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本.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8876914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范本.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学习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篇1作为教化战线上的一名工作人员,十几年来的教化教学生涯深深地体会到:作为老师,在对学生实行教化的过程中,单纯用一种教化方式,经常显得不能够适应学生群体困难,个体性格突出的特点,所以,作为新时代下的老师,我们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老师的人格、德操和思想素养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影响,记得曾经对于“老师职业道德”意义产生过好多的理解,经验过对它的认同崇拜和质疑迷茫,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我对它的理解又回来到了最初的思想,而这一宏大的转变,得感谢一本书新时期老师道德修养。说真的,该书中的实践篇比理论篇

2、更吸引我的视线,那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那一条条恳切实在的建议,时常地激发起我的一种潜在的意识,引起我的共鸣。“为人师者当骄傲,为人师者要自强。”这是随即在我心头不断出现最终定格的话语。打开自己的心,自觉自己苦苦寻摸着的欢乐就在于我如何使教化之花华蜜开放?我情愿为它不断增加能量。古希腊闻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亚里斯多德曾言:“人的行为总是一再的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他认为,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习惯组成的。思想确定行动,行动确定习惯,习惯确定品德,品德确定命运。正如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所言:“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习惯对于我

3、们老师来说意义更大,因为我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下面我就从中小学老师必需养成的八个职业道德习惯的前四个习惯谈点自己的初浅相识:习惯一:热忱主动老师走向胜利必备的第一心态你无法变更别人,但你可以变更自己。我们学着“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这个说的是一个佛学故事,某深具慧根的大师傅云游到某处,应弟子之约,去移动一座大山。诵经毕,山岿然不动。众人愣然之际,大师傅朝山走去,嘴中大喊:“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实行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厌烦或具有侵略性,只是不躲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当困难的“大山”不主动挪位时,面对困难,人应当主动走近它们。与其等待造势,不如立马借势。当我们

4、无法使山向我们靠拢的时候,我们实行的最好的方法便是主动向山走近。实行主动主动的看法,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价值观,而非心情和外在的环境来做出确定。主动主动地选择创建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选择被动的逆来顺受,面对现实,我不再一味的埋怨的等待,从自身起先主动的思索和行动来创建新的将来。这是从老师的内心方面去培育乐观的人生观习惯,从而使老师用自己的热忱去影响学生学习的看法和热忱。习惯二:端庄大方老师形象的基本要求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妙心灵的表露。老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

5、格和谦逊宽容的看法,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当地完成教化教学任务。作为老师,在穿着装扮这些细微环节习惯中要有所讲究,要得体,大方,符合老师的身份。我们的衣着、表情举动、姿态等等不仅干脆影响学生的心情,而且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的教态美丽,培育出来的学生也会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形象就是生命,形象就是一切。我们的个人形象代表的就是学校,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形象。我们个人的得失,无所谓,没关系,可是我们代表学校,代表老师这个行业的形象。习惯三:规范得体老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规范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的本质就是敬重自己

6、,敬重别人。老师教书是育人的工作,首先,老师自己要学会做人的基本礼仪修养,敬重学生。当我们对学生做了对不住的事时,我们有时或许为了所谓的面子问题而难以向学生启口致歉。其实,此时我们须要限制好自己的心情,假如老师能做到敢于真诚地承认错误,那么可能会受到学生更加的敬重,而且学生也会效仿这样的做法。习惯四:宽容公正老师对学生的核心原则美国作家房龙说:宽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陶行之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平常学生犯错是免不了的,学生这时的思想、心理、现状等实际状况都须要我们老师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考虑事出确定有因,从细微环节中帮助学生找寻“病因”,并以宽容公正的

7、心去面对它。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谁叫我们是老师呢?谁叫我们是学生心目中的神呢?严是一种爱,但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慈爱。爱是一种公正,爱学生就要公允对待全部学生,特殊是学困生。常言道:“不患贫患不均”,没有肯定的公正,但公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四个习惯由内而外,又从外而内地要求我们老师去坚持做到,一个行为只要坚持20天,就能形成习惯,一旦形成这些好习惯,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学习、人生带来极大的主动影响,将终身受益。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关于新时期老师应有的另外四个习惯:沟通合作、双赢思维、关注细微环节和不断更新等。作为新时期的老师应多学习多反思,努力

8、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让我们老师的好习惯来营造一种有益于师生工作学习的校内文化吧!感谢素养提升工程,给我们老师创建了学习的平台,同时敬请各们同仁仔细对待这样的学习机会,真正地提升我们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教学中只要我们增加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试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肯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阅历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老师走上了从事探讨的这条华蜜的道路,就会得到老师职业的成就感和骄傲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喊,事业的使命,教化的责任,激励着老师们长期细心耕耘在教化这方热土,斯霞

