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24286214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136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doc(1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1课时一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精打细算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在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6246= 41626= 做完后同桌交流答案,并说一说: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课件出示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歌,回

2、忆整数除法的计算要求。自主探究:课件呈现情境图,提问:去哪家商店买牛奶便宜?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用除法? 11.55 12.66 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被除数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计算。并在导学过程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计算过程,全班反馈。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合作探究: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中,质疑“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学生先理解小数点确定的算理,结合竖式说说每一步的意思,然后观察算式总结出方法。汇报点评: 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3、1)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用竖式算一算,结合情境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拓展延伸: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精打细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3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打扫卫生学习目标1、掌握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位数不够添0继续除的计算方法。2、能熟练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习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位数不够添0继续除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末位不够除,添0继续除的道理。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4、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给班里买了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出示课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这个除法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看一看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算式有什么区别。自学感悟:1、 估算。 你能先估计一下每把笤帚多少元吗? 2、计算。 尝试用竖式完成计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说出其中的道理。 3、解决问题。 霸王龙玩具每盒12个,共12.6元。平均每个多少元?导学过程 尝试用竖式完成计算。 合作探究:1、像上面的竖式计算中,计算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该怎样计算呢?2、遇到计算过程中,哪一位不够商1怎么办?3、竖式计算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什么?汇报点评:1、计算到被除数的

5、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2、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商0.3、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拓展延伸: 谈收获: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打扫卫生(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3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打扫卫生学习目标1、掌握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位数不够添0继续除的计算方法。2、能熟练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习重点掌握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位数不够添0继续除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被除数末位不够除,添0继续除的道理。学习准备

6、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新学期开始了,王老师给班里买了6把笤帚共花了18.9元。(出示课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这个除法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看一看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算式有什么区别。自学感悟:2、 估算。 你能先估计一下每把笤帚多少元吗? 2、计算。 尝试用竖式完成计算。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说出其中的道理。 3、解决问题。 霸王龙玩具每盒12个,共12.6元。平均每个多少元?导学过程 尝试用竖式完成计算。 合作探究:1、像上面的竖式计算中,计算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该怎样计算呢?2、遇到计算过程中,哪一位不够商1怎么办?3、竖式计算过程中

7、,我们还应注意什么?汇报点评:1、计算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2、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商0.3、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拓展延伸: 谈收获: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打扫卫生(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8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学习目标1、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能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运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解决有

8、关的实际问题。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12.32 20.75 7.7995 2、口答:把2.67和0.06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得多少?自学感悟: (出示课件打电话情景图)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怎样列式?5.10.3 547.2 2、观察算式,和上节课学过的算式有什么区别?3、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导学过程 4、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方法。合作探究: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竖式计算?汇报点评:学生结合竖式计算板演,进行汇报。 师小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

9、数,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拓展延伸:填一填,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0.780.2=( )20.750.25=( )254.060.58=( )( )板书设计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商不变的规律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9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谁打电话的时间长学习目标1、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2、能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除数是小数的小

10、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运用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12.32 20.75 7.7995 2、口答:把2.67和0.06分别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得多少?自学感悟: (出示课件打电话情景图)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可以怎样列式?5.10.3 547.2 2、观察算式,和上节课学过的算式有什么区别?3、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导学过程 4、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方法。合作探究: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怎样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竖式计算?汇报点评:学

11、生结合竖式计算板演,进行汇报。 师小结: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并与同伴交流。拓展延伸:填一填,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0.780.2=( )20.750.25=( )254.060.58=( )( )板书设计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商不变的规律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练习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11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练习一学习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的掌握除法计算。学习重点能熟练的掌握除法计算。学习难

12、点能熟练的掌握除法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第1题,结合情境解释小数除法算式的实际意义。第2题,练习把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先尝试独立解题,再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可以把除数转化为整数?自学感悟: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完成后小组内订正。 2、观察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内交流,反馈。第4题:用竖式计算,练习小数除法。同时导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验算。 第5题:通过单位之间换算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乘、除法的意义。合作探究:第8题,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

13、独立解答。提示:体重和身长不是同类,不能相比较。拓展延伸:第10题,数学游戏。学生同桌两人玩游戏,在玩中逐步体会游戏的策略。板书设计 练习一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15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学习内容人民币兑换学习目标1、了解人民币和其他币种之间的汇率。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取积或商的近似值。学习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学习难点能根据要求取积或商的近似值。学习准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12.60.28= 8.841.7=做完后同桌交流

14、答案,并说一说:在小数除法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自学感悟:教师呈现中国银行2012年10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合作探究、汇报点评:1、学生独立进行解答。2、组织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导学过程6.316.7=42.277(元)教师引导学生明白,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6006.3195.09(美元)巩固练习: 5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港元?欧元呢?新元呢?学生用计算器

