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电磨煤机检修规程.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550597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电磨煤机检修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达电磨煤机检修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电磨煤机检修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电磨煤机检修规程.doc(8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达电磨煤机检修规程达电三期5#炉磨煤机检修规程达电三期5#炉磨煤机检修规程1、概述 5#炉制粉系统配备5台磨煤机,磨煤机是由上海重型机械厂制造的碗式中速磨煤机,型号为HP863,台数为4+1,同时配置2台密封风机,型号为9-26,No11.2D-7,5台磨煤机分布在主厂房BC列之间,从电动机轴上端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2、 磨煤机技术数据 磨煤机最大出力: 59t/h

2、磨煤机基本出力: 48.1 t/h 磨煤机额定转速: 38.4r/min 磨煤机总重: 11725Kg/台3、工作原理 原煤从磨煤机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旋转磨环借助于离心力将原煤运动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碗进行碾磨。三个磨辊沿圆周方向均布与磨盘滚道上,碾磨力则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上,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喷嘴环均匀进入磨环周围,将经过碾磨从磨环上切向甩出的煤粉混合物烘干并输送至磨煤机上部的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进行分离,粗粉被分离出来返回磨碗重磨,合格细粉被一次风带出分离器,难以粉碎且一次风吹不起的较重石子煤等通过喷嘴环落到一次风室则由刮板刮

3、出排渣箱,由人工定期清理。4、HP磨煤机组成部件:(1) 电动机驱动减速箱,减速箱直接与磨碗联接,减速箱由行星齿轮组成,具有适当的减速比,使磨碗达到要求的转速。(2) 侧机体内装有衬板,在磨碗四周形成进风口,并起支承分离体作用,用于干燥输送煤粉的热空气通过进风口引入并沿磨碗周围向上。(3) 被减速箱带动的磨碗,原煤在磨碗上碾磨成粉。(4) 叶轮装置安装在磨碗外周上,它能使通过磨碗外经与分离体之间环隙的热空气均匀分布,从而控制磨煤机辗磨区域的风粉混合物。(5) 三只单独的弹簧或液压加载的磨辊装置悬挂在分离器体内,位于磨碗的上方,当原磨充满磨辊与磨碗之间隙时,磨辊能自由转动。(6) 分离器体,导向

4、衬板,装有折向装置和内锥体的分离器顶盖和分离器。这些部件容纳煤粉,并引导风粉向上,流经折向装置将较粗的煤粉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并回落到磨碗进一步辗磨。(7) 出口文丘利和多孔出口装置,这些部件把煤粉和气流分成均匀的四股。(8) 磨煤机排出阀装置装在多孔出口装置的顶部,排出阀装置由四个阀组成,在磨煤机停用后有存煤时把磨煤机和运行锅炉隔离开来。检修时也用它来隔离磨煤机。(附图)5、磨煤机零部件的存放要求:(附表)二:一般的维修方法:1、 维修范围:磨煤机通常易于磨损的零件。1.1 磨碗衬板和磨辊套磨碗衬板和磨辊套的过量磨损会造成磨煤机出力降低和石子煤溢出量增大(制作一个轮廓样板用来检查磨损程度)1.

5、2 折向衬板中间衬板以及叶片衬板装置 磨煤机装有陶瓷或其它材料的内部衬板,它们的磨损与其它安装有关,当衬板出现过薄或穿孔等严重磨损时必须更换。1.3 叶轮 叶轮可调节罩与中间体底部和折向衬板支架之间的间隙应保持为12.51.5mm(1/21/16英寸)。若无法调节,则应更换可调节罩。如果叶轮扇形体和空气节流环严重磨损因为应更换。1.4 磨碗延伸环 延伸环出现严重磨损时应更换。1.5 磨煤机底板 磨煤机底板如严重磨损应更换,石子煤刮板与底板保持合适的间隙,能减少底板和刮板的磨损。1.6 侧机体衬板和进风口叶片 磨煤机溢出量过多会使侧机体衬板和进风口叶片端部磨损,磨损严重应更换。1.7 石子煤刮板

6、 刮板的底部最易于磨损,可堆焊修复,保持好刮板的支承(销和轴套)可以减缓磨损。1.8 轴承 轴承不正常的运转声响,工作温度持续超常上升将导致轴承损坏,应及时检查,排除故障。1.8 齿轮箱。二:拆卸方法:2.1 磨煤机的隔离:2.1.1 关闭冷、热风门,磨煤机排出阀,煤闸门,密封空气阀门和给煤机排出阀。2.1.2 切断磨煤机、给煤机电机电源。2.1.3 拆开磨煤机电动机与齿轮箱之间的联轴器。2.1.4 隔离、锁闭熄火系统,并挂出检修的标牌2.2 磨煤机门盖拆卸: 磨门盖和弹簧装置作为一个部件进行拆卸2.2.1 从磨辊耳轴和弹簧装置上拆去密封空气管道2.2.2 从磨辊限位螺栓上松开六角锁紧螺母,退

