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pdf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28354368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6.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pdf(7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瞪 JPJ G J9 5一2 0 1 1备案号J2 5 4一2 0 1 1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 C tureswithcold一功lledribbedsteelwiresand bars2 0 1 1一0 8一2 9发布2 0 1 2一0 4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和 国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mctureswithcold一rolledribb

2、edsteelwiresand barsJ G J9 5一2 0 1 1批准部门施行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 2年4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withcold- - rolledribbedsteelwiresand barsJ C J9 5一2 0 1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化学工业 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关开本:85 0 x 11 6 8毫米l/3 2

3、印张:2万字数:5 9千字2 0 1 2年1月第一版2 0 1 2年5月第二次印刷定价:n.oo元统一书号:1 5 1 1 22 1 0 82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wwwcabpcomC n网上书店:http:/www.china一buildingcomc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1 3 5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9 5一2 0 1 1,自2 0 1 2年4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2、3.1.3条为强

4、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9 5一2 0 0 3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年8月2 9日前,.自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 0 0 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 2 0 0 98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 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 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基本设计规定;5结构构件设计;6构造规定;7施工及验收。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

5、术内容是:纳人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规范了冷轧带肋钢筋应用范围;修改了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修改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有关规定;调整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和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有关规定;钢筋进场增加了重量偏差检验项 目。本规程 中以黑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号,邮编:1 0 0 0 1 3)。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 规程参 编

6、 单 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安阳市合力高速冷轧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王晓锋顾万黎王水鑫王铁卢锡鸿刘立新周建民陈远椿翟文张新沙志国钱稼茹陶学康李晓明张承起李景芳朱建国冯超蔡仁社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23材料 43.1钢筋 43.2混凝土 64基本设计规定 ”二”74.1一般规定 74.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85结构构件设计 , .1 15.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 15.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1 26构造规定,, 1 56.1一般规定 1 56.2箍筋及钢筋网

7、片 1 96.3板 1 96.4墙 , 二2 17施工及验收 2 27.1钢筋进场检验 2 27.2钢筋加工与安装 , 2 47.3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 2 57.4结构构件检验 2 6附录A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技术指标 2 8附录B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计算 3 06本规程用词说明 3 2引用标准名录 ” 3 3附:条文说明 , 3 5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i. 12T ermsandsymbols 22.1T erms 22.2S ymbols 23M aterials 43.1R eiriforcement 43.2C oncrete 64B as

8、icR equirement 74 . 1G eneralR equlrement 74.2P restressedC oncreteS tructuralM embers 85D esignofstructura1 M embers 1 15.1U ltimateL imitS tatesD esign 一 1 15.2C heckingofS erviceabilityL imitS tates 1 26D etaihngR equirements 1 56.1G eneralR equirement 1 56.2S tirrupand W ireF abric 1 96.3S lab 1

9、 96.4W all 2 17C onstructionandA cceptance 2 27.1A cceptanceofR einforcement 2 27.2R einforcementF abricationandF ixing 2 47.3T ensioningT echnicofP restressingW ire 2 57.4I nspectionof S tructuralM embers , , 2 6A ppendixAT echnicalP arameterofC old- - R olledR ibbedS teelW iresand B arswithI mprov

10、ed8E longation 2 8A ppendixBA nchorageZ oneD esignof P restressedC oncreteM embers 3 0E xplanationofW ordingin T hisS pecification 3 2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3 3A ddition: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3 591总则1.0.1为了在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冷轧带肋钢筋

11、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中、小型结构构件的设计与施工。1.0.3对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冷轧带肋钢筋cold一rolledribbedS teelwiresand bars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后,在其表面带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三面或二面横肋的钢筋。2.1.2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 old一rolledribbedS teelwiresandbarswithimprovedelongation经 回火热处理,具有较高伸长率的冷轧带肋钢筋。2.1.3冷轧

12、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C oncreteS tructureSrein-forcedwithcold一rolledribbedsteelwiresandbars配置受力冷轧带肋钢筋的混凝土结构。2.2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解弯矩设计值;肠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城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氏。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张拉控制应力;氏k荷载标准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吩预应力筋合力点处 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应力;丐。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as。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应力;wma、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

