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df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27976 上传时间:2018-04-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pdf(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9年1月第36卷第1期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Jan,2009V0136 No1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张洪洋(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临汾041004)摘要:网络文化是人们借助计算机网络而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以网络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是网络文化的典型特征。网络文化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有助于培养学

2、生的自律能力;有助于为人的终生教育提供支撑平台。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特征;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09)01-0136-0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前进,网络已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成为学生了解世界、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交流思想和拓宽视野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当互联网把全世界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相连接后,网络信息的传播以及由此而衍生的网络文化便由此肇始。网络信息技术的蓬勃兴起与全球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融通,为网络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纯粹的工具变革,也包含着其文化内涵的丰富和

3、扩展。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曾说过:“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1由此可见,技术具备文化的属性和功能。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也会对教育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一)网络文化的内涵。“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称,而网络文化则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并以发送和接收“比特”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是一种蕴涵着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可见网络文化是一种由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

4、础而形成的全新的社会基础结构的变革,并带给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通讯方式、工作方式和决策方式等多方面的变革,进而引起人们思维方式和观念变革、引起社会文化发生结构性变革的文化。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的联姻,具有技术和文化的双重属性,并达到技术的自我超越。网络文化的技术属性主要表现为它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互联网为平台的特点。此外,我们应注意到,网络文化超越了技术的“工具性”,充分体现了网络技术的文化内涵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存方式。人们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由于受网络技术的影响,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并由此产生一种由网络技术、网络规范和相关价值观念所架构的一种新的网络社会行动系统。3(P3)网络文

5、化是由主体、客体、中介及其价值四个要素组成的,并通过这些要素把人、自然、社会和历史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网络系统。网络文化的主体是指掌握一定网络技术的网民,客体是指网民在开展网上文化活动时的指向,包括自然界、人和社会等,中介是指构成网络的硬件、软件以及通过网络技术平台传输的数字化符号等;价值是指人们通过网络收稿日期:2008-0916作者简介:张洪洋(1973一),男,山西万荣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136-万方数据而形成的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及其对网络主体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求的满足。(二)网络文化的特征。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

6、表现为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第一,虚拟性。网络文化是通过虚拟的方式进行构建的,虚拟性是网络文化的基本特征。在网络世界中,存在一个与现实物理世界相对应的虚拟世界,诸如虚拟图书馆、虚拟邮局、虚拟医院等。网络上提供的信息和空间,使得网络上的人可以组成一个虚拟组织,过一种虚拟的生活。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有形障碍,尽情享受虚拟的生活。但需要指出的是,虚拟并不等于虚假,也不等同于虚无,它是人的想象力和电脑技术的伟大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存在”。日新月异的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与虚拟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人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博大的文化空间,并逐渐改变着我

7、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第二,交互性。以前的文化形态,除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原始状态的交流外,所有的传播和交流方式,在一定的时空上都是单向的,如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信息通常只是从一个发源地流向各个接受地,是一种“点到面”的单向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互联网区别于其它信息传播工具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它可以使传播者和受众进行双向互动和信息传播,此种文化传播方式有利于增强文化的渗透力。当传播者将有关信息通过网络发布后,接受者就会对信息做出反馈,并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增补、修改,同时及时反馈给信息发布者。交互性的核心在于参与,在网络环境中,每个参与的人都可以通过网

8、络随时接收信息,并通过网络发布信息表达自己观点,宣传自己的思想。第三,平等性。就“技术”层面而言,网络文化具有最大的平等性和民主性。网络文化的平等精神对于实现网络自由与民主起着基础性的关键作用。网络文化的平等精神意味着公平、理解,意味着对权威的消解,也意味着开放、创新机制的保障。总之,在网络文化中,人们更容易获得比现实社会更多的平等权利。第四,开放性和共享性。随着Web20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被前所未有地发掘出来,BLOG、MSN、QQ、BBS等成为人们交流和互动的重要渠道。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发挥创意,使网络文化体现出鲜明的草根性和惊人的传播力。由于网络开放性

