在公司内部产生了专门职能部门,如人事部、销售部、财务部等,专门化的职能部门取代了下属单元组织的决策职能。适度的分权会给企业增加活力,但是分权的过度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的弊端,具体表现为:,增加管理费用,浪费决策成本,造成集体利益与部门利益冲突从而导致子母公司难以明确各自责任,致使审批难度加大。3.广东鸿图公司财务管理案例研究3.1广东鸿图公司概况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鸿图公司”)成立于

25、2000年12月,是由高要鸿图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省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广东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高要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研究所等股东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2006年12月29日,公司的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广东鸿图公司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精密铝合金压铸专业企业,产品主要面向汽车、通讯、电梯、机电等行业的铝合金、镁合金压铸件;公司主要客户有爱立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广州本田以及包括电梯和机电行业的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该公司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唯一的省级精密压铸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当前已在在全国十大省份和三大直辖市建立网点。是广东省

26、高新技术企业,已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2广东鸿图公司出现的问题2010年6月9日至7月2日财政部驻广东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该公司2009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该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存在六大会计问题。(1)营业收入核算方面:存在未及时核算发出样件,销售折让核算不规范以及跨期确认收入的问题;在未及时核算发出样件,销售折让核算不规范以及跨期确认收入的问题。2009年度,广东鸿图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2008年下降10.67%,但是营业利润5086万元,同比增长69.5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87万元,同比增长58.46%,实现每股收益0.68元,不进行利润分

27、配。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广东鸿图2009年营业收入调整额占当期项目金额百分比+2.71%。据公司2009年年报,2009年营业总收入499,901,368.63元。广东鸿图收入不实13,547,327.09元;(2)成本费用核算方面:主要是模具成本核算不规范,对于摊销的模具未按相关规定及时摊销模具成本,对于返销的模具,已确认收入但未及时结转返销成本;成本费用核算不规范,公司有中间部件加工的订单,都是按加工费来确定成本。但产品成本应该按产品加工后整件来计算成本。一来一回广东鸿图的成本无形当中增加了一块。(3)资产核算方面:广整改会计核算产品,成本因此增加。广东鸿图与检查人员在核算产品的计件

28、上曾出现分歧,公司认定产品经检查合格后才会计件算入营业收入中去,但检查人员指出只要生产出产品就应该计件,即使其中有不合格产品。此外,还存在存货和已达验收的设备未暂估入账的问题,财务报表编制、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会计科目使用不当,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方面存在部分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和多扣除企业研发费,公司的财务信息多处不实,导致漏缴企业所得税人民币1,998,971.29元。(4)现金管理方面:存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不严,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问题。3.3出现问题的原因(1)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企业自我约束机制欠,法制观念淡薄 企业领导欠缺有效责任追究机制会计规范体系还不

29、完善。重视业务多于重视法律,对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知之甚少,没有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2)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不力,体制不健全一是监督机构各自为政并缺乏经常性监督机制,会计信息的质量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3)会计人员素质低,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会计对象和核算的方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新的政策法规制度准则层出不穷,社会对会计执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会计执业的能力参差不齐,有些企业会计人员业务不过硬,会计基础工作不牢,脆弱的会计基础工作无法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数据,也难以将其加工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首要的是提高企业法律

30、意识,完善和规范会计准则制度,建立良好的监督体制,夯实会计基础工作。3.4后果广东鸿图将对前述调整事项在2010年度调账,落实整改,并在2010年年度报告审计前,将上述事项全部整改完毕。此外,对广东鸿图的行政处罚金额为人民币10000元整,补缴税款人民币1,998,971.29元。3.5解决方式鸿图公司账务调整对 2009年度经营成果的综合影响如下:项目调整额占当期项目金额百分比营业收入增长2.71%;营业成本增长3.08%;营业税金及附加增长0.36%;利润总额增长4.0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1.72。上市企业应以本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会计核算

31、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1)提高企业法律意识。由于我国会计规范体系还不完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不准确,自我约束机制欠缺,上市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2)完善监督机制。计信息质量监督不力,体制不健全一是监督机构各自为政并缺乏经常性监督机制,会计信息的质量难以形成有效的再监督机制。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保障。(3)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素质低,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近年来,会计对象和核算的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新的政策法规制度准则层出不穷,社会对会计执业人员的技能要求越