13、的最大裂缝宽度。2.2.2材料性能2饥测量标距为5倍直径时钢筋的伸长率;氏。 。测量标距为1 0 0 mm时钢筋的伸长率;C R B 5 5。抗拉强度为55 0 N/mmZ的冷轧带肋钢筋;C R B 6 O O H抗拉强度为6 0 0 N/mmZ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E、钢筋弹性模量;ftk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几t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几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几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几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几,预应力筋抗压强度设计值;几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兔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2 .2.3几何参数A构件截面面积;A。构件换算截面面积;A。受拉区纵向预应力冷

14、轧带肋钢筋的截面面积;A,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截面面积;b矩形截面宽度,T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h。截面有效高度;l。计算跨度;Z。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tr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W o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2.2.4计算系数及其他7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外单筋受弯构件中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配筋率;殊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实测值;长r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允许值。3材料3.1钢筋3.1.1冷轧带肋钢筋可用于楼板配筋、墙体分布钢筋、梁柱箍筋及圈梁、构造柱配筋,但不得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梁、柱纵向受力钢筋及板柱结构配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冷轧带肋钢筋应按下列规

15、定选用:1C R B 5 5 0、C R B 6 0 O H钢筋宜用作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钢筋焊接网、箍筋、构造钢筋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非预应力筋。C R B 5 5 0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 B13788的规定,C R B 6 0 0 H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2C R B 6 5 O、C R B 6 5 O H、C R B S O O、C R B S O O H和C R B 9 7 O钢筋宜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中的预应力筋。C R B 6 5 o、C R B S O O和C R B 9 7 O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

16、带肋钢筋G B13788的规定,C R B 6 5 O H、C R B 80 0 H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3直径4 mm的钢筋不宜用作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3.1.2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 5的保证率。钢筋混凝 土用冷轧带肋钢筋的强 度标准值介应 由抗拉屈服强度表示,并应按表3.1.2一1采用。预应力混凝 土用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 几tk应由抗拉强度表示,并应按表3.1.2一2采用。表3.1.2一1牌号C R B 5 5 0C R B 6 0 0 H钢筋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标准值 (N/勺八一5 0 0一5 2 0符号钢筋直径 (nlm)器一十一葺表

17、3.1.2一2预应力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标准值(N/?2)牌皿 二 】写符号钢筋直径 (?)知kC R B 6 5 0中R4、5、66 5 0C R B 6 5 0 H中班 I5?6C R B 80 0中R580 0C R B 80 0 H中R ll5?6C R B 9 7 0中R59 7 0注:两表中直径4的冷轧带肋钢筋仅用于混凝土制品。3.1.3冷轧带肋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九及抗压强度设计值兀应按表3.1.3一1、表3.1.3一2采用。表3.1.3一1钢筋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 (N/mmZ)牌仁下了符号九石C R B 5 5 0中R4 0 03 80C R B 6 0 0

18、H中R H4 1 53 80注:冷轧带肋钢筋用作横向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方应按表中几的数值采用;当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时,其数值应取 3 6 0 N/m耐。表3.1.3一2预应力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 (N/nlmZ)牌皿 二 】乍 苏符号忘瑞C R B 6 5 0中R4 3 03 80C R B 6 5 0 H中R HC R E名0 0中R5 3 0C R B 80 0 H中R HC R B 9 7 0中R6 5 03.1.4冷轧带肋钢筋弹性模量E、可取1.9火1 0 5 N/mmZ。3.1.5C R B 5 5 0、C R B 6 0 oH钢筋用于需作疲劳性能验算的板类构件

19、,当钢筋的最大应力不超过3 0 0 N/mmZ时,钢筋的2 0 0万次疲劳应力幅限值可取1 5 0 N/mmZ。5且不应低于0.4几tk。4.2.2放松预应力筋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如设计 无 要 求 时,不 宜低于设 计 的混 凝土强 度 等级 值的7 5。4.2.3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中的预应力损失值可按表4.2.3的规定计算,当计算求得 的预应力总损失值小于1 0 oN/mm“时,应取looN/mmZ。表4.2.3预应力损失值( N/m时)引起损失的因素符号预应力损失值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丙1按本规程第4.2.4条规定计算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

