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德育模式的探索——对我校“阳光德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928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2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班级德育模式的探索——对我校“阳光德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关于班级德育模式的探索——对我校“阳光德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班级德育模式的探索——对我校“阳光德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班级德育模式的探索——对我校“阳光德育”实践的总结与反思.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Y 1408428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中 文 摘 要 新时期,教育、教学面临着诸多改革。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到现代素质教存模 式,人们更注重培养学屮的创新意识和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各种能力。本文拟就新 时期学生存在的心理、行为现象,展开了探求在阳光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何组织 和管理班级学生,从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这一课题的研究,以本人所带班级 的情况和本人班主任工作的体会,说明有效管理班级学生是实现素质教育、阳光教 育和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强、自立、合群合作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除了前言、后记和致谢外,全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阳光德育在当前形势下面临

2、的机遇与挑战、阳光德育的主要 内容及阳光德育的具体实施,提出紧 抓机遇、迎接挑战,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 自强、自立、合群合作学生。 第二部分:指出了实施阳光德育以来我校在德育改革中的实践探索,并重点剖 析了在阳光德育的指引下如何有效管理班级。 第三部分:依据中学教育教学要求、针对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借鉴国内外 研究成果及理论,认为中学德育改革迫在眉睫。浅析了在阳光德育理念的指引下培 养当代的阳光学生、教师、家长等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应有的改革措施。 关 键 词 : 中 学 教 育 阳 光 德 育 改 革 评 价 班 级 德 育 实 践 探 索 硕士学彳立论文 MASTERS THLS1S Ab

3、stract In this new era,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re faced with a number of reforms.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modem mode,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raining students in the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adaptability to social changes and deve

4、lopment. This paper makes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issue of how to organize and manage students to form a positive and healthy class based on students9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nny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Given the situation of my class and the experiences of being a main tea

5、cher,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cla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quality education and suimy education.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extroverted, mentally healthy, self-motivated, self-reliant and cooperative students. In addition to the preface, postscript and acknowled

6、gement,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art I is an overview of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sunny moral education is fac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main contents 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it also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catch the chances and meet the challenges to cultiv

7、ate extroverted, mentally healthy, self-motivated, self-reliant and cooperative students. Part II describes the practices that our school has made since the reform of sunny moral education,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effective class manag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nny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8、 Part III points out the urgency of moral education reform in secondary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secondary education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practices. It suggests the relevant measures that the teachers and parents should take under the guidance of sunny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9、. Key words: secondary education; sunny education; reform; evaluation; moral education in a class; practice; exploration; 颂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S THESIS 硕士学彳立论文 MASTERS THESIS 、刖目 当人类跨入 21世纪门槛之际,整个世界仿佛进入一个拐角,发生着令人震惊 的骤变。这种强烈的震撼,使我闹、丨 k已进行的社会变革迅速加剧。经济市场化,经 济知识化,工作学习化 .这一切变化共同要求教育的变革,并且教育变革反过来又 促进社会的变化。全球

10、性教育改革,课程改革风生火起,推波助澜使中国教育改革 得以向以课程改革的纵深方向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基层教育工作者到专家学者,从普通百姓到标领风骚的 弄潮儿,从学生到教师,都参与其中,行动其中。把持教育改革的脉搏,聆听教育 改革的心音,其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全程的发展。 改革是理想,是信念,是方向。 审视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不能不令人人堪忧 。一 、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 城乡之间的差别、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改制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差别乃至 一校之内也有快班慢班的差别愈来愈大,愈演愈烈,已经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影 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 发展。二、教师与学生的生存状

11、态日益恶化: ( 一)是超负 荷的工作和学习强度挤占老师和学生的休息和休闲的时间,学校任意地延长学习和 工作时间,无序地拓展空间,校内补课和社会办班屡禁不止。尤其是学生的课业负 担得不到合理减轻已成为不治之症。(二 ) 是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社会竞争的重心 大幅前移,由于学习压力引起的各种心理压力已使孩子们不堪重负,以至于出现小 学生问爷爷自己什么时候能退休的尴尬,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普遍不佳。三是过分 强化学生的智能发展,忽视或轻视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刘海洋、马加爵等事件 令人震惊。他们 的教训不仅仅限于道德建设的问题,实质上是教育乃至社会问题的 综合反映。四是学生的个性被扭曲,整齐划一的教学

