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28087937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89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doc(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1课时分数乘法(一)(计算课流程)学习流程图:学案课前课外预习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P2P3页中的例题和所有练习题,把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学习任务:1、弄懂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以与计算的原理。2、初步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表述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能用完整而优美的格式书写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4、谈谈计算的小窍门。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求几分之几的几倍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3、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教案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1、心中有数

2、,带着问题进课堂!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小组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批改与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6分钟)备注:xkb1. 新课标第一网举手组员多的组优先发言。发言时各组尽量观点不同,相同观点的可以补充别组不完善的地方。若哪一

3、组所有观点均与别组全部相同,则不用发言。别组发言时,提倡提出有质疑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若对方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提出质疑的小组加双倍的分。提倡有创意的想法。只要发言的小组均加分,有创意想法的加双倍的分数。课堂反思:学生在展示6的计算时,一个学生提问:“为什么只能是6和15进行约分,而6不能和2约分呢?”。还有一个学生问“如果是6,那9应该是和3约分,还是和6约分呢,还是6和3一起与9约分?”,学生的提问太精彩了,我在教学前的预设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这说明这种真正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学生的思维放的比较开,打开了学生思考的门!所以还要继续把交流和展示与提问质疑的权利交给学生

4、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分数乘法(二)课题分数乘法(二)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立华学习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68 页学习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 ,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 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 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一、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1、以小组为单位预习教科书第5页情境图。互相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然后同桌同学互相讨论,如何求(1)淘气有多少个苹果?可能会出现两种解法: 62=3(个) 61/2=3(个)教师

5、引导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求6的1/2是多少。继续让学生求出(2)笑笑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x k b1 .c om 新 课 标 第 一 网1、2、练习:(1)教科书第5页“试一试”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布置课前预习 页。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1)教科书第6页“试一试”第2题。组先说说“九折”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计算以小组为单位:订正,教师评价。、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在以上有困惑的题目后面标上,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练习1、P8页1,练习2、P8页2、练

6、习3、P8页3、这个题的单位一什么?练习1、P8页4.补充: 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分数乘法(三) 课题分数乘法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凤丽学习容教科书第910页分数乘法(三)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1、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解决

7、实际问题。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1、 书p8第二题2、 水果店有680千克水果,其中香蕉占3/8,香蕉有多少千克?五天卖出香蕉的1/4,卖出香蕉多少千克?布置课前预习9、10页。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由第四组汇报)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9页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剪好后,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纸条的几分之几?”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 1/41/2=1/8学生列出算式后,汇报小组重点进行汇报,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

8、,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折一折,涂一涂 3/41/4-=?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 5/61/3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试一试:1/4 2/3 3/52/9 7/85/14强调:能约分

9、的要先约分。汇报小组汇报完毕,请同学们提问,还有那些不懂得地方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在以上有困疑惑的题目后面标上,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为什么要用分数的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组交流组织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试一试:1/4 2/3 3/52/9 7/85/14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1、计算练习。教科书第8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2、解决问题。(1)教科书第8-9

10、页“练一练”第3、4、5、6、7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2)教科书第9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立华学习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18-21 页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重点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

11、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习过程学 案xkb1. 新课标第一网导 案独立尝试3、 说一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18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以小组为单位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同桌讨论,集体讲评。2、认一认。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18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学生自学后,小组之间交流。3、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7人小组为单位开展

12、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布置课前预习 18-21页。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1、P20页1题以小组为单位:订正,教师评价。2、P20页2通过做第2题你有什么收获?3、试一试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在以上有困惑的题目后面标上,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练习1、P20页1、2通过做第2题你有什么收获?练习2、P21页3、练习3、P21页4、这个题考

13、察什么?补充: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CM,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CM?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CM,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宽的2倍,高与宽相等,长、宽和高分别多少CM?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展开与折叠课题展开与折叠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立华学习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2224 页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14、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4、 小组活动1:由立体到平面。活动提要:(1)请同学们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做上记号; (2)用剪刀沿着棱将长方体(或正方体)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完成由立体到平面的操作过程;2、小组活动2:学生剪好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观察,交流,由立体到平面的过程中相对的面的对应关系。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3、由平面到立体。利用附页1,附页2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组织学生交流。做一做1、 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试一试。2、 下面哪些图形沿

