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检查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29420904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功能检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肾功能检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功能检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功能检查ppt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肾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肾功能检查及临床意义一肾脏的结构功能二 肾脏的基本功能三三 肾功能试验的评价与项目肾功能试验的评价与项目选择选择四 肾功能常规检查项目五 早期肾损伤的检查与监测主讲人:一肾脏的结构功能 (一)肾小球: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反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反复分支形成的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网。复分支形成的一团盘曲的毛细血管网。当血液由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二)肾小管的组成(二)肾小管的组成 近端小管,包括近曲小管和髓袢降近端小管,包括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前

2、者与肾小囊相连。支粗段,前者与肾小囊相连。 髓袢细段,分降支和升支两部分。髓袢细段,分降支和升支两部分。远端小管,包括髓袢升支粗段和远端小管,包括髓袢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其远端与集合管相连。远曲小管,其远端与集合管相连。(三)肾小管的功能(三)肾小管的功能 (1)近曲小管近曲小管 是物质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物质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蛋白质等,几乎全部在近曲小管重吸量蛋白质等,几乎全部在近曲小管重吸收,收,Na、K、Cl、HC03等也绝大部分在等也绝大部分在此段重吸收。此段重吸收。 (2)髓袢:主要吸收一部分水和氯化钠。在髓袢

3、:主要吸收一部分水和氯化钠。在降支内水的重吸收大于溶质吸收,使管降支内水的重吸收大于溶质吸收,使管内的渗透压逐渐升高,形成渗透梯度。内的渗透压逐渐升高,形成渗透梯度。升支不透水,而溶质却不断被重吸收,升支不透水,而溶质却不断被重吸收,形成逆向的渗透梯度,此段渗透压变化形成逆向的渗透梯度,此段渗透压变化的过程称为的过程称为“逆流倍增逆流倍增”,在尿液的浓,在尿液的浓缩稀释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缩稀释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可继续重吸收部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可继续重吸收部分水和水和Na等,此段的重吸收量受血管升压等,此段的重吸收量受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的调节,在决定尿量和终尿素和

4、醛固酮的调节,在决定尿量和终尿质的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质的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为参与机体对体液及酸碱的调节,功能为参与机体对体液及酸碱的调节,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主要作用。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主要作用。 二 肾脏的基本功能(1)尿的生成 血液流经肾脏,其中的除细胞与大分子蛋白外的大部分血浆成分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及足细胞裂孔膜构成的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在流经不同节段肾小管的过程中通过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最终形成终尿,汇入肾盂,排出体外。(2)排泄代谢产物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绝大部分代谢废物包括以尿素氮、肌酐、尿酸等为代表的一百余种代

5、谢废物和毒性物质,通过血液进入肾脏,经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3)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及体液酸碱平衡。原尿中的水和电解质在流经不同节段肾小管时以不同的比例被重吸收,同时部分电解质将被分泌入管腔。通过肾脏的尿浓缩与稀释过程维持机体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的平衡。(4)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 活化维生素D3,调节钙磷代谢。 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三三 肾功能试验的评价与项目选择肾功能试验的评价与项目选择 正常肾脏具有强大储备能力,故当肾病变早正常肾脏具有强大储备能力,故

6、当肾病变早期,肾损害轻微时,各项实验室检查仍可正常。因期,肾损害轻微时,各项实验室检查仍可正常。因此,肾功能检查的结果与肾脏的病理损害并不一定此,肾功能检查的结果与肾脏的病理损害并不一定成正比。成正比。同时,肾外因素如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肿、同时,肾外因素如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肿、输尿管梗阻、药物等亦可影响肾脏功能。故在评价输尿管梗阻、药物等亦可影响肾脏功能。故在评价结果时不能依赖某一项肾功试验,应结合临床及相结果时不能依赖某一项肾功试验,应结合临床及相关资料关资料( (放射、超声、同位素等检查放射、超声、同位素等检查) ),进行全面综,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合分析,才能作出正