32、来越高。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财政会计主管部门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审查,加大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力度。4.加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对策上市公司加强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应该是财务管理必须直接参与投资的决策,取得理财自主权和法人财产权以追求最大的投资效益。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做到协调有力,监控到位;集权适度,分权合理;财权集中,事权分散;责权明确,高效运转。4.1财务信息方面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状况,既关系着股东的利益,又关系着国家证券市场的稳定。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象,损害了我国证券市场和

33、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风险,因此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刻不容缓。我认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来着手解决:(1)建立和健全证券监管机制,加大证券市场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力度。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进,但到目前为止,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尽快完善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加强监管的力度,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对财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作出严格的规定。对于上市公司违法披露财务会计信息的,一定要严肃处理。对于业已颁布的法规制度,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尽快在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参与

34、者心目中树立法制意识,尤其对财务信息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更要加强监管。(2)制定科学、配套的会计规范体系。现有会计规范体系准则允许过多的选择,缺乏可操作性,但是目前我国有关现行法规制度中仍存在有漏洞和不足,如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中披露重大事件的规定显得不够明确和完整,商业秘密和必须披露的财务信息间的界限不够清晰等。这些缺陷就给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机会。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对财务信息的披露具有重要意义。准则的制定者应更清楚地设定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估计方法的运用条件,并在制定有关法规时应注意与相关政策、制度相协调,可以借助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反馈各个方面的意见,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3)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

35、监督。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行为是否合理,主要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故注册会计师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监督力量。因此需要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快会计制度体制改革,改善执业环境,制定标准的执业自律准则,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和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另外,有关监管部门应重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意见,也可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根据审计报告调整后的有关会计数据。此外,证监会和中国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应形成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提高证券市场民间审计质量。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成为上市公司

36、财务信息质量和财务信息披露的可靠保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4.2利润分配政策方面由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特别是大小限的持股成本远远低于公众投资者的持股成本,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比较混乱,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成为股市监管者及市场参与各方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1)建立健全分红机制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在股利分配中存在激烈的利益冲突,再加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缺乏原则性,透明度和持续性,因此,上市公司分红应予以制度化。制定具有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现金分红政策和回报股东的制度。在此基础上,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借此缓和大股东与小股东间的关系。(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

37、公司经营效益。利润是公司发放股利的前提,这意味着企业要想为股东提供稳定的股利,就要求企业能长期稳定的发展。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影响股利的重要因素。因此,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改善我国现金分红现状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经营效益的基础,完善公司规章制度,规划。公司管理层应综合分析企业经营发展实际、股东要求和意愿、社会资金成本、外部融资环境等因素,科学制定公司分红政策。同时,要切实做好分红相关信息披露,增强分红政策和执行情况的透明度,不得随意调整已确定的分红政策。4.3绩效考核方面绩效考核的定义:绩效考核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组织员工对职务所规

38、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有效的管理办法。具体讲,就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年度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分解到各业务单位,分解到每个岗位,层层落实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的责任,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层层负责,不出空挡。但是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对实际经营情况掌握不够,对部门绩效考核依据不足。(1)提高企业对绩效考核的认识。公司要利用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资源强大的优势,做好部门,员工观念的转变。让工作绩效优秀的从企业获得更多的回报和激励,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承担责任大、做出贡献多的部门或人员倾斜。形成一个人人关心绩效、人人重视绩效的良好考核环境。(2)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的实施

39、,首先需要的就是全体员工参与,有良好的宣贯及培训,适宜的信息采集系统,科学合理的考核结果分析以及针对考核结果中出现问题相应措施等,这些部分将整个考核行为组成一个循环,在循环中不断地对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和改善,将考核真正的作为一种优化改善的手段,以达到扬长避短、持续改进和提高绩效的目的。因此,必须理清各种考核制度并存的局面,从新梳理绩效考核的每一个环节,夯实工作基础,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考核体系的完善和建立要紧密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4.4筹资方面(1)应对筹资方式有充分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筹资方式过于单一,主要靠从银行获得贷款。随着金融市场的健全

40、与发展,这一格局已慢慢被打破。(2)现行企业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筹集资金: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发行企业债券、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通过内部渠道留存收益。其中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和通过内部渠道留存收益属于权益性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属于债务性融资。相比较而言,由于权益性资本不能抵税及其不可收回性,权益资本的成本要高于债务资本的成本。但是许多上市公司不考虑成本,仍过多的依赖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应意识到,过分依赖股权普通股筹资,会被投资者视为消极信号,从而导致股价下跌,进而影响公司其他筹资手段的使用。(3)努力建立和保持最优资本结构,合理进行筹资。公司可以通过负债成本和

