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散文阅读(一)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819136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散文阅读(一)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散文阅读(一)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散文阅读(一)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散文阅读(一) .doc(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强化练四散文阅读(一)一、(合肥市2019届高三调研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海行船乔显德由于当兵与工作的关系,我与船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南海、渤海等海域都坐过船,也就对坐船感触颇深,久积脑海。海船在浩瀚大海里昼夜不停地航行,有时风平浪静,坐在船上感到安安稳稳,舒舒服服;有时顺风顺水,坐在船上觉得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有时风起浪高,坐在船上就感到颠颠簸簸,战战兢兢。船上的生活就这样度过,然后船停靠在码头,我们上了岸。大海行船,有的定下了远大的目标,也就是目的地,还经过反复考察、精密测算建立了准确的航线,作为航行的指南。在这条航线中还有一个个小目标,也就是航标。沿着这些航标、这条航线

2、扬帆起航,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待完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再向大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奋进,这样走出的是胜利者的轨迹,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有的没有远大的目标和方向,甚至没有近距离的小目标,也没有科学的航线,随波逐流,走到哪算哪,走出的是杂乱无章的航海轨迹,白白耗掉了许多资源不说,往往在中途就被风浪掀翻,或者触礁沉没。大海行船,有时会坐上顺风船,或者赶上季节性洋流,顺风顺水,乘风破浪,船行驶得自然就快。坐在这样的船上,感到一日千里。有时也会坐上逆风船、逆流船,要经受风浪海流的阻碍,迎风而上,劈波斩浪。如果纯逆风,船就不能直线行驶,还要转舵换舷,只能走大“之”字形路线,这样船自然就行驶缓慢。当年从部队回乡探

3、亲,我选择了从上海到青岛的客船。我清晰地记得,坐顺风船时,一路如行云流水,畅通无阻,只行了二十四个小时。返回时,遇上了逆风,路上船体晃晃悠悠,冲冲撞撞,有时候还得绕路前行,一共用了二十八个多小时,这多走的四个多小时显得特别漫长。上岸后,刚好超出了正常的假期,向连部写材料说明原因,这前前后后又花了一两个小时。正是应验了那句古话:一步慢,步步慢。在茫茫的大海上行船,前路艰险而且始终充满着未知,有时会碰到惊涛骇浪,有时会遭遇弥天大雾,还有时会发生机器故障前些年,我在烟台至大连的茫茫大海上,曾遭遇过风浪的袭击,龙卷风掀起滔天巨浪,客船瞬间剧烈震荡,突发癫痫似的摇来晃去。打开舱门,看到有的旅客直趴在地上

4、,像黑暗中躲避危险、屏息以待的甲壳虫,惊吓过度,行为滑稽。有几位勇敢且健壮的青年扶着墙壁,能勉勉强强、跌跌撞撞地踉跄几步。只有船上的工作人员气定神闲,安之若素。更让我惊讶的是为了观察龙卷风的走向,一位水手身系安全索,竟然冲上甲板,立在船头,岿然不动坐在船上,前路永远是个未知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受艰险和大风大浪的侵扰。有的人不惧风浪,有搏击风浪的勇气,毅然迎着风口浪尖,“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成为战胜风浪的勇士。而有的人就为难发愁了,就沮丧了,就意志消沉了,就惧怕了,就妥协了,就止步不前了,这样,必然成为大风大浪中的弱者,成为人生的失败者。大海行船,每艘船所选择的目标不同,驶出了不同的海

5、上航程;人行于世,每个人所经历的风浪、波折不同,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风采。而你,可以自由地选择这一切!(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先点出“我”与船的不解之缘,然后使用排比句和大量的叠词,概写了乘坐海船时的三种不同感受。B海船在纯逆风的情况下不能直线行驶,只能走大“之”字形迂回路线,文章以此讽刺了那些不敢直面困难的人。C文章第四段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人们面对风浪袭击时的不同表现,赞美了不惧风浪、搏击风浪的海员们。D文章围绕大海行船选择恰当的材料,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