9、、魏书生、李吉林、于永正一位位名师、大师,桃李芳香,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老师职业的魅力所在。学习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篇2记得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深深地记住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毕业后和全部的老师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仔细真,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这个传道授业的角色。然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老师们时常地遇到困惑,也在不断地谛视自己的教化,结果发觉,新的时代给予了老师这一职业更高要求的使命,尤其是今日读完了新时期师德修养中的其次个主题师生交往中的师德,让我想起闻名教化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老师师德最崇高的境界。但是

10、,现实中,真正具备这种品质的老师真的是凤毛麟角。而我也看到了自己相对于一名师德高尚者的差距。主题中的几个案例都很真实、生动,尤其是案例“老师我服您了”让我再一次感到肩上的压力之重,明白原来学生是用来爱护的。案例“嫩绿的小草”和“什么叫台风”又给我狠狠的一击,提示我老师的终身学习是绝不能掺假,也必需要坚持的;还有案例“请老师也对我笑笑”让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肯定要接着地多些微笑,把自己的微笑洒向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微笑是阳光,花儿须要,草儿须要,全部生灵都须要,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做老师的要吝啬呢?全部的孩子坐在了自己所带的班级,那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教化他,并对他人生的发展负责啊!假如要当好新

11、时期的老师,那么这本新时期师德修养就特殊值得一看,只有用现代的教化理念来充溢自己的头脑,更新陈旧的教化观念,真正真正地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踏入新时期教化工作者的队伍。我们不再是学问的唯一拥有者,不再是道德的唯一榜样,而是用自己的爱去工作。这种爱有它自己独特而好听的名字“师爱”,它是师德的核心,有了这种爱,老师教化学生就有了感情基础,我想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化才会实现其根本的功能。这种爱是神圣的,是别人所无法赐予的,所以我要放开自己火热的胸怀,给我的学生再多一分关切、多一份爱。合上这本还没看完的书,眼前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心中想起自

12、己的学生。都说谁的孩子像谁,尤其是脾气秉性,那么我们做老师的有那么多别人的孩子,责任重大呀!所以我想:在新的时期,老师应当怎样当不用再思索了,老师就该这样当做一个一点一滴都能让高尚师德闪闪发光的人民老师。凡是能提高自己的书,要多看。学习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篇3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带给我们一种崭新的教化观念和教学方式,在素养教化已成为中国教化接着发展的必由之路的今日,假如老师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不能担负起教化下一代的重任的。所以提高老师的素养,重视师德修养,开展老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探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教化工作对于提高人的素养,推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都

13、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新世纪的老师们只有永存奉献这一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才能予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一、教化劳动要求老师甘于奉献。老师是向受教化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学问和进行思想品德教化的专业人员。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化方针,用坚实牢靠的科学基础学问武装学生,探讨他们的特性特点,发展他们的求知爱好和相识实力;培育有志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事求是,为祖国建设事业而献身精神的一代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对老师这一概念的界定则是:“老师是履行教化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担当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养的使命。”把老师界定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老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了适

14、应形势发展的须要,把师德建设定为八条。主要内容分别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酷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敬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并对每条都作了更加具体的相应规定。我们可以把这八条规范看作是师德这一概念的基本处延。作为一个人民老师,必需信奉之,遵循之,笃行之,并在信奉、遵循、笃行的基础上升华之,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超群,为人师表品德高洁的“三高”境界。二、酷爱教化事业,是加强师德的思想基础。老师是向受教化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学问和进行思想品德教化的专业人员。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化方针,用坚实牢靠的科学基础学问武装学生,探讨他们的特性特点,发展他们的求知爱好和相识实力

15、;培育有志向,实事求是,为祖国建设事业而献身精神的一代新人。老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老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相识,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化事业,对一个老师来说,酷爱教化事业就是他胜利的起点。爱事业,总与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紧密相连的。老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老师的劳动成果表现在学生的身上,而且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它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简单使创建者即时地得到什么“名利”。假如对教化事业缺乏“爱”的精神,是很难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什么无私的奉献的。三、酷爱、敬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化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老师只有酷爱学生,才能教化好学生,才能使教化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酷

16、爱学生是老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忱,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老师。老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牢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切、爱惜、宽容、敬重。充分激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切学生的学习和成进步步,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老师爱学生要爱全部的学生。不能有偏爱。四、育好人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归宿。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人生两件事:学做人,学做事。要学习驾驭学问技能,学会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做有德之人、

17、有为之人,这是更带根本性的。老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遗忘,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化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细心施工的,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老师来说,给学生多一点关爱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而哪怕很微乎其微的一点关爱,都会使学生欢欣鼓舞。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总之,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化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老师从事教化劳动时必需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老师假如明确了老师职业道德的完整内容,就会自觉遵守老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学工作精益求精,仔细负责。所以,每个老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育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 老师学习图文举荐 学习十佳老师心得体会老师外出学习心得体会老师学习心得体会老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新时期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