7、确的诊断。肾功能的试验方法较多,有的不肾功能的试验方法较多,有的不敏感、不特异,有的特异但方法繁琐,敏感、不特异,有的特异但方法繁琐,临床难以接受。临床难以接受。建立简便、敏感、特异的肾功能建立简便、敏感、特异的肾功能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如肾活检如肾活检) )是发展的方向。是发展的方向。肾功能试验的选择可参考以下各肾功能试验的选择可参考以下各项:项: 1 1了解肾血循环,可选用了解肾血循环,可选用肾血流肾血流量测定量测定 RBFRBF、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分数 FFFF等:等: 2 2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CcrCcr、血尿酸、血血尿酸、血22MGMG均为敏感指标,可均

8、为敏感指标,可选用选用BUNBUN、CrCr监测病情。监测病情。 3 3反映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反映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可测定尿糖、尿可测定尿糖、尿22MGMG、尿溶菌酶等。尿溶菌酶等。 4 4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泄功能,首选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泄功能,首选酚红排泌试验酚红排泌试验PSPPSP。 5 5检查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水、检查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水、电解质功能时,应选浓缩稀释试验、尿渗电解质功能时,应选浓缩稀释试验、尿渗量测定,还可测定血量测定,还可测定血K K、NaNa、CLCL等。等。6 6检查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酸碱检查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调节酸碱代谢功能时,选用尿代谢功

9、能时,选用尿pHpH、CO2CPCO2CP,必要时配必要时配合血气分析综合判定。合血气分析综合判定。四 肾功能常规项目(一)、肾小球功能试验一)、肾小球功能试验(二)、肾小管功能试验二)、肾小管功能试验(一)、肾小球功能试验(一)、肾小球功能试验1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测定2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 尿素氮(BUN)测定4 血肌酐(Cr)测定5 胱抑素C 6 血2微球蛋白(2MG)测定7 血清尿酸(UA)测定 (1 1)内生肌酐清除率)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Ccr) )测定测定 原理原理 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血浆液体量,称为肾小

10、球滤过率(GFR)GFR)。单位时间内,肾脏把若干毫。单位时间内,肾脏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在严格控制饮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在严格控制饮食和不增加肌肉活动的情况下,食和不增加肌肉活动的情况下,内生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酐清除率是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较是测定肾小球滤过功能较为有效的方法。为有效的方法。 方法方法 为除排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为除排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试验前应禁食肉类试验前应禁食肉类3 3天并避免剧烈运动,天并避免剧烈运动,再第再第4 4天早晨天早晨8 8时将尿排干净,然后收集时将尿排干净,然后收集8 8时起到第时起到第5

11、 5天早晨天早晨8 8时共时共2424小时的尿液,小时的尿液,并加入甲苯防腐。并加入甲苯防腐。在第在第4 4天任何时间内抽血,与天任何时间内抽血,与2424小时小时尿液同时送检。测定血及尿中肌酐浓度,尿液同时送检。测定血及尿中肌酐浓度,并结合尿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并结合尿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cr(ml/min)=(ml/min)=尿肌酐浓度尿肌酐浓度( (umolumolL)L)* *每每分钟尿量分钟尿量(m1)(m1)血肌酐浓度血肌酐浓度( (umolumolL)L) 由于每个人的肾的大小不同,每分钟排尿能力也有差异,为排除这种个体差异可进行体表面积的校正,公式: 校正后清除

12、率=实际清除率*标准体表面积(1.73m2)/患者的体表面积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参考值:参考值:80-120ml/min80-120ml/min1 1)CcrCcr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能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敏感指标,能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滤过功能,当当CcrCcr降低到正常值降低到正常值8080以下时,大部分患者以下时,大部分患者BUNBUN、CrCr仍在正常范围。仍在正常范围。2 2)CcrCcr可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可判断肾脏损害的程度:3 3)CcrCcr是肾移植术是否成功的一是肾移植术是否成功的一种参考指征。如移植物成活,种参考指征。如移植物成活,Ccr C