7、出限位螺栓直到磨辊套搁置在磨碗上为止。2.2.3 均等地松开四只把弹簧装置固定在螺栓上的原六角螺母,如果弹簧装置尚有压力,则弹簧装置会自动退出,继续松退螺母,直到弹簧装置不再退出为止。2.2.4 吊车对准磨门盖,利用磨门盖上方的二个起吊孔吊磨门盖,稍微收紧吊绳。2.2.5 拆除连接磨门盖和分离器体的六角螺钉2.2.6 从分离器体上吊走磨门盖,放置到安全、方便的地方。2.3 磨辊翻出(本工作参考图E861331)2.3.1 拆除磨门盖2.3.2 在分离器体上装磨辊翻出支架和安全支架2.3.3 检查磨辊装置耳轴,验明其上的字母“1”应设置在上部,如果字母“1”不在上部,需拆除耳轴螺钉,转动耳轴,将

8、字母“1”转到上部,重新装上耳轴螺钉2.3.4 顺时针旋进磨辊限位螺栓,使磨辊与磨碗脱离,转动磨辊套使磨辊套上的四个螺孔处于上方位置。2.3.5 拆除原有的螺钉,用内六角螺钉装上吊耳。2.3.6 拆除磨辊头盖板,放置一边。2.3.7 拆除磨辊头上加油管,改装上管堵以防漏油2.3.8 将滑轮装到吊车上,穿绕钢索于滑轮槽内。2.3.9 将钢索系在吊耳和翻出支架上。2.3.10 缓慢地垂直起吊滑轮使吊耳与活动支架滑轮处于最近的位置(此时钢索与磨辊耳轴旋转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3.11 缓慢降低滑轮,当吊耳处于位置3时,磨辊装置就被搁置在支架上了。2.3.12 用螺钉和垫圈把磨辊头固定在翻出位置的安全

9、支架上,以防止在移走吊具时磨辊装置重新翻进或跌落。如果安装螺钉和垫圈有困难,用吊车将磨辊装置稍稍提起,松开固定安全支架的螺钉,稍微变动一下安全支架的位置,使螺钉和安全支架螺钉能同时被装上。重新拧紧支架螺钉,放下磨辊装置并拧紧螺钉。2.3.13 如果需要在翻出位置上更换磨辊套,则需将支承架装到分离器体和磨辊翻出支架上。2.4 磨辊装置拆卸:如果对磨煤机的检修需进一步深入,可把整个磨辊装置吊离磨煤机,如果是为了检查或进行少量的检修,只需拆卸碾磨辊套或磨辊轴组件就可以。2.4.1 从分离器体上拆卸磨门盖。2.4.2 将磨辊装置翻出分离器体外。2.4.3 拆去磨辊碾磨套挡板和挡板螺钉。2.4.4安装碾

10、磨套的拆卸吊具,吊具上的V形凹槽面向磨煤机,用螺钉将吊具固定到碾磨套上,拧紧力矩为7kgfm。2.4.5 用绳索或链条将拆卸吊具挂到吊车上,拉紧绳索,起吊措施必须牢靠,在拆卸过程磨辊装置应始终由吊车吊住,并应避免起吊绳索与分离器体碰檫。2.4.6 拆去安全支架上连接磨辊头的螺钉。2.4.7 利用耳轴端盖上的螺孔,用支头螺钉将耳轴从磨辊头上拆下。2.4.8 当耳轴与磨辊头脱开后,既可将磨辊装置从分离器体上脱开,拆去耳轴衬套将磨辊装置放置在便于工作的地方。2.5 碾磨辊套和磨辊轴组件的拆卸 当磨辊装置被完全翻出分离器体外后,如果只需更换碾磨辊套或拆卸磨辊轴组件,则无需再将整个磨辊装置吊离分离器体,

11、在翻出的位置上即能进行更换或拆卸工作。2.5.1 用吊车将磨辊装置吊住,以防翻落。2.5.2 拆除磨辊头衬板和裙罩装置,(注意衬板是在装配时定做的)不具有互换性,拆卸时需对衬板作出记号以便重新装配时能够安装到原来的位置上。2.5.3 拆除磨辊轴法兰上的内六角落钉。2.5.4 将磨辊和轴组件提升约2030毫米,然后移出分离器体之外,放在便于工作的地方。2.6 磨碗和磨碗彀提升2.6.1 拆除三处磨门盖2.6.2 翻出三处磨辊装置或磨辊碾磨套和磨辊轴组件。2.6.3 吊走三处磨辊装置或磨辊碾磨套和磨辊轴组件2.6.4 打开侧机体检修孔门2.6.5 从磨碗彀上拆卸磨辊裙罩装置以便检修磨碗彀气封。将四

12、等分体的裙罩放置在侧机体内近旁。(注意在拆卸之前需对裙罩的每一分件作出标记,焊接结构的裙罩是不能互换)2.6.6 拆卸磨碗裙罩的空气密封装置(注意不要碰坏气封环的表面)2.6.7 拆卸间隙密封及其护罩装置,拆除间隙密封装置,把零件放在洁净、安全的地方(注意安全,不碰坏与磨碗彀的配合表面)2.6.8 启动润滑装置,手盘电机转动磨碗,使延伸环上有三处内六角螺钉分别对准三个磨门通孔的位置上,拆除这个螺钉以及与其左右相邻的各一螺钉,每一通孔共拆去3个螺钉,三处共9个螺钉。2.6.9 松开磨碗叶轮可调罩壳的螺栓,使可调罩壳位置尽可能低,以便提升磨碗时有足够的位置空间2.6.10 拆除磨碗彀盖板上的内六角