12、要求,整齐划一的教学内容, 整齐划一的教学过程,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制造出千人一面的 教育产品 。 还可以举出教育的一些惶惑与困窘。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追求美好。教育的过程是幸福的,快乐的。 教育的色调是温暖的、光明的。怎样还教育以本真,予生命以幸福?我们必须很好 的回答这个命题。 1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 )选题缘由 十一五 期间,我校针对弊端甚多的学校 灰色教育症 、沉疴甚重的家庭 灰 色教冇症 提出了 阳光教育 ,提倡学校教育应具有民主性 (平等性、公平性)、 全面性 (整体性 )、发展性 (实践性 )和关爱性等四大特征。我校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了阳

13、光教育的实践探索:阳光校务实践 (校务公开、民主决策等 )、阳光德育实践 (孝 亲教疗、救困扶贫、环保教存、生命教育等 )、阳光教学实践 (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教师周 E、家校合作等 )、阳光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学农学军等 )、阳光身心实践、 阳光评价实践 (阳光少年评选、阳光教师评选、阳光家长评选等 ),涉及到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大领域。在实践过程中,主要通过管理阳光化、德育阳光化、 教学阳光化,实现学校教育阳光化。 关于阳光教育 ,武汉市等地区 十一五 改革与研究只是作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式 研究,但对教师发展、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班级建设等学校教育生活的重要 部分缺乏深入

14、、细化的研究。 我校自实施阳光德育以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根据所带班级的情况和个 人的体会,反思 阳光德育 对实现有效管理班级学生,从而实现素质教育、阳光 教育和培养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强、自立、合群合作学生的重要作用。这样, 促使我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从新时期学生存在的心理、行为现象等方面, 展开了探求在阳光德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何组织和管理班级学生,从而形成积极健康 向上的班级的研究,并取的一定得成果。同时又对 阳光德育 产生了一系列的想 法,在与导师的交流中产生了思想的火花,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 关于班级德 育的实践探索 。 (二)实践背景、理论依据 1“ 在我国广州、青岛、

15、成都、江西等地,开展诸如 阳光心理 阳光家 教 阳光校园 阳光课堂 阳光策略 等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某一方面或某 一领域的具体操作层面上,对 阳光教育 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与实践提炼,研究的深度不够, 深入推广的可能性基础不够。 2“ 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学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在 上个世纪 90年代赞成的愉快教育,根据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儿童的发展是不平衡 的特点,提出的不伤害学生的心灵的教育观点,支持了我校的阳光教育的实施。 3.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 2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周洪宇教授

16、,怀着强烈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其炽热的教育情怀、深邃的理论 思考,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当甜教育的 灰色现象 ,并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解决对 策,构建了比较系统 全面的 阳光教存 的理论体系。 2003年 10月,其阳光教育 论发表后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我校阳光德育的理论基础。 4. 在第三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颁奖会上,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余秋雨先生得 知我校的阳光教育卓有成效,誉满三江荆楚德情况后,欣然提笔为我校的 阳光文学 社 题写社名;著名学者、中学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学语文教材总编辑顾振彪先生 亦援笔为 阳光文学社 写下 阳光灿烂 的题词。极大的鼓舞了我校的阳光教育。 5. 当今,

17、参与研究与实践的主体基本上以小学为主,中学相对较少。因此, 在中学阶段开展 阳光教 宵 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及推广非常必要。 十一五 阳光 教育研究取得的成果为 十一五 推广性、发展性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过去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推广中生成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对象 在研究中,我们以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为行动指南,关注教育主体的客观 实际,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开展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教学活动。依据各项具 体活动的开展,研究学生在 阳光德育 的教育理念大潮下的成长进步。同时不断 地反思 阳光德育 这一全新德育新模式在实施中的成效与不足。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阳

