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ppt.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9786999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ppt.ppt(10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核心知识核心知识突破突破】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1)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_而来而来的。的。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更古老的生物进化(2)(2)生物是由生物是由_到到_逐渐进化的。逐渐进化的。(3)(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和和_。低等低等高等高等用进废退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获得性遗传2.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1)主要观点:主要观点:(2)(2)贡献:贡献:

2、对对_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科学地解释了科学地解释了_和适应性。和适应性。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3)(3)不足:不足:对对_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水平;水平;强调物种形成都是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种大爆发等现象。遗传和变异遗传和变异个体个体渐变渐变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的全部个体。

3、的全部个体。(2)(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基因库:一个种群中_所含有的全部基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因。同种生物同种生物全部个体全部个体(3)(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_的比率。的比率。(4)(4)生物进化的实质:生物进化的实质:_。2.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全部全部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数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2)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物的_。(3)(3)生物的变异是生物的变异是_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

4、的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_,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环境生存环境不定向不定向原材料原材料3.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1)原因:不断淘汰原因:不断淘汰_的基因,积累的基因,积累_的基因。的基因。(2)(2)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改变。改变。不利变异不利变异有利变异有利变异定向定向4.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2)(2)物种形成:物种形成:5.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1)共同进化的类型和实例:共同进化的类型和实例:共同进化的类型共同进

5、化的类型举例举例不同物种之间不同物种之间有细长吸管似口器的蛾与长花距的有细长吸管似口器的蛾与长花距的兰花兰花捕食捕食猎豹捕食斑马;羊吃草猎豹捕食斑马;羊吃草寄生寄生黏液瘤病毒和兔子黏液瘤病毒和兔子共同进化的类型共同进化的类型举例举例生物与无机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环境之间地球最早为无氧环境地球最早为无氧环境_光合生物出现光合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空气中有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出现好氧生物厌氧生物厌氧生物(2)(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内容:_多样性、多样性、_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性。形成原因:生物的形成原因:生物的_。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研究生物进

6、化历程的主要依据:_。基因基因物种物种共同进化共同进化化石化石三、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三、生物进化理论在不断发展1.1.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中性学说: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化方向的是_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2.2.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物种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与迅速形成新种_的过程。的过程。中性突变中性突变交替出现交替出现3.3.【教材易漏知识教材易漏知识】必修必修2 P116“2 P116“知识链接知识链接”:染色体变异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染色体变异对种群

7、基因频率的影响(1)(1)染色体的片段缺失、重复和数目变异因能造成基因染色体的片段缺失、重复和数目变异因能造成基因数目的变化,所以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数目的变化,所以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2)染色体片段的易位和倒位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染色体片段的易位和倒位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序,因有可能造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的改变而遭受排序,因有可能造成个体适应环境能力的改变而遭受自然选择的压力,甚至致死,所以有可能会引起种群自然选择的压力,甚至致死,所以有可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频率的变化。【微点警示微点警示】正确认识生物进化与新物种形成正确认识生物进化与新物种形成(1)(1

8、)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产生的变异,结果是不利变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产生的变异,结果是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定向改变,即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2)(2)自然选择的手段是生存斗争,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自然选择的手段是生存斗争,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所处的自然环境。 (3)(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4)(4)生物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

9、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一定要经过生物进化。【秒判正误秒判正误】1.1.油菜物种甲油菜物种甲(2(2n n=20)=20)与乙与乙(2(2n n=16)=16)通过人工授粉杂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戊若干,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新物种。( )( )分析:分析: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戊是四倍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

10、理隔离,戊是四倍体,与甲、乙二倍体存在生殖隔离,因此是新物种。体,与甲、乙二倍体存在生殖隔离,因此是新物种。2.2.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 )分析:分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3.两个鱼塘中的鲫鱼属于同一物种,也是一个种群。两个鱼塘中的鲫鱼属于同一物种,也是一个种群。 ( )( )分析:分析: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能够进行基种群是繁殖的基本单位,个体之间能够进行基因交流,两个鱼塘中的鲫鱼存在地理隔离,不是一个因交流,两个鱼塘中的鲫鱼存在地理隔离,不是一个种群。种群。4.4.种群

11、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 )( )5.5.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两者相互适应,共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两者相互适应,共同同( (协同协同) )进化。进化。 ( )( )6.6.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境。 ( )( )【命题案例命题案例研析研析】【典例典例】(2017(2017江苏高考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 )A.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

12、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并没有生殖隔离C.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审答技巧审答技巧】(1)(1)理解基因库的含义: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理解基因库的含义: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全部基因。(2)(2)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

13、: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理解自然选择的作用: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3)(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区别:地理隔离是物种形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区别: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只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可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