13、落钉,拆去盖板和耐磨盖板(参考图E861302AA所示顺序)用规定的拉力(或压力)松开所有的螺母,继而拆下8只螺栓(1)第一次向螺栓施加拉伸力5448Kgf(9.5MPa)(2)第二次向螺栓施加拉伸力40860Kgf(71.6MPa)(3)第三次向螺栓施加拉伸力54480Kgf(95MPa)2.611 在分离器三处磨辊通孔上方装用拉葫芦(起重量大于10吨),连接分离器上起吊支座和磨碗上的U型夹头,应采取稳妥的措施以确保安全2.6.12 提升磨辊彀、磨碗和叶轮装置高约50毫米,用螺旋千斤顶或其它物料垫稳当,这样齿轮箱就能移出。2.7 齿轮箱装置移出 在磨碗装置被提升起,完全与齿轮箱脱开后,可以进

14、行齿轮箱装置的移出。2.7.1 脱开润滑装置,从齿轮箱上拆除润滑油管,堵塞所有的油孔以保持系统清洁。2.7.2 拆卸齿轮箱上轴承热电偶,以及控制元件上的导线并作出相应的标记,并给予固定(热工)2.7.3 拆去传动联轴器罩壳,脱开联轴轴器。拆去齿轮箱底脚板上的六角螺钉和定位销钉,安装齿轮箱滑移轨道装置。2.7.4 将齿轮箱从轨道上拉出来,随后用吊车移走(齿轮箱装置重约7718Kg注意采取合适的起吊措施)2.7.5 齿轮箱被拉出,吊走后应立即用枕木大呢感支承物将磨碗装置在现有的位置高度上支撑住,松开手拉葫芦,使磨碗装置稳定地搁置在枕木等支承上,如果需要进一步检修磨煤机内部的其它部位,则进一步拆去起

15、吊工具。三 一般的重装方法:3.1 齿轮箱的安装 齿轮箱是按照被拉出的相反顺序就位,齿轮箱在被拉入之前应确认齿轮箱输出接盘上的二只定位销应高于平面15毫米,齿轮箱如果换新的,按以下方法更换新的齿轮箱。3.1.2 必要时,拆去齿轮箱底板上衬套,冷装上新的衬套(装前。衬套外园涂locktite),衬套下端面必须与底板下面平面平齐,其误差不得高出0.05毫米3.1.3 拆去齿轮箱基础板上的定位销,更换新的如果齿轮箱滑移轨道尚未拆除可直接使用齿轮箱放置位置应注意靠近磨煤机本体其活动轴面向电机3.1.4 装上磨碗起吊装置,收紧手拉葫芦将磨碗装置稍稍提起,拆除支撑的枕木,将齿轮箱上螺栓孔和基础板上的螺栓孔

16、对准同时拆去滑移轨道,在基础台板上装上传动装置对中块3.1.5 将齿轮箱上部油箱油注满,手盘齿轮箱输入轴使输出盘上的两只定位销对准磨碗彀上的销钉孔,随后缓慢放下磨碗彀,使其座落在齿轮箱上,检查定位销和结合面应正确。3.1.6 在8只双头螺栓的一头上涂上螺纹粘接剂,将双头螺栓拧到齿轮箱输出盘上旋进的深度89+1.5毫米在螺栓螺纹上涂抗粘剂拧紧螺栓。3.1.7 用液压扳手逐一拧紧螺母,第一次拉伸力为5448Kgf(9.5Mpa) (2)第二次拉伸力为40860Kgf(71.6MPa)继续拧紧螺栓(3)第三次拉伸力54480Kgf(95MPa)最后拧紧螺母。3.1.8 将磨碗盖板装到磨碗彀上,结合面

17、间涂硅橡胶密封剂,再装上磨碗耐磨盖板,拆去磨碗提升装置,装上齿轮箱底脚板螺栓。螺纹上涂抗粘剂,用扳手稍微拧紧。3.1.9 用对中块精调齿轮箱的位置,使原有的定位销控对准或使齿轮箱装置与侧机体对中,误差不大于0.25毫米,测量工作可以在侧机体内通过对密封空气环内孔和磨碗彀外径之差比较实现3.1.10 装上磨碗彀裙罩装置和空气密封垫片组,紧固齿轮箱底脚板螺栓,在齿轮箱底脚板上扩钻、铰新定位销孔,以原有1.33英寸孔为导向,钻铰成380.012毫米的新孔,此孔在齿轮箱基础台板上的深度为115毫米,在定位销上涂二硫化钼润滑剂,将定位销压装进定位销孔内。3.2 磨碗彀、磨2 磨碗彀、磨碗、叶轮组件(磨碗

18、装置)的安装3.2.1 如果磨碗装置仅脱离齿轮箱,而齿轮箱在原处按上述方法对磨碗装置进行重装。3.2.3 拆去磨碗提升装置后,按图纸要求调对叶轮调节罩壳,拧紧连接螺栓,装磨碗彀裙罩装置和空气密封装置,并调好气封间隙,装石子煤刮板装置,装间隙密封装置。3.3 裙罩装置和气封装置的安装 本工作同时参考示图5.6.E861302、及.E861293BB,裙罩扇形块系成套加工,标有记号,不能互换,所有连接螺栓均需鱼抗粘剂并按BGP2175力矩表拧紧3.3.1 清洗侧机体上安装气封环的表面,将气封环直接装到侧机体上(垫片不装)稍微拧紧螺钉。3.3.2 将裙罩装置的3/4扇形体(下裙罩装置)(另一扇形体为