18、光德育作为阳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多方主体共同合作而成,成 立了以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为首的实践研究总课题组,湖北、广东、山东、浙江、 江西、安徽、四川、新疆等地一批学校共同参与,开展研究。专家指导组主要由湖 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及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的教授等组成。 在研究中,我校吸纳了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方法论成果,采用文 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力图突破传统研究方法论中主体与客体、 主观性与客观性、目标与手段等多对范畴内部的割裂与对立,超越传统的非此 即彼、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弊端,努力探索两极沟通、互动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 本文本人主

19、要采用经验总结法,阐述了我校自实施 阳光德育 以来,老师、 家长、社会在新的德育模式指引下如何使学生更 阳光 的有效做法与实践反思。 3 硕士学住论文 MASTERS THESIS 二、 阳光德育 概述 (一 ) 阳光德育 产生的背景 座落在高校林立的武昌区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始建于 1874年,学校现有 37 个教学班,学生 2000余名,教职员工 154人。武汉市第 25中学是一所有着 130多 年历史的名校,历史悠久,人文丰厚 ,一 直传承 求真、致善、集美、力行 的办 学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友善关爱的校风。时代的呼唤,现实的思考,促使学校 领导新世纪伊始就思考如何将百年老校的丰厚的文

20、化底蕴与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 有机结合起来,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的人本教育 理想付诸教育实践。邹伦海校长以敏锐之思提出了 阳光教育 的初步构想,广大 教师以务实之行探索 阳光教育 的实施之策,于是以 孝亲 教育为起点实践行 动蓬勃展开。一次特殊的家庭作 业 为父母洗一次脚,拉开了 孝亲 教育的序 幕。由培育 孝心 至培育 爱心 再逐渐延伸到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而阳光教 育折射到教师则是倡导教师爱学生,爱学校,爱职业,进一步提炼出 用生命培育 生命,用爱心滋养爱心,用温暖传递温暖,用尊重播撒尊重,用智慧启迪智慧 的 教育格言。一种以温馨、关爱为核心精神的阳光教育模式逐渐

21、形成。 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教育 局副局长周洪宇教授,怀着强烈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其炽热的教育情怀、深 邃的理论思考实事求是地剖析了当前教育 的 灰色现象 ,并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 解决对策,构建了比较系统全面的 阳光教育 的理论体系。 2003年 10月,其阳 光教育论发表后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邹伦海校长更是多次率校党政领导上 门求教,寻求支持与合作。 至此,一方是基层教育的工作者,一方是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领导,不期而遇 地走到了一起,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2004年 1月, 新阳 光教育实验 正式全面启动,成立了以周洪宇

22、教授领衔的,武汉大学教授程斯辉、 湖北教育学院教授谭细龙、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冉铁星、武汉新世纪教育 科学研究所所长柴广春、湖北大学李崇义教授等人组成的专家组,还成立了以武汉 市 25中学校长邹伦海为组长,副校长刘焱明为常务副组长的实验领导小组。此外, 青岛南洋学校、浙江省桐乡市崇福镇芝村中心小学等校也以 阳光教育 的理念指 周洪宇、邹伦海等主编阳光教育对话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年 7月 4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导自己的办学实践,取得显著成效。现在,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公办、民 办不同体制,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不同形式,内地和沿海的不同地区的不少学校

23、, 开展了阳光教育 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阳光教育的公平公正、温馨关爱、乐于奉献、 正大永恒的思想,在实验学校得到彰显,给实验学校的教育带来了明朗的色彩,尤 其阳光少年的学生发展体系和评价机制,已给教冇改革带来全新的思路和活力,得 到了教师、家 K: 和学生的充分肯定。阳光教存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引起 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 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阳光教育的理论和实验研 究被评为 武汉市 2004年科技进步奖 。 阳光德育作为六大探索之一也在如 火如荼的在进行,我校坚持 以人为本,以 德立校,通材树人,阳体艺特色 的办学

