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9788914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教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论语十则》(教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教学)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头盖骨与众不同,头盖骨与众不同,四周高中间低,四周高中间低,故名故名“丘丘” 公元前公元前551551前,有一个叫前,有一个叫颜徵在颜徵在的女子在尼丘的女子在尼丘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此兽名叫此兽名叫麒麒麟麟,专为,专为送子送子而来。而来。” 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

2、道:“天天生圣人,天降音乐生圣人,天降音乐。” 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 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y,盛汤浆或饭食,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且面部有“七露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hh)和母亲颜徵在就把)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

3、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龙生虎养鹰打扇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一带流传。流传。 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思想家、政治家政治家、教教育家育家孔子是也。孔子孔子是也。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 艰难的童年艰难的

4、童年 公元前公元前551551年年8 8月月2727日,孔子日,孔子诞生于鲁国昌平乡内诞生于鲁国昌平乡内“尼丘尼丘”山山的一个山洞中的一个山洞中( (今山东曲阜城东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南) )。孔子因。孔子因“尼丘尼丘”而名而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仲仲”表表示排行老二)。示排行老二)。 3 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享年享年69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1919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岁的孔母无法在孔家立足,带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过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

5、生活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青壮年时期青壮年时期15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了较高的声誉。周游列国时期周游列国时期55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此后14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后虽被鲁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政治上的辉煌政治上的辉煌孔子孔子5151岁时,担任鲁国首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都的市长“中都宰中都宰”,

6、政,政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绩卓著。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鲁国大治。晚年时期晚年时期近近7070岁,孔子回到鲁岁,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国老的待遇,但政治上得不到重用。孔子上得不到重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退而修诗书礼乐。 8/2/2022名著导读论语10 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壁、从不回头的强人。北京孔庙北京孔庙台北孔庙台北孔庙山东曲阜孔庙全景山东曲阜孔庙全景山东曲阜孔林山东曲

7、阜孔林山东曲阜孔府山东曲阜孔府山东曲阜祭孔山东曲阜祭孔孔子诞辰孔子诞辰9 9月月2828日日8/2/2022名著导读论语17孔庙,全称至圣庙,亦称阙里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孔庙,全称至圣庙,亦称阙里孔庙,位于曲阜城中心。 前前479479年孔子逝年孔子逝世,鲁哀公尊孔子为世,鲁哀公尊孔子为 尼父尼父 , 故所居堂,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故所居堂,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书 ,岁时奉祀。公元前,岁时奉祀。公元前195195年刘邦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开帝王祭祀孔年刘邦过鲁,以太牢祀孔子,开帝王祭祀孔子之先例。公元子之先例。公元153153年设官守庙,年设官守庙, 掌领礼器掌领礼器 。公元。公元

8、541541年始塑孔子像,年始塑孔子像, 旁立十子旁立十子 。隋、唐时多次扩建重修。公元。隋、唐时多次扩建重修。公元11051105年(北宋徽宗崇宁四年(北宋徽宗崇宁四年)颁孔子像年)颁孔子像 冠服制度用王者,冕十二旒,衮服九章冠服制度用王者,冕十二旒,衮服九章 。公元。公元10211021年扩年扩建孔庙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建孔庙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 凡增广殿庭廊庑三百十六间凡增广殿庭廊庑三百十六间 。公元。公元14991499年重修扩建至现存规模。公元年重修扩建至现存规模。公元17251725年重建大成殿等建筑。年重建大成殿等建筑。 孔庙孔庙现占地现占地140000140000多平方米。

9、南北长多平方米。南北长13001300多米,东西宽多米,东西宽150150多米。有金、元、多米。有金、元、明、清时期建筑明、清时期建筑104104座座466466间,碑刻间,碑刻11721172通,古树通,古树12501250株。孔庙建筑群仿株。孔庙建筑群仿皇宫之制。空间和平面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为中轴,院分九进,皇宫之制。空间和平面布局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为中轴,院分九进,建筑东西对称排列。建筑东西对称排列。8/2/2022名著导读论语18孔府,全称袭封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长孙历代衍圣公孔府,全称袭封衍圣公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系长孙历代衍圣公的官衙住宅。孔子后代赐