19、不装刮板装置)装到磨碗彀上,上裙罩每一扇形体与磨碗彀之间装二只吊起裙罩3.3.3 上裙罩(下裙罩)上装一对刮板装置,调节紧定螺钉,使裙罩装置上、下移动到刮板与侧机体底盖板之间间隙为81.5毫米3.3.4 用塞尺测出磨碗彀与裙罩法兰间隙,选择一组厚度与间隙相等的垫片并安装,把裙罩装置牢固地装到磨碗彀上,螺钉拧紧力矩为18Kgf3.3.5 测量裙罩(下裙罩)下端与气封环间隙,间隙应调整为1.60.1毫米3.3.6 利用裙罩1/4扇形块缺口位置,轮番拆下气封环装上垫片组,(注意在安装垫片组时为了转动磨碗,必须先启动齿轮箱润滑系统)在安装垫片组和气封环时结合处应涂硅橡胶密封剂,紧固螺钉,然后安装余下的

20、1/4块扇形裙罩和相关的垫片组。3.4 间隙密封装置的安装间隙密封和护罩装置在齿轮箱的润滑装置能够使用以后安装3.4.1 清洗侧机体上的密封叶片安装面,将密封叶片和隔板装到侧机体底部上,螺栓微收紧,按照标记进行试装接缝处应紧密。3.4.2拆开密封装置用相同顺序重装并在接缝处涂硅橡胶密封剂,螺钉涂抗粘剂。3.4.3 调整密封叶片的位置,使其与磨碗彀间隙为0.500.075毫米启动润滑系统和齿轮箱,使磨碗彀转动在每隔90处检查间隙保证在0.500.075毫米3.4.4 间隙调整后紧固六角螺栓,装四块网罩,固定在护罩支承上。3.5 磨煤机润滑油系统安装按照厂家的说明进行3.6 磨辊装置的安装 磨辊装

21、置的安装均需有行车配合3.6.1 将耳轴法兰分置磨辊装置两旁,拆去磨辊头盖板及碾磨套挡板螺栓和挡板,安装磨辊起吊装置与磨辊轴承座连接3.6.2 转动碾磨套,使更换工具上的“V”标记朝向磨煤机,将磨辊装置吊到分离器体的磨门孔位置上。3.6.3 对准耳轴安装孔将磨辊头安放在分离器体上的安全架上并拧紧连接螺钉,拆除耳轴气封通孔的管塞。3.6.4 将二只耳轴法兰装到分离器体上的耳轴通孔内(注意不要塞进磨辊头内),同时两侧法兰上数字“1朝上,不要拆除吊具。3.6.5 将一长辅助螺栓整个从一端磨辊耳轴上气封通孔穿入,穿过磨辊头从另一端穿出同时将耳轴衬套装到磨辊头和分离器体耳轴通孔间(注意耳轴衬套有止推端和

22、非止推端安装时应区分)3.6.6 在辅助螺栓两端各装上一块垫板,一段装双螺母,一端装一厚螺母,锁紧双螺母收紧厚螺母,(注意耳轴法兰的同一编号在两侧处于同一位置)3.6.7 在双螺母端用气动扳手缓慢收紧螺杆,将耳轴法兰拉进安装部位上,当耳轴法兰穿过分离器体耳轴孔进入磨辊头内需仔细对准止推耳轴衬套并对准定位销3.6.8 待耳轴法兰全部套进后,检查法兰上的编号“1”应在最上方处,用六角螺栓将耳轴法兰紧固在分离器体上3.6.9 确认磨辊装置此时完全被支撑在翻出安全架上后拆除磨辊起吊工具,装上磨辊套挡板和挡板螺栓并紧固螺栓,按磨辊翻入步骤将磨辊装置翻回磨煤机内。3.7 磨辊头的安装3.7.1 在磨辊头法

23、兰的180位置上装二只起吊螺钉,在起吊螺钉上各装上卸扣和绳索,将绳索悬挂到位于分离器体磨门孔上方的吊车上,收紧绳索。3.7.2 从耳轴法兰上拆去密封空气孔口管塞,把耳轴法兰放置到靠近分离器体磨门孔的两边,在分离器体上装翻出安全支架,拆除磨辊头盖板。3.7.3 将磨辊头吊进分离器体门孔内,对准耳轴法兰安装孔,用螺栓将磨辊头固定在安全支架上,按磨辊装置的安装步骤进行。3.7.4 确认磨辊头此时完全被支撑在安全架上,拆除起吊工具,进行磨辊碾磨套和轴组件的安装。3.8 磨辊套和轴组件的安装3.8.1 拆除磨辊套挡板螺栓和挡板,装上起吊工具。3.8.2 用绳索或吊链连接吊具和吊车,收紧吊索(整个过程不能