41、收益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上市公司应当克服片面强调财务安全、过于依赖权益资本筹资的保守倾向和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视财务风险而过度举债的倾向,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在筹资过程中注重运用多种方式,综合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成本与风险,达到最优资本结构。4.5现金管理方面现金是企业的生命,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通过提升企业现金流的管理水平,才可以合理的控制营运风险,提升企业整体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如经营活动不能产生通畅的现金流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导致债务危机。(1)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充分预测到

42、资金回收和支付的时间,实现资金运用和来源的有效结合、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合理分配,使资金的使用达到最佳效果。(2)科学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自有资金不足加之筹资困难,决定了上市公司在投资时必须慎之又慎,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重点应投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新产品试制投资,不断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上市,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二是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投资,使企业的设备始终处于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状态,永葆前进的动力;三是对人力资源尤其是在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投资,一方面可以采用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一方面通过对内部现有人员的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技术,以适应日益激烈

43、的市场竞争的需要。 (3)关注政策环境变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密切关注政策环境的变化,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随时了解市场变化,密切关注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和消费动向,以良好的服务、灵活的机制、快捷的应变能力,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实施技术创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巩固和稳定扩张市场占有率。4.6集权与分权方面集权系指决策权力和行动决定完全保留最高管理者决定。所谓分权,就是现代企业组织为发挥低层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把生产管理决策权分给下属组织,最高领导层只集中少数关系全局利益和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集权和分权主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无论是对于

44、内部的部门还是对于子公司,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刻不容缓。(1)树立正确的集权分权观念企业集权是必要的,而分权也是不可缺的,它们各自的优点就是对方的缺点。5合理有效的财务控制体制应是一个纳什均衡,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强化集团公司对于整个集团的财务控制,保证集团的整体利益;第二,有利于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在组织管理中,集权和分权是相对的,绝对的集权或绝对的分权都是不可能的。只有集权的公司会死气沉沉,部门和子公司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会被磨灭,工作热情消失,并且会减弱其对组织关心的程度,并会阻碍信息的交流。而过分注重分权的话,公司会像一盘散沙,难以形成统一的企业形象,并难以集中力量应付危

45、局。从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上来看,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集权,更没有绝对的分权,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完全取决于组织的实际情况。所以说,合适的就是最好的。(2)充分考虑成本因素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均是需要花费成本的。一个组织采取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对于上市公司的的运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合理确定组织的集权与分权程度。集权下的管理往往注重的是公司的整体利益;分权管理的情况下,部门或子公司愿意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用更少的成本获得最多的利益。我认为,应该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凡是受益者针对的是全公司,利于树立公司形象的,应该集权管理,这时的集权能用固定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往往部门

46、或子公司,最了解自己的利益需求,凡受益者针对的是部门或者子公司的,则应分权给部门或子公司自行决策。 (3)根据自身情况把握好集权与分权的尺度上市公司加强企业集团的科学管理,寻找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本集团实际情况的集权与分权的适度点极为重要。到底是集权多一点还是分权多一点,不可一概而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制度安排。如果企业自身的制度体系是充分的、适宜的和有效的,那么企业集权的程度可适当减少,分权的程度可适当增大;其次取决于人的因素。如果各部门或者子公司一直都有着较好工作能力,绩效表现良好,那么集权的程度可以适当减少,分权的程度可适当增加;再次取决于企业所处的阶段。在

47、上市公司上市初期,由于企业资源掌握的比较少,发展还不够稳定,为了化解系统性风险和企业自身的风险,则应加强集权;如果上市公司已步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制度体系也比较健全,因此可适当增加分权。此外,企业如果处于危机时机,则应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资源,发挥集权的优势,以战胜危机。在集权与分权的分配问题上没有统一的的模式和标准,因此上市公司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验,不断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从而进行科学的分配。结 论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内容之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上市公司受传统体制和外部

48、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上市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这就必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调整内部企业结构,增强财会人员的监督意识。参 考 文 献1谢继东.企业管理模式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09-01;5-6.2李荣兰.刍议我国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J.企业导报2010年第4期;1-2.3孙宏利,李文,浅议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集权与分权J.商业经济,2006年第十期47-48.4谢晓燕.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5第三期;31-32.5赵云飞.集团公司财务控制集权与分权选择问题浅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第3期242-243.6郭银华.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计划探讨J.财会月刊,2006第8期6-8.7黄丽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6第3期44-45.8闫华红M.第四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03-102.9乔丽. 财务管理的国际比较和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J财会月刊,2011年第2期;21-22.10Fama E.Whats Different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