13、cr 会逐步回升,否则提示失败。会逐步回升,否则提示失败。一度上升后又下降,提示发生排一度上升后又下降,提示发生排斥反应。斥反应。(2)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原理)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只能通过分子量较小的物质。正常人每天尿中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这一含量用蛋白质定性试验的方法一般不能检出。患某些疾病时,蛋白质漏出增加,就可被检出尿蛋白阳性。所以尿蛋白定性报告的结果是粗略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以精确地测出尿中排出的蛋白量。 实验室方法:邻苯三酚红钼 比色法 临床意义: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肾功能早期损伤的一个指标。偶然一次发生偶然一次发生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标,不能确诊小时尿蛋白定

14、量超标,不能确诊为肾病。为肾病。在临床上一般三次及以上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指标均高于正常范围,才可以判定患者确实发生了肾脏病变。(3)(3)血清尿素氮血清尿素氮(BUN)(BUN)测定测定 原理原理尿素氮是血尿素氮是血中非蛋白氮中非蛋白氮类类的主要成分。的主要成分。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尿素是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最终产物,在肝脏合成。,在肝脏合成。溶于血浆中的尿素,通过血液循溶于血浆中的尿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肾脏,环输送到肾脏,9090经肾小球滤过经肾小球滤过而而随尿排出随尿排出,少量由肠道和皮肤丢失。,少量由肠道和皮肤丢失。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

15、致血中尿素浓度升高。因此,低,导致血中尿素浓度升高。因此,血中尿素氮可作为血中尿素氮可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能的指标。 参考值参考值 2.82.88.2mmol8.2mmolL 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BUNBUN增高,而且增高,而且常受常受肾外因素肾外因素的影响,故的影响,故BUNBUN测定测定并不是肾并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轻度肾功能受损轻度肾功能受损时,时,BUNBUN可无变化;当可无变化;当BUNBUN升高时,表明升高时,表明60607070的有效肾单位已受到损害,故的有效肾单位已受到损害,故B

16、UNBUN测定不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测定不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无无早期诊断意义。早期诊断意义。1 1肾前性因素肾前性因素 肾血流量不足:肾血流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引起尿少尿少,使,使BUNBUN从从尿液排出尿液排出减少减少,从而引起血,从而引起血BUNBUN增高。增高。见于脱水、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肿、见于脱水、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肿、腹水等疾病。腹水等疾病。体内蛋白质分解过盛:体内蛋白质分解过盛:见于急性传染病、脓毒血症、上消见于急性传染病、脓毒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和甲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和甲亢等。肾前性因素引起亢等。肾前性因素引

17、起BUNBUN增高时,其增高时,其他肾功能指标多正常。他肾功能指标多正常。2 2,肾后性因素,肾后性因素 尿路结石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疾病,可引起尿路梗阻,造成肾统肿瘤等疾病,可引起尿路梗阻,造成肾小管内高压,肾小管内尿素逆扩散入血液,小管内高压,肾小管内尿素逆扩散入血液,使使BUNBUN升高。升高。3 3,肾脏疾病,肾脏疾病 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症、严重肾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症、严重肾盂肾炎、肾结核和肾肿瘤的晚期均可出现盂肾炎、肾结核和肾肿瘤的晚期均可出现BUNBUN升高。升高。血血BUNBUN增高的程度与尿毒症病情增高的程度与尿毒症病情的严重

18、性成正比,对尿毒症的诊断及预后的严重性成正比,对尿毒症的诊断及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估计有重要意义。, , (4)(4)血肌酐血肌酐(Cr)(Cr)测定测定 原理原理血中肌酐有血中肌酐有外源性外源性和和内源性内源性两类。机体每两类。机体每20g20g肌肉每天代谢产生肌肉每天代谢产生1mg1mg肌肌酐,如未进行剧烈的运动,每天内源性肌酐,如未进行剧烈的运动,每天内源性肌酐的生成量相对恒定。酐的生成量相对恒定。血中血中CrCr主要由肾小主要由肾小球滤过至原尿中,肾小管不再重吸收球滤过至原尿中,肾小管不再重吸收。在。在控制外源性肌酐摄入的情况下控制外源性肌酐摄入的情况下CrCr浓度取决浓度取决于肾小球