20、之间的温差口J2t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应力松弛高延性几氏0.0 5 aeon非高延性0.0 8几n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代口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有关规定计算注:表中t为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冷轧带肋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 )。4.2.4直线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氏1可按下式计算:氏1一子E S(4.2.4)式中:Z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m);a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mm),当张拉端用锥塞式锚具时,钢筋在锚具中的滑移取smm或经试验确定;当张拉端用带螺 帽的锚具 时,螺 帽缝 隙取Osmm。4.2

21、.5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可不作计算。需计算时,可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配筋。当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时,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等效为单根钢筋,并按单根钢筋的等效直径确定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等构造措施。6.1.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受拉钢筋的强度时,其锚 固长度Z。不应小于表6.1.3规定 的数值,且不应小于2 0 0 mm。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 的锚 固长度应符合本规程 附录B的规定。表6.1.3钢筋混凝土构件纵 向受拉钢筋最小锚 固长度钢筋级别混凝土强度等级C 2 0C 2 5C 3 O、C 3 5妻C 4 0C R B

22、S5 0C R B 6 0 0 H4 5 d4 O d3 5 d3 0 d注:1表中d为冷轧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2两根等直径并筋的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4后取用。6.1.4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3 0 0 mm。1 2公l。(6.1.4)式中:Z,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荟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按表6.1.4一1取用,当纵 向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表 中中间值时,修正系数可按内插取值。表6.1.4一1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纵向搭接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镇2 55 01 0 0奋1.

23、21.41.6当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超过2 5时,C R B S5 0、C R B 6 0 0 H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表6.1.4一2规定。表6.1.4一2纵 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混凝土强度等级C Z OC 2 5C 3 0C 3 5)C 4 0最小搭接长度5 5 dS O d4 5 d4 O d3 5 d6.1.5钢筋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悬臂板除外)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取0.1 5和 4 5 ft几两者中的较大值。钢筋混凝土梁及悬臂板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0的有关规定。6.1.6预应力混凝土单筋

24、受弯构件中纵向受拉预应力筋的配筋率应符合下式要求:岛)a。关k九,一几与(6.1.6一1)换算截面的几何特征系数a。、凤,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W。a。一下 丁下厂了1石乙L 甲 乙O(6.1.6一2)几二丛 逃绝卫h。(6.1.6一3)式中:肠预应力混凝土单筋受弯构件的纵向受拉预应力筋配筋率,取岛一A p/ (从。);A p受拉区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b矩形截面宽度,T形、I形截面的受压翼缘宽度(mm);h。截面有效高度(mm);W。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mm3);A。构件换算截面面积( mmZ);下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25、 0 0 1 0的有关规定取值;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可取1.3 5;彻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换算截面重心的偏心距(mm);几y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吩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应力。对于受拉区同时配有纵向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筋的构件,当验算最小配筋率时,可将纵向非预应力筋截面面积折算为预应力筋截面面积,此时,应将式(6.1.6一1 )中的岛和 几物项分别改用。,。,,。踌 。卜。丛,,纽鱼二巫生甘由限利似口阅弋八,此 处,限一贰,X一飞亦万一,县 甲八沐一A_五左一”几一”6.1.7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符合下式条件时则可不遵守本规程式(6.1

26、.6一1 )的规定:1.4 M镇M 6(6.1.7)式中:人 于一弯矩设计值;从1构件的实际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6.1.8任意截面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的预应力筋配筋率岛应符合下式要求:岛妻ftk几y一与(6.1.8 )式中:岛轴心受拉构件的预应力筋配筋率,岛一A p/A;A p构件截面中全部预应力筋截面面积;A构件截面面积。6.1.9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分布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坛和搭接长度ll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二氛E lalzE蚕l正(6.1.9一1)(6.1.9一2)式中:氛E剪力墙分布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二级抗震等级取1.1 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 5,对四

27、级抗震等级取1.0 0;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 固长度,按本规程第6.1.3条确定;蚕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按本规程第6.1;4条确定。6.2箍筋及钢筋网片6.2.1在抗 震设 防烈 度 为7度及以下 的地区,C R B 6 0 0 H、C R B 5 5 0钢筋可用作钢筋混凝土房屋中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框架梁、柱的箍筋。箍筋构造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1 0的有关规定。6.2.2C R B 5 5 O和C R B 6 0 O H钢筋可用作砌体房屋中构造柱、芯柱、圈梁的箍筋,也可用作砌体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砌体填充墙的拉结筋或拉结网片。配筋构造应符合现行