14、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解析解析】选选A A。物种的基因是种内所有个体的基因之。物种的基因是种内所有个体的基因之和,并非每个个体都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和,并非每个个体都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A A项错项错误;亚洲与澳洲之间虽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属于误;亚洲与澳洲之间虽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属于同一个物种,可以产生可育后代,没有生殖隔离,同一个物种,可以产生可育后代,没有生殖隔离,B B项项正确;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了生物进正确;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15、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但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未必都是自然选化的方向,但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未必都是自然选择决定的,还有人工选择等因素,择决定的,还有人工选择等因素,C C项正确;在越古老项正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D D项项正确。正确。【高考长句应答特训高考长句应答特训】(1)(1)生物在形成生殖隔离前生物在形成生殖隔离前_(_(填填

16、“一定一定”或或“不不一定一定”) )要经过地理隔离,原因是要经过地理隔离,原因是_。不一定不一定地理隔离是形成生地理隔离是形成生殖隔离的一种途径,有的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比如殖隔离的一种途径,有的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比如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多倍体,从而产生新物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多倍体,从而产生新物种种(2)(2)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_(_(填填“基因型基因型”或或“表现型表现型”) ),原因是,原因是_。表现型表现型生物个体与环境生物个体与环境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是其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是其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考点题组考点题

17、组诊断诊断】角度一自然选择学说角度一自然选择学说1.(20181.(2018浙江浙江4 4月选考真题月选考真题)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 )A.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状【解析解析】选选C 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

18、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改变,导致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这种差异变得显著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这种差异变得显著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而形成新物种,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A A、B B正确;自然选正确;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只有可遗传变异才能够通过遗传进行积择获得的性状只有可遗传变异才能够通过遗传进行积累,不可遗传变异不能积累,累,不可遗

19、传变异不能积累,C C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使具有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使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的机会增加,进而通过繁殖,使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的机会增加,进而通过繁殖,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积累,因此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有利变异在后代中积累,因此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D D正确。正确。2.(2.(金榜原创预测金榜原创预测) )目前世界范围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目前世界范围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均出现对青霉素等抗生素耐药的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均出现对青霉素等抗生素

20、耐药的现象,现象,19801980年在美国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年在美国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5%5%,19971997年达到年达到44%44%,1/31/3存在高水平耐药。下列有关存在高水平耐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叙述正确的是世纪金榜导学号世纪金榜导学号( () )A.A.肺炎链球菌质粒原来不存在抗性基因,经抗生素诱肺炎链球菌质粒原来不存在抗性基因,经抗生素诱发其产生了抗性基因发其产生了抗性基因B.B.连续使用青霉素效果会越来越差,可交替使用两种连续使用青霉素效果会越来越差,可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抗生素改善这个问题不同的抗生素改善这个问题C.C.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

21、突变的结果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强是定向突变的结果D.D.青霉素直接选择的对象是肺炎链球菌的抗性基因或青霉素直接选择的对象是肺炎链球菌的抗性基因或不抗药性基因不抗药性基因【解析解析】选选B B。肺炎链球菌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已经发生。肺炎链球菌在使用青霉素之前已经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了有抗性基因的个体,青霉素只起到选基因突变产生了有抗性基因的个体,青霉素只起到选择的作用,择的作用,A A错误;若连续使用青霉素,不含抗性基因错误;若连续使用青霉素,不含抗性基因的个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的个体被淘汰,而含抗性基因的个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效果会越来越差,交替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效果较大,

22、效果会越来越差,交替使用不同的抗生素效果较好,好,B B正确;肺炎链球菌的突变是不定向的,正确;肺炎链球菌的突变是不定向的,C C错误;错误;使用青霉素后,具有抗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使用青霉素后,具有抗性的个体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青霉素直接选择的对象是表现药性的个体被淘汰,故青霉素直接选择的对象是表现型,型,D D错误。错误。【易错提醒易错提醒】(1)(1)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相关的基因型。(2)(2)杀虫剂或者抗生素起选择作用,不是诱导基因突变杀虫剂或者抗生素起选择作用,不是诱导基因突变

23、的诱因,突变的基因原本就存在。的诱因,突变的基因原本就存在。(3)(3)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角度二生物进化与物种的形成角度二生物进化与物种的形成3.(20183.(2018江苏高考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的是 世纪金榜导学号世纪金榜导学号( () )A.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 (子子) )的比例的比例B.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

24、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种D.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解析解析】选选A A。杂合子连续自交,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杂合子连续自交,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会逐渐升高,群体中近亲繁殖,纯合子的比例会比例会逐渐升高,群体中近亲繁殖,纯合子的比例会升高,升高,A A项正确;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项正确;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有害突变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也是自然选择的料,有害突变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也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原材料,B B项错误;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项错

