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雁** 文档编号:29394708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4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4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4月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试卷(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观点针对的是(B)A.学习方法B.学习动机C.教学对象D.如何做教师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务于教育实践。这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本研究原则中的(D)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中,关于儿童焦虑情绪的发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焦虑是一种特殊的恐惧或忧虑B.焦虑包括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

2、道德上的焦虑C.焦虑没有个体差异,同一年龄的儿童,焦虑的内容基本相同D.焦虑存在着年龄差异4.在研究道德发展时,皮亚杰使用的方法是(D)A.丰富多彩的小实验B.灵活的谈话C.自然性质的观察D.对偶故事法5.成熟决定论的提出者是(A)A.格塞尔B.高尔顿C.高德尔得D.布朗芬布伦纳6.关于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学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的是(C)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调和论D.辩证唯物论7.与婴幼儿体重的增长有密切联系的是(C)A.亲子关系的发展B.口语表达能力C.骨骼肌肉的发育D.心肺功能的发育8.从再认能力发展来看,能再认一年以前经历过的

3、事物的人群是(D)A.1岁婴儿B.2岁幼儿C.3岁幼儿D.4岁幼儿9.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常是成人评价结果的简单再现,同时对成人评价不加任何考虑地完全轻信,表现出这种自我评价特点的是(A)A.小班幼儿B.大班幼儿C.小学低年级学生D.小学高年级学生10.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其中出现“飞跃”或“质变”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在(B)A.小学三年级B.小学四年级C.小学五年级D.小学六年级11.以下关于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描述错误的是(D)A.表情丰富但不善于控制自己B.情感的内容不断扩大与加深C.冲动性减少而稳定性增强D.逐步从内倾性向外倾性转化12.儿童能

4、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表明其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处于(C)A.阶段一,社会信息角色采择阶段B.阶段二,自我反省角色采择阶段C.阶段三,相互性角色采择阶段D.阶段四,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阶段13.美国心理学家派瑞通过对青少年思维过程的研究,提出青少年思维发展需要经过四个阶段才能逐渐成熟。这四个阶段的正确发展顺序是(A)A.二元论阶段多元论阶段相对论阶段约定论阶段B.相对论阶段二元论阶段约定论阶段多元论阶段C.多元论阶段约定论阶段相对论阶段二元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二元论阶段多元论阶段相对论阶段14.学生性格发展的剧变期是在(B)

5、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5.赫洛克提出了衡量情绪是否成熟的四条标准,下列不正确的是(D)A.能保持身体健康B.对于行动的控制C.消除紧张情绪,使其向无害的方向转化D.用情绪控制自己的理智,并使之稳定16.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之间的不断斗争,出现多种类型。其中有的高中生“理想的我”没有形成,同时对“现实的我”又极度不满,因此他们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有时也出现放任自我的行为。这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属于(C)A.自我肯定型B.自我否定型C.自我萎缩型D.自我扩张型17.最早对个别差异进行科学研究的是英国的高尔顿,他对智力的个别差异做了研究,认为人的

6、智力分布是正态的,一半人属于正常,四分之一属于平常之上,四分之一在平常之下。这一成果阐述于(A)A.遗传的天才B.个体心理学C.论个别差异的心理学:关于“差异心理学”的观点D.个体差异心理学18.关于人格类型差异,近代心理学领域中有多种人格类型学说。其中将人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的是(B)A.性向说B.机能类型说C.独立-顺从说D.场独立-场依存类型说19.以下不属于桑代克的学习律的是(D)A.准备律B.效果律C.练习律D.反馈律2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阐述了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其正确的发生顺序是(C)A.动机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B.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机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7、C.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D.动机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注意过程21.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出现新的意义的建构,这属于(A)A.习得阶段B.巩固与转化阶段C.提取阶段D.应用阶段22.由长宽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可推及到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及圆形面积的计算,这体现的是奥苏伯尔提出的(B)A.渐进分化原则B.综合贯通原则C.正向迁移原则D.有意义学习原则23.依据已有信息,对面临的问题找到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形式,称为(C)A.创造思维B.发散思维C.聚合思维D.类比思维24.从

8、学习迁移的距离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D)A.正迁移和负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D.远迁移和近迁移25.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是(C)A.道德观念的形成B.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C.道德信念的确立D.道德意志的形成26.以下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中,属于客观原因的是(D)A.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B.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C.道德意志薄弱D.父母的溺爱、迁就27.动机可以使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这体现了动机的(B)A.激发功能B.导向功能C.维持功能D.调节功能28.在奥苏伯尔有关成就动机的理论中,把求知作为目标,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愿望,这种动机

9、称为(A)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成就内驱力29.以下关于学习动机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D)A.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B.近景性学习动机与远景性学习动机相结合C.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D.学习动机无法迁移30.下列不属于教师教书的角色的是(C)A.教学的设计者B.教学的执行者C.教学的管理者D.教学的监控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问卷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为了保证问卷法的使用效果,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ABCDE)A.问卷中的题目数量不应过多B.问卷中题目的叙述要简明

10、并易理解,不会在理解上出现歧义C.问卷所设计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D.回答问卷的方式简便E.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前要先判断问卷的回答是否有效32.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方式有(ABC)A.同化B.顺应C.平衡D.学习E.教育33.知识经验的内化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这个过程包括(ABCDE)A.动作定向阶段B.物质化活动的阶段C.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D.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E.内部言语活动阶段34.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有(ABCD)A.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B.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

11、原则进行评价发展C.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D.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E.能对自己的行为提出高要求,自我批评已成为其个性特点35.教育超常儿童要注意的问题包括(ABDE)A.要公平,不要搞平均主义B.要适当,不要操之过急C.重在智力培养D.要实事求是,不要求全责备E.既要全面发展,也要发挥特长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6.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37.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

12、的人对外界事物的美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38.替代性强化是指通过观察别人受强化,在观察者身上间接引起的强化作用。39.功能固着问题解决者常常受物体常见作用的影响,而对其他的作用视而不见,称为功能固着。40.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愿意去做自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皮亚杰认为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答:第一阶段为感知运动阶段;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注:各点有所阐述给1分)42.高中生的同伴

13、关系发展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答:(1)对友谊的渴望强烈,喜欢与同性别同伴交朋友;(2)高中生的友谊观逐渐成熟;(3)高中生选择朋友时,更看重朋友的心理品质,如兴趣相似、同忧同乐、相互关心、性格好等;(4)高中男女学生交友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43.奥尔波特对人格特质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特质可分为一般特质和特有特质。而特有特质又可区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首要特质,第二类为中心特质,第三类为次要特质。44.教师应具备哪些个性特点?答:(1)正确的动机;(2)浓厚的兴趣;(3)热烈的情感;(4)坚强的意志;(5)良好的性格。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45.(本题15分)试

14、论述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答: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遗传只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社会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研究发现,贫乏环境可使个体的心理发展落后,丰富环境可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教育属于社会环境的范畴,但又与一般社会生活条件不同,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它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来对环境影响加以选择,然后组织成一定的教育内容,并且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来对个体的心理施加有系统的影响。教育主导个体心理发展。个体的知识、智力的发展,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培养,理想、世界观的形成等都主要是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决定的。教育虽是个

15、体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是通过个体的活动、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来实现的。46.(本题10分)加涅最初根据学习的情境、水平,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成了八类。后来,他认为八类学习的划分仍然不适合学校学习,于是他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将学习划分为五类。请对加涅所划分的五类学习进行论述。答:(1)智慧技能,指运用符号对外运作的技能;(2)认知策略,指对内的、控制与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3)言语信息,指能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4)动作技能,指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技能;(5)态度,指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