6、容和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B项,“以此讽刺了那些不敢直面困难的人”错误,纯逆风的时候走大“之”字形路线是一种航行智慧。答案:B2作者笔下的“大海行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品的意蕴的能力。分析“大海行船”的意蕴,需要考虑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从表层来看,作者认为大海行船需要确定目标,建立航线,需要在遭遇不同情况时做出正确的应对。从深层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把大海行船和人行于世放在一处,显然船行大海就相当于人行于世,航行需要目标,人生在世也当有目标、方向,即志向。航船会遇到不同情况,人生在世也会遇到顺境、逆境;船在大海中要勇敢面对挑战,人在人生旅途中也应该勇

7、敢地面对挑战,展现人生风采。答案:大海行船,要确定目标,建立航线,在遭遇不同情况时要正确地应对;人生在世,要有志向与规划,要正确看待顺境与逆境,要勇敢面对挑战,展现人生风采。3本文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最后一段却改用第二人称,你如何看待这种人称上的变化?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本题实际上是三个小问题,需要分别分析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最后一段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以及人称变化的好处。显然,第一人称“我”会让叙事更真实,使作者抒发的个人体验更让人感同身受。而第二人称是面对读者,在结尾更能引发读者思考。在文章结尾处将第一人称“我”转变为

8、第二人称“你”,将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对读者的期待,启发读者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答案:几乎通篇使用第一人称,可以增强大海行船的真实感,便于作者抒发情感;最后一段用第二人称,亲切面对读者,引发读者思考;这一变化,由“我”的体验与感悟转为对读者“你”的期待,从而启示人们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更有利于体现文章主旨。二、(2019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玉关情郭保林我们驱车来寻找玉门关遗址,眼前只是一片废墟,黄土墙垣的残骸。站在高冈上,纵目天地,只见北面远山一抹,山之南便有长城一痕,近而远,古而今,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行气势雄浑的边塞诗,是一曲无头无尾凄婉悲凉的绝

9、唱。天风浩荡,大漠苍茫,远处的一座座烽燧,其隐约的轮廓随着长城一字排开,这起伏跌宕的旋律,震撼古今,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威慑力量。风也悲嘶云也悲嘶,却不闻胡马的悲嘶;沙也狂啸尘也狂啸,却不闻边卒的狂啸。关楼里白发将军的梦,垛堞上戌卒风吹飘动的衣袂,静夜里,一角弯月下,那凄凉哀婉的塞下曲也都化为天光云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风沙撕去了皮,剔净了肉,烈日吸尽了血,只留下一副嶙峋的骨架,这残存的骨架曾支撑过一个巍然庞大的雄关,曾支撑过汉唐时代的尊严,曾支撑过一段用方块字垒起的历史。我走进残垣断壁间,我凝视它们,它们凝视我,眼前海市蜃楼般地幻化出一座赫赫雄关。城楼轩昂,垛堞绵延。戍卒们的甲戈跳荡着夕阳的余红

10、,战袍上落满尘埃,粗糙黝黑而又突兀的肌腱勃起雄性的勇猛,一种原始的美,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寒星霜月,孤月一轮,漠漠旷野,沉寂无声。蓦然夜色里传来凄婉的笛声,是折杨柳,还是凉州词?中原白发母亲泪,闺中娉婷少妇愁。山路遥遥,水路遥遥,风路遥遥,雨路遥遥。何处觅故乡?大山隔绝,戈壁隔绝,荒漠隔绝。断鸿声里,听胡笳悲切。月色里,是什么发出粼粼青光?可怜荒滩戈壁骨,犹是春闺梦中人。谁曾想,这漠漠荒野曾是布满剑戟和鼓角的血土!这里本来就是一片古战场,只要你静下心来,侧耳倾听,那箭矢簇雨的呼啸,那烈烈战马的长嘶,那古燧上的缕缕狼烟,那城楼上的角鸣,那剑戈撞击的铿锵,都会从远方传来,从历史深处传来。战争与和平是