25、误;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可改变基因的频率,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后,可改变基因的频率,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 C项错项错误;一个随机交配的小群体,即使没有其他因素的影误;一个随机交配的小群体,即使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发生可遗传变异,基因频率也会改变,响,也可能发生可遗传变异,基因频率也会改变,D D项项错误。错误。【知识总结知识总结】物种形成的三种经典模式物种形成的三种经典模式(1)(1)渐变式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13种地雀的形成。种地雀的形成。 (2)(2)骤变式骤变式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

26、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此种方式多见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于植物。物种物种A A和物种和物种B B 杂种植物杂种植物 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3)(3)人工创造新物种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 (如番如番茄茄马铃薯马铃薯) )、多倍体远缘杂交、多倍体远缘杂交( (如甘蔗如甘蔗萝卜萝卜) )、多倍、多倍体育种体育种( (如八倍体小黑麦如八倍体小黑麦) )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4.(4.(教材素材新命题教材素材新命题必修必修2 P1182 P118拓展题拓展题T2T2变式变式) )将一将一个濒临灭绝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个

27、新环境中,那里个濒临灭绝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个新环境中,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该种群的个体数一定会迅速增加该种群的个体数一定会迅速增加B.B.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有可能会干扰自然界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有可能会干扰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正常的自然选择C.C.该濒危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与天敌之间、与无机该濒危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与天敌之间、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D.D.该种群某个体的迁出不会导致该种群进化该种群某个体的

28、迁出不会导致该种群进化【解析解析】选选B B。将一个濒临灭绝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将一个濒临灭绝的生物的种群释放到一个新环境中,虽然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但个新环境中,虽然那里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但是,如果气候不适宜,该种群的个体数不但不会增是,如果气候不适宜,该种群的个体数不但不会增加,反而有可能会减少,加,反而有可能会减少,A A错误;正常的自然选择,起错误;正常的自然选择,起选择作用的是特定的环境条件,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选择作用的是特定的环境条件,人类对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有可能会改变濒危动植物生存的环境,所以行保护,有可能会改变濒危动植物生存的环境,所以可能会干扰自然界正常的

29、自然选择,可能会干扰自然界正常的自然选择,B B正确;共同进化正确;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 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某个体的迁出可能会导致其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某个体的迁出可能会导致其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该种群进化,因频率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该种群进化,D D错误。错误。角度三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角度三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5.20185.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美

30、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就是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就是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每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每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物的多样性B.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C.C.合理开发和利用

31、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效措施D.D.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地保护【解析解析】选选B B。每种野生生物都和其他生物有所不同,。每种野生生物都和其他生物有所不同,因此都具有独特的基因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维持野因此都具有独特的基因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生生物的多样性,A 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有三个层正确;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有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所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不能说生物多样性形成就是新物

32、种形成的过程,以不能说生物多样性形成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B B错错误;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误;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C C正确;易地保护正确;易地保护就是把物种在空间上挪动位置的保护措施,把受灾地就是把物种在空间上挪动位置的保护措施,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D D正正确。确。6.(20186.(2018全国卷全国卷改编改编) )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捕食者,而大自然中,

33、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捕食者,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捕食者则通过更快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生物进化的实,生物进化的实质是质是_。(2)(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收割理论”,食性广的捕食,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生物多样性除物种多样性外还包含生物多样性除物种多

34、样性外还包含_和和_两个层次的内容。两个层次的内容。【解析解析】(1)(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是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是共同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共同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2)“精明的捕食者精明的捕食者”战略是指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战略是指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收割理论收割理

35、论”是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答案:(1)(1)共同进化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共同进化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2)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

36、腾出空间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腾出空间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加固训练加固训练】1.(20161.(2016海南高考海南高考) )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释最合理的是( () ) A.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B.B.

37、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C.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D.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被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草原上食肉动物与被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食物【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及动物与外界环。本题主要考查种间关系及动物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森林野生动物只有生活在森林中,才能更境的关系。森林野生动物只有生活在森林中,才能更好地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不容易被淘汰掉,所以人好地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不容易被淘汰掉,所以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工繁殖的

38、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必须放在森林中进行野化训练,如果放在草原环境中必须放在森林中进行野化训练,如果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只有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只有C C项项解释合理。解释合理。2.(20182.(2018六安模拟六安模拟) )下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下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本过程,X X、Y Y、Z 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下列相关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叙述正确的是( () )A.A.图中图中X X、Y Y、Z Z分别表示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隔离分别表示基因突变、自然选择、隔离B.B