24、离开吊车的支撑)。3.8.3 清理磨辊头和组件的法兰配合表面,转动组件吊具上的“V”型记号朝向磨煤机,将组件安装磨辊头上,找准孔位为了装配准确其中一孔是偏置的3.8.4 装内六角螺栓,螺纹上涂粘结剂并紧固螺栓,装磨辊裙罩和衬板并紧固。确认安全架无误,拆除起吊工具重新装上挡板和挡板螺栓并紧固螺栓。3.8.5 按磨辊翻入程序将磨辊装置翻入磨煤机内。3.9 磨辊装置的翻入3.9.1 将耳轴法兰的偏心“1”调到最高位置,安全架连接于磨辊头和分离器体之间3.9.2 将翻入支架装到分离器体上,拆去内六角紧定螺钉,把翻入吊耳装到磨辊上,将吊车对准分离器体磨门孔,系上滑轮。3.9.3. 将绳索穿过滑轮,固定在

25、磨辊的吊耳上,拆去安全架上固定磨辊头的六角螺栓和垫圈(还可以在吊车配合下,稍稍提起磨辊头,拆除安全架的螺栓和垫圈)。3.9.4. 缓慢得提升滑轮,使磨辊装置的重心通过翻转中心(此时绳索会突然变的松弛,继而又呈张紧壮态)应立即停止提升,而改为慢慢得放下磨辊,使之下入磨煤机内,继续放下磨辊,使磨辊套搁置在磨碗衬板上或磨辊限位螺栓上。3.9.5. 拆除吊绳,倾翻支架及安全支架,拆除吊耳装上紧定螺钉3.9.6. 在磨辊头上装上加油管,用油位尺检查润滑油量,按需要加润滑油,装上管堵3.9.7. 清理磨辊头加油管周围的部位,该部位也是磨辊轴承的密封空气通风腔,保持该部位的清洁,将有利于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26、3.10 磨辊盖和弹簧装置的安装3.10.1 松开将弹簧装置固定在门盖上的四只螺母,往后退出弹簧装置,使其头部仅高出门盖平面约2030毫米3.10.2 利用磨门盖上的起吊孔,吊起门盖,清洗磨门盖和分离器体的配合表面,涂密封胶或其它材料,将磨门盖吊装到分离器体上,用六角螺栓紧固。3.10.3 检查磨辊弹簧的压缩量(三只弹簧的压缩量应相等)。调整磨辊和磨碗衬板之间的间隙(静态:8mm,动态:35mm)3.10.4 调整弹簧装置与磨辊头之间的间隙(侧隙:11.5 三组侧隙相同)3.11 空气密封管道的装配3.11.1 将空气密封管道布到磨辊轴和弹簧装置上。3.11.2 在耳轴法兰上装管道。3.12

27、电动机安装后找中心,(轴向、径向偏差不大于0.10mm,联轴器法兰面间隙为0.50.7mm,外园上跳动偏差不大于0.03mm),找中心后锁对轮。3.13 恢复磨煤机运行前的准备工作(检修后清理工作)3.13.1 清扫磨煤机内部工具、灯具、杂物,封闭检修门盖3.13.2 启动和检验润滑油站,查漏和添加新润滑油。3.13.3 启动磨煤机,调正磨辊套与磨碗衬板间隙;调正磨辊加载装置与磨辊头间隙四: 磨煤机零件的检修4.1 磨碗衬板的更换(为了便于进入磨煤机检修,至少需拆除一处磨门盖和磨辊装置,拆除方法同上):4.1.1 拆去螺栓及叶轮风环,将风环放在侧机体内,拆去磨辊延伸环,每一块延伸环上装有二只内

28、六角紧定螺钉,拆除以后可改装上二只用于顶起延伸环的螺钉,必要时还需割去点焊在延伸环上的垫板。4.1.2 拆除旧的磨碗衬板,衬板夹损坏后需拆下,清理磨碗内部表面,更换磨碗衬板的充填键和定位键(损坏时更换),内六角螺栓紧固时螺钉应低于夹紧环平面2牙。4.1.3 在磨碗内装衬板,衬板和垫板有顺序号,带键衬板为“1”号按顺序安装,衬板之间应相互靠紧尽可能朝向磨碗中心,最后一块衬板装后有缝隙,用垫板嵌填,装进垫板时,需将衬板逆时针排紧易嵌进垫板,(衬板局部间隙不大于1.5mm,整组衬板间隙不大于3mm,增减垫板可使衬板装配紧密)带肋板应分布均匀。(应避免两块带肋板相隔在120位置上,且其肋不应高于相临的

29、衬板表面)。4.1.4 将磨碗延伸环装到磨碗上,(延伸环与衬板大端间隙不应大于0.4mm,同时衬板大端也不得与磨碗衬板相碰)。应清楚延伸环上焊疤或垫板。4.1.5 从任一延伸环开始装起内六角螺钉涂粘结剂紧固,直到全部延伸环均被压紧。4.1.6 从任一磨碗衬板开始逐一选择一片(或一组)端部垫片,嵌进衬板端部间隙中,垫片选择数量应尽量少(嵌进后尚留有间隙不大于0.04mm),垫片应嵌于每块衬板的中心线。4.1.7 将端部垫片折弯到延伸环上点焊,重新装上叶轮风环(调整调节罩间隙晕为12mm),装好磨辊装置和磨门盖。4.2 叶轮风环和空气节流环的更换4.2.1 进入磨煤机内检查空气节流环、调节罩和叶轮