19、的滤过能力,故测定血中于肾小球的滤过能力,故测定血中CrCr浓度浓度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可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参考值参考值 男性:男性:4040106 106 umolumolL L;女性:;女性:444488 88 umolumolL 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 1当肾小球受到当肾小球受到早期或轻度损害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正常时,血中肌酐浓度可正常;只有当肾;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至正常人的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至正常人的1 13 3时时血中肌酐才明显上升。血中肌酐才明显上升。因此,测定血因此,测定血CrCr作为肾功能指标作为肾功能指标之一,并不比之一,并不比BUNBUN敏感

20、,但其测定的优敏感,但其测定的优点可以点可以控制来源控制来源,其反映肾小球,其反映肾小球滤过滤过功能优于功能优于BUNBUN,特异性较强。,特异性较强。 2 2同时测定血同时测定血CrCr和和BUNBUN临床意义更大。临床意义更大。正常时血清正常时血清BUNBUNCrCr为为2020:1 1。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球疾病时,血清,血清BUNBUN增高比增高比CrCr快,使快,使比值增高比值增高;肾前因素肾前因素引起的引起的BUNBUN滞留,因滞留,因CrCr不升而使不升而使比例更高比例更高,可达,可达4040:1 1;肾小管肾小管严重损害时其比例降低,严重损害时其比例降低,可低于可低于1010:1

21、1;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时,时,BUNBUN、CrCr可同时按可同时按比例增高,比例增高,比值基本不变。比值基本不变。(5)胱抑素C (CysC)定义:胱抑素C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有核细胞和体液中,是一种低分子量、碱性非糖化蛋白质,可由机体所有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实验原理:样本中的cys-c与试剂中抗人cys-c抗体胶乳致敏颗粒反应,出现凝集,在600nm波长检测其吸光度的变化,其变化程度与样本中cys-c浓度成正比。特点:1)CysC血清浓度与GFR的相关性最好,它是低分子量蛋白质中与GFR最相关的内源性标志物2)CysC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全部重吸收

22、并迅速代谢分解,不和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3)CysC不受炎症、感染、肿瘤及肝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与性别、饮食、体表面积、肌肉量无关; 参考范围:0.55-1.15mg/L 。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CysC血清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高度相关,能准确反映人体GFR的变化,它是检测早期肾病的指标之一, CysC较BUN、Cr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评价GFR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替代了传统的血尿素、肌酐测定等成为首选的肾功能评价指标。 临床应用 1)胱抑素C用于糖尿病肾病肾脏早期损伤的评价、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 2)用于肾移植病人肾功能的恢复情况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改变监测、儿科肾病的诊断、肿瘤

23、化疗中肾功能的监测等。 3)高血压所致肾损害在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常规血及尿液检查都还正常时,CysC浓度即出现异常,表明GFR已经改变,慢性肾损害已发生,因此CysC可作为及早干预治疗高血压所致肾损害的临床指标。(6 6)血)血22微球蛋白微球蛋白(2(2MG)MG)测定测定 原理原理 2 2MGMG是体内有核细胞包括淋是体内有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小分子球蛋白,22MGMG广泛存在于血浆、广泛存在于血浆、尿、脑脊液、唾液中,可尿、脑脊液、唾液中,可自由通过肾小球自由通过肾小球,然后在近端小管内几乎