24、思路,坚持依法治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坚持德育为首,德育创新,使德育工作在学校有位、有为、有序、有效。经过一段 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使德育工作进一步阳光化。 2003 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发表了题为我的阳光教育论后,不仅与我们的想 法与实践不谋而合,而且为我们提供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现实的指导方法,使我们 的德育体系的构建有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一个以学校每一个独具特色的班级生 命个体为单位的德育实 践,通过管理的阳光化,逐步实现了德育主体的阳光化。 (二 ) 阳光德育 的含义 公平普惠、温馨关爱、无私奉献、正大永恒,是阳光最基本的属性。所谓 阳 光德育 ,就是

25、借用阳光的本质喻义,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它是面 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面向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是一种 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是针对 灰色教育 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的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德育方式。 首先,阳光德育关注一切学生的 k长而非少数尖子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一切 方面的发展而非个别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而非发展的最终结果, 体现了德育的民主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符合德育的本质属性。其次,它要求教育 工作者须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也就是说教师要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 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

26、代新人,教师自身阳光, 给学生阳光,让大家共同阳光,体现了德育的关爱性,符合德育的内在要求。第三, 它强调年轻一代要自强自立、合群合作合享,有助于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克服孤僻、 自私、自傲、冷漠、脆弱等不足,体现了德育的针对性,符合德育的现 实需要。 5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二十五中的 阳光德育 ,是学校传统办学文化与新时 期人本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是德公平的大众诉求与本校的现实状况相互碰撞的火 花,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培育出来的一株现代德育的新苗。 所谓 阳光德育 ,就是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的教育。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 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而向学生

27、发展的整个过程的教育,他强调一切为了 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它要求教师和家长用爱心来关怀、理解、 激励孩子,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强自立、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的一种教育。阳 光德育是一种相互感染、呵护和促进的教育,包含了关爱教育、合作教冇、挫折教 育、理解教育、愉快教育、赏识教育等内容 。阳光德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 还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融德于智、德智一体、德智互动的教育模式,是医治 灰 色教育症 的一剂良药。其独特的意商和合育论是教育理论的新探索。 周洪宇、邹伦海等主编阳光教育对话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年 7月 周洪宇我的阳光教育论成才杂志 2003-10、 11、

28、12期 6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三、 阳光德育 的主要内容 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德支撑教育,在我们二十五中学有着优良的传统。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我校立项和承接的 班队会系列研究和开发 、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学校德育管理研究 等课题,获得过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其做法和经验曾 被湖北省教育厅以现场会的形式加以推介。 进入新世纪初,我校面对社会形势发展和学校格局改变,在实施 阳光教育 的过程中,敏锐地意识到学校要发展,德育须创新,于是 阳光德育 作为 阳 光教育 的一场重头戏在二十五中学率先上演了。 阳光德育 的内容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 ( ) 阳光德育 的经线 经线

29、是针对阳光德育内容走向而言的。我们把它概括为:塑 三心 、负 三 责 、争 三好 。 1. 塑 三心 :爱心、孝心、诚心 由于不良思潮的影响,当下,一部分学生缺乏爱心,人情淡漠,自私功利, 言行不一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开展爱心、孝心、诚心教育,既是弘扬中华传统 美德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且而符合阳光所承载的 温暖、无私与公正的基本特征。 在塑 三心 的活动中,我们以讲孝心和诚心为重点,要求学生 孝敬父母、 修身洁行、诚实守信、立志勤学 ,并细化为 进门问安、临别再见、孝敬长辈、 干活事先 的十六字孝亲口诀,学校还向每一位学生布置了四份特殊的塑 三心 实践作业 - 为

30、父母亲洗一次脚 、 陪父母亲上一次班 和父母亲唠一次家 常话 以及 上敬老院与老人们拉一次手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长辈劳作的 辛苦和治家的不易,从而增进与长辈的感情,学会感恩。目前,塑 三心 已成为 二十五中学阳光德育知名品牌,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和好评,曾被长江日报 用头版头条作过报道。 2001年 9月 1日,初一 ( 10)班来了一 名下肢瘫痪的特殊学生。在班主任老 师的组织带领下,全班同学自愿组成了爱心小组,负责这名同学的日常接送和在校 7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生活; 科任老师在学习上给予特殊的关照,学校领导也给与了特别的关怀;教学楼 一楼的那间教室被设为