15、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2中的图1试一试。xkb1. 新课标第一网布置课前预习2224 页。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1、学生在剪、拆盒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剪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是不同的。教师评价。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在以上有困惑的题目后面标上,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练习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2题。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练一练1、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说出与1号、2号、3号面对面的各是几号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先想一想

16、,再利用附页2中的图2试一试。2、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找出相对的两个面,并分别做上记号。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育才二小五年级下册导学案 五年( )班 :长方体的表面积课 型:新 授课时数:1课时 上课时间:主备人:王凤丽 五年级组执教:学 案教 案自学导航活动一:理解长方体展开是6各面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活动二:理解长方体表面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

17、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由学生总结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的表面积活动三:给出实际数据,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列式:(75+73+53)2活动四:推导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活动五:巩固提升1、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应用的拓展。2、课堂小测与反馈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

18、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能力目标: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新课。二、探究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三、给出实际数据求长方体表面积四、讨论正方体表面积的求法五、质疑拓展,解决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交流合作体会,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六、总结教学反思:第三单元倒数课 型:新 授课时数:1课时 上课时间:主备人:王凤丽 五年级组执教:学 案教 案自学导航活动一:理解倒数事实上,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成另一个数,比如3/4倒过来变成了4/3,1/7倒过来变成7/1。活动二:探究发现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2

19、4页,在书上完成“算一算”,并认真观察思考,看你有什么发现。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总结几组算式的共同特点(乘积都是1),以与算式左边的两个乘数的关系(分子和分母互相颠倒),从而引出倒数的概念。你怎样描述上面算式中两个乘数的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乘积是1 乘积是1 2/3*3/2=1 2*1/2=1 8/11*11/8=1 1/10*10=1 7/9*9/7=1 7*1/7=1 6/5*5/6=1 1/5*5=1分子和分母颠倒分子和分母颠倒活动三:给出实际数据, 说出谁和谁互为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说出黑板上谁和谁互为倒数?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吗?(学生举例,教师板

20、书:2/3和3/2互为倒数。)师:你们是怎么理解“互为”这两个字的?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学生举例,如互为朋友是指互相是朋友。活动四:独立完成练习 1、你能根据它的特性给它起个名字吗?(倒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课题:倒数)2 、2在计算、比较、观察,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3,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4、理解“倒数”是不能孤立存在的。5、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整数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1的倒数还是1.6、教师借助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说明0没有倒数。分数除法(一)课题分数除法(一)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凤丽学习容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除法学习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

21、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一,涂一涂,算一算1,把一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纸的几分之几?2,把一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纸的几分之几?布置课前预习。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1)第1题让学生可以先用画图、分数的意义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4/72。在画图、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生得出4/72=2/7。因此,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分子”。(2)鼓励学生探

22、索第2题,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说明把4/7平均分3份,也就是求4/7的1/3,从而理解其基本算理。让学生在第1题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发现此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从而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用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1,变换探索的角度,呈现三组算式,让学生实际运用,再次验证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22,师导学生根据前面的三个活动,总结算法。3,让学生先列举出分数除法算式,并利用手中的学具具体地分一分,涂一涂,借助图形语言进行理解。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第26页第2,3题,X k b 1.c om 新 课标 第 一 网1、先独立

23、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分数除法(二)课题分数除法(二)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凤丽学习容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除法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与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重点难点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看题目。5= 4= 7=指名说出计算方法和结果,

24、并评价。那么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布置课前预习49页。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用投影仪出示课本的题目1、有4同样的大饼每两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42=?并说出列式的依据。2、有4同样的大饼每一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41= ?并说出列式的依据。3、有4同样的大饼每两为一份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4、有4同样的大饼,每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每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在小组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

