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年高考(2015-2017)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doc

上传人:蟋*** 文档编号:287086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年高考(2015-2017)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年高考(2015-2017)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年高考(2015-2017)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三年高考(2015-2017)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解析版).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 2017 年高考题】 ( 2017新课标卷) 图 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 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 68题。 图 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 2 000 毫米 B约为 2 000 毫米 C约为 210 毫米 D远小于 210 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8如 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 6

2、 C 7 A 8 B 7此题需要区别理论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大小与气温关系密切,实际蒸发量与下垫面关系密切。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水也最少,因此实际蒸发量最小;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 坡度大,岩性硬,地表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下渗少,地下水埋藏深,此处的实际蒸发量最小。 8 耐旱植物只能在坡面、洪积扇和河谷三地种植,不论在哪种植均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材料中有关键信息

3、:盐度饱和),所在湖水盐度并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物质相关。故正确选项为 B。 考点:影响蒸发的因素农作物种植对环境的影响 【点睛】由于气温高,理论上可蒸发量很大,但实际上,受到下界面影响,如岩性硬,地表水少,地下水埋藏深,实际蒸发量可能远远小于理论 上的可蒸发量。从该流域看,盐湖 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该流域多年实际蒸发量与该流域降水量相差不大。 ( 2017 新课标卷)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图 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

4、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 911 题。 图 3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 、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较少 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 风化物粒径较小 A B C D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答案】 9 C 10 B 11 B 【解析】 11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中,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 以砾石为主,故以砾石为主的冲积扇土层浅薄,耕地条

5、件差,耕地较少。故选 B。 考点: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要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少考生重图轻文字,只是千方百计想从图上获取信息,忽视了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有 “图 3 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 ”一段话,从中明显可以看出,大多数洪积扇的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土层薄,耕种条件差。 ( 2017天津卷) 读图 3,回答第 3题。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 【答案】 B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该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属于沉积岩,排除 A、 C;

6、图示岩层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应该为岩层挤压所致,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由此判断此处地质构造为褶皱,故 B 正确 、 D 错误。故选 B。 考点:三大岩石的分类和特征,地质构造与地貌。 【点睛】本题以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三大岩石的判断 、 地质构造与地貌的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 能力。解决该题需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岩石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 、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 且有可能含有化石;山地按照其形成原因分为褶皱山 、 断块山和火山三大类,其中褶

7、皱山的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作用发生拱起和凹陷 , 断块山具有明显的断层存在 , 火山明显的特点是有火山口。 ( 2017江苏卷) 图 3为 “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 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 1 B 2 C 3 D 4 【答案】 5 B6 B 【解析】 考点: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 【点睛】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思路:( 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

8、系来判断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 2016 年高考题】 ( 2016海南卷)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 1920 题。 19.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20.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9、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 答案】 19.D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风化作用。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较大,关键理解“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第 19 题,需要理解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只需要从气温、气温日较差大分析,其它降水、风向等不需要考虑。 ( 2016江苏卷)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 ,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 图 1 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 。 读图回答 1-2 题 。 1. 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A. B. C. D. 2. 画 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 、

10、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 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 、 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 、 流水作用 【答案】 1.D 2.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区,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形成关系。 【名师点睛】地形即地表的形态。分为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六等。 中国的高山主要分布在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中山主要分布在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周围、黄土高原周围。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 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 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东北 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武陵山

11、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西北 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 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喀斯特( 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 (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

12、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所罕见,主要集中在 云贵高原 和四川西南部。以桂林喀斯特 (广西 )、施秉喀斯特 (贵州 )、金佛山喀斯特 (重庆 )和 环江喀斯特 (广西 )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在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16上海卷) (五)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9.2016 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1

13、0.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答案】 9、 A 10、 A 【解析】 试题分析: 9、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选 A 正确。 10、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选 A 正确。 考点:考查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组成。 【名师点晴】这组题考查板块边界类型和地壳组成物质。板块的生长边界多是大洋中脊、东非裂谷带;两大板块交界处,多是板 块消亡边界

14、。 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因侵入作用形成的是侵入岩,如花岗岩,因火山喷发形成的是喷出岩,如玄武岩;沉积岩是各类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如石灰岩、砂岩;变质岩是各类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如大理岩。 ( 2016江苏卷) 图 10 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2122 题。 21. 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 ,正确的是 A. 指化学沉积作用 B. 指搬运作用 C. 指成岩作用 D. 指火山喷发作 用 22. 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A. 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 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 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15、 D. 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答案】 21 AD 22 AC 【解析】 试题分析: 22.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再通过地壳物质循环进入进入内部圈层,所以说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物质进入大气中,岩浆中的碳释放到大气圈。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不会到地球内部。 考点:物质循环和能源转 换 【名师点睛】地壳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及其变式图 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的判断,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正确判断出岩浆是解读岩石圈物质循环模式图的关键。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风化、侵蚀、搬运

16、、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形成的。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图。 图中的即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为固结成岩作用。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高温重熔再生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变质作用。各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变式图形较多,我们可以归纳比较如下,同学们注意辨别。 ( 2016天津卷)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4 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 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图 1 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 由东北向西南倾

17、斜 B. 由西向东倾斜 C.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 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 5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名师点睛】该题组是以天津市 古海岸线、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为材料,通过古海岸线分布特点判断天津市地势变化趋势,根据 贝壳堤的形成条件来推断 该地区 5000 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特点。第 2 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充分理解 贝壳堤的形成过程。 ( 2016北京卷) 图 3 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 4 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图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地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