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心理为何易“晚熟”精编.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28852020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人心理为何易“晚熟”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现代人心理为何易“晚熟”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人心理为何易“晚熟”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人心理为何易“晚熟”精编.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代人心理为何易“晚熟”现代人心理为何易晚熟我们知道,经济发达,生活水平提高,导致人们在生理上提前成熟。事实上,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样导致了人们在心理上的晚熟。当今社会,生产力如此之高,以至于许多产品已经供过于求;经济的大发展也使得医疗、养老等福利政策日益完善,使得人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于是,许多人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那么,为什么不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些玩乐的时间呢?另外,现代人在职业、婚恋等多方面选择的自由性扩大,也增加了他们人生的不确定性,导致有的人一大把年纪还像顽童一样,没个准儿。他们一方面享受着自由的乐趣,一方面也承受着过分自由的代价。两大表现:成家晚、立业晚现代人的平均婚龄已经比过去推迟,生育

2、年龄也随之后延。调查显示:香港男性初婚年龄平均数由1981年的27岁延长至2002年的30.5岁,而女性在同期则从23.9岁上升至27.6岁。在日本,1950年平均初婚年龄,丈夫为25.9岁,妻子为23岁;而到了1997年,平均初婚年龄就提高到丈夫28.5岁,妻子26.6岁。对于婚恋来说,现代人讲究激情的碰撞,心灵的契合。这就使得人们对婚姻的期望越来越高,也对婚姻越来越慎重,导致成家的年龄越来越晚。除了较晚组建自己的家庭之外,晚熟还表现在离开父母家庭的时间延后。在强调独立自主的价值观的欧美,也出现了赖巢族,即已经工作但还寄住在父母家的人。前面说的是成家晚,那么立业晚又是为何呢?所谓立业,对年轻

3、人来说,就是不仅自己能养活自己,还能找到自己一生发展的事业平台。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人们的要求高,人们的生存成本增大,于是须要不断地充电,年轻人要创业也须要更多的积累,于是读完本科、读探讨生,读完探讨生,读博士,一毕业就奔30岁了。另外,社会物质丰富,价值多元化,人们可选择的机会多了,找寻自己的定位相比以前反而变得困难了。很多年轻人在30岁前都要换几个工作,最终在与现实的相互适应中,才慢慢找到自己的位置。职场心理专家认为,这个选择的过程是青年人心理发展必经的阶段。以前可选择的机会不多,青年人的这种心态没有引起关注,当这种心态与现代丰富的社会条件结合时,就自然地表现出了晚熟。心理晚熟,缺少责任心

4、人们这种心理上和社会化方面的晚熟,一方面给父母增加了负担,但是另一方面,心理晚熟带来的晚婚、晚育也为社会减轻了压力。年轻人应当看到,心理晚熟对自己来说,有利有弊,要发扬有利的方面,抑制不利的方面。心理早熟者平衡、自然、放松、受同伴的欢迎,较多成为群体中的领导;而晚熟者经常觉得自己实力不足、被拒绝、被支配、有依靠心、缺乏平安感。假如不在合适的时机结束这一心理发展的过程,任由青年人让这种晚熟状态延迟下去,那么,青年人就不会产生与年龄和社会位置相匹配的责任心,消极被动,并且还会找出很多借口,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因此,年轻人对心理晚熟要有正确的相识。附:为什么现代人心理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好多人都不知道

5、自己能够超越,也不认为自己应当超越,因为,他们觉得苦痛和苦恼是人生中的必定,而且,他们放不下俗乐。什么叫俗乐?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欢乐,就是俗乐。比如,有人夸你聪慧,你很欢乐;抽奖时抽到一部手机,你很欢乐;有个漂亮的女孩子爱上了你,你很欢乐;买得起房子,买得起小车,你很欢乐。诸如此类的欢乐,就是俗乐。俗乐的特点是:得到这些东西时,你很欢乐;一旦失去,你会特别苦痛;得不到时,你也会特别失落。世界是因缘和合的,因缘不俱足,或因缘起先消散时,俗乐就必定会发生变更。没有不变的物质,也就没有永恒的俗乐。明白这一点的人,就会追求一种比俗乐更永恒的欢乐,一种无条件的欢乐;不明白这一点的人,就会像池塘中的蝌蚪一样,满意于眼前的一切,束缚于眼前的一切。池塘中的蝌蚪不憧憬更大的世界,不憧憬更高的视野,它们觉得池塘就是整个世界,却不知道池塘里的水早就发臭了。世界也是一样。眼下的这个世界,是个充溢了欲望的时代,池塘很深,诱惑许多,能超越的人不多,能生起超越之心的人也不多。但是,不超越欲望的束缚,就意味着我们会因贪执而苦痛。比如,一旦你执著于这些诱惑,就会发觉世界上到处都是比你过得更好的人,这时,你的心里就会出现一种不平衡感,我们称之为分别心。分别心的存在,会让你感到压力,感到焦虑,变得浮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