11、平衡人类社会的两块砝码。历史躯体里流淌着血与火的基因,也长满诗与歌的细胞。如果没有战争,历史的躯体会成为侏儒;如果没有诗与歌,历史之躯体也会枯涩,而失去丰腴和弹性。汉唐不是晚清。汉武唐宗都是气宇雄瞻、视野宏阔的一代霸主,有囊括四海之鸿志,吸纳八面来风之襟怀。玉门关既是御敌的盾牌,又是友谊的窗口。这里驰骋过班超、李广利的萧萧战马,飞扬过霍骠姚的猎猎旌旗,也飘扬过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彩幡锦帜。门开门闭,吐纳着中西文明;锁启锁落,凝聚着战争的阴云。文明与野蛮在这里厮杀,智慧和愚昧在这里格斗,友谊和仇恨在这里交织,痛苦和欢乐在这里分娩。每一道雄关都张扬着国家的尊严,每一座烽燧都燃烧过民族的浩气。黄土凝

12、结的巨大墙垣,高达数丈,突兀在蓝天下、旷野间。周围空无一人,历史的残骸摊晒在烈日下,风在它身上任意践踏,沙在它头顶肆虐狂啸。日月浮浮沉沉,春秋来来往往,玉门关虽死犹未瞑目。千岁滚石还睁着一只眼,断戟锈刀呢,只要擦拭一下,依然闪烁着汉唐的雄威!大漠穷秋、孤城落日、萧萧边风、凄凄疏草,更添一抹悲凉。悠悠千载,烽火不息,狼烟不止,浩大的战争铺天盖地,更添悲凉。高适有诗云:“边兵若刍狗,战骨成埃尘。”人类历史就是在这白骨丛中,在这血水浇灌之中,拔节生长,一代又一代。然而,在历史波澜壮阔的长河巨流中,令我激动振奋的不是那些古战场刀鸣剑戟的厮杀,不是血流成河陈尸荒野的悲惨场景,也不是英雄豪杰马革裹尸的悲壮

13、而是那些艰难跋涉,风尘仆仆,传播文化文明,汗洒大漠的文化使者。玉门关既是边陲重镇,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如果把古丝绸之路分为东、中、西三段,这里既是东段的终点,又是中段的起点,由此可以进伊吾,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部边缘途经焉耆、轮台、龟兹、姑墨、疏勒,越葱岭,至安息,而可达古罗马帝国落日熔金,残霞缤纷,玉门关在晚照里更显得苍凉、肃穆。虽为废墟,那残缺的美更令人敬畏。一代雄关虽已零落如此,仍不失威风凛凛的浩然之气,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呢?(摘编自线装的西域)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段,作者简笔勾勒出站在高冈之上极目远眺,看到戈壁雄浑苍茫的

14、景致,引出作者对玉门关纵横古今的无限遐思。B第段,作者以生动的拟人手法描述风沙的力量,以形象的比喻突出玉门关的颓圮,从中表现出景象的苍凉与历史的厚重。C作者将玉门关作为汉唐气象的符号,回顾了其作为历代战场、边陲重镇、古丝路驿站的不同内涵,表达了对汉唐雄威的赞美。D在文中作者由玉门关联想到汉唐时期的战争,并广泛联系与之相关的历史场景与古代诗歌,表达出对战争的谴责与鞭挞。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表达出对战争的谴责与鞭挞”分析不当。通过第段“战争与和平是平衡人类社会的两块砝码如果没有战争,历史的躯体会成为侏儒”,第段“每一道雄关都张扬着国家的尊严,每一座烽燧都燃烧

15、过民族的浩气”和第段“人类历史就是一代又一代”,可以分析出作者表现出的是对战争的辩证思考,而不是简单的“谴责与鞭挞”。答案:D5请赏析本文第段的修辞特色。(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修辞特色,要先明确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句分析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如“中原白发母亲泪,闺中娉婷少妇愁”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结构整齐,表意凝练;“山路遥遥,水路遥遥,风路遥遥,雨路遥遥”“大山隔绝,戈壁隔绝,荒漠隔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整齐有序,又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可怜荒滩戈壁骨,犹是春闺梦中人”化用陈陶陇西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之句,“断鸿声里

