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规范》1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新.pdf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7306665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DF 页数:7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规范》1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建筑施工规范》1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规范》1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规范》14、《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新.pdf(7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曲旧山J G J9 5 2 0 1 1备案号J2 5 4 2 0 1 1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 e c h n i c a l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o n c r e t es t r u c t u r e sw i t hc o l d r o l l e dr i b b e ds t e e lw i r e sa n db a r s2 0 1 1 0 8 2 9 发布2 0 1 2 一0 4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 e c h n

2、 i c a l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c o n e r e t es t r a e t u r e sw i t hc o l d r o l l e dr i b b e ds t e e lw i r e sa n db a r sJ G J9 5 2 0 1 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l2 年4 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1 北京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 e c h n i c a ls p e c i f i c

3、 a t i o nf o rc o n c r e t es t r u c t u r e sw i t hc o l d _ r o l l e dr i b b e ds t e e lw i r e sa n db a r sJ G J9 5 2 0 1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化学工业m 版社印刷J 印刷*开本:8 5 0 1 16 8 毫米1 3 2 印张:2“字数:5 9 千字2 0 1 2 年1 月第_ 版2 0 1 2 年1 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 1 0 0 元统一书号:1 5 1 1 2 2 1 0 8

4、 2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 t t p:w w w c a b pc o nc n网上书店:h t t p:w w w-c h i n a-b u i l d i n g C O n I,C H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1 3 5 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9 5 2 0 1 1,自2 0 1 2 年4 月1 日起实施。其中,第3 1 2、3 1 3 条为强

5、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9 52 0 0 3 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 年8 月2 9 日3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I2 0 0 9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汀、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 2 0 0 9 8 8 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足: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材料;

6、4 基本设计规定;5 结构构件设计;6 构造规定;7 施工及验收。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纳入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规范了冷轧带肋钢筋应用范围;修改了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修改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有关规定;调整了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和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有关规定;钢筋进场增加了重量偏差检验项目。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 0 号,邮编:1 0 0 0 1 3)。本

7、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4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安阳市合力高速冷轧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王晓锋顾万黎王水鑫王铁卢锡鸿刘立新周建民陈远椿翟文张新沙志国钱稼茹陶学康李晓明张承起李景芳朱建国冯超蔡仁祉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目次l 总则l2 术语和符号22 1 术语22 2 符号23 材料43l 钢筋43 2 混凝土64 基本设计规定71 1 一般规定74 2 预应

8、力混凝土结构构件85 结构构件设计1 15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115 2 正常使用极|;状态验算1 26 构造规定1 561 一般规定1 56 2 鞲锅敬钢镪嗣片、963 板-”196 4 墙-2 17 施工及验收2 27 1 钢筋进场检验2 272 钢筋加-与安装2 47 3 颁啦力筋的张拉1:艺2 57 j 纳构构件检验2 6附录A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技术指标2 8附录B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汁算3 06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本规程用词说明3 2引用标准名录3 3附:条文说明3 57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9、m 免费下载C o n t e n t s1G e n e r a IP r o v i s i o n s 12T e r m sa n dS y m b o l s 22 1T e r l n s 22 2S y m b o l s 23M a t e r i a l s 43 1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432C o n c r e t e 64B a s i cR e q u i r e m e n t-74 1G e n e r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74 2P r e s t r e s s e dC o n e r e t e

10、S t r u c t u r a lM e m b e r s 85D e s i g no fS t r u c t u r a lM e m b e r s 1 15 1U l t i m a t eL i m i tS t a t e sD e s i g n 1 15 2C h e c k i n go fS e r v i c e a b i l i t yL i m i tS t a t e s 1 26D e t a i l i n gR e q u i r e m e n t s-1 56 1G e n e r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1 56 2S

11、 t i r r u pa n dW i r eF a b r i c 1 96 3S I a b 1 96 4W a l l 2 17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A c c e p t a n c e-2 27 1A e c e p t a n e eo f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 2 27 2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F a b r i c a t i o na n dF i x i n g 2 47 3T e n s i o n i n gT e c h n i co fP r e s t r e s s i