28、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0 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 0 1 1的有关规定。6.2.3冷轧带肋钢筋网片可作为梁、柱、墙中厚度较大的保护层及叠合板后浇叠合层中的钢筋网片,其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0等的有关规定。6.3板6.3.1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 5 0 mm时不宜大于2 0 0?;当板厚大于1 5 0 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 5 omm。6.3.2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弯矩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应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

29、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 0倍,且宜伸至支座中心线。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人支座的长度宜适当增加。6.3.3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当与混凝土梁、墙整体浇筑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 mm,间距不宜大于2 0 0?,且单位宽度内的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相应方向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 /3;与混凝土梁、混凝土墙整体浇筑单向板的非受力方 向,单位宽度内钢筋截面面积尚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 1 /3;2钢筋从混凝土梁边、柱边、墙边伸人板 内的长度不宜小于Z。4,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人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Z。

30、7,其中计算跨度Z。对单向板应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应按短边方向考虑;3在楼板角部,宜沿两个方向(斜向、平行)或放射状布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在两个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宜小于l。4,其中l。应符合本条第2款的规定;4钢筋应在梁内、墙内或柱内可靠锚固。6.3.4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 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smm,间距不宜大于2 5 O mm;当集 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 0 0。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的限

31、制。6.3.5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空心板,每个肋中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 于1根。6.3.6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当板厚大于1 2 O mm时,宜在构件端部1 0 0 mm范围内设置附加的上部钢筋网片。6.3.7配置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预制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 mm,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 0 O mm。当板搭于圈梁上时,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板端间隙应与圈梁同时浇筑;当板支撑于砌体内墙上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 0 mm,并与支座板缝中沿墙纵向配置的钢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 2 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当板支撑于砌体外墙上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

32、小于1 0 0 mm,并与支座处沿墙纵向配置的钢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 2 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6.4墙6.4.1在抗震设 防烈 度 为8度及 以下 的地 区,C R B 6 0 0 H、C R B 5 5 0钢筋可用作钢筋混凝土房屋中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墙体分布钢筋。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B50 0 1 0的规定取用,且地上部分不应少于底部两层。C R B 6 0 0 H、C R B 5 5。钢筋宜以焊接网形式用作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墙体分布钢筋。6.4.2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剪力墙,其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轴压比限

33、值、约束边缘构件及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 0 1 1的规定。7施工及验收7.1钢筋进场检验7.1.1C R B 6 5 O、C R B 6 5 O H、C R B S O O、C R B S O O H和C R B 9 7 O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应成盘供应,成盘供应的钢筋每盘应由一根组成,且不得有接头。C R B 5 5 0、C R B 6 0 oH钢筋宜定尺直条成捆供应,也可盘卷供应;成捆供应的钢筋,其长度可根据工程需要确定。7.1.2进场(厂)的冷轧带肋钢筋应按钢号、级别、规格分别堆放和使用,并应有明显的标

34、志,且不宜长时间在露天储存。7.1.3进场( 厂 )的冷轧带肋钢筋应按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直径、同一交货状态的划分原则分检验批进行抽样检验,并检查钢筋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标牌,标牌应标明钢筋的生产企业、钢筋牌号、钢筋直径等信息。每个检验批的检验项 目为外观质量、重量偏差、拉伸试验(量测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弯曲试验或反复弯曲试验。7.1.4冷轧带肋钢筋的外观质量应全数目测检查,检验批可按盘或捆确定。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及影响性能的锈蚀、机械损伤、外形尺寸偏差。7.1.5C R B 5 5 。、C R B 6 0 0 H钢筋的重量偏差、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的检验批重量不应超过I O t,每个

35、检验批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检验批 由3个试样组成。应随机抽取3捆(盘),从每捆(盘)抽一根 钢 筋(钢 筋一端),并 在 任一端 截 去5 0 O mm后取一个长度不小于3 0 0 mm的试样。3个试样均应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2检验重量偏差时,试件切口应平滑且与长度方 向垂直,重量和长度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0.5 9和0.smm。重量偏差(%)按公式(W,一W 0)/W。x1 0 0计算,重量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4%;其中,W,为钢筋的实际重量(kg),取3个钢筋试样的重量和(kg),W。为钢筋理论重量(kg),取理论重量(kg/m)与3个钢