30、风环的磨损程度。4.2.2 拆去损坏的空气节流环,更换上新的节流环,用点焊方法将节流环焊到叶轮风环上。4.2.3 更换叶轮风环4.2.3.1 更换新的叶轮风环装上六角螺栓,用手拧紧,先不紧固,将叶轮风环固定板装到磨碗上,螺钉涂粘结剂,调整叶轮风环位置,使固定板焊在叶轮风环上紧固螺钉并点焊。4.2.3.2 拆下叶轮风环螺钉,涂粘结剂重新装上紧固力矩41Kgf,4.2.3.3 按原样将原空气节流环焊装到叶轮风环上,空气节流环的确切数量随磨煤机实际运行确定。4.2.4 装上调节罩,调整位置使其与分离器体间隙在12mm左右。4.3 碾磨辊套的更换 碾磨辊套的更换可以在磨煤机上磨辊装置翻出位置进行,也可

31、以将磨辊碾磨辊套和组件卸下移到方便位置进行。4.3.1 翻出磨辊装置,让磨辊装置搁置在安全架上,在分离器体和磨辊翻出支架上装支承架。4.3.2 拆除磨辊套挡板螺钉和挡板,装上磨辊套拆卸吊具,吊具上的“V”型记号朝向磨煤机,紧固螺栓,在拆卸吊具和位于上方的吊车之间系绳索,稍稍收紧绳索。4.3.3 加热辊套温度达到93,收紧吊车绳索保温1小时,使辊套充分受热,拆卸辊套,(加热温度不得超过93,各部位温差不大于10)。4.3.4 磨辊轴承座冷却后进行磨辊轴承轴向间隙的检查,同时清洗 磨辊轴承座和新辊套的安装表面,在新辊套上装拆卸吊具。 4.3.5 加热新辊套(温度不大于93),将辊套装到轴承座上(注

32、意辊套键槽与轴承座上键对准。拆去吊具装上挡板螺钉紧固。4.3.6 重新加热辊套至93保温45分钟再紧固挡板螺钉至43Kgf。 然后冷却。4.3.7 拆去分离器体和磨辊翻出支架之间的支承架,将磨辊翻进磨煤机内,检查磨辊润滑油油样和油量。4.4 磨辊轴承端隙的检查(可以在磨辊装置被翻出位置上进行)4.4.1 将磨辊装置翻出安全支架拆去翻转吊具,拆去辊套挡板螺钉和挡板,装上拆卸吊具和起吊绳索。4.4.2 在磨辊头上按一百分表,百分表触头碰在磨辊轴承座的背面,转动辊套数转以确认磨辊轴承处于正常位置。4.4.3 用吊车吊起辊套(带磨辊载荷),以确认磨辊轴承处于正常位置,读百分表并记录。放下辊套使载荷回复

33、为零,以确认磨辊轴承处于正常位置读百分表与原设定零位相比,误差在0.015mm为正确。4.4.4 取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如果所侧轴承端间隙小于0.38mm,磨辊可继续运行6个月不需调整漓隙。如果所侧轴承端间隙大于0.38mm,需对下轴承进行检查有无损坏。4.4.5 拆卸吊具,拆去轴承座盖板,轴承挡板和轴承垫片,用合适工具将下轴承内圈拉出,检查轴承有无咬坏和磨损,如不需要更换,将轴承内圈装上,装轴承挡板、螺钉使轴承就位。4.4.6 拆去挡板螺钉和挡板,测量磨辊轴端和轴承内圈端面高低差值,安装一组厚度大于高低差值0.05mm垫片组到轴端面上,装上轴承挡板,止退垫板和螺钉紧固4.4.7 轴承端隙调整

34、合格后,在下轴承盖和O型密封圈上涂二硫化钼润滑脂并装好。4.5 磨辊轴承的更换4.5.1 检查磨辊轴承端隙,磨损过大需更换磨辊轴承,按拆卸方法将磨辊套和组件从磨辊头上拆下。4.5.2 将轴承座内的润滑油放尽,装上管堵。4.5.3 拆下下轴承座盖板、油封挡板,拆开上轴承座盖板滑下,搁置在密封耐磨衬环上。继续拆去磨辊轴上的六角螺钉,螺钉止退板、磨辊轴承挡板和垫片。4.5.4 将下轴承的内圈从磨辊轴上拉出,将磨辊轴承座从磨辊轴上吊走此时上下轴承外圈仍留在轴承座内,用适当的工具将上轴承内圈和隔环从磨辊轴上拉出。4.5.5 将上轴承座盖板和油封从磨辊轴上吊去,再将衬环从磨辊轴上拉出,将上下轴承外圈从轴承

35、座内拉出。4.5.6 如更换新的耐磨衬环,对新衬环加热至120,套装到磨辊轴上,任其冷却。继而将油封和盖装到上轴承盖上紧固螺钉。在上轴承盖内孔密封槽内涂二硫化钼。4.5.7 装填油封,油封内涂二硫化钼,第一只油封的唇口应朝轴承座孔内,第二、第三只油封唇口则应朝外面。4.5.8 将装有油封的上轴承座盖板放到磨辊轴上,使油封套装在油封耐磨衬套上,而盖则搁置在油封在油封耐磨衬套上。在磨辊轴上装轴承隔圈,隔圈上的倒角端朝向轴肩。4.5.9 在上轴承座盖的油封槽内装O型密封圈涂二硫化钼润滑脂,将上轴承内圈装到磨辊轴上,轴承可以加热但温度不能超过90。4.5.10 冷冻两只上下轴承外圈,冷冻温度至少需15