12、n gW l r e 2 57 4I n s p e c t i o no fS t r u e t u r a lM e m b e r s2 6A p p e n d i xAT e c h n i c a lP a r a m e t e ro fC o l d-R o l l e dR i b b e dS t e e lW i r e sa n dB a r sw i t hI m p r o v e d8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E l o n g a t i o n 2 8A p p e n d i xBA n c h o r a g eZ

13、o n eD e s i g no fP r e s t r e s s e dC o n e r e t eM e m b e r s 3 0E x p l a n a t i o no fW o r d i n gi nT h i sS p e e i i c a t i o n 3 2I。i s to f0 u o t e dS t a n d a r d s 3 3A d d i t i o n:E x p l a n a t i o no fP r o v i s i o n s 3 59标准分享网 w w w.b z f x w.c o m 免费下载1 总则1 0 1 为了在冷轧带

14、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1 0 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中、小型结构构件的设计与施工。1 0 3 对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 1 术语2 1 1 冷轧带肋钢筋c o l&r o l l e dr i b b e ds t e e lw i r e sa n db a r s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后,在其表面带有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三面或二

15、面横肋的钢筋。2 1-2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c o l d r o i l e dr i b b e ds t e e lw i r e sa n db a r sw i t hi m p r o v e de l o n g a t i o n经回火热处理,具有较高伸长率的冷轧带肋钢筋。2 1 3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c o n c r e t es t r u c t u r e sr e i nf o r c e dw i t hc o l dr o l l e dr i b b e ds t e e lw i r e sa n db a r s配置受力冷轧带肋钢筋的混凝土结构。2 2

16、符号2 2 1 作用和作用效应M弯矩设计值;M。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 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珥。、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张拉控制应力;吼荷载标准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l 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应力;靠。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氏一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应力;w。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2 2 2 材料性能9瓯一测量标距为5 倍直径时钢筋的伸长率;d。2 一测量标距为1 0 0 m m 时钢筋的伸长率;c R B 5 5 0 抗拉强度为5 5 0 N m m 2

17、的冷轧带肋钢筋;c R B 6 0 0 H抗拉强度为6 0 0 N r a m 2 的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E钢筋弹性模量;几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厂l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t k _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y 一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一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疋,一预应力筋抗压强度设计值;A 一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站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2 2 3 几何参数A 一构件截面面积;A。构件换算截面面积;A。一一受拉区纵向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截面面积;A。受拉区纵向非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截面面积b 矩形截面宽度,T 形或I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h。一截面有效高度;。计算跨度

18、f。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z。,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w。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2 2 4 计算系数及其他y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伟单筋受弯构件中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配筋率碍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实测值;比 构件的抗裂检验系数允许值。3 材料3 1 钢筋3 1 1 冷轧带肋钢筋可用于楼板配筋、墙体分布钢筋、梁柱箍筋及圈梁、构造柱配筋,但不得用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梁、柱纵向受力钢筋及板柱结构配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冷轧带肋钢筋应按下列规定选用:1C R B 5 5 0、c R B 6 0 0 H 钢筋宜用作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钢筋焊接网、箍筋、构造钢筋以及预应力混

19、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非预应力筋。C R B 5 5 0 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 B1 3 7 8 8 的规定,C R B 6 0 0 H 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的规定。2L、R B 6 5 0、C R B 6 5 0 H、(、R B 8 0 0、C R B 8 0 0 H 和C R B 9 7 0钢筋宜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预应力筋。C R B 6 5 0、C R B 8 0 0 和C R B 9 7 0 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轧带肋钢筋G B1 3 7 8 8 的规定,C R B 6 5 0 H、C R B 8 0 0 H 钢筋的技术指标应符