24、全部被重吸收,然后在近端小管内几乎全部被重吸收,正常正常人血中浓度很低。人血中浓度很低。 参考值参考值 正常人血中正常人血中22MGMG为为1 13mg3mgL 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 1 血血22MGMG测定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测定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一项敏感指标,能减退的一项敏感指标,当肾小球滤过功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能下降时,血22MGMG水平即升高,且与年水平即升高,且与年龄、性别、肌肉组织的多少等均无关龄、性别、肌肉组织的多少等均无关 2 2 当体内有炎症或肿瘤时当体内有炎症或肿瘤时,血中,血中22MGMG增高。增高。 3 3 2微球蛋白是反映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灵敏指标。

25、由肾小球滤过的2微球蛋白,约99%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并在此全部被分解成氨基酸,若肾小管受到损伤,则进入尿液中的2微球蛋白必然增多,故尿液中2微球蛋白测定是诊断肾小管疾病较灵敏且特异的方法。血浆和尿液中2微球蛋白均升高,则表示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损伤。 (7)(7)血尿酸血尿酸(UA)(UA)测定测定 原理原理 尿酸尿酸(UA)(UA)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食物中的核酸分解生成嘌呤,最终产物。食物中的核酸分解生成嘌呤,体内组织中的核酸分解生成嘌呤核苷,嘌体内组织中的核酸分解生成嘌呤核苷,嘌呤和嘌呤核苷经过水解、脱氨及氧化作用呤和嘌呤核苷经过水解、脱氨及氧化作用生成尿酸。生成

26、尿酸。7575的尿酸由肾脏排出,其余在肝脏的尿酸由肾脏排出,其余在肝脏分解破坏或随胆汁排泄。肾脏在排除尿酸分解破坏或随胆汁排泄。肾脏在排除尿酸过程中,由肾小球滤出的尿酸,在近端肾过程中,由肾小球滤出的尿酸,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小管被重吸收。 参考值参考值 尿酸酶法:男性尿酸酶法:男性208428mol/L 女性女性155357mol/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 1肾脏疾病:肾脏疾病:急性或慢性肾炎病人,血尿酸浓度急性或慢性肾炎病人,血尿酸浓度 增高较尿素氮、肌酐等更为显著,出现也增高较尿素氮、肌酐等更为显著,出现也较早。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疾较早。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疾病的晚期

27、,血尿酸浓度亦可增加。病的晚期,血尿酸浓度亦可增加。2 2痛风:痛风: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慢性间由此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等。血清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等。血清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尿酸增高是诊断痛风的主要依据。 3 3白血病和肿瘤:白血病和肿瘤:由于白血病细胞和其他恶性肿瘤的细由于白血病细胞和其他恶性肿瘤的细胞分裂周期增快,核酸分解加强,内源性胞分裂周期增快,核酸分解加强,内源性尿酸增加。当病变累及肾脏引起尿酸排泄尿酸增加。当病变累及肾脏引起尿

28、酸排泄障碍时,障碍时,血尿血尿酸升高更加明显。酸升高更加明显。4 4尿酸受肾外因素影响较大,如进食动尿酸受肾外因素影响较大,如进食动物肝、肾及贝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时,可物肝、肾及贝类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时,可因外源性因素导致尿酸增高。因外源性因素导致尿酸增高。此时,尿酸此时,尿酸增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并不平行,所增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并不平行,所以以血尿血尿酸测定较少作为肾功能指标。酸测定较少作为肾功能指标。二、肾小管功能试验二、肾小管功能试验(1)浓缩稀释试验)浓缩稀释试验(2)酚红排泌试验(3)尿渗量及血浆渗量测定(4)尿)尿2微球蛋白微球蛋白(2MG)测定测定(5)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血

29、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测定测定 (1)浓缩稀释试验原理:肾浓缩和稀释尿液功能主要在远远端小管和集合管进行端小管和集合管进行 ,在日常或特定饮食条件下观察病人尿量和尿比重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称为浓缩稀释试验,是判断远远端小管功能端小管功能的指标。参考值: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昼夜尿量之比为341 12小时夜尿量不应超过750ml 尿液最高比重应在1.020以上 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少于0.009。临床意义: 1)少尿加高比重尿见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肾前性少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前性少尿、急性肾小球肾炎 2)多尿(2500ml/24h),低比重尿,夜尿增多,或比重固