31、爱心教室 ,这个班级成为第一个不随年级的变化而变换 教室的班级 ;这一切都是为了这名肢残学生。这名已经是初三的学生在班集体 里快乐地成长着,在他的作文我还有另一个快乐的家里,他表达了对学校、对 冋学的感激之情,成为二十五中第一个特殊的 阳光少年 ,受到社会媒体的关注, 楚天都市报以好一个阳光少年为题进行了专版报道。这些都源于二十五中 师生 阳光 理念的价值取向和一百三十年文化积淀,从学生的切身需求出发,关 爱每一个学生,使我们的德育成为阳光化的德育。 2. 负 三责 : 学会负责,向自己负责、向他人负责、向环境负责 这是当今公民的基本素质。撵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约束、规范自身行为,是构 建生态校

32、园、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阳光德育的精髓所在。为此,我校开发了 追寻 父辈的足迹 、 如何避开诱惑 、 模拟法庭 、 饮料瓶的诉说 、 班级公 约 等数十种校本德育课程,极大地丰富了 三责 的实践内容。 肖玲老师所带的九 ( 1)班,她接手之初,班上纪律涣散、集体意识不强,学 生之间冷漠,骄娇二气严重。针对这些问题,肖老师的 三责 教育从构建班级文 化入手,和班委干部一起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班级公约,并提出了创 好行为、 好习惯,好班风、好学风 的 四好 班级管理目标,要求 班里的事,事事有人 做,班里的人,人人有事做;班里的事,事事做得好,班里的人,人人有进步 。 有一次肖老师在班会上刻意要求学生找

33、一找 爱 的反义词,有同学诧异地回答: 恨嘛,这还不简单! 但肖老师郑重地告诉学生们: 大家记住,爱的反义词不一 定就是恨,可能是冷漠! 她还让大家回家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许多同 学明白了 肖老师的良若用心,写出了很好的认识和反省,并在班会上做了演讲、讨论,其中 有个学生讲得特棒,他说 : 这世界最可怕的不是恨,而是对 冷漠 的冷漠 ! 找 反义词的活动增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有一次,肖老师意外受伤,腿部 大面积擦伤,有几处很深的伤口,脚背肿得不能穿鞋,还得打消炎针,医生建议休 息,但她放心不下这些孩子,为不影响班级工作和教学,没请假。当肖老师忍着伤 痛,一瘸一拐走进教室时,全班学生报

34、之以热烈的掌声,下课后,同学们抢着搀扶 肖老师,有的帮她拿书、有的替她拿录音机,那份久违的亲切、 随和、体谅之情又 回到了师生之中。后来,学生们一旦发现哪位老师有什么三病两痛,便自发地通过 日记、书信的方式,表达对这些老师的关心之心。 8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3. 争 三好:争做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 这是我们二十五中学对阳光德育的一种新探索。实践告诉我们, 阳光 的概 念不体现在课本上、分数中,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用好孩子、好学生、 好公民的 阳光少年 代替德、智、体的老 三好 ,是对阳光德育一种更高层次 的探索。 应该说 德智体三好学生 评比初衷是好的,但

35、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三好学 生 在这个 时代的筐子 面前明显暴地露出不少弊端,急需改进。而以 阳光少 年 的评比代替 三好学生 的评比,较恰当地呼应了 阳光教育 所倡导的培养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个性鲜明、学有所长的新型人才的育人理念。 我校开展的争做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 三争 阳光德育实验,虽一度在社 会上引起热议,但也受到了不少知名学者、专家的理解与赞同。事实胜于雄辩。如 今,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了这项活动所体现出的公平、公正的教育价值观。 三争 活动,让不 少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势与后劲,为学生设计今后的人生之路开拓了广 阔的空间,可以说,学生是这项评比活动的最大受惠者。有关我校开展的争做