20、合本规程附录A 的规定。3 点径,t m m 的钢筋不宜用作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3 1 2 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 5 的保证率。钢筋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由抗拉屈服强度表示,并应按表3 1-2-1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p。应由抗拉强度表示,并应按表3 1 2-2 采用。表3 1 2-1钢筋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标准值(N m m 2牌号符号钢筋直径(n u n)f,kIC R B 5 5 0m R4 1 25 0 0IC R I R l 0 0 1 t lm R I t5】25 2 0表3 1 2-2 预应力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

21、强度标准值(N n n n 2牌号符号钢筋直径(m m)kC R 肺5 0巾R4、5、66 5 0C R B 6 5 0 H中R I I5 6C R 聃0 0巾R58 C R B 8 H由R H5 6C R B 9 7 0m R59 7 0注:两表中直径4 m m 的冷轧带肋钢筋仅用于混凝土制品。3 1 3 冷轧带肋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及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表3 1 3-1、表3 1 3-2 采用。表3 1 3-I 钢筋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N m m 2牌号符号|*扎C R B 5 5 0巾R4 0 03 8 0C R B 6 0 0 H由R H4 1 53 8 0注:冷轧带肋

22、钢筋用作横向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中 的数值采用;当用作受剪、受扭、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时,其数值应取3 6 0 N m m 2。表3 1 3-2 预应力混凝土用冷轧带肋钢筋强度设计值(N r a m 2牌号符号,矗C R B 6 5 0击R4 3 0(R B 6 5 0 H女m IC R 蹦0 0女R3 8 05 3 0C R 嗍0 0 H由R I IC k B 9 7 0m R6 5 03 1 4 冷轧带肋钢筋弹性模量E。可取1 9 1 0=N I n m 2。3 1 5C R B 5 5 0、C R B 6 0 0 H 钢筋用于需作疲劳性能验算的板类构件,当钢筋的最大应力不超过3 0 0

23、N m m 2 时,钢筋的2 0 0 万次疲劳应力幅限值可取1 5 0 N r a m!。03 2 混凝土3 2 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2 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3 0。3 2,2 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及弹性模量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采用。64 基本设计规定4 1 一般规定4 1 1 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设计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构件抗震设计和耐久性设计等,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24、0 及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当用于钢筋焊接网时,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O J1 1 4 的有关规定。4 1 2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连续板的内力计算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其支座弯矩调幅幅度不应大于按弹性体系计算值的1 5。4 1 3 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的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选用不同的裂缝控制等级。构件的正截面裂缝控制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受力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2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受力裂缝的构件,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25、T k 3 三级:允许出现受力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本规程表4 1 4 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4 1 4 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荷载组合及受力裂缝宽度限值”。,应根据结构类别和所处的环境类别按表4 1 4 采用。7表4 1 4 裂缝控制等级、荷载组台及受力裂缝宽度限值钢筋混凝 构件预应力混凝t 构件环境类圳t o l _ l】1裂缝控制等级荷载组合裂缝控制等级荷载组合(r a m)03 0准永久二级标准三缀02 0准永久一级标准注:1环境类别划分f 世符台咧行图象标准混凝卜绪树澄I f 规范p(

26、,H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2 预应力混凝上结构的裂缝控制等级仅适H j:正截l 酊的验算;3 表巾的受力裂缝宽度限值为用于验算荷戴作用引起的最大裂缝宽度。4 1 5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准永久组合,预应力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标准组合。并均应考虑荷载长期作用的影响进行计算,其汁算值不应超过表4 1 5 规定的挠度限值。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的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永久荷载较小时宜考虑反拱过大对使用的不利影响预加力所产生的反拱值不宜超过

27、表4】5 规定的挠度限值。表4 1 5 板类受弯构件的挠度限值构件跨度挠艘限值当l。7 m 时,2 t f。2 5 0)肖7 m、9 n 1 刚h j2 5 0 j3 0 0)当h5-,9 m 时l。3 0 0(“4 0 0)注:l 表中l。为构件的I 十算跨度;汁算悬臂构件的挠度限值时其i t 箅跨度“按实际悬臂长度的2 倍取用;2 表中括号内的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的构什。4 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4 2 1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0 7 f,“,8且不应低于0 4 f i J,k。4 2 2 放松预应力筋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要求时,

