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5473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2021-2021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2.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整合一、分析近代以来促成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巨大变化的重大因素及其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对近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科技(工业)革命、政治制度的变革、思想启蒙的作用等等。(1)科技(工业)革命: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火车、电灯、有线无线电报、电话、电影、轮船、打字机以及现在高科技领域的许多成果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石油的发现和汽车、火车、轮船的普及则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科技推动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

2、深刻地影响着近现代人们生活、学习、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的改变。(2)政治: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民主取代了专制,法治取代了人治,平等取代了特权。在中国,维新变法运动中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和揭露,辛亥革命中提出的“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加快了民主化进程。(3)思想启蒙:欧洲的启蒙运动,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如戊戌变法以后,全国各地的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增加,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人数大大增多,对推广新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新中国大力发展教育,公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高等教育正在走

3、向大众化,这些对人们思想观念、衣食住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趋势和特点(1)趋势: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它代表了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变化的主流趋势和人类社会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和阻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同我们现在的发展相比很有限并且是微不足道的。(2)特点:西方影响明显。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举凡衣、食、住、行、用的每一个方面,都明显地受到西方的影响。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原因: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

4、渊为代价的。变化发展不均衡。例如,剪辫断发快而彻底,而不缠足运动起步早,进展慢。又如,从空间上看,沿海通商城市变化较显著,而广大农村和内地因自然经济条件、生活习惯的制约,变化缓慢。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例题分析: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文化教育日渐衰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理解能力。歌谣中的“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反映当时山西人

5、有抽洋烟的习惯和使用电话这种新式通信工具,说明当时山西的传统习俗受到了冲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足板子毕业生”反映当时的女孩子在民初已经放足和学习新式文化,说明文化教育不是日渐衰落,而是有所进步。故排除。答案:D跟踪训练1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断发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民众盲目模仿西方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留辫子和剪辫子,说明了中国自身观念的变化,不是盲目模仿西方的结果,故排除。答案:

6、A二、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四次大的变迁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1)四次变迁。时间历史背景变化特征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相应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建立;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城市里生活有一定保障,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7、改革开放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努力改善国计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衣食住行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认识: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第一次大的变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现代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第二次大的变化发生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冲击,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应地

8、发生了变化。第三次大的变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人民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第四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比如说风俗习惯方面,有些落后的风俗虽然经过了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涤荡,但还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依然

9、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题分析: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解析:民国时期强调传统,新中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正月初一为春节,这一变化反映了中西结合。A项错误,元旦这一称呼并非完整保留传统。根据常识,我们的传统节日仍然保留,故B项说法错误。C项亦有错,西方节日并非所有都普及,像万圣节,我们就没有普及。答案:D跟踪训练2下列两幅图片中的两地至今仍保存着近代大量的西洋式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这种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B努力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加深D充分享受西方物质文明成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属中等题。图片反映了近代史上西方国家在中国建造的西洋式建筑,从建筑可知,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除在政治和军事上侵略中国外,还从文化和生活方式上侵略中国,这说明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加深,A、B、D三项的表述都错误,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