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843236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作者:何凤琼 工作单位:安宁市鸣矣河小学邮编:650303 电 话:13987122315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就是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为初中阶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在老师的培养、指导下,已具有一定的预习习惯和能力,

2、但还存在无效的或高耗低效的现象,我将从指导学生自学例题、有效查找资料、有效思考、有效质疑解惑等一系列好习惯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的确,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有助于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使学习变为主动,形成良性循环。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开放的学习。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我这一年所教的是

3、六年级(2)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住校学生38人,根据住校学生较多的特点,尝试利用晚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一些数学的课前预习的指导学习。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一、做好预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3、使学生学会预习、乐于预习、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学生的数学习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有效预习的意义1、预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自练。预习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一般说

4、来,它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练习的过程。这种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学习具体课文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它是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掠取、驾驶知识等能力。预习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很好有效的学习习惯,它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良性行为,又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学生成功的进行了预习,对所要学习的教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上课听讲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带着问题听,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听课效果就比较理想。课文听懂了,问题解决了,作业就会很快独立完成,当然空出更多的时间来预习或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就进入了良性循环,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知

5、识视野也不断拓展,学习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 3、预习对教者来说是一种预测。对于施教者来说,预习具有侦察作用,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环,也应看作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二者之间的“过渡段”。因此,施教者应十分重视预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以便恰当调整教学方案,取得较好效果。而在“明白”学生,通过预习,初知概貌,生出疑问。“测量”出自己知识的深浅, 认识到课文难点之所在,然后再去学习课文,其积极意义是很明显的。 4、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听课的效果 。 学生听课,大致有这样两种情况:虽全神贯注听讲,但自己进行分析的机会甚少,或者有闻必录,手用得多,脑用得少;带着预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去听课,就能手脑并用。前一

6、种同学,没有思想准备,又做笔记又听讲,十分紧张,没有精力去思考问题,新旧知识衔接不上,又不能停下来听讲去问同学或查书,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长此以往,会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后一种听课的情形就不同了,由于带着问题去听课,目的明确、精力集中,从而减少了因听不懂而浪费的时间,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问题上去理解、思考和分析。这样,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牵牛牵住了牛鼻子了,主要矛盾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久而久之,会逐步提高听课的效果,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5、课前预习能够培养自学能力。有人说,预习是自学的演习,的确是这样。我们正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

7、短暂的,总有一天要走上社会,那就要靠自学来获得取知识。如果能够通过预习,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就能为将来到社会的学习带来很大好处。将来,就不会在大量更新的知识面前无所措手足,就不会落在时代的后面。小学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等现状,从中发现存在问题,再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培养计划;以六(2)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培养兴趣、教会方法、养成习惯三个方面入手,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一方面要注重理论学习,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勤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在“预设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调整计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

8、,逐步探究出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有效策略。数学课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概念课、计算课、操作课等,而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用不同的方法来预习。因此,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在课堂上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各种知识的预习方法。 三、预习的方法(1)数学概念课的有效预习策略。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概念不清,一切无从谈起。然而,这个重点又恰恰是一个难点,因为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的反映,非常抽象,而不少孩子抽象思维差,要掌握干巴巴的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加强课前预习很有必要。最基本也是最简易的数学预习

9、方法是课本标记预习法,可以用简短的几分钟阅读课本,做些简单的圈点标注,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读一读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进一步思考这些关键字起的作用,若把它去掉有什么后果,力争对概念进行完整的理解。(2)数学计算课的有效预习策略。首先要让学生能看懂例题。老师应该相信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应该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在计算课的编排上都会以例题的形式出示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了预习

10、的平台。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些方法了,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练习。新教材往往会在计算课中创设一个情境,以其中的一种情况作为例题,而剩余的几种情况则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练习的机会。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通过计算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学生初学预习时教师应设计好难易适度,具有学法指导性的、可操作性强的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在课前提前呈现给学生,并对预习提纲作必要的解释,

11、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刚开始预习训练时,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才能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3)数学操作课的有效预习策略。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其中免不了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这就使得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中多了动手操作这个内容。那么,对于这样的数学知识,我们在课前应该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布置任务时应首先让学生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弄清操作步骤。第二要准备好做实验的材料,先与父母合作试着做一做,完成一个表

12、格。第三可以把你在做实验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记录下来。布置的预习任务就要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通过自主探索,才能不断的生成新知。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在家里做实验的情况,遇到的困难。我帮他们分析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改变实验中材料,然后在老师的点拨下,以及在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四、预习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虽然,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主动预习习惯基本养成,但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由于时间所限,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教师在对学生的预习习惯培养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由易到难,先扶后放,循序渐进。2、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重视反馈,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3、注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学生互相督促。4、注意持之以恒,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定期展示预习成果。“预习”乃是“学生预先学习”之意,是课堂教学前的准备,是课外到课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初步发现问题的阶段。许多教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以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都会布置预习作业。但反思学生的预习成果,恐怕许多教师都会无奈地说:预习,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这些都不是“预习”本身的错误,而是我们对“预习”认识的错误和缺少必要研究。“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