36、 好 孩子、好学生、好公民 活动的目的、内容、做法及收效,人民日报、中国 青年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国家主流媒体都作了大量报道,在此不作详细介绍了。 (二 ) 阳光德育 的纬线 主要是针对德育内容而设计的横向序列。 我们认为,七年级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事事感觉新奇又不知所措,行为容易 失控,举止容易失范,因此应以行为、习惯的教育为主;八年级学生由于学习内容 加深,学习任务加 重,心理压力增大,易导致两级分化,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应以 团队、合作精神教育为主;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压力,是各类矛盾的聚合期、高发 期,有的学生求胜心切,情绪浮躁,有的学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我们主张以理 想、前途教育为重点。这

37、样的纬度设计,使三个年级在德育内容上既相对独立,又 相互渗透,从而确保初中阶段的阳光德育内容由低到高,梯级推进,循序有章,务 实高效。 沿着这条纬线,我们还设置了两条必要的措施: 1. 建立 阳光小组 。由一个班内若干同学自愿组合,是学校开展 阳光德 育 的最基层组织形式 9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阳光小组 是 阳光行动 的主要执行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参与 阳光行 动 的主要形式,是学校开展 阳光行动 的主要组织形式。 我们为 阳光小组 的成立和活动制定了比较规范的制度,目的就是使我们的 阳光行动 在群体合作中靠成员间的互助协作完成各项活动任务。因此, 阳光 小组 的活动实

38、际卜 _也就是 阳光行动 的过程。 阳光小组 的成立必须首先向学校德育处申请,根据德育处的要求登记、注 册,推选正副组长,确定策 划、文员、摄影小记者等各项工作的负责人,由德育处 为全校的 阳光小组 建立档案,统一管理。 阳光小组 基本上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和自主的选题开展活 动。每学期和每学年开学时,德育处会制定一系列的学生 阳光行动 计划,并据 此提供一系列思路和参考选题,各小组就可以直接从中选择选题,也可以根据学校 的计划自行确定选题开展活动。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必须上交一份活动小结,包括计划、过程、心得、图片和 社会反馈等几个方面,凡参与 阳光行动 的同学根据贡献大小均可获

39、得 阳光少 年 评选中的加分,优秀作品还 可以获得学校表彰和 阳光少年 评选中的额外加 分,并由学校报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参加更高级别的评奖。 除此以外,学生个人也可以直接参加 阳光行动 。 2. 评选 阳光班级 它是在阳光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的一种学习型班级。阳光班级的标志是 阳 光班牌 ,它用阳光标徽多少来评价阳光班级的级别,即金色阳光班级 ( 5颗阳光徽 标 ),银色阳光班级 ( 4颗阳光徽标)和绿色阳光班级 ( 1-3颗阳光徽标)等。阳光 班牌统一挂在本班门口的右侧,每颗星徽像阳光一样熠熠生辉,以展示本班的整体 风貌。阳光班级的内容有规范之星、自主之星、健康之星、诚信之星与和谐之星。 规

40、范之星即行为规范:( 尊敬师长)态度诚,(到校放学 ) 时间准,(服饰)装束宜 (且好 ),(同学交往)多珍重,爱(护)公物 ( 不乱涂 ),( 勤俭节约)人为本;自 主之星即学习、生活自主:自主合作爱集体,课余锻炼有规律,社会实践要创新, 朴素生活靠自己;健康之星即身心健康:体质健,兴趣高,助弱困乐奉献,禁烟 酒卫生好;诚信之星即责任强、讲公德、守诚信:拥民和爱国,维权又履责,举止 周洪宇、邹伦海等主编教育大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月第 1版 同匕 同上。 10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须文明,一致看言行,严格先律己,服从且管理,遵守公德,孝亲敬长,弘扬美德;

41、和谐之 S:师生共长,长幼相亲,多育并举,同学互进,遵守公德,文明守信,保 护自然,珍爱生命,生活有序,昂扬上进。它要求班级师生、生生和家长和谐相处, 无不良社会影响。为奖励和鼓励阳光班级的积极因素,克服不和谐的消极因素,按 照学校和谐阳光班级奖分和扣分制度,对荣获一定级别的班级,在阳光少年评 价时将给学生适当的加分,以此引导学生为创造和谐阳光班级,维护班集体荣誉, 做出自己的努力。 如果说 阳光德育 的内容是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一张网,那么,阳光德 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手挽这条纲绳的班主任,因为 纲举 才能 目张 。 我们二十五中学就有这样一批纲举目张的 阳光班主任 ,肖玲老师便是

