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9571640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的境界-冯友兰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哲学论文,属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哲学论文,属于议论文,其阅读方法与一般议论文相似:于议论文,其阅读方法与一般议论文相似:一、理清文章的结构。一、理清文章的结构。二、迅速筛选,把握中心和关键句。二、迅速筛选,把握中心和关键句。三、体味语言的言外意弦外音,理解语言的三、体味语言的言外意弦外音,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四、对作者的观点要敢于和善于提出不同意四、对作者的观点要敢于和善于提出不同意见,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见,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一个人走进一个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他禁不住想上前去问一问这些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他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一个答到:“我在砌墙。”一个说

2、:“我在工作。”一个说:“我在让这个城市变的更美。”为什么干同一件事,而在不同的人心中存在的意义不同呢?冯友兰冯友兰作者介绍: 冯友兰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三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看看三位工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回答

3、位工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回答思考阅读人人生生境境界界自然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自然精神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书中自有千种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自然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道德境界、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4、觉解。它在文中共出现了十三次。 该怎样理解“觉解”?、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因为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理解不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意思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是应该成为贤人、圣人,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才能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 、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一名儿童趴在地

5、上看草间的昆虫。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一个房产商在建造一楼群时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记住是我把原来的一块荒地变成一群高楼”。另一个房产商也在建造一楼群,他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为一块荒地变成一处景观而感到高兴。”示例:示例:自然道德功利道德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这几句话

6、在文章当中的第六段,是对“天地境界”的阐述,具体应作如何理解 ?一般人认为,一个人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已经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了。但是冯友兰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职。道德境界中的人,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大的胸怀与更高尚的气节。课文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等,是否周全?而其中的“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是否存在交叉的情况? “有功利意义”与“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这两者恐怕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往往是相融的,不可绝对化。

7、现代社会承认行为功利,尊重个人利益,这是社会的进步,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克己复礼”,牺牲我一个幸福全人类也许在一些圣人能够做到,但如果违背人性而一味地追求大而空的所谓高大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难以做到,同时也会导致虚假不实之风,反而会败坏社会风气。 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的仁人志士,请列出你所知道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范仲淹:范仲淹:屈原:屈原:鲁迅:鲁迅:李白:李白:孟子:孟子:蔺相如:蔺相如:杜甫:杜甫:谭嗣同:谭嗣同:霍去病

8、:霍去病:林则徐:林则徐:文天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言。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课后思考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先生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林语堂先生年代曾感慨地说:年代曾感慨地说:“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都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都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意义和生活智慧的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意义和生活智慧的意旨。意旨。”假如林语堂先生看到冯友兰先生假如林语堂先生看到冯友兰先生哲学论文哲学论文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他还会这样说,他还会这样说吗?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