36、,将轴承外圈装到轴承座二端的孔内,用固定夹保持在原位,任其回复温度。4.5.11 将磨辊轴承座装到磨辊轴上,座落在上轴承上,将下轴承内圈装到磨辊轴上(热装温度不能超过93),装下轴承挡板用手拧紧螺钉,正、反方向转动轴承座不少于5转,使轴承就位。4.5.12 拆下轴承挡板,侧出轴端与下轴承内圈端面高低差值,安装 安装一组厚度大于高低差值0.05mm垫片组到轴端面上,装上轴承挡板,止退垫板和螺钉紧固。4.5.13 在磨辊轴承座180方向上装二只螺钉,装吊具、绳索、载荷传感器,在轴承挡板上装三根螺杆并在每根螺杆上装百分表,使百分表触头碰在轴承座下端面上,将百分表调到零位。4.5.14 用吊车吊起辊套

37、(带磨辊载荷),以确认磨辊轴承处于正常位置,读百分表并记录。起吊力回复为零,转动磨辊轴承座数转读百分表的读数并记录平均值,重复5次计算各次的平均值(平均值不合格应重复)。4.5.15 轴承端间隙调整合格后,用二硫化钼润滑下轴承盖上的O型密封圈,将下轴承盖装到轴承座上,在下轴承盖上装油管管堵装紧定螺钉,同时安装新辊套。4.5.16 将磨辊轴组件吊起,翻身,使下轴承座盖板着地同时检查O型密封圈安装应良好,用二只螺钉将上轴承盖装到轴承座上,紧固螺钉。4.5.17 轴承座上装对半磨辊头挡板,用其余螺钉穿过上盖板拧紧轴 承座上,装油封挡板紧固螺钉。4.5.18 往轴承座内加润滑油。4.6 弹簧装置的拆卸

38、4.6.1 从弹簧装置上拆除密封空气管道,消除弹簧的予压紧力,检查确认磨辊头填块与弹簧顶柱间以有最小间隙1.5mm(可以用放低磨辊的方法来保证此间隙)。4.6.2 松开外侧四只厚六角螺母,用四只内侧的厚螺母将弹簧座从膜门盖上退出一段距离(此距离约为弹簧予压缩量再加上1215mm)。4.6.3 用手重新将外侧四只厚螺母旋进压住弹簧座,安装弹簧予紧工具,向油缸内泵油,松开弹簧柱上的缩紧螺母。4.6.4 拆去弹簧柱上的键,按弹簧的予压缩量退出缩紧螺母,油缸卸压后,缩紧螺母完全松懈,拆去弹簧予紧工具。4.6.5 拆去外侧的四只厚六角螺母,利用弹簧座法兰上的起吊孔起吊,将弹簧座从磨门盖上拆卸。4.6.6

39、 带有弹簧的一端朝下,将弹簧装置竖值放置,拆去密封空气盖和通气孔板,磨损量超过3mm应进行更换。4.6.7 将弹簧装置翻身放置(用垫块垫在弹簧座法兰的内侧面)。拆去弹簧座盖上螺钉,将弹簧柱、弹簧座盖、弹簧锁紧螺母作为一个整体从弹簧座内吊出并清理弹簧座。4.6.8 按顺序从弹簧柱上拆下锁紧螺母,弹簧座盖、弹簧垫及弹簧等零件,检查弹簧座与弹簧座盖上轴衬磨损情况,如果需要通过轴衬端面上螺孔,将内保持环和轴衬从弹簧座内拆下来。4.7 弹簧装置的重装 重装时应清洗弹簧座内并对非加工表面涂油漆4.7.1 弹簧座法兰内侧面朝上,弹簧座竖立,在弹簧座内冷装轴衬,轴衬端面上有螺孔朝外装上挡圈,将弹簧座翻身180

40、竖立,离地垫高125130mm。4.7.2 在弹簧座内冷装另一件轴衬,将弹簧柱、弹簧垫、弹簧、弹簧座盖、弹簧锁紧螺母连成一体,装吊环螺钉,吊装进弹簧座内,在弹簧柱穿过轴衬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轴衬。4.7.3 装上弹簧座螺钉并紧固,将弹簧座横放或翻身竖放,装弹簧通气孔板和密封空气盖并拧紧内六角螺钉。4.7.4 在磨门盖上弹簧装置安装孔内涂二硫化钼润滑脂,并将四件双头螺柱装到磨门盖上。4.7.5 把弹簧装置装到磨门盖上,螺柱只作导向作用,在弹簧装置未完全进入和固定螺母未装上前,螺柱不能承受弹簧装置的重量。4.7.6 设定弹簧的予压缩量(此工作可以在磨门盖尚未装到磨煤机上前进行,也可以随磨门盖在磨煤机进