42、其中的代 表。该班学生在日记中对肖老师作了这样的评价: 很容易从我们同学们的眼神中 发觉出肖老师的威性,我们对肖老师不是 怕 ,而是爱戴和尊重。肖老师常常是 十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她从不后悔。 肖老师的真心付 出使得班级工作大有起色, 德育活动丰富多彩,学科竞赛成绩显著,该班多次被评为学校 五星阳光班级 。 谁爱学生,尤其是爱困难生和后进生,谁就是学校里最可爱的人。 班主任 魏红英老师如是说。魏红英老师认为困难生和后进生,经常在家长、同学、老师鄙 视的目光和非议的言辞中生存,心灵备受伤害,教育者应该对这些学生倾注更多的 关爱。一次,班上召开家长会,有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竟拿钱请出租车司机帮忙

43、挑土 参加家长会。事后,魏老师察觉后,她完全可以请其家长到校,给这位学 生 致命一击 ,但考虑到这样做有可能错失教育的 良机。于是魏老师语重心长地 告诉这位学生: 心情老师可以理解,但你要下不为例 。对魏老师给予的这个改正 错误的机会,这位学生十分珍惜,后来,该生加倍努力,考入了区重点高中,日后 高考又顺利地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 阳光德育 要求我们以公平公正为原则,贯穿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为 学生创设一个公平、温暖、健康、充满生机和希哿的成长空间,在爱的阳光普照下, 给每一个人提供成功与发展的机会,造就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个性鲜明、学有所 长的新型人才。同时,必须注意到,我们的 阳光行动

44、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实践, 可以不断的吸收新的观念和方法,接受不同的活动模式来丰富和发展我们的 阳光 行动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调整思想认识,修正实践策略。而这一吐故 纳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在 阳光教育 的指导下进行的,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 这种观念。概括起来 阳光德育 包括以下的操作要领: (一)小目标,近距离 反思传统的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之所以收效甚微,原因之一是把德育的起点定 得过高,目标指向过大,而且搁置在 那遥远的地方 ,令不少学生可望不可即。 这样的德育不仅内容空洞,而且因违背中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认知规律而难以 操作。 阳光德育 是将德育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千个让学生们看得见

45、,投得着,做 得到的小目标,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从做人的底线抓起,从常 规习惯抓起。这样,德育才具有针对性、可测性和实效性。如我校的孝亲三字经 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为人子 方少时 学传统 习礼仪 敬长辈 弟妹亲 早晨起 问安先 被和褥 会整理 衣和袜 保洁净 举止雅 服饰正 父母教 喜恭听 指过错 少争辩 讲和睦 尚节检 亲人病 挂心间 邻里事 多帮衬 家务活 做在前 自己房 勤收捡 洗碗筷 擦桌明 扫院庭 护安全 出家门 须当心 好与坏 要分清 勿生非 爱中华 守文明 好习惯 靠养成 好传统 要继承 爱自家 爱他家 爱社区 这套 三字经 ,其实是一种启蒙式的道德经,通俗易懂

46、,耳熟能详,贴近 生活,要求具体,是做人的起步要求,我们要求学生迈小步,不停步;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这样,德育才具有针对性、可测性和实效性。 学科教学也是如此。政治教师李长福有这样一节感人至深的课。那一次,他讲 周洪宇、邹伦海等主编教育大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月第 1版 12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S THESIS 的是 法律规定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教授我们如何做父母、又如何做子女。当 讲到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时,同时播出了懂你的光盘,当歌手满文 军声情并茂地唱出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时, M面上映出了一位白发老 母亲磨米烧饭的身影,他的鼻子发酸了,泪珠悄悄地在眼里打转。画面停止后他强 H(住泪水继续讲逍:在遥远的山村,我也有一位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