39、.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而非基因型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而非基因型C.C.蜥蜴进化说明形成了生殖隔离蜥蜴进化说明形成了生殖隔离D.D.自然选择是导致蜥蜴变异的根本原因自然选择是导致蜥蜴变异的根本原因【解析解析】选选B B。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物种形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知,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的三个基本环节是可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和隔离,A A错误;适应环境的性状会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错误;适应环境的性状会被保留下来,不适应环境的性状会被淘汰,所以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性状会被淘汰,所以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

40、现型,B 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蜥蜴进化不一定形变,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蜥蜴进化不一定形成了生殖隔离,成了生殖隔离,C C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是内因和外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D D错误。错误。考点二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考点二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核心知识核心知识突破突破】1.1.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公公式式某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 =该基

41、因的数该基因的数目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的总数100%100%某基因型频率某基因型频率= =该基该基因型的个体数因型的个体数总个总个体数体数100%100%外外延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指_的改变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因频率_改变改变种种群基因频率群基因频率不一定不一定2.2.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的计算:(1)“(1)“定义法定义法”求解基因频率。求解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 = 100%100%若在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若在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 = 100%100%若在若在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b b基因频率基因

42、频率= =100%100%某基因总数某基因和其等位基因的总数2某基因总数种群个体数b2基因总数女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2)“(2)“公式法公式法”求解基因频率求解基因频率( (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以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因A A和和a a为例为例) )。A A基因频率基因频率=AA=AA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1/2+1/2AaAa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 a基因频率基因频率=aa=aa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1/2+1/2AaAa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3)(3)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前提条件:前提条件:a.a.种群非常大;种群非常大;b.b.所有雌雄个体之

43、间自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由交配;c.c.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迁入和迁出;d.d.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自然选择;e.e.没没有基因突变。有基因突变。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a)a),设,设p p表示表示A A的基因频率,的基因频率,q q表示表示a a的基因频率,则: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基因型AAAA的频率的频率= =_基因型基因型AaAa的频率的频率=_=_基因型基因型aaaa的频率的频率= =_p p2 22 2pqpqq q2 2【微点警示微点警示】自交和自由交配对基因自交和自由交配对基因( (型型) )频率的影响频率的影响在种群足够大、

44、没有突变发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在种群足够大、没有突变发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1)(1)自由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自由交配的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变。(2)(2)自交多代,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自交多代,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 【秒判正误秒判正误】1.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 )分析: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2.2.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一

45、定改变。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一定改变。 ( )( )分析:分析: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3.3.某基因频率等于该基因的数目占全部基因的数目的某基因频率等于该基因的数目占全部基因的数目的比例。比例。( )( )分析:分析:某基因频率等于该基因的数目占该基因与其等某基因频率等于该基因的数目占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的比例。位基因的总数的比例。4.4.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 ( )( )分析: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

46、改变。5.5.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种群个体连续自交两代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种群个体连续自交两代后,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没有进化。后,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改变,没有进化。( )( )【命题案例命题案例研析研析】【典例典例】(2016(2016全国卷全国卷)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

47、因的基因频率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X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的基因频率D.X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的基因频率 【审答技巧审答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应用遗传平衡定律:(1)(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等,且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等,且均为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均为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2)(2)伴伴X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8、:因Y 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所以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位基因,所以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 【解析解析】选选D D。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满足一定条件的种群中,等位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满足一定条件的种群中,等位基因只有一对基因只有一对(A(A、a)a)时,设基因时,设基因A A的频率为的频率为p p,基因,基因a a的的频率为频率为q q,则基因频率,则基因频率p p+ +q q=1=1,AAAA、AaAa、aaaa的基因型频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率分别为p

49、p2 2、2 2pqpq、q q2 2。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率均为病率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率均为aa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即即q q2 2,故,故A A选项错误;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选项错误;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率均为率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率均为AAAA和和AaAa的基因型频率的基因型频率之和,即之和,即p p2 2+2+2pqpq,故,故B B选项错误;若为选项错误;若为X X染色体显性遗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中的发病率计算方法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传病,女性中的发病率计算方法与常染色体显性

50、遗传病的情况相同,即病的情况相同,即p p2 2+2+2pqpq,故,故C C选项错误;若为选项错误;若为X X染色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男性只有一条体隐性遗传病,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 X染色体,所以男性染色体,所以男性中的发病率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故中的发病率为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故D D选项正确。选项正确。【核心素养新命题核心素养新命题】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常染色体发病率和基因型频率有什么关系?常染色体发病率和基因型频率有什么关系?提示:提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AA=(AA个体数个体数 +Aa+Aa个个体数体数) )( (全体个体数全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