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新人教版选修.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12001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新人教版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新人教版选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新人教版选修.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作业6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别离71纤维素酶是一种()A合成酶B转移酶C水解酶 D裂解酶解析:催化两个分子合成一个分子反响的酶为合成酶;催化分子间基团转移的酶叫转移酶;催化非水解地除去底物分子中的基团及其逆反响的酶为裂解酶;催化水解反响的酶叫水解酶。答案:C2在酸性贫瘠的土壤中分解纤维素占优势的菌为()A真菌B细菌C兼性厌氧细菌和真菌 D放线菌解析:在酸性贫瘠的土壤中分解纤维素占优势的菌常为真菌;在氮素丰富的中性土壤中以细菌为主;粘重土壤中(特别在热带)常为兼性厌氧细菌和真菌;枯燥土壤中以放线菌为主。答案:A3.(2022年高考江苏卷)以下关于产纤维素酶菌别离及运用的表达,不合理的是( )

2、A.筛选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的葡萄糖或蔗糖提供生长营养 B可从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 C在别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 D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 解析:产纤维素酶菌能利用纤维素,故筛选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A项错误;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土壤中含有较多的能分解纤维素的产纤维素酶菌,B项正确;在别离平板上长出的菌落还需进一步确定其产纤维素酶的能力,C项正确;用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动物食用后更容易消化吸收,可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故经产纤维素酶菌发酵处理农作物秸秆可提高其饲用价值,D项正确。 答案:A 4在分解纤维素的酶组分

3、中,CX酶能水解的物质是()A纤维素和CMCNaB纤维素和果胶C纤维二糖和微晶纤维D麦芽糖和蔗糖解析:CX酶是纤维素酶这一复合酶中的一种组分,其作用与C1酶共同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CMCNa是纤维素衍生物,也可被CX酶水解。而根据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不能水解果胶、纤维二糖、蔗糖和麦芽糖。答案:A5以下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含量最高的是()A热带雨林中的土壤 B寒带森林中的土壤C花盆中 D荒漠地区解析: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纤维素含量高的环境,纤维素分解菌含量较多。答案:A6在将样品稀释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之前一般先进行选择培养,其主要目的是()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B没有意义,去掉这

4、一步更好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如果在所采集的土样中含量少,稀释涂布在鉴别培养基上后形成的菌落数少,不利于挑选所需菌落,通过选择培养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别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这种培养不能别离出纯种,故A错。答案:C7关于选择培养正确的表达是()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解析:选择培养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所用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以便于下一步的稀释涂布操作。答案:A8别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用到的方法是()稀释倒平板法 涂布平板法单细胞挑取法 选择培

5、养别离A BC D解析:别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先进行选择培养,增大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单细胞挑取以获得纯培养。稀释倒平板法是先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 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菌的培养皿中,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涂布平板法是先将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某一稀释度的样品液涂布在整个平板外表,经培养后形成单个的菌落。答案:B9刚果红是一种酸性染料,能将以下哪些物质染色()纤维二糖葡萄糖纤维素苏木精弹性纤维A BC D解析:刚果红是一种酸性染料,可与纤维素反响

6、形成红色复合物,在动物组织制片中用来染神经轴、弹性纤维、胚胎材料等,在植物制片中可以跟苏木精作二重染色。答案:D10使用刚果红染色时,参加刚果红应在()制备培养基时 梯度稀释时倒平板时 涂布时长出菌落时A BC D解析: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长出菌落后再参加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响;另一种是倒平板时就参加刚果红,最终两种染色法都可以在培养基上观察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答案:C11以下生物能分解纤维素的是()人兔牛蘑菇纤维杆菌A BC D解析:兔、牛为草食动物,其肠道内有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蘑菇、纤维杆菌能分泌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人不能消化纤维素。答案:C12别离纤维

7、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纤维素分解菌少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稀释,然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才能得到单个菌落;选择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选择培养确实得到了已别离的微生物。答案:A13植物秸秆中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答复以下问题:(1) 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分解成_。(2) 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参加

8、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3) 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别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酵母膏无机盐淀粉纤维素粉琼脂CR溶液水培养基甲培养基乙注:“表示有,“表示无。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填“能或“不能)用于别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培养基乙_(填“能或“不能)用于别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 解析:(1)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为葡萄糖(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的复合物便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

9、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别离和鉴别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从表格中内容分析可知,培养基甲中不含琼脂,在物理性质上应属于液体培养基,因而甲不能用于别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乙的成分中不含纤维素,参加刚果红后不能形成红色复合物,因而无法起到选择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答案:(1)纤维二糖葡萄糖(2)红透明圈 (3)不能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别离单菌落不能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无法判断是否含有纤维素分解菌14(2022年山西四校联考)研究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对于人们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10、请答复:(1)下面是别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请补全所缺内容:土壤取样_梯度稀释_。(2)下边的培养基配方是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纤维素粉5 gNaNO31 gNa2HPO47H2O1.2 gKH2PO40.9 gMgSO47H2O0.5 gKCl0.5 g酵母膏0.5 g水解酪素0.5 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 000 mL该配方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_。该培养基对纤维素分解菌怎样进行选择?_。过程的目的是_。(3)过程用到的培养基中参加了一种染料是_。(4)如何证明过程用到的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_。(5)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纤维素分解菌能分泌_,并最终把纤维素分解成_

11、。(6)在用平板计数法对别离的纤维素分解菌数目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_。答案:(1)选择培养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2)液体培养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才能大量繁殖,其他那么难以生存 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确保能别离得到所需的菌种(3)刚果红(4)选取未接种的培养基与接种了样品的培养基,同时培养。如果在培养过程中未接种的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5)纤维素酶葡萄糖(6)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15植物的秸秆、枝叶等纤维物质是地球上最多的可再生资源,以纤维素类物质生成燃料乙醇的研

12、究越来越受重视。纤维素酶糖化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其操作过程如下图:(1)该方法中,微生物X与微生物Y不同,微生物Y是_,假设从土壤中获得微生物X,为了鉴别微生物X,培养基的成分为CMCNa、酵母膏、KH2PO4、琼脂、土豆汁等;在该培养基中,CMCNa的作用是_。(2)假设经选择,微生物X为木霉,那么其内分解纤维素的酶至少包括_三种组分,这三种酶协同作用,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3)在操作过程中,过程需_以保证乙醇的产生。(4)操作发现,糖液浓度过高时,葡萄糖的产生会受到抑制,其原因是_。解析:微生物Y能发酵糖液产生乙醇,故微生物Y是酵母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CMCNa能被CX酶和C1酶分解为纤维二糖,可使被刚果红染色的培养基的红色褪去,便于鉴别,也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是无氧呼吸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应密闭发酵。随着产物(葡萄糖)的增多,反响将会受到抑制,其机理为酶的活性受到反响抑制。答案:(1)酵母菌提供碳源(或便于鉴别)(2)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3)密闭发酵(4)产物(葡萄糖)过多,反响抑制了分解秸秆的酶的活性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