10、爵始于公元前的官衙住宅。孔子后代赐爵始于公元前195195年刘邦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年刘邦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奉祀孔子。历经宋、金、元、明、清延续奉祀君,奉祀孔子。历经宋、金、元、明、清延续880880年。孔子去世后,年。孔子去世后, 因宅立庙因宅立庙 ,后代子孙附庙而居,故称庙宅。宋代始设官署袭封视事厅,后代子孙附庙而居,故称庙宅。宋代始设官署袭封视事厅,前有客馆、客位,后有双桂堂等建筑,官署住宅合一格局初步形成。金前有客馆、客位,后有双桂堂等建筑,官署住宅合一格局初步形成。金代扩建双桂堂为袭封宅。公元代扩建双桂堂为袭封宅。公元13771377年勅建袭封衍圣公府。公元年勅建袭封衍圣公府。

11、公元15031503年重年重修扩建至现存规模。修扩建至现存规模。 孔府现占地约孔府现占地约7330073300平方米,有楼、房、厅、堂平方米,有楼、房、厅、堂480480余间。整个建筑座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三路布局,七进院落。余间。整个建筑座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三路布局,七进院落。中路前为官署,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东路称东学,西路称西学。中路前为官署,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东路称东学,西路称西学。 8/2/2022名著导读论语19孔府大门孔府大门孔府大门,明代建筑。三间,灰瓦孔府大门,明代建筑。三间,灰瓦悬山顶,五檩三柱分心式木架。每间悬山顶,五檩三柱分心式木架。每间辟一门,黑漆红牙

12、,狻猊铺首,菊辟一门,黑漆红牙,狻猊铺首,菊花阀阅。明间上悬花阀阅。明间上悬 圣府圣府 竖匾,为明竖匾,为明代严嵩书。左右柱上悬挂木联代严嵩书。左右柱上悬挂木联: :“与国与国咸休咸休, ,安富尊荣公府第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同天并老, ,文文章道德圣人家。章道德圣人家。” ,为清代著名学,为清代著名学者纪昀书,其中者纪昀书,其中 富富 字上无点,字上无点, 章章 字中竖通上去。意为孔家富贵无头,字中竖通上去。意为孔家富贵无头,文章通天。门前有粉白照壁、明代石文章通天。门前有粉白照壁、明代石狮和上马石。狮和上马石。8/2/2022名著导读论语20 孔府: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孔子嫡系子孙居住

13、地居住地孔府一角孔府一角二堂内景二堂内景三堂内景三堂内景后堂楼内景后堂楼内景圣府大门圣府大门8/2/2022名著导读论语21 孔庙鸟瞰图孔庙鸟瞰图 孔府大门孔府大门8/2/2022名著导读论语22 孔庙,全称至圣庙,位于山东曲阜城中心。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于孔子故居立庙祭祀,这是孔庙最早的雏形。汉代以后由于历朝对孔子的尊崇,孔庙规模也越建越大,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2.2.理解文中有

14、关学习的名言警句。理解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3.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中丰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中丰富精彩的语言内蕴,端正学习态度,富精彩的语言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疏通课文,疏通课文,积累词语积累词语 孔子孔子( (前前551551前前479)479), 我我国古代伟大的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思想家、教育家教育家,儒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想家之首。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仁仁”孔子创立了以孔子创立了以“仁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15、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宽厚。人物简介人物简介背景背景材料材料 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通行本共通行本共2020篇。篇。属属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

16、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四书”之一,之一,与与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并称并称“四书四书”,成为成为儒家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赞颂说“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易经易经春秋春秋并称并称“五经五经”)。)。论语论语简介简介不亦不亦说说(yu )乎乎人不知而不人不知而不愠愠( yn )三三省省( xng )吾身吾身传传(chun )不习乎不习乎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 wng )

17、 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 di ) 箪箪( ) 好好( ) 肱肱( )笃笃( ) 注音注音孔子说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则第一则 子子曰:曰:“学而学而时习时习之,不亦之,不亦说说乎?有乎?有朋朋自远方来,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人不知人不知而不而不愠愠(yn(yn) ),不亦,不亦君子君子乎乎?” (?” (学学而而) )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

