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287898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9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三套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0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选项中,没有被洋务派作为“夷”之“长技”而学习的是( )A.革命方式B.思想文化C.机器生产D.议会制度2.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符合此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B.湖北织布局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3.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发现了一个天然良港,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五四爱国运动时期4.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

2、片战争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从侧面反映了洋务运动(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使中国开启民主化的进程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6.优秀的历史影片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B.C.D.7.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割台湾”与

3、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最能证明洋务派从筹划海防到建立近代化海军,结果却是“有海无防”的史实的是( )A.丰岛海战B.旅顺之战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9.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0.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A.黄海大战B.辽东战役C.威海卫战役D.廊坊之战11.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

4、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清政府完成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2.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13.“康有为梁启超林旭杨深秀”按照这四个人物归类的标准,再从以下四个人物中选一

5、个( )A.李鸿章B.谭嗣同C.孙中山D.林则徐14.某网站进行“百日维新”大讨论,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不愿作“亡国之君”的光绪帝B.戊戌变法时期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C.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1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1901年签订的

6、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非选择题(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材料二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烂不堪的旧船,只需几只三桅战舰就能够摧毁它的整个海防。英国人马戛尔尼材料三以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还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的回忆文章材料四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

7、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材料一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3分)(3)材料三中“订得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这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4分)(4)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内容最鲜明地反映了材料四中“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2分)17.“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通过李鸿章的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20分)【救国

8、梦想】材料一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地,战守攻具,天下无敌。”摘编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目的是什么?(6分)【圆梦行动】材料二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1865年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1866年在福州船政局附设海军军官学校1872年建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1876年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1878年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厂上海机器织布局1880

9、年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成立(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其他方面的强国举措。(6分)【好梦难圆】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鸿章“好梦难圆”的原因。(4分)【梦的评价】(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4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衡门原函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三十

10、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1)李鸿章和梁启超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有何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代表了哪一政治派别的思想?(4分)(3)这两大政治派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先后开展了什么运动?结果如何?(6分)第二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A11.【答案】A 12.【答案】A 13.

11、【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D二、16.【答案】(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2)清政府统治腐朽、经济落后、军备废弛等。(意思对即可)(3)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段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言之有理即可)17.【答案】(1)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维护清朝统治。(2)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或上海机器织布局;其他举措:筹划海防(或“建北洋舰队”

12、“建立海军”等);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近代人才。(3)中国封建制度落后。(或“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等)(4)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或他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他是近代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先驱;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等)。18.【答案】(1)李鸿章认为中国落后在于无“利器”,即在于无先进的技术:梁启超认为中国落后在于政治制度的落后。同意梁启超的观点。因为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是腐朽的封建制度。(2)材料一:地主阶级洋务派;材料二:资产阶级维新派。(3)洋务派在19世纪6090年代开展了一场洋务运动,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彻底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在19世纪末掀起了一场

13、维新变法运动,但最后失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02一、选择题(40分)1.(2018青岛)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务则变,变则通中国欲目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A.轮船招商局B.汉阳铁厂C.湖北织布局D.江南制造总局2.(2018南京)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企业B.任用维新人士C.实行三民主义D.宣传民主科学3.2018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强调:“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

14、军。”回顾历史,我国近代新式海军兴起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规模最大的海军是( )A.南洋舰队B.北洋舰队C.福建舰队D.广东舰队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种说法的理由是( )A.“自强”“求富”口号B.创办近代军事工业C.维护清朝封建统治D.北洋舰队全军覆没5.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这里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18海南)“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军威。”

15、邓世昌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虎门战役B.平壤战役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7.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8.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的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A.割地B.赔款C.开设工厂D.赎辽费9,(2018北京)以下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

16、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应为( )A.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10.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绩泰所作,该图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请问该图描绘的是哪一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B.创办时务报C.成立强学会D.开办新式学堂12.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17、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13.“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运动,该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B.提倡“自强”“求富”,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14,“北京的外国公使从此组成一个强有

18、力的外交使团,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而清政府的威望跌入谷底。”导致这一结果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環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近代中国有人指出:“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A.变法维新、救亡图存B.学习西方、发展科技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16.干支纪年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纪年方法,如“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几个连续的年份,李希圣著庚子国难记写的就是上述庚子年发生的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这里

19、说的“庚子国难”,具体是指( )A.旅顺大屠杀B.台湾被割占C.谭嗣同就义D.八国联军侵华17.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18.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者D.八国联军19.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

20、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20.(2018苏州)“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火烧圆明园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A.B.C.D.二、非选择题(60分)21.(2018聊城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著名学者辜鸿铭说:“成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

21、剂未见转机。(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4分)材料二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2分)(4)材料二认为洋务运动最大的意义是什么?(3分)材料三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5)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

22、章“伤感”的主要原因。(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材料二第四款中国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给日本,作为赔款军费第五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一、奉天省南边地方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三、澎湖列岛第六款第一,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第四,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高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材料三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

23、响,梁启超这样评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非受巨创负深病,固不足以震动之。”(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这一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侵略本质的是哪一项?(4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3)与材料一所示条约相比,材料二所示条约是如何加深对中国的侵略的?(4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以来,当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而努力时,现代化运动就开始了不同时代的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根据当时人们主观上的理解,运用自己可以拥有的政治资源与经济条件,来不断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实现现代化(近代化)

24、的目的。(3分)材料二戊戌变法是中国现代化(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一步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康有为认为:“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马洪林戊戌变法研究百年回顾(2)戊戌变法中“育人才”的相关法令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志士认为的变法关键措施的具体表现。(6分)材料三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严复认为,洋务运动的缺点是“大抵务增其新,而未尝一言变旧,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中国近代史资