9、的特点,也使互联网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从而使网络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多元化使个人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凸现和发挥;另一方面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导致网络文化的庸俗化和人们价值体系的分化。因此,我们应该对网络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监管,以充分发挥其积极影响。二、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作为一种新文化范式代表的网络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集群效应,传播渠道比传统渠道更为广泛,正使人类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教育领域,它以惊人的速度,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实践活动,并全方位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网络文化不仅为体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10、提供了平台,而且促进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并逐步走向独立和自由。以学校为中心、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模式历时已久,网络技术及其文化对传统教育体制与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多媒体特质对人类感性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远程教育模式以及自我教育模式的产生,正在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教育功能,并孕育着整个教育领域的革命。网络教育是以自我教育和交互教育为特征的,它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为一种潮流。4具体而言,网络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认识和理解:第一,网络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与途径。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课本

11、和实验室等几种有限的信息途径获取知识。而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数据库检索,也可以调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进行实验探究和课题研究。教师不再需要投入过多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述以传播知识,而更多地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筛选、评价和加工的方法,引导或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修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第二,网络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网络社会是一个多元化、无秩序、多文化、无中心、信息资源共享、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社会。正如El本著名的教育家大田尧所言,学生在保育器中是不会健全成长的。对于社会污染,要使学生获得免疫的能力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和义务。5(r,82)面对网络文化的污

12、染,对学生抗干扰的自律能力要求相对一137万方数据比较高。自律作为一种内在控制,它将人与人、人与网络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为人格化力量。依靠自我的调节功能,使道德评价内部化,即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表现,以求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谋得个体自由与社会法律和道德要求的统一。自律包括道德自律、学习自律、时间自律、欲望自律,也就是不放纵本我欲念,不偏离人生轨道,明白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干好自己的什么事情。网络文化世界中五花八门的信息(包括垃圾信息、黄色信息)充斥其间,法律法规和防火墙很难监控和过滤。面对如此众多的诱惑,非常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者沉溺其间而不能自拔,而这些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极易对生活阅历

13、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明辨是非能力较弱的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误导,会对他们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使他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弱化。因此,培养学生在网络文化世界中的自律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而自律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调整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更要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第三,网络文化给终生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网络可以提供实时的或非实时的信息交流,因此也就为教学讨论、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协作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方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网络平台为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提供了重要

14、的途径。网络文化促进教育的社会化,使得教育突破时空的限制,从学校走向社会和家庭,也促使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上寻找信息就像是一个饥渴的人想把头伸进尼亚加拉瀑布去止渴一样,信息时代为我们饥渴的心灵开启了无数大门,而产生的新问题不是我们想要什么信息,而是我不想要什么信息。我们从未如此畅快地享受过如此多的自由选择,而此时对我们所要求的是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洞察力和选择力。6(P41)总之,网络文化面对网络新文化的影响,教育应在短时期内对其作出响应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网络文化体系的开放性,网络内容的动态性和网络文化制约的松散性,表现出与传统文化的很大反差。7(P18_21)因此,

15、网络文化带给学生的震撼和对现行一138一教育体制的冲击都比较强烈。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播过程与网络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快,学校教育相对于网络文化的滞后性就越明显,由此必然导致学校教育很难对网络文化的总体特征、核心思想、发展脉络等问题进行准确地把握与概括,更难将网络文化与原有文化进行融合以形成新的校园文化。网络所具有的自主、开放、多元等特性与青少年追求自主、反对权威、追求个性等心理与精神需要相契合,同时由于网络生活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往缺乏面对面的注视与监督,许多现实生活中适用的道德规范在这里失去了作用。以上这些都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原因。因此

16、在教育青少年正确面对和使用网络时,应尊重学生对网络学习和应用的强烈倾向,尊重青少年与网络的天然融合性,因势利导,循序渐进,而不应该将学生堵在网络之外。总之,如今的生活不能没有网络,未来的网络,就是未来的生活!网络文化是现代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还会有其它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这些新文化也都如网络文化一样,对人类有利也有弊,对教育活动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渗透。因此,学校教育必须直面网络文化,不断地将新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并将其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实现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真正做到文化与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共同繁荣。参考文献:1王世明技术网络文化文化变迁J情报杂志,2004,(4)2陈卫东,韩雪峰网络文化解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6)3冯鹏志伸延的世界一网络化及其限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5(日)大田尧把自然还给孩子M朱浩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6(美)安妮利尔网络的未来M岳云霞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7王丹论学校教育中网络文化更新功能的缺失J教育科学,2004,(4)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互联网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