36、筋试样调直后长度和(m)的乘积。3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的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 B13788及本规程附录A的有关规定确定。4当有试验项 目不合格时,应在未抽取过试样的捆(盘)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项目复检,如复检试样全部合格,判定该检验项 目复检合格。对于复检不合格 的检验批应逐捆(盘)检验不合格项 目,合格捆(盘)可用于工程。7.1.6C R B 6 5 O、C R B 6 5 O H、C R B S O O、C R B S O O H和C R B 9 7 O钢筋的重量偏差、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的检验批重量不应超过5 t。当连续1 0批且每批的检验结果均合格时,可改为重量不

37、超过1 0 t为一个检验批进行检验。每个检验批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检验批由3个试样组成。应随机抽取3盘,从每盘任一端截去5 0 O mm后取一个长度不小于3 0 O mm的试样。3个试样均进行重量偏差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2重量偏差检验应符合本规程第7.1.5条第2款的规定。3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的结果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 G B13788及本规程附录A的有关规定确定。4当有试验项 目不合格时,应在未抽取过试样的盘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项目复检,如复检试样全部合格,判定该检验项 目复检合格。对于复检不合格的检验批应逐盘检验不合格项 目,

38、合格盘可用于工程。7.1.7冷轧带肋钢筋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反复弯曲试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 B/T2 2 8属材料线材执行。1、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反 复弯 曲试验方法G B/TG B/T2 3 2、金2 3 8的有关规定7.2钢筋加工与安装7.2.1冷轧带肋钢筋应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调直后不应有局部弯曲和表面明显擦伤,直条钢筋每米长度的侧向弯曲不应大于4 mm,总弯曲度不应大于钢筋总长的千分之四。7.2.2冷轧带肋钢筋末端可不制作弯钩。当钢筋末端需制作9 0 0或1 3 5”弯折时,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当用作箍筋时,钢筋的弯弧内直径尚

39、不应小于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 6的有关规定。7.2.3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3的规定:表7.2.3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士1 0箍筋尺寸士57.2.4冷轧带肋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或专门焊机进行的电阻点焊,不得采用对焊或手工电弧焊。7.2.5钢筋的绑扎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 B5066 6的有关规定。绑扎网和绑扎骨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2.5的规定:表7.2.5绑扎网和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项目允

40、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网的长、宽士1 0箍筋间距士2 0网眼尺寸士2 0受力钢筋间距士1 0骨架的宽及高士5排距士5骨架的长士1 0应取用式(7.4.2一1 )的计算值。式中:ftk 按设计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所对应 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几。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计算预压应力值;补一一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1 0的有关规定取值;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可取1.3 5;氨荷载标准组合下构件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附录A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技术指标A.0.1高延性二面肋钢筋的尺寸、重量及允

41、许偏差应符合表A.0.1的规定。表A.0.1高延性二面肋钢筋的尺寸、重量及允许偏差称径lm公直: m公称横截面积( mmZ)重量横肋中点高横肋1/ 4处高hl/ 4(rnrn)肋宽,m横顶,邓横肋间距、,尹lmmZ飞许差们允偏件飞、产论量m理重馆了气许差幻允偏哪、1才lmhm2、许差、m允偏油55.566.578673253650 19 .3 .&3 .&0 .3 .8.5 . 3扒之别东引5 (东侧以1目目盆、;飞l,1占0.15 40.1860.2 2 20.2 6 10.3 0 20.39 50.4 9 90.61 70.7 4 60.888士40.3 20.4 00.4 00.4 60

42、.4 60.5 50.7 50.7 50.850.9 5+0.1 0一0.0 5丹bg曰n乙门月了乙000 0户O9白Q口八j八jq口任内匕叹只U【I.O( )n以O n000C U O(0.Z d自u山O八U00 00 0月任4:,乙人叹口尸勺氏口口J八btltltlC O士1 5士0.1 091 0nlZ注:1横肋1/ 4 处高、横肋顶宽供孔型设计用;2二面肋钢筋允许有高度不大于o.sh的纵肋;3只要力学性能符合本规程第A.0.2条的要求,可采用无纵肋的钢筋,但应征得用户同意。A.0.2高延性二面肋钢筋 的力学性 能和工艺性能应符合表A.0.2的规定。当进行弯曲试验时,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