25、料丛刊戊成变法(3)根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严复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4分)材料四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4)据材料四,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一变化反映了维新变法面临的最大阻力是什么?(4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争后,日本强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欧洲列强纷纷效

26、尤,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准备瓜分中国。一些爱国的中上层人士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希望通过内部改革振兴中国,避免瓜分,但遭到当权集团的镇压而失败。广大下层群众和部分爱国士绅则掀起了群众性的义和团反帝运动,直接与侵略者对抗。材料二战争初期,前线爱国官兵与义和团协同作战,在天津一带阻截敌军近一个月之久,并杀伤了大量敌军。一位外国军官惊呼:“我曾经见到过世界各地的战斗,但从来没有见到过像对付这些未经训练过的中国人更为艰苦的战斗。材料三侵略军攻占北京,清廷仓皇出逃。至此,清王朝一意求和。为了讨好侵略者,慈禧在逃亡途中下令恢复对义和团的镇压。慈禧公开提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方针。

27、1901年9月7日,清廷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爱国军民英勇顽强的反抗斗争未能挽救中国战败的命运,但这种斗争绝不是徒劳无益的。材料四北京陷落后,一些侵略者鼓吹趁机瓜分中国,但一些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冷静思考的侵略者则予以反对。战前,英、法、德等西方列强曾积极准备瓜分中国,但战后却基本上放弃了瓜分的计划,决定继续维持中国半独立的地位。(1)根据材料一,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说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绝不是徒劳无益的”,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部分列强放弃瓜分中国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28、(2分)第二单元测试答案一、1.【答案】D2.【答案】A3.【答案】B4.【答案】C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C10.【答案】C11.【答案】A12.【答案】B13.【答案】C14.【答案】D15.【答案】A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D19.【答案】C20.【答案】D二、21.【答案】(1)遭受西方列强侵略;遭到农民起义(或:太平天国起义)的沉重打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他较早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率先创办了洋务企业。(3)富国强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4)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或:开启了我国近代化的探索,是我国近代化的开端)。(

29、5)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22.【答案】(1)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2)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3)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无力偿还,不得不大量举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新的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

30、到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4)甲午战争的失败在政治上促进了资产阶级的觉醒,从而促使资产阶级发动了戊戌变法。23.【答案】(1)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2)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实行君主立宪制(或:立宪法、开国会)。(3)康有为认为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矿业,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严复认为洋务派只知学新,不知变旧。(4)孔子改制考的出版,冲击了传统儒学思想。封建

31、守旧势力强大。24.【答案】(1)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维新运动遭顽固派镇压而失败。(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它使侵略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顽强斗志和极大的斗争潜力,迫使其侵略野心不得不有所收敛;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清政府的反动面目和虚弱、腐败,增强了推翻它的决心和信心。(4)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03一、选择题(40分)1.(2018河南)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成立轮船招商

32、局D.修筑京张铁路2.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中国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有史学家认为洋务运动开动了近代化的列车。这种说法的依据在于( )A.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思想解放的闸门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大批近代工业企业3.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适合作为这组图片标题的是( )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福州船政局京师同文馆汉阳铁厂A.“自强”“求富”B.民族工业的发展C.“实业救国”D.维新变法4.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

33、了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5.(2018恩施州)有人用增广贤文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A.自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中国近代工业C.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中国近代化的道路D.维护清朝统治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6.(2018福建)“1894年,洋务企业资本达263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A.政治B.经济C

34、.思想D.外交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抗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英勇抗英、邓世昌黄海血战等,都表现了( )A.清政府不堪一击,不战而败B.清政府无力对抗西方列强C.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D.清政府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对内保护民众8,(2018甘肃)“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可能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美国纽约世界报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野兽。”

35、以下揭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野蛮暴行的是( )A.在朝鲜半岛海面不宣而战C.在旅顺对中国居民进行大屠杀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10.鸦片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控制中国的金融,在中国投资铁路、矿务,开办工厂,巩固不平等条约的特权。下列选项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欧美各国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B.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欧美各国侵华方式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D.甲午战争以后,欧美各国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11.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

36、画主要反映了(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1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史实推论A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B百日维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戊戌变法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13.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4,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内

37、容中,与读书人密切相关的措施是( )A.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B.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D.训练新式军队15.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深重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发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运动,开启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将变法维新运动作为中国政治近代化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A.变法裁撤冗官冗员B.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变法开办新式学堂D.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16.“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中的“大将”应是( )A.洪秀全B.邓世昌C.关天培D.左宗棠17,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

38、1905年的是( )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18,“(故宫)那些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万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

39、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20.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二、非选择题(60分)21.(2018.安徽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城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

40、开”。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时期的对外政策。(2分)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2)材料二反映的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是什么?他们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对外政策变化的原因。(4分)材料三梁启超说:“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

41、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摘编自蒋廷戳中国近代史(4)据材料三,梁启超认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是什么?(2分)(5)鉴于这一局限性,梁启超等人发起了一场什么运动?(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的消息传到北京后,举国激愤,人人思变,雪耻强国之声陡然放大。时值18省1300多名举子在京会试,37岁的广东南海考生康有为在一夜之间赶写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强烈要求光绪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42、。材料二(1898年)光绪帝下旨:“商务为富强要图,自应及时举办著各省督抚。督率员绅认真讲求,妥速筹办。”“富强至计,首在鼓励人才,各省士民著有新书,及创行新法,制成新器,果系堪资实用者,允宜悬赏以为之劝,或量其材能,试以实职给以特赏以昭激励。”材料三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了。(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万言书”提出的主张是什么?(4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戊戌变法的内容。(两条即可)(4分)(3)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变法的失败说

43、明了什么?(4分)(4)有人说,“戊戌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4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材料二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选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1)材料一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误国殃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谁?(6分)(2)材料一中“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