15、完成计算。拓展延伸:试一试: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7.89100所得到的是1日元所兑换的人民币。板书设计人民币兑换6.316.7 6006.3195.09(美元)42.777 答语:略。42.28(元) 答语:略。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17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内容人民币兑换学习目标1、了解人民币和其他币种之间的汇率。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根据要求取积或商的近似值。学习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学习难点能根据要求取积或商的近似值。学习准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

16、温故互查: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并验算:12.60.28= 8.841.7=做完后同桌交流答案,并说一说:在小数除法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自学感悟:教师呈现中国银行2012年10月公布的关于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外币和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合作探究、汇报点评:1、学生独立进行解答。2、组织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导学过程6.316.7=42.277(元)教师引导学生明白,由于货币的最小单位一般是“分”,以“元”为单位时第三位小数没有意义,所以一般需要保留两位小数,因此学生将体会到求积、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6006.319

17、5.09(美元)巩固练习: 5000元人民币能兑换多少港元?欧元呢?新元呢?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计算。拓展延伸:试一试:这是人民币和日元的兑换,要注意的是:7.89100所得到的是1日元所兑换的人民币。板书设计人民币兑换6.316.7 6006.3195.09(美元)42.777 答语:略。42.28(元) 答语:略。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19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除得尽吗学习目标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学习重点1、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

18、么是循环小数。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学习难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上黑板报中有关小动物的一些资料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资料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1、蜘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2、蜗牛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米?3、谁的爬行速度快?合作探究:1、学生试算。教师放手让学生计算733和9.411的商,学生算一算时间后,可能就不住下除了。2、引导学生发现商与余数的关系。 3、介绍循环小数的写法时。导学过程如果一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这个数字上面点一个点,如果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就在首尾两个数字上面

19、各点一个点。4、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巩固练习:课本第16页的“练一练”。第2题,辨认哪些是循环小数。拓展延伸:第4题,这道题的得数是循环小数,题中要求保留两位小数,除到第3位,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进行取近似值,即1.67千米。板书设计除得尽吗- 循环小数733=24.333 9.411=0.85454 24.33 0.85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22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调查“生活垃圾”学习目标1、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2、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20、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点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观看五年级两个班的调查汇报。(出事课件)1、 关于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尝试解答下面两个问题: (1)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2)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3、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合作探究:1、列综合算式解答以上两个问题。2、两个算式都是两步计算的小数混合运算,你能说出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导学过程顺序吗? 生讨论,回答。汇报点评:学生汇报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21、序: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18页的“练一练”第1-3题。完成后,小组内订正答案。小组反馈。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第18页的“练一练”第4题。板书设计调查“生活垃圾”30.8(47)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0.847 从左到右计算1.3-3.55 先算除法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练习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9.25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练习二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的掌握除法

22、计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学习重点能正确熟练的掌握小数除法计算。学习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出示练习二第3、4、5题1、 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并订正答案。自学感悟:第1题:说一说我们已经掌握的规律,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规律直接判断。第2题:利用实物图直观呈现数量关系,进一步巩固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6题:学生先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答。提示:要进行“千米”和“米”单位之间的换算。导学过程第7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方法。合作探究:第8题:旨在

2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求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1)小题使用“去尾法”保留整数,(2)小题使用“进一法”保留整数。拓展延伸:第10题,通过教材提供的素材,帮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里,要收集各种信息,利用有关数学知识,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了解题意后,可以独立解决,并进行交流。提示:算篱笆长度时,要减去门宽1米。板书设计 练习二 第8题 302.213(套) 104.53(个) 去尾法 进一法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10.8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一)学习目

24、标1、在观察、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确定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的过程。2、能用折纸的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习重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习难点会用折纸的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附页中的图形。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回答下面问题。 我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说出几个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自学感悟:判断轴对称图形。1、 把附页1中的图1剪下来,这些都是什么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学生动手操作,剪下平面图形。2、 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有什么方法判断?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 汇报:经过对折的

25、方法可以知道长导学过程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和最后一个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合作探究: 判断平面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学生小组内画一画,填一填。汇报点评: 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不同,判断有几条对称轴,就看这个图形能沿几条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2题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你判断的理由。画出图形的对称轴。拓展延伸:完成“实践活动”同桌两人也像淘气、笑笑那样,剪一剪、猜一猜、画一画。板书设计轴对称再认识(一)轴对称图形:长方形 正方形 菱形 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练习授课教师设

26、计时间2014.10.10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二)学习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经历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2、比较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学习重点能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学习难点感受生活中对称图案的美,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图形卡片。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2、准备出图形卡片,画一画它们的对称轴。板书课题自学感悟:1、画小房子图形的另一半。(1)观察、判断:淘气根据轴对称图形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得对吗?(2)怎样画出小房子的另一半?学生独立完成画一画,完成后小