30、定在1.010,表明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肾小管浓缩功能差,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盂肾炎、痛风肾损害、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或其他继发性肾小管间质疾病。3)肾外因素)肾外因素高血压肾损害可出现多尿、高血压肾损害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尿比重低。夜尿增多、尿比重低。 (2 2)酚红排泌试验)酚红排泌试验 原理原理 酚红酚红( (PSP)PSP)是对人体无害的染料,经静是对人体无害的染料,经静脉注入后,大部分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脉注入后,大部分与血浆白蛋白结合。除除2020为肝清除、经胆道排出外,其余为肝清除、经胆道排出外,其余8080由肾脏排出。在肾脏排泌过程中,由肾脏排出。在肾脏排泌过程中,9494

31、由由近端肾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主动排泌,小管上皮细胞主动排泌,少部分未与白蛋白结合少部分未与白蛋白结合的酚红可从肾小球滤过而排出;的酚红可从肾小球滤过而排出;因为酚红大部分通过近端肾小管分泌排出,因为酚红大部分通过近端肾小管分泌排出,且不被肾小管回吸收,所以,尿液中排出的酚红且不被肾小管回吸收,所以,尿液中排出的酚红的量可作为判断近端肾小管排泌功能的指标。的量可作为判断近端肾小管排泌功能的指标。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本试验主要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泌功本试验主要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泌功能。能。临床上常以临床上常以1515分钟分钟PSPPSP排泌量排泌量2525,120120分钟分钟PSPPSP排泌总量排

32、泌总量5555作为判定肾作为判定肾小管的排泌功能减低的界限。因小管的排泌功能减低的界限。因1515分钟分钟的排泌量敏感性较高,故分析测试结果的排泌量敏感性较高,故分析测试结果时应注重时应注重1515分钟的排泌量的结果。分钟的排泌量的结果。(3)尿渗量及血浆渗量测定参考值:尿渗量600-1000mOsm/kgH2O 血浆渗量275-305mOsm/kgH2O 尿渗量与血浆渗量比值3-4.5:1临床意义更准确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盂肾炎、多囊肾、梗阻性肾病等减低。(4 4)尿)尿22微球蛋白微球蛋白( (22MG)MG)测定测定 临床意义 1)尿2微球蛋白增高,提示肾

33、小管损害或滤过负荷增加。 2 2)有助于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有助于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易影响肾小管对分子蛋白质的再吸感染易影响肾小管对分子蛋白质的再吸收,收,尿尿22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不升高,如不升高,如膀胱炎患者2微球蛋白正常。临床应用 1)肾移植患者血、尿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提示机体发生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后23天血2微球蛋白上升至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肾移植后连续测定血、尿2微球蛋白可作为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的敏感指标。 2)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尿液2MG也有升高。可以同时测定血2微球蛋白,共同

34、用于上述疾病的诊断 。 (5 5)二氧化碳结合力)二氧化碳结合力(CO(CO2 2CP)CP)测定测定 原理原理 二氧化碳结合力一般代表血浆中二氧化碳结合力一般代表血浆中结合结合状态下的状态下的CO2CO2的含量。的含量。COCO2 2CPCP是静脉血在分离血浆后与是静脉血在分离血浆后与PCO2PCO2为为40mmHg40mmHg、PaO2PaO2为为100mmHg100mmHg的正常人肺泡平衡的正常人肺泡平衡后,后,测得的血浆中测得的血浆中HCO3HCO3所含所含CO2CO2的量的量。 COCO2 2CPCP间接反映了间接反映了NaHC03NaHC03的浓度的浓度。受代谢和呼吸两方面因素的影