16、”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营造出古朴悲凉的氛围。答案:对偶,“中原白发母亲泪,闺中娉婷少妇愁”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高度概括了此处发生的战争曾带给人们的痛苦。反复,如“遥遥”“隔绝”的间隔重复,使句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同时又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化用诗词,如“可怜荒滩戈壁骨,犹是春闺梦中人”化用了陈陶陇西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之句,以及“断鸿声里”出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使文章极富文化底蕴,又营造出古朴的悲凉之美。6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分析句子

17、的含意,要从句子的表面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方面入手。从表面意义上看,“废墟”“残缺”写的是昔日的雄关已经成为断壁残垣。从深层意义上看,要把握“美”和“敬畏”两个词。“美”体现在两个方面:第段与最后一段中“玉门关在晚照里更显得苍凉、肃穆”能体现出玉门关的厚重苍凉之美,第至段能体现出汉唐时金戈铁马的雄浑之美与古丝绸之路上文明传播的大气之美。从“每一道雄关民族的浩气”“仍不失威风凛凛的浩然之气,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呢”可以看出“敬畏”的是历史记忆所彰显的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浩然正气。答案:当年的赫赫雄关如今已是断壁残垣,体现出历史的厚重苍凉之美;玉门关遗址的苍凉让人联想到汉唐时金戈铁马的雄浑之美与古丝绸之

18、路上文明传播的大气之美;这些历史记忆彰显的是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浩然正气。三、(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来来往往朱以撒回想个人的写信史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此前觉得写信是大人的事,实在需要了才写信,寄信是需要付费的,一枚邮票可打上半斤酱油,谁没事以写信为乐呢。20世纪70年代是我大量写信的时期。人在远方务农,形单影只,只有通过写信与家人交流。信中内容颇为单调,大抵是对山野生活的描述,外加民俗风情的点染。其下就都是对前景的忧虑。家里来信内容也大致可以猜到,家中近况的敷陈,对我在外的隐忧,末了都是安好安好。相信那时节寄往山区的信都如此。那时寄信要付八分钱的邮资

19、,还要跑五里山路到公社寄出。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就是在寄出前把米汤抹在邮票上,让家人收到后把邮票泡在水里,米汤化了,邮戳也不见了,这样邮票可以多次使用。可是母亲不同意,她觉得持这种小伎俩的人成不了大事,此法也就得不到实施。现在想来,为什么一个人会在小小的邮票上使心计下功夫,像我们,把邮票视为一种隐喻,而不是一小块纸,都有着一个很深刻的原因,因为分离,因为天各一方。原本生活自在的一家人,硬生生地被脱离,在不同的空间里彼此思念,邮票功能就自然而然地行使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也会请人代笔书写、代为读信,借来来往往的邮票,纾解相思。有时到邮局,营业员发现太厚了,就放在天平上称称斤两,要求再加一

20、枚邮票。这也使写信者下回注意,采用薄纸写信,正面写完写反面,用尽密不透风之法,就能顺利过手。真正一封信有多重,是称不出来的。一封信如同一枚带壳的果实,只有打开果壳,才能知道里边的内容。如果是明信片,它就没有这层包裹,也就不会把秘密写在上面。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或大或小,不愿公开。信纸承载了秘密,装入信封,犹如一个安睡的婴儿,眼力再锐利的人也不能穿透。在一个不文明的环境,有些信就被人偷窥了,把秘密传播了。因此如何保证一封信里的秘密得到守护,我一直想不出好的办法,椰子、榴莲,果壳那么坚硬,还是轻易地被人撬开,进入它的深处。信封单薄,口封得再严密,也只是对守规矩的人的约束。他们觉得这虽是一

