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黄****学 文档编号:2969409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某校操场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暗暗立志要更加努力学习。在国旗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国旗是运动的B. 国旗由静止到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C. 旗杆上端的滑轮是一个定滑轮D. 地面相对于国旗是静止的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一定大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机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3.为了消防安全,楼房每层必须配备灭火器下列关于图示灭火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压下手

2、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B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C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4.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 m。已知G18 N,F10 N。这一过程中摩擦和绳重不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绳子自由端上升0.4 mB拉力F做功4 JC动滑轮重为4 ND物体重力G做功3.6 J5如图12-20所示,将一根两端粗细不均匀的木头悬挂起来,悬点在O点。木头平衡如果将木头从O点处锯断,则:( )A 两段质量相等B 粗的一端质量大C 细的一端质量大D 无法确定6.一个工人用图所示的滑

3、轮组提升2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为800N,绳子自由端10S内拉下了10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功是8000J,效率为40%B、有用功是2000J,效率为40%C、有用功是8000J,效率为62.5%D、总功是8000J,效率为62.5%7.在登山比赛中,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刚从山底沿同一路线登上山顶,小刚比小明提前到达,则两人在登山过程中( )A.做功相同,功率也相同B.做功不相同,功率也不同C.做功相同,小明的功率大D.做功相同,小刚的功率大8. 小红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对实验过程和装置发表了下列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4、A. 斜面的坡度越小,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B. 匀速拉动时,木块要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C. 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木块被拉动的距离是无关的9.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1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高压锅能使食物很快煮熟是因为提高了

5、水的沸点C.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D.鸟能在空中滑翔是由于受到浮力的原因11.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提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提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12. 下列四个图中,所作力F的力臂正确的是( ) 13.壮壮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壮壮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地面对壮壮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壮壮做的有用功为3000JC

6、.壮壮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14.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样重的物体,(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其中机械效率最大的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一样大15. 将一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A一定提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无法判断16.如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B.拉力F做了300J的功C.重力做了600J的功D.重力做了1200J的功2、 填空题17.赛艇比赛,赛艇的浆是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7、 18.沿着5m长的斜面把重200N的物体推到2m高处,推力是120N,则总功是 ,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19.用一个动滑轮将500N的货物提高1m,所用拉力为300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 20.一位同学用棒挑着重物扛在肩上行走,如图所示,他胳膊所用的力_物重(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要使胳膊所用的力减小些,可采用的办法是将重物_肩膀(选填“远离”或“靠近”),或者是将手更加_肩膀(选填“远离”或“靠近”)21.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了0.5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_J,重力做的功是_J。 三:实验探究题22

8、.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cm的距离/cm弹簧测力计/N的示数/N弹簧称上升的距离/cm机械效率第1次2511566.7%第2次451.715第3次651583.3%(1)实验操作中应_拉动弹簧测力计;(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N,读数时弹簧测力计_(选填“应该”或“不应该”)处于静止状态。(4)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有关。23. 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

9、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下图所示(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_。(2)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_.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_ 。实验次数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11.000.6521.500.9032.001.15四、作图题24.如图所示,请画出利用滑轮组最省力提起重物的绕绳方法 五、计算题2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工人的重力是700 N,双

10、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00 cm2。他将540 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试求:(1)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工人对绳子的拉力是多少?(3)提升建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某校操场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暗暗立志要更加努力学习。在国旗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以地面为参照物,国旗是运动的B. 国旗由静止到运动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C. 旗杆上端的滑轮是一个定滑轮D. 地面相对于国旗是静止的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机械效率大的功率一定大B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C机

11、械做功时,工作时间越短,功率一定越大D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3.为了消防安全,楼房每层必须配备灭火器下列关于图示灭火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A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B用力压下手柄过程中,手柄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C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D干粉能喷出是因为灭火器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4.如图所示,物体G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0.2 m。已知G18 N,F10 N。这一过程中摩擦和绳重不计,不能得到的结论是(C)A绳子自由端上升0.4 mB拉力F做功4 JC动滑轮重为4 ND物体重力G做功3.6 J5如图12-20所示,将一根两

12、端粗细不均匀的木头悬挂起来,悬点在O点。木头平衡如果将木头从O点处锯断,则:( D )E 两段质量相等F 粗的一端质量大G 细的一端质量大H 无法确定6.一个工人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为800N,绳子自由端10S内拉下了10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总功是8000J,效率为40%B、有用功是2000J,效率为40%C、有用功是8000J,效率为62.5%D、总功是8000J,效率为62.5%7.在登山比赛中,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刚从山底沿同一路线登上山顶,小刚比小明提前到达,则两人在登山过程中(D)A.做功相同,功率也相同B.做功不相同,功率也不同

13、C.做功相同,小明的功率大D.做功相同,小刚的功率大8. 小红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同学对实验过程和装置发表了下列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D )A. 斜面的坡度越小,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B. 匀速拉动时,木块要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C. 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木块被拉动的距离是无关的9.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

14、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1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D )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高压锅能使食物很快煮熟是因为提高了水的沸点C.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D.鸟能在空中滑翔是由于受到浮力的原因11.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提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提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12. 下列四个图中,所作力F的力臂l正确的是(A)13.壮壮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

15、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壮壮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B. 水平地面对壮壮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B.壮壮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壮壮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14.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同样重的物体,(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其中机械效率最大的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一样大15. 将一定滑轮改为动滑轮使用,则它的机械效率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 B )A一定提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无法判断16.如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

16、m,在这个过程中(B )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B.拉力F做了300J的功C.重力做了600J的功D.重力做了1200J的功3、 填空题17.赛艇比赛,赛艇的浆是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答案】费力 F1L1=F2L2 18.沿着5m长的斜面把重200N的物体推到2m高处,推力是120N,则总功是 ,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600J,400J,200J,66.7% 19.用一个动滑轮将500N的货物提高1m,所用拉力为300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 【答案】83.3% 20.一位同学用棒挑着重物扛在肩上行走,如图所示,他胳膊所用的力_物重(选填“大于”、“小

17、于”或“等于”),要使胳膊所用的力减小些,可采用的办法是将重物_肩膀(选填“远离”或“靠近”),或者是将手更加_肩膀(选填“远离”或“靠近”)【答案】大于;靠近;远离21.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了0.5m,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_J,重力做的功是_J。 【答案】25,0三:实验探究题22.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次数钩码重/N钩码上升/cm的距离/cm弹簧测力计/N的示数/N弹簧称上升的距离/cm机械效率第1次2511566.7%第2

18、次451.715第3次651583.3%(1)实验操作中应_拉动弹簧测力计;(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N,读数时弹簧测力计_(选填“应该”或“不应该”)处于静止状态。(4)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有关。【答案】竖直匀速 78.4% 2.2 不应该 物重(或钩码重)23. 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图如下图所示(1)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_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_。(2

19、)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_.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_ 。实验次数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11.000.6521.500.9032.001.15【答案】(1)变小 、测力计有重力 (2)动滑轮本身有重力、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四、作图题24.如图所示,请画出利用滑轮组最省力提起重物的绕绳方法 如图所示: 五、计算题25.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建材,工人的重力是700 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500 cm2。他将540 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试求:(1)提升建材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工人对绳子的拉力是多少?(3)提升建材时,工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答案】(1) 1620 J (2) 300 N (3) 8 000 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