41、行),调整磨辊套与磨碗衬板的间隙以及弹簧装置与磨辊头间隙。4.8 磨辊装置润滑油的检查(在磨辊装置正常位置上进行本工作)4.8.1 拆去磨门盖上的检查孔盖和垫片。拆磨辊头上的盖板,拆去油管上的管堵。4.8.2 用油尺测量磨辊装置内油位,按需要调整油位,装上管堵,清洁油管周围区域。(此处为磨辊轴承空气密封通风腔,保持干净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4.8.3 清理干净磨辊头盖板和磨辊头配合面,配合面涂密封胶装上盖板,重新装上磨门盖上的检查孔盖,拧紧螺钉。4.9 磨辊装置油封的更换 磨辊油封可以在更换磨辊轴承时同时进行更换,也可以在不拆除磨辊装置的情况下进行。4.9.1 从磨辊内排放出润滑油,将磨辊装置

42、翻出分离器体外支撑在安全架上,拧紧固定螺栓;拆密封挡圈(两半),拆密封检修盖。4.9.2 割断原油封将其从上磨辊轴承盖上取出,转动磨辊检查密封耐磨衬环,按圆周长度切割新的油封。4.9.3 往密封孔内嵌填少量的二硫化钼润滑脂,装第一根油封,使其唇形向磨辊轴承座内,装第二、三根油封使其唇形向外。4.9.4 通过检修孔检查各油封均安装正确无重叠现象,在油封检修盖上涂密封胶,重新装好拧紧螺钉。4.9.5 装上油封挡圈(两半)拧紧螺钉,将磨辊装置翻进分离器体内,检查排油孔已装好,往磨辊内加润滑油。4.9.6 装上磨辊头盖板,装上磨门盖,重新调整磨辊与磨碗衬板,磨辊头与弹簧装置的间隙。4.10 分离器折向

43、门的更换为了检修分离器部位至少应拆去一处磨门盖和翻出该处磨辊装置同时需拆去内锥体上的检修门以便进入分离器。4.10.1 松开操纵杆上的星轮和锁紧螺母,将操纵杆移动到刻度“5”的位置上,锁紧螺母,松开折向门杆端部的夹紧螺栓。4.10.2 在内锥体内转动折向门叶片,凿去点焊拆埋头螺钉,换下磨损的折向门叶片,安装新的折向门叶片紧固螺钉,螺钉头部点焊。4.10.3 检查新的折向门叶片应与折向门支承和内锥鼓体法兰之间保持1.5mm间隙,测量和调整折向叶片上端部与内锥鼓体窗口距离到98mm,拧紧折向门杆端部夹紧螺栓。4.10.4 调整完毕后,松开星轮和锁紧螺母,板动操纵杆使之在“010”刻度之间来回摆动,

44、以确认动作灵活,将操纵杆设置在“3”刻度位置上,紧固星轮和锁紧螺母(磨煤机投入运行后,需做煤粉细度测试)。4.11 磨煤机的调整4.11.1 磨辊与磨碗衬板间隙的调整(本工作应在弹簧装置与磨辊头间隙调整前进行,利用磨辊限位螺钉实现间隙的调整)4.11.1.1 此时磨煤机处于能被使用状态。但落煤管冷、热风门应关闭,电机处于待启动状态。4.11.1.2 打开分离器体检修门盖,送开磨辊限位螺钉止退螺母,逐渐后退限位螺钉,使磨辊搁在磨碗衬板上,旋进限位螺钉,使磨辊逐渐抬起到与磨碗衬板间至少有12mm间隙。4.11.1.3 人员撤出磨煤机内,关闭检修门,启动磨煤机电机,使磨碗转起来但不给煤,随磨碗转动,

45、缓慢退出限位螺钉,使磨辊逐渐下降到磨辊套与磨碗衬板刚好连续碰檫为止。4.11.1.4 顺时针转动限位螺钉一个半六角平面,旋紧止退螺母,磨煤机停车,确认弹簧装置已经过加载压缩,调整弹簧装置与磨辊头之间的间隙。4.11.2 弹簧装置的弹簧加载和调整4.11.2.1 此时的弹簧装置,除了未端的延伸罩壳,弹簧柱上的键和予紧工具外,其余已装配就绪,装上弹簧予载工具,弹簧柱上的键槽应与工具孔内键槽对准。4.11.2.2 将液压装置固定到予载工具上,往油缸内泵压至压力表读数误差为“P”7Kgf/cm,此时弹簧被压缩“X”=5.4mm用扳手将锁紧螺母往前旋转靠近在弹簧座盖上。4.11.2.3 油泵减压至35Kgf/cm,用百分表放置在锁紧螺母垂直平面上,重新启动油泵,此时弹簧柱移动量不大于0.125mm,如果超过此值,将缩紧螺母继续旋紧,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移动点在0.125mm之内。4.11.2.4 为了使锁紧螺母上的键槽最终能对齐弹簧柱上的键槽,允许锁紧螺母旋进或后退最大不超过45,装上键,紧固内六角螺钉紧固至5Kgf.m。4.11.2.5 油缸卸压,拆除予载工具,装上末端的延伸罩壳,内六角螺钉紧固至5Kgf.m,弹簧装置的位置调整,打开分离器体检修门。4.11.2.6 松开弹簧装置法兰上的四只内侧厚螺母,在弹簧柱触头上予置一块厚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