28、不宜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 5。4 2 3 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中的预应力损失值可按表4 2 3 的规定计算当计算求得的预应力总损失值小于1 0 0 N m m 2 时,应取1 0 0 N m m 2。表4 2 3 预应力损失值(N m m:)引起损失的冈索符号预应力损失值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按本规稗第4 24 条规定计算混凝t 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2,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闻的温差颁腕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高延|生n【)5 d m应力松弛作高延性00 8 口圳按现行闻家栖、准混凝-结构漱汁t混凝P 的收缩秆l 徐变规范#(,I j5 0 0 l!的有关规定计群注:表巾,为混凝啪口热养护时,

29、受张拉的冷轧带肋钢筋1 承受批力的世备之州的温差(口()。4 2 4 直线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直毋可按F 式计算:哦l 一孚E。(I 2 4)式中:,张拉端至锚固端之间的距离(m m);“-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m m)当张拉端用锥塞式锚具时,钢筋在锚具中的滑移取5 m m 或经试验确定;当张拉端用带螺帽的锚具时,螺帽缝隙取0 5 r a m。4 2 5 先张法预成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I E 截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可不作计算。需计算时,可按本规程附录B 的规定9执行。4 2 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

30、 0 6 6 6 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阶段验算。5 结构构件设计5 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5 1 1 结构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O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5 1 2 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时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矗应按下列公式计算:l 钢筋混凝土构件铲1+0 亨0 0 2 蕞+4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矗一L1+o o o 螋+譬弋l lE r“式中:a,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取3-U h。;矾界限受压区高度;h、)截面有效高度;,。冷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表3 1 31采用;厶

31、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表3 1 32 采用;E。冷轧带肋钢筋弹性模量,按本规程第3 1 4 条采用;一。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计算;2 I。非均匀受压时的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采用;岛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采用。5 1 3 结构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及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此

32、时冷轧带肋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取3 6 0 N 7 r n l T l 2。5 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5 2 1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根据本规程第4 1 4 条的规定,按所处环境类别和结构类别确定相应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并按下列规定进行受拉边缘应力或正截面裂缝宽度验算:1 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在荷载标准组合下应符合下式规定:d。k d。0(5 2 1 1)2 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在荷载标准组合下应符合下式规定:吼k 一口。(5 2 12)3 三级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应符合下式规定:“,r l。(5

33、 2 13)式中:d m荷载标准组合下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d。寸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在抗裂验算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计算;,m 混凝土轴一t 2,抗拉强度标准值;理w。一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板类受弯构件应按本规程第5 2 2 条计算,梁式受弯构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计算;让。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按本规程第4 1 4 条采用。5 2 2 钢筋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中,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m(r a m)。可按下列公

34、式计算:,、w。=1 9 妒音(1 9 c。+0,0 8 掣)、(5 2 2 1)。乩。s 鬻一嵩如一焉A。艮5 麓式中:妒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当 1 时,取妒=1;对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取p=1;以。一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E,冷轧带肋钢筋的弹性模量。按本规程第3 1 4 条取值;0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m i a a);p I。一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当P。0 0 1 时,取艮一0 0 1;A。一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取A。=0 5 b h+(阮一b)h f,此处,b r、h t 为受拉翼