25、以点拨。交流解惑出示一下题目4()42 4()434()44 2()222()23 2()2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然后提出问题,你通过看算式和结果,你能发现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1、课本中的画一画。先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线段图,然后利用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同桌判定。2、试一试题目独立计算,指名回答。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分数除法(三)课题分数除法(三)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凤丽学习容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应用题)学习目标1

26、,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Xk b1 . 新 课标第一 网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除法的计算方法。重点难点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1,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3,学生交流后,教师鼓励学生要方程解决此类问题。4教师对算术方法要也重点讲解。理解并“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的含义。布置课前预习。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讲清楚问题的思路。此题是让学生根据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第(1)小题,学生可以列方程解决,也可以用分数除法解决。不管选用哪种策略解决问题,教师都应

27、该肯定。对于直接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我们要多鼓励。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学生独立做题,师生集体讲评。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1第30页第1题。让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教师集体讲评。 2第30页第2题。先向学生讲清“八折”的含义。即现价是原价的8/10。解决问题可以利用方程解也可以用算术的方法来解,算法不做基本要求。3第30页第3题。学生独立晚上,让学生汇报其做法和思路。并找出标准量和比较量。 4第4题。结合鸡、鸭、鹅孵化的长短,为学生创设运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

28、,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粉刷墙壁课题粉刷墙壁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凤丽学习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49页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在学生动手的基础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墙壁的那些地方要刷,那些地方不要刷,并会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重点难点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5、 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他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10厘米,做一个饮料盒至少需要多少纸盒?6、 某型号洗衣机,高95厘米,底面长54厘米,宽50厘米,要给洗衣机做个布罩,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布?7、 一

29、个无盖鱼缸的形状是正方体,棱长是3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布置课前预习49页。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1、粉刷黑板的计算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测量教室前、后两个黑板的长和宽,测量完后,计算要粉刷得面积,计算完后,全班订正,教师评价。2、左右墙面的粉刷面积的计算要粉刷前后的墙面,要除去门窗的面积,需要测量那些数据呢?指名回答,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计算。3、购买涂料弄清包装的大小和价格。根据第一问的问题和条件,学生独立经计算出第一次粉刷所用的涂料。在第二问中,第二遍所用涂料是第一编的 求出第二次粉刷得涂料。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在以上有困惑的题目后

30、面标上,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1、某房间需粉刷的面积约为62平方米,一般每平方米需用涂料0.3千克,但实际粉刷时会有损耗,因此要多准备十分之一,实际应准备多少千克涂料?2、粉刷办公室约需要涂料330千克,如何购买不同包装的涂料才能最省钱?每大桶18千克160元,每小桶10千克105元,怎样买省钱?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折叠课题折叠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凤丽学习容折叠学习目标1经历折叠和展开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2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

31、的简单立体图形。重点难点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一,想一想。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准备这样的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布置课前预习49页。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

32、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然后,提出挑战性的问题:(1)与图形6相对的声纳个图形?(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第39页第1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第39页第1题。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课题体积与容积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凤丽学习容学习目

33、标了解体积和容积,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探究并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重点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区分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初步学会比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大小的方法。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让学生能够观察教室的物体,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哪些容器放东西多?哪些容器放东西少?布置课前预习。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

34、积?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2、比较物体的容积。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小组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35、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体积单位课题体积单位课型学案导学课年 级五年级教 师王凤丽学习容体积单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重点难点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独立尝试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布置课前预习。学习过程学 案导 案点拨自学

36、、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说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说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物体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交流解惑(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

37、间。3、说一说: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讲明,从里面两量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dm3,可以容纳1升的溶液。1升=1分米31L = 1 dm31毫升=1厘米3 1ML =1 cm3组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在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第2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体积,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第3题:利用升、毫升之间的换算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先统一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四、课堂小结: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1、先独立答题2、组交流3、师生交流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长方体的体积 (实验探究课)学习流程图:学案:学习任务:1、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2、 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学习难点:怎样把求小正方体的个数的计算方法转化成长方体的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