18、: : (1) (1)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时也泛称男子。论语论语书中书中“子曰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 (2)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习:时常地复习。 (3) (3) 说:通假字,音说:通假字,音yuyu,愉快,愉快. .(4) (4)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5) (5)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6) (6) 愠:生气,发怒。愠:生气,发怒。 (7)(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君子:指道德上

19、有修养的人。 课文课文评讲评讲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前436年,年,春秋春秋战国战国间鲁国南武城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孝经就是他撰写的。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三省(xng):多次反省。):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忠:此处

20、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真诚、诚实信:真诚、诚实 (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曾参说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办事是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第二则第二则: :曾子曾子曰:曰:“吾(吾(ww)日)日三省三省(xng(xng) )吾吾(w(w) )身:为(身:为(wiwi)人谋)人谋而不而不忠忠乎乎? ?与朋友交而不与朋友交而不信信乎乎? ?传传(chunchun)不习乎)不习乎?” (?” (学而学而) )

21、课文课文评讲评讲孔子说: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能自立于社会;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岁时能自立于社会;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了解并顺应了识,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自然规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到了七十岁以后,更能达到随心所欲,气;到了七十岁以后,更能达到随心所欲,却不会超出规矩。却不会超出规矩。”第三则第三则: :子曰: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惑,五十而知天命

22、,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 (为政为政) )课文课文评讲评讲8/2/2022名著导读论语31于丹在于丹在“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开讲开讲论语论语心得心得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的自信。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定力去对抗外界。 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与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命的张力。 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吾十

23、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四则第四则: : 子曰:子曰:“温温故而知故而知新,新,可以为可以为师矣。师矣。”( (为政为政) )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 . 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 知:领悟,获得。知:领悟,获得。 可:可以。可:可以。 以:凭借。以:凭借。 为:成为,做。为:成为,做。 课文课文评讲评讲孔子说孔子说

24、:“:“只读书却不思考只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感到迷茫,就会感到迷茫,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有害。” ” 第五则第五则: :子曰:子曰:“学学而而不思不思则罔则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 (为政为政) )字词解释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则:连词,相当于“就就”、“便便”。 罔(罔(wng):通):通“惘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殆(d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课文课文评讲评讲孔子说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颜回的

25、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食,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食,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受不了这种贫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 第六则第六则: :子曰: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雍也) )课文课文评讲评讲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体会丰富的内蕴,体会丰富的内蕴,积累格言警句,积累格言警句,拓展学习。拓展学习。v【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

26、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第七则第七则: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 : 1 1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课文课文评讲评讲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的得来的财富,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的得来的财富,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云一样。” ” 第八则第八则: :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饭疏食饮水,曲

27、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述而) )课文课文评讲评讲孔子说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几个人在一起行走, ,其中必定有可作为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我的老师的人, ,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对于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第九则第九则: : 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善者而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述而) )v善:优点,长处善:优点,长处课文课文评讲评讲v译】 孔子在河

28、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第十则第十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川: 河,河流课文课文评讲评讲v【译】 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第十一则第十一则:.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课文课文评讲评讲重点字词解释:重点字词解释: 笃:忠实,坚守。仁笃:忠实,坚守。仁: :仁德。仁德。【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

29、中了。” 第十二则第十二则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课文课文评讲评讲三、三、论语论语背诵默写巩固训练背诵默写巩固训练1.1.论语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句子: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论语中认为应当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采取的

30、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四、你知道有哪些成语源自于本文吗?四、你知道有哪些成语源自于本文吗?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乐在其中乐在其中 随心所欲随心所欲择善而从择善而从 四十不惑四十不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五、学完全文后,你认为全包含五、学完全文后,你认为全包含的思想内容有哪几个方面?的思想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 求知态度求知态度 修身做人修身做人请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三方面有关的句子。请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三方面有关的句子。课文课文评讲评讲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31、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包含的思想内容求知态度:求知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包含的思想内容修身做人:修身做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论语包含的思想内容包含的思想内容1 1、学而时习之,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乎?乎?2 2、吾日、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吾身3 3、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思而不学则,思而不学则殆殆。4 4温温故故而知新而知新 同同“悦悦”,愉快。,愉快。多次进行自我反省多次进行自我反省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论语论语巩固训练巩固训练解词解词故:旧的知识故:旧的知识作业 完成导学案 第一课时作业部分 第二课时作业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