35、缘的宽度、高度;A。一受拉区纵向钢筋截面面积;2 3M。按荷载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d。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m m);d:受拉区第i 种纵向钢筋的公称直径;懈受拉区第i 种纵向钢筋的根数;受拉区第i 种纵向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对冷轧带肋钢筋取1 0。5 2 3 在荷载标准组合下,受弯构件抗裂验算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应按下式计算:乱一甓(5 2。3)式中:M t 按荷载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w。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5 2 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裂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5 2 5 当需对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36、构件端部区段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抗裂验算时,应考虑预应力筋在其预应力传递长度z。范围内实际应力值的变化,可按本规程附录B 的规定采用。5 2 6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根据构件的刚度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挠度计算的荷载组合及限值要求应符合本规程第4 1 5 条的规定,刚度及反拱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其中钢筋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的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乒应按本规程式(5 2 22)计算。6 构造规定6 1 般规定6 1 1 构件中冷轧带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37、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2 设计使用年限为5 0 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6 1 1 的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1 0 0 年的混凝土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6 1 1 数值的1 4 倍;3 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 0 r a m;4 对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或表面有可靠防护层的混凝土构件,当有充分依据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 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表6 1 1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r a m)板、墙、壳粱环境类别(卫O C 2 5C 3

38、 0C 2 0 C Z 5(、2 01 52 52 02 52 03 02 5二b3 02 54 03 5注:1 表中环境类别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有关规定确定;2 用于砌体结构房屋构造柱时可按表中板、墙、壳的规定取用。6 1 2 在构件中配置的冷轧带肋钢筋宜采用单根分散配筋的方式,当配筋数量较多且直径不大于8 m m 时,也可采用两根并筋j 5配筋。当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时,可按面积相等的原则等效为单根钢筋。并按单根钢筋的等效直径确定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保护层厚度等构造措施。6 1 3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当计算中充分利用纵向受拉钢筋的

39、强度时,其锚固长度z。不应小于表6 1 3 规定的数值,且不应小于2 0 0 m m。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 的规定。2曲根等直径井晒的锚固长厦碰棱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 4 后取用。6 1 4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算,且不应小于3 0 0 m m。Z,一量Z。(6 1 4)式中:z r 一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按表6 1 4-l取用,当纵向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表中中间值时,修正系数可按内插取值。表6 1 4-1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纵向搭接钢筋接头面积百

40、分率(“)2 55 01 0 0I蚤】,2L4】6当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超过2 5 时,C R B 5 5 0、C R B 6 0 0 H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表6 1 4-2 规定。1 6表6 1 4-2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I混凝土强度等级C 2 0(卫5C 5 6C 3 5(1 4 0l最小搭接长度5 5 d5 0 d4 5 d4 0 d3 5 6 1 5 钢筋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悬臂板除外)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取0 1 5 和4 5 j。,v 两者中的较大值。钢筋混凝土梁及悬臂板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41、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6 1 6 预应力混凝土单筋受弯构件中纵向受拉预应力筋的配筋率应符合下式要求:伟孝换算截面的几何特征系数、忍,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n 矿,d f、一。酾i8、一堡!耸立生4式中:风一预应力混凝土单筋受弯构件的纵向受拉预应力筋配筋率,取P p A。(b h 一);A。一受拉区纵向预应力筋截面面积(1 3 _ 1 i 1 1 2);b,矩形截面宽度,T 形、I 形截面的受压翼缘宽度(m m)o。一截面有效高度(r a m);w。,一构件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m m 3);A。构件换算截面面积(m m 2);y 一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

42、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取值;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可取1 3 5;F。一预应力筋合力点至换算截面重心的偏心距(m m);厂U。一一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17孙曲66ll预应力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应力。对于受拉区同时配有纵向预应力和非预应力筋的构件,当验算最小配筋率时,可将纵向非预应力筋截面面积折算为预应力筋截面面积,此时,应将式(6 1 6 1)中的P p 和A 1 嘞项分别改用限和岛x 嘞代人,此处,限一彘,z 一生警,其中A。一A。+毒o A,。JP Y6 1 7 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符合下式条件时则

43、可不遵守本规程式(6 1 6-1)的规定:1 4 M M。(6 1 7)式中:M 一弯矩设计值;M。构件的实际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6 1 8 任意截面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的预应力筋配筋率P p 应符合下式要求:P p _ 生(6 1 8),p y 一6 l”式中:n 轴心受拉构件的预应力筋配筋率,户p A。A;A r构件截面中全部预应力筋截面面积;A构件截面面积。6 1 9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其分布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垃和搭接长度z z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k hZ。(6 1 91)l l E 一驰。F(6 1 92)式中:k剪力墙分布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二级抗震等级取L