43、得产生裂纹。2 8表A.0.2高延性二面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牌号公称直径(mm)气、产爪M P a了、飞夕加M P a了宜飞饥饥。 。(%)兔灿曲验;0 o弯试托复曲数反弯次应力松弛初始应力相当于公称抗拉强度的7 0%l0 0 0 h松弛率(写)不大于不小于C R B 6 0 0 H 5?1 25 2 06 0 01 4.05.0D一3 dC R B 6 5 O H5?65 856 5 07.04.045C R B S O O H5?67 2 080 07.04.045注:1表中D为弯芯直径,d为钢筋公称直径;反复弯曲试验的弯曲半径为1 5 mm;2表中戈、仇。 。、人t分别相当于相关冶

44、金产品标准中的A S.6 5、A 1 0。、A gt。2 9附录B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计算B.0.1当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进行计算时,锚固区内的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可按下列规定取用:1在锚固起点处为O,在锚固终点处为 几,在两点之间按直线内插法取用;2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锚固长度Z。不应小于表B.0.1规定的数值。表B.0.1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钢筋级别混凝土强度等级C 3 OC 3 5C 4 0C 4 5)C S OC R B 6 5 OC R B 6 5 0 H3 7 d3 3 d3 ld2 9 d2 8dC R B

45、 S O OC R B S O O H4 5 d4 1 d3 S d3 6 d3 4 dC R B g 7 05 5 dS O d4 6 d4 4 d4 2 d注:1当采用骤然放松预应力筋的施工工艺时,锚固长度l。的起点应从距构件末端0.2 5 ltr处开始计算,预应力筋的传递长度ltr应按表B.0.2取用;Z d为钢筋公称直径(?)。B.0.2当冷轧带肋钢筋先张法预应力构件端部区段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应考虑预应力筋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ltr范围内实际应力值的变化。预应力筋的实际预应力值按线性规律增大,在构件端部取O,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的末端取有效预应力值队(图B.0.2),预应力筋

46、的预应力传递 长度ltr可按表B.0.2取用。3 O或仁寸图B . 0.2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范围内有效预应力值变化表B.0.2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几,(mm)钢筋级别混凝土强度等级C 2 5C 3 OC 3 5C 4 OC 4 5妻C 5 0C R B 6 5 0C R B 6 S O H2 4 d2 2 d.Z O d1 8d1 7 d1 7 dC R B S O OC R B S O O H3 2 d2 8d2 6 d2 4 d2 2 dZ ldC R B g7 04 O d3 5 d3 2 d3 O d2 8d2 7 d注:1确定传递长度ltr时,表中

47、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取用放松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2当采用骤然放松预应力筋的施工工艺时,I t,的起点应从距构件末端0.2 5 ltr处开始计算;3 d为钢筋公称直径(mm)。3 1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 示 有 选 择,在一定 条 件 下 可以这 样 做 的,采用“可”。2条文

48、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 一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23456T2 2 8.17891 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0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1 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0 0 1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066 6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 B/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 B/T 2 3 2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 B/T 2 3 8冷轧带肋钢筋G B13788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1 1 4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

49、构技术规程J G J9 5一2 0 1 1条 文说明修 订 说 明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 9 5一2 0 1 1,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年8月2 9日以第1 1 3 5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程是在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 9 5-2 0 0 3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冶金设备研究设计总院、常州华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员是顾万黎、卢锡鸿、宋进济、纪德清、张战波、马国良。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增加了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新品种,调整了预应力冷

50、轧带肋钢筋的强度等级范围;明确界定了冷轧带肋钢筋的应用范围,有利于充分发挥冷轧带肋钢筋的优势,并避免不当使用;采用强度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的方式确定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调整了冷轧带肋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提高了C R B 5 5 O钢筋的强度设计值;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001 0一201 0的修订情况调整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规定;钢筋进场增加 了重量偏差检验项目,并调整了进场检验的相关规定。本规程修订过程中,编制组针对冷轧带肋钢筋的生产与应用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工作,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工作,借鉴了国外先进技术标 准,与 国家标准一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 B5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