21、扇虚掩的门,也不要有推开的念头。大家都遵守了,秘密就有安放的地方。人还是需要隐私的,不是什么都要翻出来在阳光下晾晒。20世纪60年代末,我一直在写作,试图走出穷乡僻壤,到工厂去,到城市去。想靠写作来改变命运的人不少如果能在一些大刊上发表三五篇,马上会被县里的文化部门盯上。尽管白日的田间劳作疲惫之至,还是会有人写到深夜才搁笔。一篇完成了,便会给素不相识的编辑写信,恳请指教,给予发表,然后走五里山路到邮局,郑重寄出。那时文学创作还是得到支持的,再厚的稿件也不必贴邮票,把信封右上角剪掉即可。编辑的态度也出奇地好,每一篇都给退稿,还附上一封阅读意见。十年间就一直是写稿、寄稿、被退稿,再写稿、再寄稿、再

22、被退稿。好在我自以为乐事,一以贯之。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乡村,而接下来我寄出的一些作品,渐渐被接受,往往会收到一封薄薄的信,信封下端是这个刊物的名字,打开信封用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夹出那一枚小小的便笺,信文很短,最动人的就是两个字:拟用。此时不禁感慨,退稿的那一页被翻过去了。又过了一段,会有一个牛皮纸大信封送到我的手上,凭感觉里边是几本刊物。打开来看,自己的名字和文章,都在上面。寄信,从此有了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曾几何时,到邮局寄信,不难看出纸上写信的势头已经过去,门前绿邮筒扁扁的口子上落上了尘泥,里边空寂,不像多年前信堆了一大摞,有两个青年正在奋力打戳。现在还写信的人,的确是有癖好了,喜欢纸质的

23、素朴,喜欢毫端与纸面的摩挲。说到底,还是对旧时光、慢生活的依恋,生怕把写信这个既实用又审美的动作荒疏了。时之所轻,我之所重,这种与时错位的举动,是一种很私有的恋情,我写信,故我快乐,至于别人写不写与我无干。那些喜爱与我通信的人也具有共同的爱好,不写还真不行,于是来来往往没有中断。日子在写信中过去,或者说写信把日子延伸了。直到再也写不动的那天来到手抖得厉害,毛笔把握不了,眼前迷蒙一片,个人的写信史方告终结。最后寄出的那一封信,末了会有颤颤巍巍的两个字:再见。(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的标题“来来往往”指的是信件的来来往往,作者回顾了自己的

24、写信史,对和家人通信以及和刊物的信件来往进行了详写。B作者对信有着深厚的感情,文中“一封信如同一枚带壳的果实”将信封比喻为坚硬的果壳,表现了作者对信件隐私的重视。C“打开信封用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夹出”属于细节描写,作者在多年后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深,足以看出他收到信件时内心的激动。D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信的势头过去了,文中对落满尘泥的邮筒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人们不再写信的遗憾和对传统文化消失的谴责。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D项,“对传统文化消失的谴责”错误,从文中“时之所轻,我之所重”“我写信,故我快乐,至于别人写不写与我无干”等内容来看,作者只是有遗憾,并无谴责。答案:D

25、8第段写“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这一内容有什么用意?(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文章第段说“一枚邮票可打上半斤酱油”,第段也描述了生活的困难,因此,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提及“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意在说明那时的人们生活普遍困难,能省钱尽量省钱。但是,母亲反对这种“省邮票的方法”,因为她觉得“持这种小伎俩的人成不了大事”,由此可以突出母亲的优秀品质及其对“我”的影响。另外,还要联系上下文,从结构上分析写“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这一内容的用意。答案:说明当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突出母亲的优秀品质,说明其对“我”成长的影响;引出下文作者关于人们借来来往往的邮票纾解相思的感情。9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信”所寄寓的丰富内涵。(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回答探究型试题必须立足文本,要依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探究,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看法。解答本题,需要综观全文,分析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然后据此探究“信”所寄寓的内涵。答案:寄托着身处异乡之人对亲人的思念,承载着人内心的秘密;寄托着作者的文学理想和对理想的坚持;寄寓着作者对旧时光、慢生活的依恋,以及对眼下生活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