44、1 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 0 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 0 0;f。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本规程第6 1 3 条7 8确定;蚤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修正系数,按本规程第6 1 4 条确定。6 2 箍筋及钢筋网片6 2 1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及以下的地区,C R B 6 0 0 H、C R B 5 5 0 钢筋可用作钢筋混凝土房屋中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框架梁、柱的箍筋。箍筋构造措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的有关规定。6 2 2C R B 5 5 0 和C R B 6 0 0 H 钢筋可用作砌体房屋中构造柱、芯柱、圈梁的箍筋,也可用作砌体结构及混凝土结

45、构中砌体填充墙的拉结筋或拉结网片。配筋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0 3 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 0 0 1 1 的有关规定。6 2 3 冷轧带肋钢筋网片可作为梁、柱、墙中厚度较大的保护层及叠合板后浇叠合层中的钢筋网片,其构造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等的有关规定。6 3 板6 3 1 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 5 0 r a m 时不宜大于2 0 0 m m;当板厚大于1 5 0 m m 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 5 倍,且不宜大于2 5 0 m m。6 3 2 采用分离式配筋的多跨板,板底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弯矩

46、钢筋向跨内延伸的长度应根据负弯矩图确定,并应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人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 0 倍,且宜伸至支座中心线。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人支座的长度宜适当增加。6 3 3 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当与混凝土梁、墙整体浇筑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并1 9应符合下列要求:1 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 r a m,间距不宜大于2 0 0 r a m,且单位宽度内的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相应方向板底钢筋截面面积的1 3;与混凝土梁、混凝土墙整体浇筑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单位宽度内钢筋截面面积尚不宜小于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钢筋截

47、面面积的1 3;2 钢筋从混凝土梁边、柱边、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f。,4,砌体墙支座处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如7,其中计算跨度z。对单向板应按受力方向考虑,对双向板应按短边方向考虑;3 在楼板角部,宜沿两个方向(斜向、平行)或放射状布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在两个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宜小于如4,其中f。,应符合本条第2 款的规定;4 钢筋应在梁内、墙内或柱内可靠锚固。6 3 4 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 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5 m m,间距不宜大于2 5 0 m m;当

48、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配筋面积尚应增加,且间距不宜大于2 0 0 m m。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的限制。6 3 5 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空心板,每个肋中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1 根。6 3 6 对预应力混凝土筒支板,当板厚大于1 2 0 m m 时,宜在构件端部1 0 0 m m 范围内设置附加的上部钢筋网片。6 3 7 配置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的预制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 0 r a m,在砌体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l O O m m。当板搭于圈梁上时,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板端间隙应与圈梁同时浇筑;当板支撑于砌体内墙上时,板端

49、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7 0 m m,并与支座板缝中沿墙纵向配置2 0的钢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 2 5 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当板支撑于砌体外墙上时,板端钢筋伸出长度不应小于1 0 0 m m,并与支座处沿墙纵向配置的钢筋绑扎,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 2 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6 4 墙6 4 1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及以下的地区,C R B 6 0 0 H、C R B 5 5 0 钢筋可用作钢筋混凝土房屋中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墙体分布钢筋。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的规定取用,且地上部分不应少于底部两层。C R

50、 B 6 0 0 H、C R B 5 5 0 钢筋宜以焊接网形式用作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墙体分布钢筋。6 4 2 冷轧带肋钢筋配筋的剪力墙,其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轴压比限值、约束边缘构件及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1 0 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 B5 0 0 1 1 的规定。7 施工及验收7 1 钢筋进场检验7 1 1C R B 6 5 0、C R B 6 5 0 H、C R B 8 0 0、C R l 3 8 0 0 H 和C R B 9 7 0预应力冷轧带肋钢筋应成盘供应,成盘供应的钢筋每盘应由一根组成,且不得有接头。C R B 5 5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