27、组内交流方法。小组交流后汇报。2、 画出轴对称图形树的另一半。导学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汇报作图方法。3、 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提问:如果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需要注意看什么?怎样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后独立画出。合作探究:怎样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和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学生讨论。结合作图说一说。汇报点评:1、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把这些对称点按顺序连接起来。2、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联系。巩固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2、3题.拓展延伸:完成“练一练”第4题。看一看,想一

28、想,如何把“9”变成“6”。板书设计 轴对称再认识(二)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10.13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平移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从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学习重点能判断图形的平移。学习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知道这是一些什么现象吗? 2、在以前我们学过生活中的一些平移现象,你能用手做一做平移吗?自学感悟:出示课

29、件(小旗图),请你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应该怎样画?1、 观察讨论:笑笑移动后的结果怎么和淘气的结果不一样?2、学生画一画,独立完成小旗的平移。3、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流作图方法。导学过程合作探究:学生结合作图,小组内讨论:1、怎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2、在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汇报点评: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但图形上每一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2、3题.拓展延伸:完成“练一练”第4题.按要求画出三角形平移后的图形。说一说,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什么样的图形?板书设计平移 确定点平移点照原图画好 大小和形状不能改变导学反思

30、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10.15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欣赏与设计学习目标1、经历欣赏图案,综合运用轴对称与平移的知识在方格纸设计图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图形的轴对称与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学习重点掌握图形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学习难点掌握图形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口答1、 怎样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怎样画出经过平移后的图形?自学感悟:出示教材插图课件,你能从这些图形中找到图形的变换现象吗? 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合作

31、探究:1、 运用平移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图。出示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图形的课件。提问: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导学过程关系?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 学生合作完成后面的图形。2、运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图案。学生合作完成。巩固训练: 完成课本28页“练一练”第1-4题。 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方法。拓展延伸:完成课本28页“实践活动”利用附页1中图2的方格纸,用轴对称或平移的方法设计一个图案,在班级里交流展示。板书设计平移轴对称 平移创造出美妙的图案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练习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10.17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练习三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对轴对

32、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并能准确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巩固图形平移的画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案的设计。学习重点能准确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巩固图形平移的画法。学习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案的设计。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学感悟:出示“练习三”习题。第1题:学生先思考轴对称图形有哪些主要特征,然后进行判断,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第2题:先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图形中各有几条对称轴,再画出来,并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画法。第3题:在指导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时,明确所画的另一半在哪一个方向,即会根据对称轴确定所画图形形状。第4题:练习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先根据

33、图形平移的特点独立完成,再交流操作的过程与方法。导学过程合作探究: 第5题:发展学生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能力。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交流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与具体指导。拓展延伸:第6题:先让学生进行观察,判断图案是如何进行设计的,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进行班徽的设计。教师在引导中要关注学生创意的独特性与想象力,给与积极的评价,并组织进行全班交流和展示。板书设计 练习三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10.27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倍数与因数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2、探索判断一个

34、数的倍数的方法。学习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倍数和因数。学习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出示词语(我、爸爸、爷爷),表述他们之间的关系。体会到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表述时一定要说完整才行。板书课题自学感悟:1、 出示教材上的队形图。从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说说在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以及所表达的意义。2、 学生自学课本“认一认”。 3、说一说:57=35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4、在253=75中,能不能说25是因数,75是倍数?导学过程合作探究:找7的倍数: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7 14 1

35、7 25 77找到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点评: 判断哪些数是一个数的倍数,可以用乘法求出这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对应的数,也可以用除法去验证。巩固训练:完成课本32页“练一练” 第1、2、3、5题拓展延伸:完成第4题“我写你说”先让学生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板书设计倍数和因数 35是5和7的倍数 57=35 5和7是35的因数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4.10.29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2、5的倍数特征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2、5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

36、的倍数。2、知道奇数与偶数的含义,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学习重点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学习难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学习准备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方格纸、剪刀、多媒体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怎样能迅速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你能很快说出下列各数的倍数吗?2 8 7 15 30自学感悟:(1)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教科书第4页的数表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上记号,找出5的倍数。(2)观察、思考刚才画出来的数都有什么特点(3)合作交流先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语言不要做统一要求。(4)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较大数,对观察

37、、发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正确。导学过程合作探究:2的倍数(1)独立学习(2)汇报交流,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3)验证汇报点评:揭示奇数和偶数结合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奇数与偶数的含义。巩固练习:猜数游戏。规则:同桌两人一组,一名同学说一个数,另一个同学说出是否为2或5的倍数还是奇数、偶数。拓展延伸:用0、5、8组成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又有因数5板书设计2、5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导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数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

38、间2014.10.30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2、能够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类推出其他相关倍数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重点观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学习难点运用2、3、5的倍数的特征学习准备100以内的数表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是3的倍数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自学感悟: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导学过程合作探究: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1、个位上是3、6、9这样的数是3的倍数。2、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3、同桌两个出数字验证。汇报点评:小组合作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