35、响,临床受代谢和呼吸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在除外原发性呼吸因素的前提下,上在除外原发性呼吸因素的前提下,数数值的增减可以表示碳酸氢盐的增减值的增减可以表示碳酸氢盐的增减,反,反映代谢性酸、碱失调的情况,从而可作映代谢性酸、碱失调的情况,从而可作为测定肾脏调节酸碱平衡功能的一种方为测定肾脏调节酸碱平衡功能的一种方法。法。 参考值参考值 2 20 02828mmolmmolL 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1 1COCO2 2CPCP降低降低见于见于 ( (1)1)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加深加快,通气、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加深加快,通气、换气过度,换气过度,排出的排出的COCO2 2过多

36、过多使血中使血中COCO2 2、H H2 2COCO3 3降低,血中降低,血中HCOHCO3 3减少所致。减少所致。见于脑炎、支气管哮喘等。见于脑炎、支气管哮喘等。 (2)(2)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原发性原发性HCOHCO3 3减少减少,PHPH值降低,故血中值降低,故血中结合状态的结合状态的COCO2 2减少,即减少,即COCO2 2CPCP降低。常见降低。常见于:于: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减少酸性代谢产物排泄减少,各种原因,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因为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因为肾小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球滤过功能障碍,肾小管排泄,肾小管排泄H H+ +及重吸收及重吸收HC

37、OHCO3 3障碍,使钠丢失过多而导致酸中毒;障碍,使钠丢失过多而导致酸中毒;酸性产物生成过多酸性产物生成过多,如糖尿病酮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性酮中毒、休克所致的乳酸酸中毒、饥饿性酮中毒、休克所致的乳酸中毒;中毒;碱性离子损失过多碱性离子损失过多,如剧烈腹泻、,如剧烈腹泻、肠瘘等。肠瘘等。 2 2COCO2 2CPCP增高见于增高见于 (1)(1)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肺通气功能障碍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肺通气功能障碍使血中使血中COCO2 2潴留,潴留,H H2 2COCO3 3增多增多,血中,血中HCOHCO3 3增多引起。增多引起。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常见

38、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广泛肺纤维化等疾病。塞性肺气肿、广泛肺纤维化等疾病。(2)(2)代谢性碱中毒:为代谢性碱中毒:为原发性原发性HCOHCO3 3增多增多,PHPH值升高。常见于值升高。常见于 急性胃炎、幽门梗急性胃炎、幽门梗阻、妊娠反应等所致的剧烈而频繁的呕吐,阻、妊娠反应等所致的剧烈而频繁的呕吐,胃酸大量丢失胃酸大量丢失,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碳酸氢盐等碳酸氢盐等碱性药物摄入过多碱性药物摄入过多。导致体。导致体内内NaHCONaHCO3 3增加,故结合状态的增加,故结合状态的COCO2 2增加,增加,COCO2 2CPCP增高。增高。五 早期肾损伤的检查与

39、监测 肾脏具备的强大代偿功能,在客观上易于掩盖早期肾损伤,而肾损伤的早期发现对预后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肾疾病的实验诊断体系中除传统的肾功能试验之外形成了一个早期肾损伤检查与监测的新领域。1 尿蛋白电泳分析 将尿蛋白按其分子量大小、顺序分为不同组分,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试验。可以大致推断尿蛋白的来源(是溢出性蛋白尿还是组织破坏性蛋白尿);并可了解肾功能的情况,中分子以上的蛋白尿,多见于肾小球病变;中分子以下的蛋白尿,常见于肾小管病变;而混合性蛋白尿则多见于肾小球与肾小管同时病变。 尿蛋白电泳有助于早期诊断肾脏疾病,对肾脏损害程度、部位有实用价值。在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有重要意义。 2肾小球标记物1)微量白蛋白(mAlb) 尿尿mAlb是糖尿病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诱发肾小球微血管病变最早期的客观指标之一,对糖尿病性肾最早期的客观指标之一,对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2)尿转铁蛋白(UTF) uTf是一项反映肾小球滤膜损伤的早期灵是一项反映肾小球滤膜损伤的早期灵敏指征敏指征 。3肾小管标记物 1)1-微球蛋白2)尿尿2mGmG3)3)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RBP)4 尿酶 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完。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